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命名應成為一種地方文化符號

2020-12-25 東方網

  近日,湖北省恩施市發布了一則公示,擬命名、更名城區60條街道,引發網友質疑,不少網民留言稱「不好記、會繞暈」「部分名稱和其他縣市重名」等。對此,22日,恩施市民政局發布情況說明稱,將認真匯總網民意見。(12月24日人民網)

  隨型城市建設的持續推進,城區新增或改造了很多道路,有關部門對道路進行命名、更名,本在所難免。然而,對於湖北恩施擬對城區60條道路,進行集中命名、更名,社會上也是褒貶不一,贊同者認為,是地方傳統文化的回歸,也順應了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趨勢;而質疑者則認為,既傷害了地方的文化基因,又浪費了公共資源。

  事實上,對於城市道路命名、更名現象,不能簡單地用對和錯來衡量,應根據地方的歷史淵源和人文特色而定,不可盲目贊同和質疑。比如,湖北恩施對部分城區道路的命名、更名,既讓所轄8縣市「齊聚」,又將「梭布埡」「騰龍洞」等重要景點納入其中,更傳承了「畢茲卡」「西蘭卡普」「龍船調」等土苗文化,就比較合理;既是行政區劃管理的必然,也是發展生態旅遊文化的必需。

  可見,城市道路命名、更名,涉及多個層面,除了要算經濟帳、環境帳、民生帳等之外,更需算一算文化帳。事實上,城市道路命名、更名,不僅體現在實用功能上,更體現在其所表達的情感,所包含的象徵意味、心理暗示,以及豐富的文化內涵等;而這些,只有在道路命名、更名的選擇上,才能得到真實體現。換言之,相對於道路名稱的功能性,各自的特色應該是第一位的,道路名稱不僅僅是使用,同時也是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換言之,一座城市的道路命名、更名,必須很好地在文化上、精神上傳承已有的文化,並且還要做到創新。比如,在道路命名、更名時,就要考慮到與當地人文環境的和諧以及溝通功能,為歷史留下文化記憶,這一點並不容易做到。可見,判斷道路命名、更名的優劣,除了首先看其創意是否新穎之外,更應注重其是否與當地的歷史文化相融合,是否與地方歷史文化和人文環境相協調,是否進行了文化傳承與創新。

