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中小學生飲水量不足

2020-12-25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飲水問題正逐漸成為全社會所共同關注的話題,而對於孩子們的飲水現狀到底如何,以及究竟該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飲水習慣等問題,卻尚未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

為全面深入了解中國少年兒童成長相關議題,少兒果汁領導品牌果倍爽聯合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華通明略信息諮詢有限公司,針對7個城市28所學校的中小學生的飲食飲水情況進行調查,以期為提高中小學生對科學飲食飲水的認識、改善中小學生飲食飲水的行為、培養合理的飲食飲水習慣提供對策建議。日前,三方依據調查數據,聯合發布了《中國少年兒童快樂成長指數之健康飲食報告》,結果顯示:目前我國中小學生的飲水情況不容樂觀,近七成的學生飲水量未達標。

中小學生飲水「數」「量」均不足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體重要的組成成分。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指出,一個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可從食物中獲得1000毫升的水,蛋白質、糖類和脂肪代謝可供給300毫升代謝水,除此之外,身體所需的約1200毫升的水必須以液態食物和白開水、飲料等形式來補充,才能保證體內水的平衡。而根據《北京市中小學生健康膳食指引》建議:中小學生每天應喝1200到1500毫升的水。然而,《中國少年兒童快樂成長指數之健康飲食報告》調查卻發現,中小學生普遍缺乏良好的飲水習慣和觀念。

良好的飲水習慣包括充足的飲水量、合理的飲水次數以及喝水的主動性和定時性。就飲水量來看,參考《北京市中小學生健康膳食指引》及中小學生對飲水量的感知,本次發布的報告採取保守標準,將1000毫升視為每日飲水量達標的下限。報告顯示,只有不足一成(9.7%)學生每天喝水量達到1500毫升以上,每天喝水1000~1500毫升的比例為24.7%,二者合計34.4%,僅佔總數的三分之一,近七成學生沒有達到每日飲水標準。

在飲水次數方面,此次調查按照一天應喝水六次以上為合理飲水次數的標準,近六成學生每天喝水在六次或以下,更有12.8%的學生喝水次數小於或等於三次,由此可見,大部分中小學生的飲水次數不足。

超半數學生口渴才喝水

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等到口渴才喝水,身體實際上已經出現失水狀況。長此以往,勢必嚴重影響身體機能的正常發揮。口渴了才喝水這一飲水習慣很不科學,當人感覺口渴時說明身體已經發出了警報,這時再飲水不利於身體健康。主動喝水、定時喝水,才不會因為口渴導致大量飲水,給腎臟帶來負擔,才能更好地激發身體機能,為健康續航。

在此次發布的《中國少年兒童快樂成長指數之健康飲食報告》中,針對孩子喝水的定時性和主動性的調查顯示,即便絕大多數中小學生具備較為科學的飲水觀念,但他們對飲水的認知中也存在一些誤區。其中,有54.4%的中小學生只是口渴了才喝水,只有36.6%每天固定時間喝水,也有少部分同學用喝湯、喝飲料代替喝水,更有超過一成的學生認為「不渴就不用喝水」。

「天然無添加」獲家長青睞

孩子無法抗拒飲料酸甜可口的味道,家長擔憂其中的健康隱患。此次調查發現,沒味道、有怪味兒、不覺得渴是學生不愛喝白開水的主要原因。近六成(57.2%)學生認為白開水「沒味道」,在各類原因中居絕對領先地位,有怪味兒(27.5%)和不覺得渴(27.3%)排在原因的第二、第三位,比例分別接近三成。分析原因可以看出,學生更喜歡味蕾享受,喜歡喝有味道的水。

調查還顯示,中小學生喜歡喝與經常喝的飲品主要有白開水、茶飲料、牛奶、礦泉水等。其中,經常喝白開水的學生比喜歡喝白開水的學生高近12個百分點,經常喝碳酸飲料的學生比喜歡喝碳酸飲料的學生低近10個百分點。

「孩子究竟該不該喝飲料?」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中國家庭。關於喝飲料的問題,家長最大的擔憂就是飲料成分是否安全健康、是否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危害。《中國少年兒童快樂成長指數之健康飲食報告》中顯示,在碳酸飲料、果蔬汁、茶飲料、功能飲料四大類市場上常見的飲料中,最不受家長歡迎的是碳酸飲料,反對率超過六成(64.3%),最受家長歡迎的是果蔬汁,支持率為33.4%,高出其他飲料15~29個百分點。

家長應有意識培養孩子健康飲水、飲食習慣

對於如何能讓中小學生科學補水的具體建議,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教授建議,科學飲水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以補充白開水為主,但為了滿足少年兒童對於口味以及能量補充的需求,可適量選擇產品成分安全的少兒飲料,在兩餐之間及運動後進行補水和補充能量。

