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

2021-01-20 中國青年網

編者按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中國式民主的集中展現。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我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努力發展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為人類政治文明進步作出了充滿中國智慧的貢獻。本版今天刊發3篇文章,聚焦和闡釋人民民主的制度形式、本質特徵、核心優勢和時代發展,以期對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有所助益。

作者:辛向陽(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成功開闢和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確立了正確方向。實踐證明,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決策都是依照程序、經過民主醞釀,通過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產生的,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全過程的民主意味著民主的所有環節一個都不能少

全過程的民主包括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過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權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選舉時有投票的權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續參與的權利;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選舉的權利,也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社會主義民主不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參與實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參與實踐,就是要求從制度上和實際運行上保證民主要體現到從選舉到決策、管理、監督的全過程,實現全鏈條化,防止出現只重視選舉過程而不重視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過程的問題。

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對人民群眾民主選舉權利的保障,明確要求在黨委、人大、政府、政協換屆選舉中保證基本群眾代表比例,從制度上確保黨政幹部、企業負責人不會擠佔應該給基本群眾的名額。在注重民主選舉的同時,更加注重維護人民群眾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權利。為推進民主決策,採取了諸多舉措,例如,各級政府重大決策出臺前向本級人大報告,通過座談、聽證、評估、公布法律草案等擴大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各級黨委把人民政協政治協商作為重要環節納入決策程序。為推進民主管理,不僅完善農村村委會民主管理制度,而且完善了企業民主管理、事業單位民主管理、機關單位民主管理、社會組織民主管理等機制建設,充分調動群眾民主管理的積極性。為推進民主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切實推進權力運行公開化、規範化,完善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司法公開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讓人民群眾能夠近距離監督、便捷性監督。在基層民主建設中,這些權利也得到了充分保障。例如,通過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更加有效落實了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有效維護廣大職工群眾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權利。這些對民主各環節的全方位發展,在制度建設上確保了全過程民主的落實。

全過程的民主意味著每一種民主制度都有完整的過程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中國共產黨一直高度注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全過程建設,從各級人大代表換屆選舉到人大代表履職盡職規定,從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規範建設到其他各級人大常委會工作規範建設,都是十分完整的。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建立並落實委員長會議組成人員、常委會委員聯繫代表制度,完善代表聯繫群眾制度,推動建立代表聯繫人民群眾的工作平臺和網絡平臺,健全代表意見建議處理反饋機制,這些舉措不僅使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更加有效落實,而且推動了地方各級人大制度的發展完善。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党進一步完善協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機制,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2015年,中共中央印發《關於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全面闡述了加強協商民主建設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渠道程序以及各種類型協商民主的推進途徑。5年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發展的全過程性體現得越來越明顯。其一,協商體系的全過程性。構建起了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拓寬了國家政權機關、政協組織、黨派團體、基層組織、社會組織的協商渠道。其二,協商內容的全過程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涉及全國各族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在全體人民和全社會中廣泛商量;涉及一個地方人民群眾利益的事情,要在這個地方的人民群眾中廣泛商量;涉及一部分群眾利益、特定群眾利益的事情,要在這部分群眾中廣泛商量;涉及基層群眾利益的事情,要在基層群眾中廣泛商量。」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民主的全過程性在這兩項制度中也有充分體現。首先,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體現平等性、民主性的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民主要求體現在兩個結合上:一是堅持統一和自治的結合。在團結統一的前提下,在確保國家法律和政令實施的基礎上,依法保障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權,給予自治地方特殊支持,解決好自治地方特殊問題。二是堅持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民族區域自治不是某個民族獨享的自治,是該區域所有民族共同的自治,是建立在民族平等基礎上的民主團結的自治。其次,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基層民主的主要形式。這一制度保障了人民群眾在農村、城市社區和企業實現當家作主的權利,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直接基礎。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這一重要方式,在城鄉社區治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實行全方位、全流程的民主建設,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等過程中使群眾的民主權利切實發揮出來,從而在基層能夠依法有效行使管理政治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的權利。

