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廣東行丨一紙僑批 兩地相思——走進汕頭僑批文物館
10月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東省汕頭市小公園開埠區,走進僑批文物館,了解潮汕僑胞心繫家國故土、支持祖國和家鄉建設的歷史。汕頭僑批文物館建於2004年,是中國首家以僑批為主題的文物館,2013年搬遷至外馬路18號。
-
走進廣東汕頭僑批文物館,探訪11萬多件館藏僑批背後
一紙僑批 滿腔家國(人民眼·文化遺產) 引子 「人在銀二」。 「『人在』,報的是平安;『銀二』,告知的是所寄回的錢款金額。」廣東省汕頭市僑批文物館館長林慶熙說,這便是一封惜墨如金的「僑批」。 遊客在廣東汕頭僑批文物館參觀。本報記者 楊 彥攝 2020年10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汕頭考察調研時參觀了僑批文物館,聽取僑批歷史和潮汕華僑文化介紹。
-
通訊:探訪汕頭僑批文物館
中新社汕頭1月10日電 題:探訪汕頭僑批文物館中新社記者李怡青位於廣東汕頭小公園開埠區的汕頭僑批文物館最近被中國僑聯授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作為中國內地首家以僑批為主題的文物館,已成為汕頭「新網紅」地,吸引了眾多參觀者。
-
汕頭僑批文物館:12萬封僑批記錄 華僑海外奮鬥史
汕頭僑批文物館:12萬封僑批記錄 華僑海外奮鬥史 2020年10月16日 10:36 來源:南方日報
-
「牢記囑託再出發」探訪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和僑批文物館……
回望汕頭向海而生、因港而立、因僑而興的百年歷史,坐落在汕頭小公園開埠區內隔街對望的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則是兩個最主要的窗口。10月22日上午,羊城晚報記者前往汕頭小公園開埠區走訪當地的人文歷史風貌,並走進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通過正在展出的珍貴文史資料,了解汕頭開埠歷史、設立經濟特區以來的建設發展情況,以及潮汕僑胞心繫家國故土、支持祖國和家鄉建設的歷史。
-
僑批文物館成為汕頭僑文化窗口 - 中國僑界
僑批文物館成為汕頭僑文化窗口 作為汕頭市八大文化工程之一,僑批文物館已成為汕頭僑文化窗口和市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據特區晚報報導,僑批文物館目前已徵集到僑批原件近3萬封、鄒金盛收藏的僑批覆印件3萬多封、麥保爾錄製其收藏的近4萬封僑批的32片光碟和泰國許茂春先生珍藏的一些曼谷僑批局老照片;還有送批用的市籃、批袋、水布、紙雨傘等市民較為罕見的珍貴文物,以及有關僑批研究的文件、書刊。
-
廣東汕頭:國內首個僑批文物館開館迎客
廣東汕頭:國內首個僑批文物館開館迎客 人民網汕頭4月24日電 記者侯偉生報導:國內首個僑批文物館日前在我國著名僑鄉廣東潮汕的汕頭市落成,並於今天上午正式揭幕開館迎客。 僑批,是海外僑胞通過民間渠道寄回國內、連帶家書及簡單附言的匯款憑證。近代潮汕籍僑胞為生活所逼或為逃避戰亂,遠渡重洋,到東南亞及其他國家謀生。
-
國內首家僑批文物館昨在廣東汕頭開館
國內首家僑批文物館昨天(4、25)在汕頭開館。通過參觀該館展出的僑批文物,記者發現,在銀行電郵還沒有誕生的100多年前,海外華僑匯給家鄉親人的僑批就裝在一個竹籃裡靠「水客」千裡迢迢人工送達的。令人稱奇的是,如此原始的送達卻從不失信。
-
汕頭考察——為什麼開埠文化陳列館和僑批文物館「被翻牌」?
