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家書中的交友觀

2020-12-13 新華社客戶端

古人在交友方面頗有心得。大千世界、紛繁複雜,如何在芸芸眾生中選擇至交之人引為人生知己,非常艱難。張習孔在《家訓》中說:「吾人防患,首在擇交。所交非人,未有不為其所累者。」對於古人來說,如果交友交得好,意氣相投,相談甚歡;如果交友交得不好,就會受友連累,毀及自身。

袁了凡在《訓兒俗說》中說:「至於朋友之交,且宜慎擇。苟得其人,可以研精性命,可以講究文墨,可以排難解紛,須要虛己求之,委心待之,勿謂末俗風微,世鮮良友,取人以身,乃是格論。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日常相與,我先以厚施,彼必以厚報。」「又交友之道,以信為主,出言必吐肝膽,謀事必盡忠誠。」袁了凡在家訓中對於真正的友誼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與朋友在一起,可以切磋學問,可以排憂解難。東漢年間,作為戰國趙國名將廉頗的後裔廉範少有志行,後去京師拜薛漢為師,名重於一時。此時,隴西太守鄧融召廉範做功曹,對廉範有知遇之恩。鄧融和廉範,於公,是上下級關係;於私,是親近友朋關係。傳統社會,親近的上下級關係都有儒學傳於近人的說法。廉範少不了要從鄧融的身教中學習很多內容,鄧融亦以親信對之。

恰逢,鄧融被牽涉到一個案子中,廉範知道這個案子非常複雜,於是以生病為由請求離開,打算用變通的方法來幫助鄧融。鄧融不知廉範本意,對廉範的離開,非常生氣。廉範輾轉來到洛陽,改名換姓,請求代理廷尉、獄卒的工作。不久之後,鄧融因案子牽絆,被押赴洛陽監獄。在洛陽監獄工作的廉範正好能夠服侍鄧融。鄧融對廉範說:你怎麼長得像我以前的一個部下?廉範對鄧融說:你是不是神經錯亂了啊。廉範沒有承認自己的身份,且一直服侍在鄧融身邊,直到出獄,等到鄧融去世的時候,廉範送葬到南陽。所有這一切所為,鄧融都不知道。

廉範的授業恩師薛漢因涉朝爭而被殺,「故人門生莫敢視」,廉範「獨往收斂之」,官吏將此事上報朝廷,皇帝當時很生氣。皇帝召見廉範:薛漢參與楚王叛亂,你為何不與朝廷同心,卻反而為其收屍啊。廉範回答:「臣無狀愚戇,以為漢(薛漢)等皆已伏誅,不勝師資之情,罪當萬坐。」廉範感恩於薛漢曾經的師生情,是基於薛漢對自己知識的授予,所以有「彼必以厚報」的結果。皇帝由此對他大加讚賞。

張師載在《課子隨筆鈔》中引用何氏家訓:「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必須趣向正當,切磋琢磨,有益於己者,始可日相親與。若乃邪僻卑汙,與夫柔佞不情,拍肩執袂,相誘為非者,慎勿與之交接。」

交友的初衷如果是為了祿位、升遷,作出「邪僻卑汙」之事,終會被人發現,遭社會淘汰。南北朝在南朝宋、齊兩代政治舞臺上頗為活躍的一位政治人物叫江謐,他人生的志向是當位極人臣的大官,為實現這個目標,不惜在交友方面進行投機。當他還擔任縣令的時候,就注意到了南豫州刺史劉彧,「竭力侍奉」,進行投機,等到劉彧登基成為皇帝即歷史上的宋明帝,對江謐委以重任,「以為驃騎參軍」。江謐的交友「付出」,得到了相應回報。

