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都有主導產業 興山水月寺鎮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萬5千元

2021-01-07 瀟湘晨報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勝 通訊員 蔡明亭 杜哲焱 金晶

「全村281戶,去年戶均收入達到6.8萬元。」1月4日,剛剛算完帳的興山縣水月寺鎮安橋河村黨支部書記張祖榮興奮地說,通過實施美麗鄉村計劃,帶領村民盤活荒山荒坡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和康養旅遊,當地「沉睡的大山」被喚醒,多年的撂荒地變成了「聚寶盆」。

髒亂差村變省級示範村

興山縣水月寺鎮安橋河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長期以來,經濟十分落後,全村300多人外出務工,村內土地漸漸荒蕪。

改變發生在2018年。村黨支部按照全域旅遊的思路,對村裡的山水田林路重新規劃,採取村主導+社會參與+多產融合+鄉村經營的模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當地打破思路,突破常規,整合投資590多萬元,實施安橋河美麗鄉村項目和傳統院落民居改造項目,改路,美化庭院,拆除危舊欄圈屋棚,僅老舊房屋改造就達141棟。村裡建起了小廣場、景觀牌、停車場、風雨長廊等設施,安橋河村由過去全縣有名的環境髒亂差村蛻變成全省美麗鄉村示範村。

基礎設施一變,引來大量人才與資本回歸。去年冬季,安橋河村200多名村民又回到家鄉土地上,成立專業合作社帶動全村281戶村民入股,發展特色產業,改造特色民居,開辦民宿、農家樂。養殖山羊土豬近4000萬,種植蔬菜藥材千畝。

與此同時,村裡積極招商引資,引進企業家李堂奎投資1億多元開發雲棲谷核心景區,打造高山康養產業。去年,引來四面八方上萬名遊客前來避暑納涼,旅遊消費102萬元,帶動180多個村民在景區就業,二十多戶村民開辦民宿農家樂。

越來越多「安橋河」在生長

安橋河村的實踐,正在水月寺鎮的村村寨寨展開。地處國家4A級旅遊景區朝天吼漂流和二十裡畫廊的高嵐村,結合打造戶外運動休閒特色小鎮,村支部引進市場主體成立合作社,帶領村民興建水果休閒採摘基地76畝,發展農家樂民宿近百家、旅遊超市小店近百家。目前,全村400多人在景區季節性務工,500多人參與旅遊產品銷售。省級貧困村鄭家埫村,脫貧之後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村黨支部和荊州嘉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專業合作社,發動黨員和村民以土地、技術和資金入股經營,利益共享,高標準建立白芨、野皂莢、核桃和線椒昭君眉豆示範園,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5萬元,67個村民在家門口就業,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多元。

「山還是那片山,水還是那方水,我們按照經營鄉村的理念來治理鄉村,盤活了鄉村資源,鄉村變了模樣。」水月寺鎮黨委書記張衛東說,目前,全鎮打造了1個國家級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建成了2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2個茶旅融合示範村,1個高山避暑康養示範村,3個農礦互補示範村,實現了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都有發展項目的格局。2020年,全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15723元,比2019年增長1438元。

水月寺鎮鄉村的變化是我省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據介紹,我省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作為鞏固脫貧成果的重要措施,以縣為單位整合43項財政資金,每年對1000個示範村、4000個整治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推動群眾生活持續改善。

