趙匡胤是誰?皇帝政治家軍事家,其實他還是發明家權謀家

2020-12-13 花香滿園煙雨歷史

當上皇帝的人很少,可是整個封建社會算下來,皇帝也有四五百人。在這四五百人之中,能被大眾熟知的人也就是十幾個,趙匡胤就是其中之一。他為什麼出名呢?開國之君都是有名氣的,更不要說他當上皇帝的過程不光彩,死因也不明朗,更是增加了曝光率。但是你知道麼?這個皇帝不僅能打仗能治國,還能搞發明,帝王心術更是登峰化極。

他發明了什麼呢?這項發明可以說貫穿這個宋朝。先來說一個關於這項發明的小故事吧。寇準大家都認識,身居要職自然要視察民情,於是就穿上普通的衣服,帶著一個書生經常戴的帽子就出門了。可是走在路上的時候卻被人認出來了,一個老漢看到寇準就下跪,還高呼大人。寇準就很奇怪,難道我今天的化妝如此失敗,連一個街邊老大爺都看出來了。還是說自己如此出名,隨便一個人都認識。

於是寇準就問老大爺,說你是怎麼認出我來的?哪成想寇準想多了,這位大爺不知道誰是寇準,更認不出化完妝的寇準。他是看到寇準在進入一條小巷子的時候很小心的走顧右盼,還不時地調整腦袋的角度,好像怕兩邊的建築碰到什麼似的。於是這位大爺就斷定寇準一定是帶慣了長翅帽的人。看來這位老大爺是政治通,沒事就看看各位高官的畫像,而是入錯行的特工啊。

大家看明白了麼,小編要說的這件事就是長翅帽。喜歡宋史或者看過宋朝電視劇的人都知道,宋朝的官帽兩邊有兩個特別長的長翅,看著特別顯眼,這是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的現象。這兩個長翅就是他想出來的。他為什麼要弄出這兩個長翅呢?因為每次上朝的時候他都會看到朝臣在交頭接耳,有時還神秘一笑,這讓高高在上的皇帝心裡發毛。你們在下面說什麼呢?是不是有什麼密謀。

我們知道趙匡胤是通過兵變當上皇帝的,他就怕手下的人也學他來一場謀反,於是對臣子很防範。可是上朝的時候卻看到大家竊竊私語,這讓身為皇帝的趙匡胤很沒有安全感。怎麼樣才能阻止大家說悄悄話呢?趙匡胤想了很久,就想出這樣一個辦法。他用鐵片、竹篾做骨架,在官帽的兩邊都加上一個一尺多長的長翅,後來這兩個長翅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長。

它們有什麼作用呢?首先它能拉開距離。有了這兩根長翅,大家在站位的時候就要站得遠一點,否則長翅會打到對方的。其次帶上這個帽子,只要有一點動作就會被發現,大家也就收斂了。不要說在上朝的時候說悄悄話,就是轉一下腦袋都會被發現。有了長翅帽之後,趙匡胤再也不擔心臣子傳遞消息了。

說完了他當發明家的事,咱們再來說說趙匡胤的權謀。他用一場酒宴化解了武將的軍權,這件事廣為人知我們不說了。咱們說的這件事是他放朝臣鴿子的事情。這個大將叫曹斌,是攻打南唐的主將。在曹斌出徵之前趙匡胤怕他不盡力,說只要你攻打下南唐,凱旋之日就是拜相之事。皇帝這麼說了還能有假,曹斌馬上帶著滿腔期待出徵了。可是南唐打下來了,趙匡胤卻沒有兌現承諾。

他給曹斌寫了一封信,說丞相之位不能給你了,我不是捨不得,而是怕你志得意滿不思進取,那樣就是害了你。權謀與人品無關,朕是器重你才沒有把你禁錮在京城,如今四海未平,你還是領兵出徵吧。大家看一看,是不是入情入理可就是不給你宰相的職位。曹斌還能怎麼樣呢?對方是皇帝啊,即便號稱一言九鼎,可他食言了你又能怎麼辦?真是認人不淑啊。

