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看孩子,摔得滿臉血,爺爺說的話,道出了隔輩帶娃的心理

2020-09-20 蘇楚愛遊戲

群友逍遙媽媽說:自己要出去辦點事,委託了爺爺給看一下兒子,等回來時,正好發現兒子和爺爺在瘋玩時,一下子絆倒了,摔得很重,滿臉血。當時看著心疼得不得了,抱起孩子就往外走,爺爺在後邊趕緊解釋了一句說:不是我幹的,是他自己摔倒的。路上,老公就很不滿地說:你在我家使什麼臉色?哪個小孩子沒摔過碰過?逍遙媽媽氣得說:我兒子摔成這樣,難道還要我笑嗎?她問大家:難道我做錯了嗎?


實際上,隔輩看孩子,真的經常會出現類似情形。我認識的一位很懂教育的奶奶都說,我看外孫女時,每天都擔心害怕呢,比以前看自己兒子都操心,就怕摔了,不好交代啊。隔輩人看孩子,在孩子摔到時,真的內心充滿了惶恐與不安!忘了誰說過一句話,大意是當曾經對你威嚴無比的爸爸或者媽媽,已經學會向你討好時,就意味著他們真的老了,真的老了。


「不是我幹的,他自己摔倒的。」這句話裡其實也包含了很多老人看孩子時的內心真實世界:怕擔責任,怕被指責不認真看護孩子。有位網友說:看到這句話,還是有點悲涼,爺爺肯定也不是故意的,隔輩親呢,說明平日裡,你們過於重視小孩,卻忘了老人的感受。真心,這種情況很多,孩子是重中之重,如果老人看著孩子時,孩子磕了碰了,爸媽可能心疼得要命,就會責怪老人,實際上,哪個孩子不是磕磕絆絆長大的,就算父母自己看,也不是說從小到大,一下子都摔不著的吧。

jason有一次玩水上樂園,和一個孩子碰撞在一起,那個孩子逆向跑,把jason的嘴唇裡面全撞壞了,流了好多血,當時我特別特別自責,覺得沒看好孩子,心疼的半夜睡不著覺,也很擔心會留疤,反正當媽的,只要孩子有點小差錯,都會提心弔膽。後來,去醫院看了一些藥,本來醫院還建議縫針,但是jason不肯,我感覺也不需要縫針,最後沒有縫針,後來也慢慢好了,沒有什麼疤痕。當時那種特別自責難受的感覺至今都難忘。