「性流俗,善趨時利」的江謐在宋明帝的長子劉昱即位後,因劉昱日益昏暴,「朝野鹹屬意建平王景素」,江謐亦投資劉景素,「深自委結」。結果,劉景素起兵失敗,江謐的投資亦告失敗。但他性不改俗,繼續他的投資事業。此時,他將眼光瞄向了蕭道成,「獨竭誠歸事」。投桃報李,當了南齊皇帝的蕭道成,對江謐委以重任,「以謐為長史」,後升遷他為「左戶尚書」。然江謐終歸德不配位,蕭道成沒有始終信任他,引起他的記恨。江謐由此鼓動豫章王通過叛亂當皇帝,結果被即位後的齊武帝發現,「詔賜死」。

交友過程中,如果能夠秉持取其長處、摒其短處的態度,無疑是最為智慧的交友方式。孔齊在《至正直記》中說:「吾嘗謂取友相觀以善,有以全德而交之者,有以一行而交之者,又有一善則思齊,有一不善則當自反,非謂好其善而不知其惡也。」孔齊的觀點與顏光敏在交友要取長補短這一點認識上是一致的。顏光敏在《顏氏家訓》中說:「百裡一賢,猶比肩也,益友蓋難言之,顧朋友一倫,必不可闕,取其所長,棄其所短。讀書修業,必有相為砥礪、問難之人,有緩急則可恃,欲為不善則恐其知,斯友也。」唐代名臣王珪在唐太宗時期為臣的時候,非常注意與貞觀名臣進行交友學習。「時房玄齡、李靖、溫彥博、戴胄、魏徵與珪同知國政」,如果自命清高,互相看不起對方,一方面交友就會遇到障礙,另一方面也不利於朝政秩序的安穩構建。王珪能夠深刻地認識到貞觀這些名臣身上的優點,並且積極向這些人學習,評價語言中也不吝惜對他們的讚賞:「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才兼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詳明,出納惟允,臣不如溫彥博。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於堯舜,臣不如魏徵。」唐太宗「深然其言,群公亦各以為盡己所懷,謂之確論」。

張永明在《張莊僖家訓》中說:「與剛直人交,心所畏憚,故言擇,行必謹,初若不相安,久而有益多矣。與善柔人交,意覺和易,然而言必予贊,過莫予警,積尤悔於身而不自知,損孰大焉!故味美多生疾疢,藥石可以長年,信夫!」對於剛直直諫之人,要虛心接受他的諫言,這樣做有利於科學決策和朝政治理。唐代名臣魏徵在歷史上很有名氣,最主要的是因為他敢於向皇帝進諫,贏得唐太宗的信賴,成為股肱之臣。唐太宗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明君,在於他能夠虛心納諫,聽取魏徵為代表的諫臣之言。魏徵能夠當諫臣的潛質在於他「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唐太宗之所以敬重魏徵,亦在於魏徵能夠不留情面地指出朝政的得失,作出有益於朝政的決策。唐太宗嫌棄上疏陳奏的事情過於繁瑣,「欲加黜責」。魏徵向唐太宗諫言:「古者立誹謗之木,欲聞己過,今之封事,謗木之流也。陛下思聞得失,只可恣其陳道,若所言衷,則有益於陛下;若不衷,無損於國家。」唐太宗非常認可魏徵的建議。類似這樣的進諫比較多且富有成效。唐太宗深刻地指出:「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讜,安國利民,犯顏正諫,匡朕之違者,唯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石志剛)