可是曹斌到家後,卻看到滿室的金銀珠寶。細問之下才知道這是皇帝賞賜的。曹斌心裡的火瞬間下去一大半,當丞相為了什麼,還不是想要更多的俸祿得到更多的工資,如今皇帝給了這麼多的北宋人民幣,還有什麼可求的。就這樣,趙匡胤先是給手下畫了一張大餅,然後又給一批金銀化解對方的失落,是不是很有手腕。所以說他還是一個權謀家。若是每一個皇帝都有他這樣的頭腦,投敵的將領一定可以減少很多,自立山頭的人就更少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本文由花香滿園煙雨歷史原創,歡迎關注,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宋朝趙匡胤是一個發明家,他不止會帶兵打仗
    趙匡胤是一個發明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好像我們還真沒有聽說過他發明了什麼。但是他還就真的發明過東西,而且這種東西我們很多人都知道。不過他的發明是被大臣們逼出來的。在平時我們看一些宋朝的電視劇的時候都會發現,宋朝的官員頭上戴的帽子兩邊每一邊都有一根像蜻蜓的翅膀一樣的東西。
  • 我國8大皇帝詩:劉邦曹丕李世民趙匡胤霸氣,朱元璋殺氣騰騰!
    中國古代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主要成就:統一六國;南平百越,北擊匈奴;建立皇帝制度;修建萬裡長城等。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主要作品:《大風歌》、《鴻鵠歌》。主要成就:亡秦滅楚,建立漢朝等。
  • 四大傑出的軍事家,有勇有謀資歷深,誰是你心裡的第一名?
    中國歷史上四個最厲害的軍事家,出則為將,入則為相。幾千年來,只有他們四個人可以。01 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漢族,山東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孔明燈後來被世人用於祈福,祈禱有好運,將自己的祝福寫於燈上,然後點上火,放飛在天上,以示美好的祝願。諸葛亮安邦定國不在話下,自比管仲樂毅。
  • 單論劉秀、李世民、趙匡胤這幾位皇帝的戰績,他們能稱得上名將?
    漢光武帝劉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都是馬上徵戰天下的英雄,謂之名將毫不為過也。漢光武帝劉秀的戰績漢光武帝劉秀,作為大漢王朝的延續者,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劉秀自跟隨其兄長兄劉演於南陽郡起兵,劉秀也深謀遠慮,經常親率軍隊,身先士卒。
  • 史上最強的十二首帝王詩詞, 看誰更霸氣!
    英雄末路,想到自己曾經英雄蓋世,最後卻落得這樣一個下場,是命運不眷顧他罷了。項羽又是多情的,在英雄末路之時,他擔心的是他所愛的女子將要走向何方?千百年來,人們喜歡讚頌項羽,就是因為他在臨死之前還有一絲人情味。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漢高祖,西漢開創者。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
  • 你知道雙截棍是誰發明的?竟然還是個開國皇帝
    但是作為一個喜歡歷史的人,我想到的是他為什麼會是這個皇帝呢,因為這個雙截棍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發明的,雙截棍是宋太祖一個隨身兵器演變而來的,這個兵器就是盤龍棍,當時的盤龍棍和現在的雙截棍在形態上還是不同的。
  • 史上最強的十二首帝王詩詞,比比誰更霸氣
    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歷經反秦戰爭、楚漢戰爭後,建立西漢。,政治家、戰略家。,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趙匡胤(927年-976年)宋太祖,北宋開國皇帝,軍事家。,戰略家,軍事統帥,明朝開國皇帝。
  • 表揚1000年前這位皇帝:小發明助力大一統
    其實「一米帽」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這種長翅帽子的發明者是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而要把這件事說清楚,得和當時的歷史政治背景聯繫起來講。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趙匡胤採用胡蘿蔔+大棒的方法,以退為進先誇讚了手下一番,又就勢拋出自己的煩惱。皇帝如此這番「推心置腹」的煽情話一出,石守信他們自然要追問是誰跟您過意不去,趙匡胤接著說:誰不眼饞皇帝這個位置呢?這幫粗人跟隨徵戰多年,最基本的情商還是有的,聽到這裡慌忙跪拜表明忠心,絕無他意。
  • 歷朝開國皇帝都稱得上文武雙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皇帝竟是他們!