爺爺看孩子時,孩子摔到了,還出了血,他第一時間肯定是慌的,擔心的,又害怕被責怪,於是脫口而出:不是我幹的,他自己摔倒的。相互體諒吧,誰都有疏忽的時候!很多網友也是很通情達理的:我兒子給他爺爺帶出去玩,摔跤過三次,一次嘴巴縫針,一次下巴縫針,最近一次鎖骨骨折,人家老人家都傷心得吃不下,睡不著,我還得反過來拿錢安慰他,小孩太調皮,因為我家這主,真的很調皮,我也很無奈,只希望活著就好,其次別缺胳膊少腿就好,頂多說爺爺不會嘮嗑,但是能幫你看孩子,不至於說故意把孩子摔了,小孩子淘氣,說白了,你自己看著都免不了磕碰,自己把孩子磕了沒事兒,公婆給帶孩子就諸多毛病,這樣真的很討厭,你自己沒時間帶,既然讓公婆帶,只要不是原則大事兒,差一不二不要那麼多挑剔,爺爺奶奶大多數還是疼孫子的。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家是講愛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木工爺爺給孫子做純手工精美玩具,隔輩帶娃有弊也有利
    原來小寶寶在視頻裡坐的小推車是他的爺爺親手做的。小車造型別致,非常精美。最重要的是他是爺爺給孩子的心意,是爺爺對他的愛。寶媽壓根兒就沒想到自己上傳的這個視頻會這麼火。她介紹說,兒子的所有玩具,全都是公公做的。木工爺爺從業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了,手藝非常精湛。
  • 闢謠:美國爺爺奶奶不幫帶孩子?並非如此,隔輩養育他們也在做
    ,趕出門去既不用負擔大學學費,也不用給子女看娃。有朋友好奇地問我:「那美國爺爺奶奶帶娃時候,有沒有像我們一樣,引發婆媳之間的育兒矛盾呢?」三個孩子就都交給媽媽帶五天,全家人在一起過周末。我問她會不會和媽媽有育兒理念上的衝突,或者說作為外婆會幹涉媽媽管孩子?她說:「根本不會,我和媽媽都有自己的方法,孩子在誰那裡就遵守誰的規則。」
  • 老人帶娃有了「焦慮症」,隔輩親是什麼體驗?看看這兩位老人
    如果說睡不著覺是帶娃的日常,那下面這位爺爺就有些無奈了老人帶隔輩孩子是有些吃力的,他們與孩子父母的育兒觀念不同,照顧時體力跟不上、又怕跟孩子有代溝所以會有些緊張過度。每當聽到老人帶孩子時,總會有人說到「溺愛」這兩個人字,雖然大部分老人是在這樣做的,但這背後的原因卻很少有人知道。
  • 爺爺坐車7小時進城看孫女,背了一袋子布娃娃,網友:實名羨慕
    說到"隔代親",很多家長都表示有話說。面對爸爸媽媽的時候,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顯得比較嚴肅,甚至十分冷酷無情;但是面對孫子孫女的時候,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臉上都是笑容,滿臉慈愛和寵溺。這天,爺爺進城看孫女,手裡除了提著一袋東西之外,還抱著一大麻袋的東西,到家打開一看,寶媽才知道,這是一大袋子布娃娃。寶媽表示,孩子爺爺是老師,平時在學校很嚴肅,但對孫女卻十分用心。每次出去開會或者逛集市,爺爺都會走到出售布娃娃的商店、攤位前逗留。
  • 隔輩親是啥體驗?媽媽屋裡咆哮輔導娃寫作業,開門卻發現爺爺哭了
    現在,關於「老人要不要幫子女帶娃」的討論越來越多,可在現實中,樂意帶孫子孫女的老人還真不少。祖輩對孫輩,基本都會多一分寵愛和溺愛,有時甚至超過了當年對兒女的關愛,出現了隔代親的情況。那麼,隔代親能有多親呢?接下來要說的這個事情讓人忍俊不禁。李女士的女兒今年開始讀小學,作業比以前多了不少。上周五,閨女放學回家,李女士便在屋裡輔導女兒寫作業。
  • 「你不讓孩子玩手機,辭職帶娃吧!」和隔輩同住,給孩子立規矩難
    那些和隔輩同住的寶媽,得到的好處還是蠻多的。比如工作上不受影響、有人做一日三餐、逛街聚會有時間、孩子的衣食住行老人也能搭把手……但別看表面輕鬆,實際上箇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尤其是在帶孩子方面,寶媽和老人也許不能達成一致。當出現育兒方面的分歧時,往往是激發矛盾,累人的時候。因為,孩子像棵小樹似的長歪了,家長就得給孩子立規矩。
  • 最暖心的隔輩親,爺爺接孫女幼兒園放學,每天都隔空比心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古人有云「稚子嬉戲庭間鬧,老翁沉醉椅中搖,是為天倫之樂。」隔輩親,自古以來都是很普遍的一種家庭關係,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享受祖孫之間的天倫之樂,是沒有什麼事情可以替代的。
  • 下雨天爺爺帶孫子遛彎,看到傘的那一刻,路人:不愧是爺爺
    不過最後爺爺為了孫子開心,還是放出大招,帶著孫子出去散步。一位「硬核」爺爺帶孫子外出的照片就火了,爺爺推著孫子的嬰兒車,孫子乖乖坐在自己的小車裡,而這位爺爺撐的傘可不是普通的雨傘,而是一把超級大的遮陽傘,路人看了都紛紛側目。
  • 「別怕,有爺爺在呢!」,當孩子犯了錯誤,這句話就是在害他
    都說「隔輩親」,爺爺奶奶們對孫輩的愛可謂是掏心掏肝的,有爺爺奶奶們陪伴的童年自然也是非常愉快的。時下也有很多需要老人幫忙帶娃的年輕家庭,老人照看孩子盡心盡力,年輕的夫妻倆自然也更加有精力去經營自己的事業,發展家庭的經濟。
  • 孫子犯錯,爺爺另類教「棍棒教育」逗樂眾人,網友:娃都快睡著了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不少父母都非常贊同:孩子不打不成器這一說法,所以無論是70後,還是80後,90後,基本上都有過挨揍的經歷,雖然犯錯挨打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會對父母心有怨恨,但是不少孩子長大後都會理解父母的苦心,有很多父母的棍棒教育都可以說是迫不得已,如今不少90後都已經結婚生子,在很多90後,想要把打孩子這種傳統繼承下去時,爸爸們卻遇到了讓自己打娃路上的絆腳石—隔輩親。