【糾錯】編輯:李琛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湖南農村2020年可望實現小康 人均可支配收入6千
    湖南農村2020年可望實現小康 人均可支配收入6千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hunan.gov.cn 發布時間: 2008-06-27 00:00 【字體:大中小】
  • 2018年中國體育產業規模在達到2.4萬億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
    據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體育產業規模在達到2.4萬億元,且歷年均成穩定增長的發展趨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接近3萬元,健身APP用戶規模也超過7000萬人。速途研究院分析師通過對2019年Q1中國健身APP行業公開數據的收集整理,配合用戶調研,分析討論中國健身APP行業的發展趨勢。
  • 2018年棗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增長306倍
    國家統計局棗莊調查隊的數據顯示,2018年,棗莊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45元,較1949年的農民人均純收入50元,增長約306倍。改革開放前,農民收入恢復性增長1949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8071萬元,比例為89.8:0.5:9.5:0.2,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50元。
  • 萬億GDP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上海、北京、深圳、廣州、蘇州超6萬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由2010年的1億多人增加到2019年的4億多人。展望「十四五」,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如果居民收入持續提高,尤其是中低收入階層收入持續提高,擴大消費,中國市場也將持續擴大,這是形成國內大循環的基礎。
  • 2019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9442元
    2019年上海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公布 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9442元 在過去的一年,上海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哪些成果?在昨天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市統計局公布了2019年上海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 2018年北京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490元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北京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達到26490元;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9.2平方米,提高到45平方米。 據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康森介紹,北京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從1952年的2.5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296.8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達到26490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從1956年的151元增加到2018年的20195元;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9.2平方米,提高到45平方米。
  • 山東省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布,全國排名第九!
    日前,國家統計局網站公布2020年上半年31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顯示,上海、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4萬,另有8省份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國平均線。山東全國第9!人均16468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5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速)1.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2.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9元,增長3.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0%。
  • 我縣超額完成一產增加值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標
    近日,記者從縣農業農村局獲悉,我縣今年一產增加值22.53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18元,目標完成率均超過100%。今年,我縣持續加大對三農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持續推進農業保險、產業結構調整等惠農獎補政策落地,新出臺「產金鍊接」、「十條指引」等政策,累計實施產業結構調整27.9萬畝,其中「3+2」主導產業19.68萬畝,佔產業結構調整面積的70.5%,全年已完成產業結構調整面積3.14萬畝,佔市級目標的157%。
  • 前9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 比上年實際增6.1%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3005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277869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376925億元,增長7.0%。一、農業生產形勢較好,秋糧豐收在望全國夏糧早稻合計16801萬噸,同比增加60.6萬噸;秋糧生產總體較好,有望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有望繼續保持在6.5億噸以上,實現增產。
  • 散裝江蘇人均可支配收入4萬+ 但房價都在3萬/平方米以下
    每個城市的人都不認為自己是江蘇人而被稱為散裝江蘇;但每個城市又是很強的,全省GDP全國第二;貧困人口只有6戶17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4萬。有專家表示,正是因為江蘇的散,才造就了這個工業強省,各自發展,遠超別人。大部分省份的發展模式,是舉全省資源先發展一個中心,然後帶動周邊城市。
  • 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財富、人均存款對比
    此外,2019年中國的經濟實際增速為6.1%,完成的名義GDP約為990865億元(折合14.36萬億美元),按照14億人口計算,人均GDP接近7.08萬元人民幣(折合美元約為1.03萬)。那問題來了,同期中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財富、人均存款分別的是多少呢?
  • 國家統計局: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3%
    國家統計局: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3% 原標題:   人民網北京10月10日電 (朱江)記者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領域進展成就,並答記者問。
  • 國家統計局: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 收入中位數13347元
    來源:新浪財經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居民實際收入降幅收窄,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縮小。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同比名義增長2.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降幅收窄2.6個百分點。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5元,名義增長1.5%,實際下降2.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9元,名義增長3.7%,實際下降1.0%。
  • 上半年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56元
    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56元 收入結構呈現「三漲一跌」,消費支出降幅收窄明顯 常報全媒體訊 近日,國家統計局常州調查隊公布的住戶抽樣調查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56元,同比增長1.5%,增速下滑6.3個百分點,較一季度增幅提高
  • 2018年各省居民收入排名完整版 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排行榜
    過去的一年,各地居民收入情況如何?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了2018年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數據顯示,去年京滬首超6萬大關,在各省中遙遙領先,浙江位居第三。從地區差異來看,東西部差距仍很大。
  • 國家統計局: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來源:央視網一、居民收入情況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4336元,比上年增長8.6%,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2%。
  • 2019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281元 增長9.0%
    一、居民收入情況 2019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2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8.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8元,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281元,增長9.0%,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8%。
  • 2018年湖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41元 出行餐飲成消費熱點
    鄉村旅遊產業發展勢頭強勁(資料圖)。 魯毅 攝中新網長沙1月22日電 (記者 魯毅)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22日公布了湖南省2018年民生調查數據。2018年,湖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41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9.3%;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808元,比上年增長9.6%。從調查數據來看,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於城鎮,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 2019年濰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18元,跑贏GDP增長速度
    1月6日,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全市「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十三五」期間濰坊地區生產總值穩定增長,由2015年4667.2億元增加到2019年5688.5億元,預計2020年接近5880億元,年均增長6%左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2015年50389元增加到2019年60760元。
  • 統計局:2020年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實際下降3.9%
    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同比名義增長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3.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1元,實際下降3.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1元,實際下降4.7%。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7109元,下降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