全過程的民主是真實的、不斷發展完善的民主

全過程的民主是真實性的民主。保證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通過依法選舉讓人民的代表參與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過選舉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讓人民參與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人民只有投票的權利而沒有廣泛參與的權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後就進入休眠期,這樣的民主是形式主義的。」「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全過程的民主不搞民主形式主義,不搞「民主秀」,不搞政治戲劇,不追求表面的華麗和做作,而是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彼此貫通起來,以在政治生活中實實在在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事。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全過程的民主是不斷發展完善的民主。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為實現人民的民主權利不懈奮鬥。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探索出了蘇區的蘇維埃民主和抗戰時期的「三三制」;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確立和發展了包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內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確立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提出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實踐命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優越性充分展現出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中日益增長的民主需求。近百年來,在黨的領導下,人民群眾的民主意識、民主素養、民主觀念都顯著提升,形成了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等過程中尊重規則和規範的民主理性。這就能有效防止出現一些國家「一次性民主」或「即用即棄型民主」帶來的非理性行為,規避了「街頭政治」或「無釐頭政治」的發生。

(來源:光明網)

相關焦點

  • 論「全過程民主」的人民民主特質
    2019年11月2日,在滬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參加法律草案意見建議徵詢會的居民交談時,提出了關於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論斷:「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決策都是依照程序、經過民主醞釀,通過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產生的。」
  • 全過程的民主:人民民主的新表述
    全過程的民主:人民民主的新表述 2020年06月10日 10:0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哲罕 字號 內容摘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民主是全過程的民主,也是真正的民主。
  • 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壇「全過程民主與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民主...
    馬克思主義的民主是人民性與階級性的統一,是國家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為全過程民主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第二,全過程民主是當代中國民主實踐的生動體現,實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而全過程民主不僅是政治選舉上的民主,也是微觀生活上的民主,能夠有效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凝聚共識合力,實現遠大目標。
  • 延安精神與人民民主政治
    正是延安精神培育出「三三制」的民主政治,孕育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制度。陝甘寧邊區時期的人民民主政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陝甘寧邊區全面進行了新民主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尤其是進行了三次普遍、平等、直接、自由的民主選舉,為建設新中國,積累了局部執政成功的經驗。
  • 社會主義民主就是人民當家作主
    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實質,在於將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有機統一於民主政治建設的整個過程,使各方面制度和國家治理更好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利、激發人民創造,確保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進而將民主的價值、民主的過程、民主的績效以及民主的發展道路有機統一於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歷史進程之中。
  • 光明日報對話丁偉:全過程民主是人民城市建設的應有之義
    光明日報對話丁偉:全過程民主是人民城市建設的應有之義 顏維琦/光明日報 2020-10-31 07:23
  • 人民、民主、「民主理論」、「民主理論的實踐」與區塊鏈共識機制的陷阱
    「人民的一份子」或「站在人民的一邊」;也因其集合模糊,在政治語境中,就全看有權使用它的人當時的需要。在這些民主理論中,將通常的權力--比如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全部賦予給諸如蘇維埃、人民代表大會、公民大會、國民大會這樣的代議制機構以體現「一切權力要來自人民」、「主權在民」的「民主」要求。這就完成了「民主理論」看上去可以自洽的一種邏輯闡述。
  • 人民民主專政
    【多選】中國現階段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是無產階級專政,這主要表現在人民民主專政與無產階級專政()A、性質相同B、作用,職能相同C、歷史使命相同D、政體相同【考點回顧】1、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國體。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規定表明:人民民主專政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對人民實行民主和對敵人實行專政的國家政權,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 生動講述「中國之治」,上海實踐豐富全過程民主時代內涵