針對此次《中國少年兒童快樂成長指數之健康飲食報告》的調查結果,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兼青少年法律研究所所長孫宏豔表示,教育者有必要根據中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進行分層宣傳,要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針對他們的心理特點進行宣傳。這樣才能使學生從小了解健康生活的各種知識,從而逐漸形成科學的生活方式。同時,還要善於用好電視、網絡、明星等影響要素,便於學生更好地了解營養知識。其次,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重要生活環境,家長引領著孩子未來的生活習慣。孩子的飲食、飲水習慣等絕大多數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因此,家長也應該有意識地為了孩子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養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要在學校裡開設飲食健康課程,幫助學生從小培養科學的生活方式。

■馬上就訪

王金玉(中國飲料工業協會果蔬汁分會秘書長):選擇飲料首先是選擇健康安全的產品,看一看營養配料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添加劑成分是否符合國家的食品添加劑標準。其次儘量選擇可靠的品牌,這些品牌有嚴格的管理和安全的配方,加上品牌的對自身形象的保護意識,也讓我們更加信賴其產品。此外,如果覺得喝了飲料會導致能量攝入過多,我們提倡吃動平衡,即通過運動消耗過多的能量。

劉中才(百仕欣飲料(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在力圖為中國少年兒童帶來天然、優質、好喝的果汁飲料的同時,我們將更加關注為其構建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果倍爽快樂親子聯盟」將在未來五年內針對中國少年兒童在飲食、娛樂、家庭、教育、社交等多個維度研究和發布《中國少年兒童快樂成長指數》,全面評測中國少年兒童的成長現狀,並將在更多親子項目中開展戰略合作,共同關注中國少年兒童的快樂成長以及在此過程中的親子體驗,持續履行推動中國少年兒童健康快樂成長的社會責任。

 

