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中國
信息,從這裡觸達民歌圈
郭蘭英與葉佩英,中國文藝界兩個響噹噹的名號。一位是獻聲80年、感染三代人的老一輩歌唱家;一位是放歌80載、唱響海內外的老一輩歌唱家。兩位老藝術家雖然一個唱「民族」、一個唱「美聲」,但是卻在那個「土洋之爭」的年代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共同探索著「中西結合」的道路。
那麼,當兩人在歌唱事業中躊躇不前時,是誰為她們指明了方向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文藝界的老熟人」、「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總理了~
在央視大型文藝節目《中國文藝》中,郭蘭英老師盛情誇讚了葉佩英老師的歌聲,並透露自己最喜歡葉佩英演唱的《我愛你,中國》。
聽到這裡,坐在舞臺下的葉佩英更是激動地說:「郭蘭英大姐是我的偶像,我之所以能唱《我愛你,中國》,是對郭蘭英大姐的追隨……」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西方、東歐的聲樂範唱方法陸續傳到了中國,引發了巨大的震動。一時間,神秘的「洋唱法」令許多位歌唱家心癢難耐。
而就在此時,葉佩英則恰好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學起了「洋唱法」。不過,她卻一直都銘記著周恩來總理的教誨:「洋唱法」要民族化,要唱我們自己的歌,走自己的路!
視頻:《海外赤子》插曲《我愛你中國》
於是,葉佩英就將民族唱法界的「翹楚」——郭蘭英視為自己的老師,並在郭蘭英那地道「土嗓子」的薰陶下,漸漸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特點的「中西結合」唱法,這才有了之後的《我愛你,中國》。
聽到此處,郭蘭英也是感慨萬千,她激動地對葉佩英說:「向你學習,這也是我聽了敬愛的周總理、他老人家對我的教導……」
原來,周總理不僅建議葉佩英等歌唱家回歸本源、學習「土唱法」,同時還建議郭蘭英等歌唱家多接觸「洋唱法」、「洋為中用」。一開始,郭蘭英是十分牴觸「洋嗓子」的。可以說是兩位歌唱家「站了出來」,為郭蘭英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這兩位歌唱家就是周小燕與葉佩英。
視頻:周小燕《夜鶯》
初次聽到周小燕老師演唱《夜鶯》,郭蘭英無比驚訝:原來「洋嗓子」不是不好聽,而是自己沒有用心去聽。而當她聽到葉佩英的歌聲時,她又會為歌聲中的深情所觸動。從此以後,只要葉佩英登臺演唱,她總會安靜地坐在臺下,靜靜地感受動人心弦的歌聲。正是得益於周恩來總理的建議,與這兩位「老師」的「教導」,郭蘭英才走上了「中西結合」的道路。
視頻:《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
一轉眼,距離《我的祖國》《我愛你,中國》兩首作品的誕生,已經過去了數十年。然而,每當我們再次聽到那熟悉的旋律、熟悉的歌聲,總會被郭蘭英、葉佩英這兩位老人的真情深深觸動。
可以說,這兩首經典作品、兩位老藝術家今天達到的高度與取得的成就,與周總理這位「人生導師」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讓「洋嗓子」的葉佩英學習民族唱法、讓「土唱法」的郭蘭英學習西洋理論,看來,咱們的好總理,真可謂是深得「因材施教」理論之精髓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