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睡眠日。3月20日,鄭州日報對鄭州市區四所小學和初中的近5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新的作息時間下,大部分小學生睡眠充足,六成以上中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足8個小時,由於高中學生的作息時間沒有任何變化,早出晚歸的他們依然是特「困」一族。
年級越大睡眠越少
參與本次調查的4所中小學分別是管城區實驗小學、黃河路一小、107中學和金水三中。本次調查選取了三年級、五年級、七年級和九年級各兩個班的學生為調查對象。調查統計結果,大部分小學生睡眠充足,約六成中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足8個小時。
調查顯示,三年級和五年級中有80%以上的學生每天都能保證8個小時的睡眠,半數左右的人每天能睡9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在中學生裡,63%的七年級學生每天睡眠時間為7小時至8小時,但九年級學生每天睡夠7個小時的不到20%。由於高中階段的作息時間沒有任何變化,記者聯繫的市區幾所高中均無意參加此調查,某中學相關負責人表示,高中生的睡眠質量普遍不好,只要高考體制不變,這一現狀無從改變。
中學生睡眠質量堪憂
問卷調查中,有84%的初中生表示自己的睡眠質量「不好」或「一般」,白天有時會打瞌睡。相比之下,小學生的睡眠質量要好得多,有六成以上的小學生稱自己睡得比較好,白天基本上不會犯困。
有家長認為,學生的睡眠不足在於學校布置的作業太多,但二七區京廣路小學校長景松峰否認了這一說法。他說,市教育局的新規定下,中小學生的作業量已經得到控制,家長安排的家庭作業和各種興趣班成為學生的主要負擔。他認為,目前我市學校班額普遍偏大,老師難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教學,結果有部分學生可能感到學習壓力較大。有些家長布置了額外的「家庭作業」,讓學生自我感覺負擔過重。此外,有一些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下午放學後不及時完成作業,影響了晚上的休息時間,以致造成早上起不來、白天精神差的惡性循環。
「擇校」加劇睡眠不足
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小學生每日睡眠時間,一、二年級不宜少於10小時,三至六年級不宜少於9小時」;「中學生每日睡眠時間不宜少於8小時」。調查顯示,達到此標準的中小學生微乎其微。
對此,管城區教體局辦公室魏峰分析說,近年來家長的擇校風很盛,他們放棄就近入學,家長們人為地「擇校」讓孩子每天不得不早起,增加了路途上的時間。改變這種現狀,需要家長轉變入學觀念。
相關連結:
世界睡眠日
今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題是:科學睡眠,和諧社會。
據世界衛生組織對14個國家15個地區的25916名在基層醫療就診的病人進行調查,發現有27%的人有睡眠問題,據報導,美國的失眠發生率高達32%~50%,英國10%~14%,日本20%,法國30%,中國也在30%以上,50%的學生存在睡眠不足。
為喚起全民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2001年,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主辦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發起了一項全球性的活動,將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此項活動的重點在於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2003年中國睡眠研究會把「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國,自今年起,中國又將每年的3月21日~27日定為「全國睡眠活動周」。(汪靜文 汪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