    一、漢光武帝劉秀漢光武帝劉秀是東漢開國皇帝,西漢皇室宗親,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劉秀是一個落魄的皇族後裔,而且父親早逝加重了家庭負擔,是由叔父撫養長大。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治理國家,不久就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貞觀盛世。貞觀之治是理想化的施政畫卷,影響了後來無數帝王,甚至影響到了統治日本幾百年的德川家康。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所津律樂道,頌揚備至。
  • 史上最強的十二首帝王詩詞,看誰更霸氣!
    英雄末路,想到自己曾經英雄蓋世,最後卻落得這樣一個下場,是命運不眷顧他罷了。項羽又是多情的,在英雄末路之時,他擔心的是他所愛的女子將要走向何方?千百年來,人們喜歡讚頌項羽,就是因為他在臨死之前還有一絲人情味。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漢高祖,西漢開創者。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皇二代,六位太宗皇帝
    從漢朝開始,王朝的開國皇帝廟號通常為「太祖」,第二代帝王廟號常常為「太宗」,太宗是皇二代是一個王朝是否能夠長治久安的關鍵皇帝。李世民通過玄武門政變而成為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奠定了盛唐的基礎,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二,「燭光斧影」---宋太宗趙光義。宋太宗趙光義疑似用陰謀手段奪取了其哥哥宋太祖趙匡胤的皇位。
  • 權謀家的三大計算公式——權謀思維的根基所在!
    秦王堅引見東堂,勞之曰:「卿家國失和,委身投朕。賢子心不忘本,猶懷首丘,亦各其志,不足深咎。然燕之將亡,非令所能存,惜其徒入虎口耳。且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卿何為過懼而狼狽如是乎!」待之如舊。燕人以令叛而復還,其父為秦所厚,疑令為反間,徙之沙城,在龍都東北六百裡。【譯文】王猛發兵長安的時候,請慕容令參與軍事行動,讓他們作為嚮導。
  • 是誰發明的?為何皇帝也要戴?
    秦始皇發明的這種流蘇帽也一直流傳到後世,只不過在流傳的過程中又進行了一些改動。除了這種流蘇帽讓人印象深刻,大家可能還注意到了宋朝有一種「長翅帽」也讓人耳目一新。如此看來,這種「長翅帽」著實不太實用,那為什麼宋朝如此流行這種帽子呢,是誰發明的這玩意兒呢?他到底有什麼神奇功能。據說這種讓人難以費解的「戳人帽」就是咱們宋國的開朝皇帝趙匡胤發明的,這秦始皇大哥發明流蘇帽是為了增加神秘感和威嚴,那這看起來略有些誇張的「長翅帽」又有啥神奇功效。
  • 趙匡胤:宋朝最摳門的皇帝,但在這件事上,他卻揮金如土
    雖然宋太祖趙匡胤是個"官二代",但早年的軍旅武將經歷也讓趙匡胤品嘗到了貧困的滋味,所以即使是成為皇帝後,依然很小氣,甚至有點摳門。有一次,趙匡胤親自率領軍隊攻打北漢,行軍途中,恰逢七夕,而趙匡胤給身在汴梁的皇后和太后準備的禮物是:皇后一貫錢,太后三貫錢。一日,趙匡胤第三女永慶公主身穿新衣來覲見父親,那件衣服用金絲縫綴而成,還裝飾著華麗的孔雀羽毛,很是華美。趙匡胤看到後語重心長地對永慶公主說:"把這件外衣脫下,不許再穿了。"
  • 都說無情最是帝王家,但趙匡胤為何卸兵權,而不殺大臣?
    唐朝滅亡之後中國再度進入了亂象叢生的年代,也就是我們並不是那麼熟知的五代十國,而結束這一切的,就是後來開創宋朝的趙匡胤。其實大部分人並不了解趙匡胤這個人,大家只是知道他是宋朝的開國皇帝,關於他的杯酒釋兵權這件事情。
  • 周亞夫:從將軍到丞相|出色的軍事家,失敗的政治家
    周亞夫,西漢時期名將、軍事家,官至丞相。他是名將絳侯周勃的次子,歷仕漢文帝、漢景帝兩朝,然而卻未得善終。周亞夫,軍事才華卓越。作為西漢悍將,周亞夫戎馬一生,為大漢王朝的鞏固和統一立下過無數功勞。其中最為世人熟知的便是其駐軍細柳抗擊匈奴和平定「七國之亂」。
  • 他是有名的好皇帝,也是發明家,歷史上首個施行一夫一妻制的君王
    #但是,明朝有一個皇帝,他不能後宮佳麗三千,不能娶妻生子。全後宮只有皇后一個人,他是歷史上第一個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國王——也就是明朝孝宗皇帝朱佑樘,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君主。其實,這位孝宗皇帝的誕生並不尋常,一般情況下,在皇室中出生的人,都應該過著衣冠不整、飯來張口、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儘管朱佑樘作為皇帝的兒子,卻是在眾多宮女、太監的幫助下長大的。為什麼年老的皇子會落得這樣下場?這些都是由於朱佑樘出身,當年憲宗皇帝碰見紀氏宮女時,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便在紀氏家住了一夜,第二天就離開了。可以說,紀氏生了一個皇帝的孩子,即朱佑樘。
  • 「官家」為何能夠成為宋朝皇帝的專屬稱呼?
    不論哪個都算是一種"暱稱",在書面語或者正式場合,還是會用陛下或者皇帝來稱呼。如此一來,顯得君王並不是那麼的高高在上,顯得他和文武百官們距離比較近一些。深入人心的官家稱謂 雖然用官家來稱呼皇帝並不是北宋首創,但卻是趙家你將其發揚光大。當時趙匡胤出去打獵,擔心有人重蹈自己發動兵變的覆轍,因此說了一句"此處無人,爾輩要做官家者,盡可為之。"意思是誰如若想要成為官家,那麼就趁現在四下無人,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