開埠文化壁畫,高度達4.8米,寬度達4.2米,以素描形式展示了開埠150年間汕頭政治、經濟、文化的演變。(資料圖)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是該市一張文化名片,濃縮展示了1860年1月1日汕頭開埠以來的發展,在陳列布置上反映了汕頭開埠的歷史脈絡、開埠的意義,以及開埠帶來的繁榮氣象。
-
前往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和僑批文物館學習參觀的黨員群眾熱情空前
市民參觀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王涵琦 攝汕頭小公園開埠區的外馬路上,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和僑批文物館兩座老建築隔街相望。這兩個展館,濃縮展示了汕頭開埠以來的城市發展和人文歷史。日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汕頭小公園開埠區,走進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了解汕頭開埠歷史、設立經濟特區以來的建設發展情況,和潮汕僑胞心繫家國故土、支持祖國和家鄉建設的歷史。記者走訪發現,連日來,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和僑批文物館的熱度迅速升高,前來學習參觀的黨員群眾熱情空前。
-
一紙僑批 滿腔家國(人民眼·文化遺產)
2020年10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汕頭考察調研時參觀了僑批文物館,聽取僑批歷史和潮汕華僑文化介紹。總書記強調,「僑批」記載了老一輩海外僑胞艱難的創業史和濃厚的家國情懷,也是中華民族講信譽、守承諾的重要體現。要保護好這些「僑批」文物,加強研究,教育引導人們不忘近代我國經歷的屈辱史和老一輩僑胞艱難的創業史,並推動全社會加強誠信建設。
-
汕頭僑批文物新館開館 12萬僑批述說華僑故鄉情
汕頭僑批文物新館開館 12萬僑批述說華僑故鄉情 中新社汕頭7月27日電 (李怡青 張源 鄭瑞國)汕頭市僑批文物館新館27日開館。
-
中國首家僑批文物館在汕頭市落成
新華網汕頭4月24日電(林軍強)由香港知名人士莊世平先生、饒宗頤教授倡導,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持建立的「僑批文物館」24日在汕頭市落成揭幕。這是中國首家僑批文物館。 廣東潮汕地區是中國的著名僑鄉,有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僑胞已逾千萬。
-
汕頭僑批文物新館開館
原標題:汕頭僑批文物新館開館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學佳 通訊員/孫少珠)汕頭市僑批文物館新館昨日開館,館藏的12萬封僑批向世人真實展現華僑華人的移民史、創業史及其勇於開拓、守信重義、愛鄉愛國的精神。同時,也將省委書記胡春華今年3月考察汕頭時所作出的「進一步加大力度保存好、利用好僑批檔案,讓優秀的傳統文化代代傳承」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實處。
-
走訪廣東汕頭「僑批」記憶廣場 尋找僑批故事
走訪廣東汕頭「僑批」記憶廣場 尋找僑批故事 2017-07-027月2日電 題:走訪廣東汕頭「僑批」記憶廣場 尋找僑批故事 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 記者2日探訪了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僑批紀念地的廣東汕頭市西堤公園「僑批」記憶廣場。
-
粵徵信文化教育基地 落戶汕頭僑批文物館
南方日報訊 (記者/餘丹 見習記者/楊立軒 通訊員/陳爾帆 符波)為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營造良好信用氛圍,助力優化地方金融生態環境,近日,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在汕頭僑批文物館舉行廣東省徵信文化教育基地揭牌儀式。
-
首家僑批文物館新館開館:展示華僑家書(圖)
創辦國內首個僑批文物館的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將僑批文物館搬遷擴容,並於日前在廣東汕頭市外馬路18號隆重舉行新館開館揭牌儀式,使其更具規模,更能體現潮汕僑批歷史文化內涵。該館系世界唯一僑批專題博物館。
-
廣東省汕頭市僑批文物館被授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林東生 記者羅勉報導 12月11日,中國僑聯主席萬立駿為廣東省汕頭市僑批文物館授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牌匾,這是繼汕頭市潮陽區耀明書院之後汕頭市第二個「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
汕頭市僑批文物館獲「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稱號
大洋網訊 昨日記者從汕頭市僑批文物館獲悉,該館被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授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稱號,並於近日舉行了牌匾交接儀式。汕頭僑批文物館創建於2004年4月,館藏約12萬封僑批文物,是國內首家以僑批為主題的文物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家源 通訊員汕宣)【來源:大洋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僑批銀信搬上廣東汕頭街頭 古驛道活化出新彩
10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汕頭考察,在參觀具有潮汕僑鄉特色的僑批文物館時深情地說出了這段話。 汕頭的僑批、江門的銀信,都是海外華僑華人寄給國內僑眷書信與匯款的合稱。這一封封僑批、銀信背後,藏著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是華人華僑愛國愛鄉的歷史見證。 總書記的殷殷囑託,言猶在耳。如何讓僑批、銀信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