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對於孩子而言,人生最幸福的三件事無疑是擁有明智善良的父母、玩耍的朋友和用心的良師。在成長過程中,老師對孩子的影響舉足輕重。而且很多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所以為孩子找一所好的啟蒙學校尤為重要。
寶媽佳佳是一位白領,事業和愛情都順風順水。可是3歲的女兒很不喜歡去幼兒園,每次都哭半天。一次放學後佳佳餵女兒喝水,發現她很抗拒。仔細詢問,女兒才緊張地抓著褲子說想尿尿但不敢。佳佳不解地幫女兒脫下褲子,看見她屁股上有紅紅的手掌印子,這讓她心疼得落淚。
佳佳到學校問老師,老師說不知道,佳佳不信,直到校長介入老師才說出真相。原來女兒平時上廁所頻繁,老師嫌清理麻煩,於是就命令她少喝水。有時性子急躁了還會動手爆粗,所以孩子才抗拒喝水,害怕尿尿。這件事引起了佳佳的強烈不滿,想要和幼兒園打官司。
對於這件事,有網友認為是佳佳行為過於衝動,畢竟孩子沒有受到太大的傷害;還有的網友支持佳佳的行為,認為老師素質太差,如果不及時制止,可能會傷害到更多的孩子。
幫媽認為,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僅關乎到小家,更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人們常說「身高為師,德高為範」,老師的職業更是一份講求良心的工作。因此幫媽認為佳佳的行為是正確的維權手段。那麼,其他家長和寶寶應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呢?
01 選擇口碑好的幼兒園
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幼兒園數量急劇增多,公立和私立學校競爭嚴重,質量也參差不齊。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好的幼兒園不僅需要良好的學習環境、可口的飯菜、安全係數高,還要有職業素養高的教師。口碑好的幼兒園大家有目共睹、口口相傳,能夠讓家長和孩子都放心。
02 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
有些家長忙於工作,錯誤地認為只要給孩子足夠的生活費就好,教育是老師的事情,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家長要和老師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平等對話。這樣能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老師也可以藉助家長的力量全面了解學生的動態,有利於因材施教。
03 和孩子多溝通
眾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而且老師工作繁忙,不一定能關注到每一個寶寶的身體和情緒變化。對此,家長需要留出足夠的時間傾聽孩子在學校的見聞,這樣不僅能夠鍛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全面了解孩子在學校表現,還能拉近親子關係。藉此機會,家長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幫助孩子解決疑惑,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
為了孩子健康茁壯成長,家長敏感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孩子小,沒有成熟的認知和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家長就要提高警惕,留意孩子的身心變化,避免他們受到欺負和不公平的待遇。如果老師做法不妥,要勇敢拿起法律的武器維權。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