相關焦點

  • 一份家書,古人的情感寄託,可抵萬金,卻又勝過萬金
    杜甫曾在《春望》中寫道;「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封家書、一份寄託、一份思念,此中蘊含的濃濃情感可抵萬金,卻又勝過萬金。三國時期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臨終前寫下《誡子書》,這一份家書寄託著對兒子諸葛瞻的敦敦教誨,情感動容,成為歷代學子修身的名篇。
  • 觀魚時,古人在想什麼
    魏晉名士嵇康言「遊山澤,觀魚鳥,心甚樂之」,唐代詩人劉禹錫曰「樂觀魚踴躍,閒愛鶴徘徊」,書寫的正是觀魚之樂。古代畫家亦愛觀魚,宋元以來不乏畫魚的名作,如劉寀《落花遊魚圖》《群魚戲荇圖》等。令古人沉醉的是魚之靈動活潑,水之靜謐清澈,抑或是二者相得之樂?
  • 從家書中看陳垣先生教子
    陳垣家書中有關為學、為人的話語足可以展示他作為一名偉大的教育家的一面。陳垣常常以「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一句來教導陳約,如1932年11月16日在給陳約的信中說道:近日讀何書,並須告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你有問我然後有答也。最怕淺嘗輒止,各得其皮毛,則廢物矣。人不可一日閒,心必須有所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則廢人矣。
  • 曾國藩:把握交友的三重境界,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人在社會中生存,難免會與人交往,會結交朋友,那麼,如何結交朋友,如何尋求別人的幫助,則是大有學問的,曾國藩在多封家書中,都提到如何交朋友。從這些家書中,我們可以看出,曾國藩對於交友有一套自己的認識和辦法。
  • 古人的文藝審美理論,六觀說
    六觀說是古人常研究的文藝審美理論,首先提出這一理論的是南北朝文學家劉勰。他在《文心雕龍》中指出,體會作者的用心,實現對作品的審美評價,要從六個角度衡量。一觀位體,二觀置辭,三觀通變,四關奇正,五觀事義,六觀宮商。這六個審美衡量角度,構成了六觀說的核心論點。
  • 觀復博物館|盤點古人也愛玩的 「諧音梗」
    觀復博物館|盤點古人也愛玩的 「諧音梗」 2020-11-30 16: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衡水中學50米家書!打動教育部的家書!這些家書怎會如此特別
    今天是2021高考倒計時186天,今天小金給大家展示兩份寫給學子的特別家書!一封是寫給衡中學子的50米長卷,一封是驚動教育部的家長寫給孩子的家書!這兩封家書有怎樣的特別,聽小金娓娓道來。50米長卷的家書二尺寬的生宣紙,方寸大的楷體字,整整齊齊排出了一幅50米的長卷。這幅書法作品的內容是《衡中成人禮賦》,之所以有50米長,因為上面寫了1000多名衡中學子的名字。
  • 古人隱居十六觀
    《隱居十六觀》圖冊作於1651 年,是陳洪綬逝世前一年的作品,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16 幀表現隱居生活的白描人物畫,各有用典,當中援引了莊子、劉辰翁、蘇軾、陶淵明、班孟、宗炳、孫楚、魏野、李白、魚玄機等人的詩文事跡。以隱士生活中的十六件事,暗含儒釋道的隱逸理念,也是作者的生活心境的寫照。
  • 交友的困惑——給青年的幾點建議
    寧可孤獨一生,也不要為了擺脫孤獨而去交友。這是健康交友的前提之一。不要為了取悅別人而去交友。為了取悅別人去交友也是一種心靈脆弱的表現。我們在交友過程中固然要讓我們的朋友在交往中得到快樂,但我們不能為了取悅別人而去交友。懷著取悅之心去交友,等於徹底喪失了人與人平等性原則。
  • 古人及第忙些啥
    古傲狂生(深圳) 適逢高考放榜季,媒體上又見熱炒,那麼,古人及第後都忙些啥? 及第是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因榜上題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時及第只用於稱考中進士,中進士可比今天的高考、考研難多了,我們不妨把它放寬一些,中舉、中進士都算及第啦。古人及第後可忙了,從古詩和古典小說裡可知他們主要忙這些事: 誇官。
  • 「見字如晤 陳年記憶」家書展啟幕