  • 爺爺怕小孫女曬黑,拿著敞篷傘跟隨孫女腳步獲高贊:果然是隔輩親
    如果說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如泉水,那麼爺爺奶奶對孩子的愛如同滔滔大海,都說媽媽給女兒梳頭,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柔的交流,但是如果外婆在旁邊,那樣的溫柔是無人可比的,如果說爺爺是這個家庭的一家之主,那麼做孫子就可以公然挑釁一家之主的底線和權威,讓這個一家之主毫無脾氣。
  • 孩子嬰幼兒期,爺爺奶奶帶娃的錯誤示範
    文/辣媽達摩院不得不說,帶娃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項大工程。現在很多父母由於各種原因,讓爺爺奶奶幫忙帶娃的特別多。我在的時候,娃雖然動作笨拙,但自己都能把一整塊手指餅吃下去。爺爺奶奶看娃,總是忍不住自己拿餅乾餵到娃嘴裡,說看娃自己吃得太累。當我給娃套上罩衣,把勺子給娃,讓娃自己練習吃飯時,爺爺奶奶百般阻撓,說娃太小,根本不會吃,等到一歲多自然就會自己吃了。正解:1) 關於手指餅,我只能收起來,自己帶娃時給他吃。
  • 隔輩帶娃弄出笑話,奶奶自製「大鵝遛娃神器」走紅,網友:太豪橫
    文|詩韻媽媽現在很多年輕的寶媽都反對「隔輩帶娃」,一方面寶媽覺得老人都比較溺愛孩子,對孩子十分的「慣著」,遇到了問題不懂得批評,孩子漸漸會養成一些壞毛病,另一方面寶媽覺得老人和年輕人的教育理念不同,長期受老人的薰陶孩子的性格也會發生改變
  • 孩子出生後,爺爺姥爺一動不動盯著「獨苗」,網友:寶媽是功臣
    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並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帶娃,這時候長輩的作用就會凸顯出來,他們和孩子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將孩子交給他們看管最起碼的生活可以得到保障,但家長也不要以為由長輩帶娃自己就能完全輕鬆,還是有很多事項需要注意。長輩帶娃時,家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 爺爺奶奶帶孩子的利與弊!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升高,老年人帶孫子的利與弊成了人們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爺爺奶奶帶孩子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朋友私信,讓我寫一篇關於這方面的文章,考慮了幾天,下面就此談談幾點看法。2、爺爺奶奶帶孩子有經驗爺爺奶奶都是過來人,帶孩子比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有經驗,知道孩子的冷熱溫飽。從某種程度上說,更利於孩子身體健康成長。
  • 「不靠譜」爺爺火了,陪孫子打點滴卻霸佔床位,孩子滿臉不知所措
    而一旁的小灰灰則靜靜地看著爺爺,還要看著自己的點滴,孩子看到媽媽之後也是滿臉不知所措,似乎在說爺爺也太不靠譜了。 寶媽卻告訴兒子:「千萬別打擾爺爺,這兩天為了照顧你,爺爺晚上都沒有睡好。」聽完媽媽的話,小灰灰也知道了為什麼爺爺會睡著了。 孩子和爺爺都非常暖心 雖然爺爺霸佔了病床,但孩子的舉動也是讓網友感到非常暖心,在媽媽沒有來之前,孩子一直在旁邊默默守護著爺爺,想必場面也是非常溫馨。
  • 爺爺進城看孫女背一袋子布娃娃:為什麼隔輩親更親呢?
    文/歆小迪7月25日,山東東營網友爆料自己的公公坐車七小時,背著一袋子毛絨娃娃到城裡看孫女。該網友稱,只要公公看到毛絨玩具都會買給孫女,包括不同樣式、顏色的娃娃。爺爺進城看孫女背一袋子布娃娃。身為教師的公公在學校很嚴肅,但為孫女這麼用心,隔輩親真的很讓人感動。
  • 「超甜爺爺」每天接送孩子都給孫女比心,網友:這種隔輩親,愛了
    現在父母都要賺錢養家,爺爺奶奶就成了「帶娃主力軍」,接送孩子上學,帶孩子玩等等都是爺爺奶奶來做。 爺爺輩的人自然對孩子諸多疼愛,孩子們也喜歡爺爺奶奶帶自己玩,不僅老人孩子能有人陪伴,父母也能專心工作。
  • 中國爺爺花式「隔輩愛」,總有一款你想不到,這種爺爺需「珍藏」
    四十「+」的老阿姨真心羨慕現在孩子啊!中國爺爺隔輩各種「喪心病狂」的親!用中國奶奶的話說「自己親生的孩子,沒看過一會會兒,卻把大把的時間給孫子當孫子!可著勁的愛呀!把對孫子的愛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這份愛可謂是別出心裁呀!
  • 3歲孫子直呼其名,爺爺卻很高興,「隔輩親」現象為什麼會產生?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在既有老人又有孩子的大家庭中,經常會有「隔輩親」的現象。孩子越小父母越不敢管教,家裡的老人恨不得把自己的孫輩捧在手心裡。由於經常被長輩寵溺,孩子沒大沒小說話也沒個規矩。李文想管教時,爺爺就會出面保護說:「孩子還小,不要管得太嚴」,奶奶也說:「你又不是後媽,你小時候我從沒有打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