相關焦點

  • 北京2/3中小學生飲水量不足
    水喝得少,菜吃得少,不吃早餐,飲料喝得多……今天上午,北京市公布了中小學生的營養攝入及飲食行為監測結果。監測顯示,中小學生營養攝入情況不容樂觀。  據介紹,市疾控中心在今年4至5月對北京市16個區縣、80所中小學校、14000餘名學生開展了營養與飲食行為狀況監測。
  • 我國中小學生飲水量現狀:超半數人不達標,家長還不在意嗎?
    但是,從目前我國中小學生飲水狀況來看,依然不容樂觀,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據調查,我國居民的日均飲水量,還是不足的。其中,中小學生是嚴重缺乏飲水的群體之一,2015年的時候,北京疾控中心公布檢測結果顯示,近2/3的中小學生飲水量不足,且女生飲水不足比例明顯高於男生。也就是說,青少年階段的孩子,超半數人日均飲水量不達標。
  • 近七成中小學生每天課外閱讀時間不足 作業該背鍋嗎?
    不過,日前,#近七成學生每天課外閱讀低於1個小時#登上熱搜:《中小學讀寫現狀調研報告(2019)》顯示,約19.6%的受訪者每天的閱讀時間不足0.5個小時,50%的受訪者每天閱讀時間為0.5-1個小時(不包括1小時)。  這個調研結果也獲得了許多人的關注:課外閱讀有啥重要性?對學生們來說,課外閱讀時間多久才合適?
  • 近六成中小學生睡眠不足9小時——誰「偷」走了近1億中小學生的...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2015年間,近六成中小學生睡眠不足國家規定的9小時。「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中小學生壓力呈內化趨勢,寫作業、上課外班時間比原來更長。作業多、在校時間長、課外班時間增加,是導致中小學生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
  • 人民日報:近七成中小學生每天課外閱讀少於1小時 網友:沒時間讀
    在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看到這樣一則消息,稱現在的中小學生極度缺乏課外閱讀,根據《中小學讀寫現狀調研報告(2019)》顯示,約19.6%的受訪者每天的閱讀時間不足0.5個小時,50%的受訪者每天閱讀時間為0.5—1個小時(不包括1小時)。而且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天閱讀時間不足1小時的學生明顯增多。
  • 中小學生課業壓力有多大?睡眠不足8小時,七成孩子有課外輔導班
    中小學生的學習壓力到底有多大?對於此,騰訊育兒聯合企鵝童話發起了主題為「中小學生學習壓力」的社會調查,旨在了解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中小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承受的壓力。 一轉眼,新學期已經開學快一個月的時間,大街上又出現了一個個小身體背著重重的大書包的景象。
  • 近七成中小學生每天課外閱讀低於1個小時
    報告顯示,近七成中小學學生每天閱讀時間低於1個小時。 《報告》顯示,約89.4%、90.4%受訪者分別對閱讀、課外讀物感興趣,79.4%的受訪者喜歡寫作,但只有65.3%的受訪者希望進行更多的寫作練習。
  • 英文教材磁帶成雞肋:上海僅三成中小學生使用,財政支出近億
    英文教材磁帶成雞肋:上海僅三成中小學生使用,財政支出近億 澎湃新聞記者 張婧豔 2016-01-29 20:49 來源
  • 近七成未成年人使用過短視頻
    本文轉自【北京日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公布一份報告,近七成被調查的未成年人使用過短視頻,搞笑類短視頻最受他們歡迎。家長與孩子溝通多、親子關係較好、心理壓力小、人際關係和諧、家庭教養方式民主的中小學生使用短視頻的比例、頻率、時長更科學、合理。
  • 影響育肥豬飲水量的主要因素
    豬每天的飲水量比採食的飼料量要多,冬季豬的飲水量是採食量的2-3倍,夏季的飲水量最高可達採食量的5-6倍。豬每天飲水的時間有限,主要在採食後飲水,因此最好在料槽旁邊安裝飲水器,而不應該安裝在角落裡。實際生產中育肥豬每天的飲水量可能在2-10升範圍內變化,白天飲水量大於晚上,飲水活躍時間是上午9點至下午5點,飲水高峰期在下午3-4點之間。影響育肥豬飲水量的主要因素:育肥豬每天都要飲用大量的水,隨著豬的生長,其飲水量隨著採食量呈線性增長,同時豬舍溫度、體重、飲水器(類型、高度、水壓)、飼料品質、健康程度都可影響飲水量。
  • 六成中學生睡眠不足 高中生依然是特「困」一族
    3月20日,鄭州日報對鄭州市區四所小學和初中的近5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新的作息時間下,大部分小學生睡眠充足,六成以上中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足8個小時,由於高中學生的作息時間沒有任何變化,早出晚歸的他們依然是特「困」一族。
  • 近七成常州學生滿意學校食堂 家長「理解」浪費
    根據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發布的報告,中小學生的食物浪費明顯高於城市餐飲浪費的平均水平。調查顯示,學生營養餐人均浪費216克,約佔供應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每份營養餐都有三分之一被倒掉了。常州的中小學生食物浪費情況如何呢?近日,記者做了一次小型的調查問卷及本市一些學校探訪後發現,有近七成的學生對自己學校的食堂表示滿意,但浪費現象依然嚴重。
  • 北京120萬中小學生今上課 七成學生沒收心
    北京120萬中小學生今上課 七成學生沒收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8日 16:53 來源:     法制晚報    大多數中小學生今返校 120萬中小學生28日上課      法制晚報騰訊教育調查得出結論 七成學生沒收心     各校採取多種措施幫孩子收心 中關村一小進行行為習慣教育     光華路二小開主題班會進行教育     27
  • 近8成中小學生睡眠不足,除了催孩子做作業,還要做好這些事
    一、近8成孩子晚上睡眠不足家有學童,家長們最不想面對就是陪著寫作業了。關於陪孩子寫作業,最搞笑最辛酸的莫過於這句經典名言了:「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寫作業時,雞飛狗跳,烏嗷喊叫!」這是千千萬萬個家庭陪寫作業的真實畫面。
  • 7類老人有個「最適飲水量」,多喝可能讓這些器官崩潰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腎臟濃縮尿液的能力減退,還可能伴隨認知能力的輕中度損傷,身體對缺水的感知能力減弱,口渴感較遲鈍,老年人容易喝水不足,所以老年人需要比自己感覺的要「多」喝一點。第二,不能「大量喝」「太快喝」「太涼喝」。短時間內大量飲水或飲用冰水,會對身體腸胃、心臟產生刺激。
  • 廣州深圳過半學生日飲水量未達到1200ml
    廣州深圳過半學生日飲水量未達到1200ml      57.5%廣州學生每日飲水不達標,廣州學生平均每日飲水量僅1185ml,而按標準的建議量應為1200ml。
  • 七成大學生超前消費每月不足500元,幾個同學借的錢還沒還我
    一項調查顯示:近九成學生使用過分期付款,主要用於購物、飲食和娛樂,近七成學生每月超前消費不足500元,開銷主要通過下月的生活費補上,近八成學生認為超前消費容易養成不正確的消費觀念。但也有學生認為,超前消費有助於緩解當前經濟壓力。(中國青年網)對此你想說。
  • 幼兒每天飲水量多少*合適?
    但昨日中國下一代健康教育基金會與象印中國公司聯合發布的《上海市3-6歲幼兒飲食及運動習慣現況調查報告》顯示:上海僅有兩成幼兒每天離開幼兒園後會進行體育運動,大部分幼兒每天的喝水量僅為1杯左右。     此次調查歷時半個月,覆蓋了上海市11個區縣共2571名3至6歲幼兒園學生,共獲有效問卷2124份,其中男孩1109人,女孩1015人。
  • 近七成受訪中小學生家長稱孩子暑假期間視力下降
    孩子視力下降,82.8%受訪中小學生家長歸因於無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  當前,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暑假期間,大量補習班和作業,不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以及不健康的用眼習慣,導致他們難以趁假期放鬆眼睛,很多人視力下降。
  • 長期飲水不足,不只是讓口舌發乾這麼簡單
    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對居民日均推薦飲水量是1500-1700毫升(約7-8杯水),而在上一版即2007版中,推薦量為1200毫 升(約 6 杯)。一邊是推薦飲水量的調高,而另一邊則是實際飲水量的明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