    基層立法聯繫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一個創新形式和實現路徑,也是全過程民主在立法工作中的具體體現。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繫點考察時關於「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的重要講話精神,市人大常委會昨天(23日)下午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基層立法聯繫點重要講話精神一周年座談會,為打造全過程民主「上海樣本」開展更多有益探索,創造更多實現形式。
  • 貫徹落實「全過程民主」重要理念 市人大召開座談會
    據悉,一年來,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有力指導下,在市委堅強領導下,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制定出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基層立法聯繫點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充分發揮人大在推進全過程民主探索實踐中的作用的意見》,從提高認識、深化探索、制度保障三個方面作出規定;加強理論研究,不斷深化對「全過程民主」是人民民主重要特點和優勢的認識;加強工作實踐,通過進一步發揮基層立法聯繫點的民意直通車作用、
  • 人民民主彰顯中國制度顯著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權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選舉時有投票的權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續參與的權利;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選舉的權利,也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而西方民主是以「投票」為標誌的「一次性」民主、「消費性」民主,一旦投票完成,就相當於商品已經售出,民主成為只是在議會中、政府裡討價還價的籌碼。
  • 資本主義民主的缺陷與社會主義民主的優勢
    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特點與缺陷  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形成於資本主義產生發展過程中的社會矛盾和政治鬥爭,是一種在法律上承認和保護公民權利、實行權力制衡與多數決定原則的處理社會矛盾的政治解決方案。權勢集團通過複雜的社會過程、政治程序,將其掌控的經濟社會資源轉換為政治權力,其基本方式是:利用金錢控制選舉、操縱輿論、影響政策制定。  2.集團政治。鄧小平曾明確指出,西方民主制度的突出問題是「三足鼎立」的權力體系中的相互掣肘,並認為這是西方民主制度的主要弊端之一。
  • 《人民民主專政: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 2 )正確掌握我國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的表現。( 3 )理解我國民主職能和專政職能關係(即民主與專政的辨證統一關係)。( 4 )識記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內容。2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通過對我國國家性質和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的學習,學生能夠分析如何正確看待我國人權問題。
  •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正義的事業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內在地包含著完善和發展人民民主專政的制度。這是我們的國體,是最高層次的制度。然而,一個時期以來,一些人對人民民主專政一詞,或不以為然,或譏諷嘲弄,似乎人民民主專政已經是過時的陳年古董。這是對全面把握和理解人民民主專政的誤導,如果不是出於胡塗無知,那就是別有用心。
  • 「有事好商量」 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執政的過程中,逐漸走出了一條嶄新的民主文明之路,即以投票選舉為法定程序的票決民主,和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的協商民主,兩種民主形式同等重要、互為補充、相得益彰,而協商民主又是這條文明之路的獨特優勢。
  • 長寧人大牢記囑託,積極踐行全過程民主重要理念
    長寧人大牢記囑託,積極踐行全過程民主重要理念 2020-11-12 2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知識體系創新系列——全方位民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理論體系...
    摘 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全方位民主。全方位民主是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並且只有在無產階級統治下才具備實現的可能。西方國家以競爭性選舉為中心的政治民主只是一種有限的、狹隘的民主。全方位民主並不局限於政治領域的民主,具有廣泛性、全領域和全過程的特徵,是政治民主、經濟民主、生活民主的有機統一。
  • 人民民主專政不可須臾離開
    毛澤東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是在我國人民長期革命鬥爭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的,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專政學說中國化的豐碩成果,是中國人民革命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民主專政是解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任務的。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於人民民主專政已經擔負起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因此,它在實質上就是無產階級專政。這就為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奠定了理論基礎。
  • 直接民主與間接民主:近義,還是反義
    由於直接民主的理想追求的是一種純粹的、全面的民主,只要在這個世界上尚有未被民主化的領域,對直接民主的追求就不會消失。或許是由於世界範圍內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推動了間接民主在許多地方的成功,直接民主在近年來又呈現出回潮的跡象。在國外,從海內外新左派的政治訴求到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的《綠寶書》(theGreenBook)都可以聽到呼喚直接民主的吶喊。
  • 俞正聲: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 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要求
    俞正聲: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 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