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絢說歷史:黃宗羲 顧炎武 王陽明分別為儒學做出什麼貢獻呢?
要說這幾個人可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他們都有著自己很突出有特色的思想主張。對於時代的各方面的看法,以及對人心的探索都有著獨到的見解。
那麼首先我們要來說的就是黃宗羲,黃宗羲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批判封建君主專制,他對專制制度深惡痛絕,主要的還是當時的清朝君主專制對人民的思想進行了壓迫,對人民的思想進行了控制,嚴苛的考試制度八股取士,文字獄等大大壓迫了人們的積極性,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在我國的發展。致使我國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東西不僅對於封建君主專制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同時還提倡中國建立君主立憲制,這種先進的制度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應用在治國中,黃宗羲能在當時能提出這樣的制度已經算是厲害的了。
除此之外,他還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對重農抑商的說法提出了批判。鼓勵工商業者的出現,而且認為國家有權保護工商業的合法地位。這種思想一時間被商人所提倡,也增加了商人的積極性,他還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思想。他這種民主思想確實沒有達到近代民主思想的高度,但是卻具有了一定思想外殼的雛形。因為他的思想的屬治權仍然在君主手裡。但是針對他這一思想西方的評價是甚至超過了盧梭。他還倡導土地改革賦稅方面的改革,盡全力的給民眾減輕負擔,以此來提高民眾的積極性,提高生產力水平。黃宗羲非常重視知行合一,提倡經世致用的學風建設,保證了社會風氣方面的積極向上。
我們再說一下顧炎武的思想,顧炎武才是經世致用的首創人,也無疑是最有力的倡導者,所謂經世致用,就是從生活中獲取經驗,然後用於自己的學習中。經驗從實踐中來,又應用到實踐中去,這是當今我們仍然倡導的思想。這就不難看出,顧炎武思想的先進之處。照顧我思潮的提出,徹底衝垮了清朝當時正在盛行的空疏學風,它的學風非常的樸實。可以說給當時社會上的學士送來了一股清流。就如同在汙濁的淤泥中冒出了一朵青蓮一般。
其次,他還著重提出的就是君主分權的思想。他敢於質疑君權,懷疑君權。說了具有早期民族啟蒙思想意義的眾治,那意思來說就是大眾管理,其實從根本上總結來說的話,他的意思就是大多數人治理的朝廷,講究的是權力的分散,而不是將權力集中於最高點的一個人。分散的權力就有利於相互制約,而不會形成一人的獨裁。類似於分權制衡這一理念,是中國似乎也不適合這樣的制度。因為有什麼樣的群眾基礎,確定了有什麼樣的統治階級。中國人民的思想意識並不足夠先進,也就無法建立這樣的制度,所以說並不足夠現實化。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沒錯說出這句豪邁的話的就是顧炎武,他的這一句話激起了多少人的愛國雄心壯志,將奢靡的社會風氣逐漸帶入正規。對於培養人民的思想意識以及人格健全方面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與影響。
王陽明的主要思想可以說屬於主觀唯心主義的範疇,主張心外無物,吾心便是宇宙這樣的說法。他強調要塑造好自己的內心世界,不斷的反省自己,改過自己的錯誤,尋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王陽明對於人們知行合一,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思想後來傳到日本,日本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這種思想可以說提高了人們的生產探索積極性,對於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都是一種提高,再次,陽明心學還對中國的宗教起到了豐富的效果。
從這三個人的思想主張來看的話,他們三個人的主張都客觀促進了中國人們人格的發展。培養了人們正確的三觀。正確的思想意識的樹立,為中國人們的思想解放做了助推器。當然,他們之間也有不同之處,黃宗羲和顧炎武都是主張客觀唯心主義者,而王陽明則是主觀唯心主義者,他們講求的都是不斷反省自身。來探求真理。實踐出真知,也逐漸烙印在人們的心中,這就是我今天提出的個人觀點,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呢可以和我一起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