  因此,城市道路命名、更名,應成為一種地方文化符號。中國當今的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不只是經濟社會發展和經濟結構升級的過程;不只是現代化建築和道路日新月異的過程;而且還是歷史文化積澱和歷史文脈延續的過程,是地方多元文化互動交融、文化內涵和形式不斷創新的過程。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地方政府,在構建地方文化的進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地方政府的合理角色,應該定位於人文精神的發現者和實踐者,深入挖掘並在道路名稱中,還原和提升地方文化價值是其基本責任,這樣打造出來的道路名稱,才能因其特有氣質,成為一個地方的重要標誌,構成地方文化與精神所在。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青島城市道路命名有了硬槓槓:不以外國人名、地名或音譯外語詞語命名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實習生 林禕晨10月19日,青島市民政局印發《青島市城市道路命名規則》(以下簡稱《規則》)的通知,以進一步提升青島市道路名稱的規範化、標準化水平,充分發揮道路名稱指位指向和文化功能。
  • 西安市城市道路命名《導則》:挖掘歷史文化內涵 不得宣揚封建權貴
    記者25日從市政府獲悉,《西安市城市道路命名導則》(以下簡稱《導則》)印發,即日起施行。為保護、傳承歷史地名,應尊重當地歷史文化,充分挖掘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禁止採用損害國家尊嚴、妨礙民族團結、違背社會公德、格調低俗、宣揚封建權貴色彩以及易產生誤解和歧義的詞語。禁止使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姓名命名。一般不以外國人名、地名或者漢譯外語詞語命名。一般不以行業、企業單位名稱命名。不得有償命名、更名和冠名。
  • 廣西這座城市夠「霸氣」,道路名稱直接用全國各省市命名
    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其中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特色,總有一些地方會讓你印象深刻,比如北京有長城、故宮,西藏的布達拉宮等等,這些已經成為當地的符號。
  • 最寬150米 南充一批城市道路獲命名
    記者注意到,在新命名的大道中有一條「站前大道」,寬約150米,為南充市最寬的道路。    順慶區: 命名體現地域特色聽路名而知方位  據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道路命名主要把握五方面原則:一是尊重當地群眾意願;二是挖掘地名文化;三是突出南充地域特色;四是三區街名不重名;五是方便群眾生活,好記、易找。
  • 煙臺文化符號應具備三個特徵
    原標題:煙臺文化符號應具備三個特徵   什麼樣的
  • 天府新區發布地名命名 173處道路河流有新名字了
    製圖楊仕成天星島、鹿溪口、集賢路、語燕路、天工大道……天府新區的173處道路、河流、小島等都有了自己正式的名字。2月14日,記者從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獲悉,這是天府新區發布最集中的一次地名命名。從此,這些名字將在老百姓口中傳承延續,成為一個地方的永久符號。這173處地名是如何出爐的?命名背後有哪些學問?
  • 青島發布新規 外國人名、地名不得用以命名城市道路
    來源標題:青島明確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 據青島發布消息,日前青島市民政局印發《青島市城市道路命名規則》。對於城市道路專名,《規則》要求應遵守不得損害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不得有損民族尊嚴,不得破壞民族團結與社會穩定,不得損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不得違背有關政策法規等原則,禁止採用違背社會公德及公序良俗,格調低俗、帶有濃重封建色彩、易產生誤解和歧義或可能產生其他社會不良影響的詞語,並明確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國家領導人的名字作地名,不以外國人名、地名或音譯外語詞語命名。
  • 廣西這座城市,讓外地人很有親切感,道路名稱用全國各省市命名!
    中國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總會有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廣西有這樣一個城市,雖然不是很大,但是這個城市的路名很特別,是以全國各省市的名字命名的,這讓很多剛到這裡的外國人都覺得很友好,甚至家鄉的名字都能出現在這裡,讓他們覺得很溫暖。
  • 「希望『國潮』能成為濟南的文化符號」
    活動由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濟南時報·新時報、濟南市呂劇院(濟南民族樂團)聯合承辦。  為了給觀眾呈現一場絕佳的視聽盛宴,濟南民族樂團正在專心排練。6日,在現場彩排間隙,新時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大咖級嘉賓——著名指揮家、作曲家、山東愛樂民族樂團團長李百華。
  •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濟南市市區道路命名規則的通知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18年8月25日(此件公開發布)濟南市市區道路命名規則為進一步規範我市城市道路名稱管理,提升城市道路命名的規範化、標準化水平,充分發揮道路名稱的指位功能和城市名片功能,根據《濟南市地名管理辦法
  • 粉絲為武漢eStar喊「武漢加油」,電競成為城市新符號
    而疫情期間北京推出的重磅電競新政,也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電競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將成為城市新的符號。網友為武漢eStar打call,電競城市符號印記加深電競作為一種正在快速發展中的文化形態,未來會對城市以及大眾的日常生活產生怎樣的價值和影響力還未可知。
  • 雅安城市文化符號,你知道多少?
    高頤闕、觀音閣;茶馬古道廣場、馬踏飛燕、漢文化文場;雅州廊橋、西蜀望月樓;三雅園、女媧補天雕像、天下第一吻雕像;還有雅安城市裡留下的西康省曾經的古建築,以及青衣江畔的眾多景色,與西康大橋收費站一起,必然成為雅安人心中最難磨,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雅安城市文化符號。  雅安的城市文化符號,為雅安城市的長遠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機。
  • 段田利 | 羅蘭·巴爾特《符號帝國》對日本文化中符號學的解讀
    全書分為26章, 每一章截取日本社會和文化生活中的一個片段, 對日本文化從語言、飲食、遊戲、城市布局、商品包裝、木偶戲、鞠躬、俳句、文具等方方面面進行了各種符號的解構與分析, 展示出了日本文化不同於西方傳統文化的特點。羅蘭巴爾特作為20世紀現代與後現代思潮中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既是一位文學理論與批評家, 又是一位符號學家, 他以傑出而豐富的理論建樹、文本分析與寫作實踐閃耀於文壇。
  • 劉仰:「符號」也是一種意識形態工具
    在西方文化中,「宣傳」和「傳播」都帶有一定的攻擊性色彩,屬於文化戰爭的範疇。其中,符號是重要的宣傳工具。例如,東方的寺廟一般都選擇遠離人群的山水之地,掩映在濃密綠蔭之間,而西方的教堂則豎起尖聳的十字架。在現代摩天大樓出現之前,教堂尖頂十字架基本都是市鎮內的最高建築。這種符號的擴散時時刻刻在提醒人們一種意識形態的存在與強力擴張。
  • 方圓有型內心無界,當品牌成為一種文化符號……
    方圓無界,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PASHA DE Cartier腕錶的品牌理念,保持著與日俱進,這正是它始終成為風尚的原因。8組新生代藝術家,運用繪畫、紙藝、符號、攝影、音樂、舞蹈、動畫等多元化表現方式,從不同角度去理解「方與圓」,用新生代的視角解讀了品牌內涵。
  • 探尋城市的文化符號 也許這裡有你的靈感
    松江是上海歷史文化的發祥地,傳承了「上海之根」的文化血脈和精神財富,松江正努力構築以「書香之域」、「書畫之城」、「文博之府」和「影視之都」為特色的文化名城,讓我們在體驗、尋找、發現、分享中探尋這座城市的文化符號,觸摸城市的文化脈搏,讓行走間的學習滋養心靈 「人文松江」文化符號首批重點目錄推薦
  • 西安31條新道路正式命名!你家門口那個最好聽!
    如果說,城市是有血脈的,那麼道路街巷就是一個城市的骨架,而路名也是尤為重要的,它不僅直接指代城市的道路,具有定位意義。 還是城市中其他地名命名的基礎,路名也展現著一個城市的格調和性格,記錄著城市的歷史、展現著城市的美學。
  • 上海以地方為路名是怎麼由來的?上海是不是路名以地方名命名最多的...
    X 上海以地方為路名是怎麼由來的上海是不是路名以地方名命名最多的城市?
  • 深圳回應地鐵站命名華為:該公司已演化成為具有地名意義的區片名稱
    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印發的《深圳市軌道交通線路及站點命名規則》提到,軌道交通站點專名用詞,不應使用商業設施、企業、商業住宅區名稱。同時,《深圳市地名管理辦法》也規定,不以企業、商業設施名稱為道路、橋梁、軌道站點等城市公共設施命名。
  • 地名命名不能丟了文化自信
    地名是社會基本公共信息,更是國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不規範地名損害了民族文化。早在1986年,國務院就出臺了《地名管理條例》,對地名進行初步規範。在2016年,民政部也曾專門出臺措施,加強地名文化保護暨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其中重要一項就是重點清理整治居民區、大型建築物、街巷、道路、橋梁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營造規範有序的地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