    核心提示: 3月21日,在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西安收藏研究院承辦的「見字如晤 陳年記憶」家書收藏展後,西安市民卜先生激動的說:「看了家書收藏展後,讓廣大市民了解到古人書信格式有著嚴格規範,包括稱謂、排序等,信件開頭的『安啟、福啟』是對祖父、外祖父、父母的稱謂;『鈞啟』是對尊長、師長及直屬長官的稱謂;『勳啟』是對軍界或是有公職者的稱謂
  • 古人的「夜觀天象」是一種什麼技能?夜觀天象究竟能看到什麼?
    夜觀天象,是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見到的一個詞。一般能夜觀天象的人,都是一些智謀超群的能人,這些人通過天象,就能窺測出一些將要發生的事。如三國中多次提到諸葛亮夜觀天象。諸葛亮剛剛出山時,曾對劉備言:「亮夜觀天象,劉表必不久於人世,荊州日後必歸將軍。」
  • 紙與筆的「重量」:盤點歷史上有名的家書
    近日,江西師大文學院李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一次特別的古代漢語作業:用小篆給父母寫封家書。儘管寫的過程挺困難,但完成作業後同學們都感覺,手寫小篆家書很有意思。其實,在古代,家書是一種最為普遍的交流通訊手段。
  • 專訪丨徐志頻:以家書為媒,與左宗棠「神交」
    以家書為媒介,讀者可以與左宗棠展開對話記者:您的新書《左宗棠:家書抵萬金》中,詳細解讀了左宗棠和家人通信的160封家書。這些家書的價值在哪裡?這160封家書是在外為官的左宗棠與家人的重要溝通平臺。其中絕大部分是他寫給兒子的,起通信和教育作用。家書中若有一字之差,就有誤導兒子的風險。所以這些家書都是字字斟酌、準確真實,傳授了他多年來實踐所悟出的真理,傾注了一個父親最真實的期望和想法。
  • 俗語「交友交心不交財」,上半句更為經典,展現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如何結交朋友,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在農村一些老人的口耳相傳之間,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交友交心不交財」,其實它上半句更為經典,展現老祖宗的觀人智慧!今天,我們就來細細品味這句俗語!完整的一句俗語是「娶妻娶德不娶色,交友交心不交財。」
  • 國學大會家書傳承家風家教,500封家書獲百萬點擊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2019國學大會進校園公益活動自開賽以來,不光收穫了小選手們的積極參與,也得到了學生家長們的廣泛支持,「國學家書」上線短短兩天,就收穫了近500封家書,點擊總數近100萬次。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國學的傳承不僅限於校園中的詩詞佳句,更體現在家庭的言傳身教之中。
  • 沈從文家書中的稱謂
    近日有暇,把先前不曾多讀的《沈從文全集》中數卷信函翻翻。不承想漸漸入味,一卷卷下來,收益頗多。其他暫不談,先說一點小小有味的地方:家書中的稱謂。  從「全集」看,最早留下的家書,是沈先生新婚不久返回老家時,滿懷一腔濃深愛意,一路寫給妻子的沿途風景和思念心情。這些文字的清麗妙絕,讀過的朋友當不易忘懷。
  • 讀這五本名家家書,領略人生的智慧
    今天為大家分享五本名家的家書,而這些家書中包含著他們濃濃的感情,同時也凝聚著他們做人、處事的智慧,這些都或多或少的會給予我們一些啟發。《曾國藩家書》這本書收集了曾國藩三十多年來給家人的書信,內容非常廣泛,小到生活瑣碎,大到治國方面。
  • 大雪降溫,從詩畫中看古人過冬的文藝範兒
    宋代詩人陸遊《暖閣》詩文中的冬天,溫暖愜意又帶著卓然的詩書文藝氣息,相較而言,我們空調+暖氣的「貓冬」生活就有些實惠接地氣。回望千年,少了空調、暖氣、電熱毯等「御冬」利器,在傳世的古畫中,看古人如何過冬,就成了一件引人遐想,好玩又獵奇的「貓冬」趣事兒。
  • 古人「夜觀天象」是觀哪些天象?五星、七政與三垣二十八宿啥意思
    「星象學」,在我國已有至少幾千年或更遙遠的歷史了,一些文學作品中我們常看到一些有名的古人說「夜觀天象」如何如何,最享有盛名的有漢朝的張良,三國的諸葛亮、司馬懿、唐朝的李淳風和袁天罡以及明朝的劉伯溫等,他們往往會通過觀天象而預測天下大事的變動情況等,比如:一、在《易·繫辭上》:「天垂象,見吉兇,聖人象之。」指天空的景象,如日月星辰的運行有變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