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勝 通訊員 蔡明亭 杜哲焱 金晶
「全村281戶,去年戶均收入達到6.8萬元。」1月4日,剛剛算完帳的興山縣水月寺鎮安橋河村黨支部書記張祖榮興奮地說,通過實施美麗鄉村計劃,帶領村民盤活荒山荒坡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和康養旅遊,當地「沉睡的大山」被喚醒,多年的撂荒地變成了「聚寶盆」。
髒亂差村變省級示範村
興山縣水月寺鎮安橋河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長期以來,經濟十分落後,全村300多人外出務工,村內土地漸漸荒蕪。
改變發生在2018年。村黨支部按照全域旅遊的思路,對村裡的山水田林路重新規劃,採取村主導+社會參與+多產融合+鄉村經營的模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當地打破思路,突破常規,整合投資590多萬元,實施安橋河美麗鄉村項目和傳統院落民居改造項目,改路,美化庭院,拆除危舊欄圈屋棚,僅老舊房屋改造就達141棟。村裡建起了小廣場、景觀牌、停車場、風雨長廊等設施,安橋河村由過去全縣有名的環境髒亂差村蛻變成全省美麗鄉村示範村。
基礎設施一變,引來大量人才與資本回歸。去年冬季,安橋河村200多名村民又回到家鄉土地上,成立專業合作社帶動全村281戶村民入股,發展特色產業,改造特色民居,開辦民宿、農家樂。養殖山羊土豬近4000萬,種植蔬菜藥材千畝。
與此同時,村裡積極招商引資,引進企業家李堂奎投資1億多元開發雲棲谷核心景區,打造高山康養產業。去年,引來四面八方上萬名遊客前來避暑納涼,旅遊消費102萬元,帶動180多個村民在景區就業,二十多戶村民開辦民宿農家樂。
越來越多「安橋河」在生長
安橋河村的實踐,正在水月寺鎮的村村寨寨展開。地處國家4A級旅遊景區朝天吼漂流和二十裡畫廊的高嵐村,結合打造戶外運動休閒特色小鎮,村支部引進市場主體成立合作社,帶領村民興建水果休閒採摘基地76畝,發展農家樂民宿近百家、旅遊超市小店近百家。目前,全村400多人在景區季節性務工,500多人參與旅遊產品銷售。省級貧困村鄭家埫村,脫貧之後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村黨支部和荊州嘉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專業合作社,發動黨員和村民以土地、技術和資金入股經營,利益共享,高標準建立白芨、野皂莢、核桃和線椒昭君眉豆示範園,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5萬元,67個村民在家門口就業,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多元。
「山還是那片山,水還是那方水,我們按照經營鄉村的理念來治理鄉村,盤活了鄉村資源,鄉村變了模樣。」水月寺鎮黨委書記張衛東說,目前,全鎮打造了1個國家級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建成了2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2個茶旅融合示範村,1個高山避暑康養示範村,3個農礦互補示範村,實現了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都有發展項目的格局。2020年,全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15723元,比2019年增長1438元。
水月寺鎮鄉村的變化是我省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據介紹,我省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作為鞏固脫貧成果的重要措施,以縣為單位整合43項財政資金,每年對1000個示範村、4000個整治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推動群眾生活持續改善。
【糾錯】編輯:李琛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