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過程的民主:人民民主的新表述

2021-01-20 中國社會科學網
全過程的民主:人民民主的新表述

2020年06月10日 10:0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哲罕

字號

內容摘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民主是全過程的民主,也是真正的民主。全過程的民主並不能以一個靜態的、形上學的角度來加以把握,而必須認識到其所具有的不斷深化發展和自我更張完善的能力。箇中原因正在於,全過程的民主保障、鼓勵和充分實現了全體國民的實際參與,是具有「迭代性」的。全過程民主具有繼往開來的特徵,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民主的產生、發展與不斷完善的歷程正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關鍵詞:

作者簡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民主是全過程的民主,也是真正的民主。全過程的民主並不能以一個靜態的、形上學的角度來加以把握,而必須認識到其所具有的不斷深化發展和自我更張完善的能力。箇中原因正在於,全過程的民主保障、鼓勵和充分實現了全體國民的實際參與,是具有「迭代性」的。全過程民主具有繼往開來的特徵,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民主的產生、發展與不斷完善的歷程正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11月在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社區治理和服務情況時提出:「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決策都是依照程序、經過民主醞釀,通過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產生的。」習近平總書記這裡提出的全過程的民主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民主從理論到實踐上的一種全新表述。

  眾所周知,雖然在中國歷史傳統中不乏諸如「民貴君輕」等強調民眾之重要性的思想,但是現代意義上的民主就其起源而言則不得不回溯到在時空上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的古代希臘世界。而其最為人所熟知的經典表達,則是資本主義社會的自由主義議會民主制度。清末民初,民主概念經由日本學者的譯介活動而進入現代中文語境。就此而論,現代意義上的民主對我們而言是個舶來品。但是,幾代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根據自身國情吸收借鑑各國民主理論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走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人民民主之路,豐富和深化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理論與實踐。

  對照民主的基本條件,可以非常清楚地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民主,即全過程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第一,真正的民主應該是全體國民能夠實際參與政治活動的民主。

  在古代希臘羅馬世界,只有少部分成年男性公民被視為政治主體,廣大女性和奴隸是沒有政治權利可言的。在早期資本主義社會,政治權利則是以擁有一定數量的地產等收入作為前提條件,廣大無產階級是無緣政治權利的。正是通過一系列的社會主義運動,廣大無產階級才成為政治主體。與此同時,廣大婦女獲得政治上的解放而成為政治主體,也是18世紀到20世紀以來一系列政治抗爭運動的結果。就其題中之義而言,現代社會的民主是每一個人作為國民都應該有平等的實際參與政治活動的資格,也即要求在此實現權力的主體與客體的統一。這不僅是理論中所蘊含的普遍必然性所要求的,而且也是實際中政治抗爭運動的結果。

  在現代社會,我們已經不可能完全依靠直接民主的方式來實現全體國民的實際參與。許多現代西方國家所實行的那種簡單計數式的民主,通過各種建制和措施上的限制,在實際上是隔絕了全體國民的參與,使其淪為職業政客和大利益集團之間的工具。換言之,這種形式上的民主實際上限制了公民權的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民主,通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制度和黨內民主制度等各種建制和措施,保障、鼓勵和充分實現了全體國民的實際參與。換言之,社會主義的人民民主真正實現了人權與公民權的統一。因此,全過程的民主不應該停留在防止權力侵害這個消極權利的層面上,而是應該進一步保障和實現全體國民實際參與政治活動的積極權利。

  第二,真正的民主應該是對政治活動全面覆蓋的民主。

  如果像在許多現代西方國家一樣,民主只是涉及重要國家政策的公投、議會中的黨派選舉(立法權)與政府首腦選舉(行政權)等政治活動的局部領域,那麼,民主毫無疑問是不能全面覆蓋的,也是留有死角的。而在這樣的民主制度下,各種政治活動也缺乏充分正當性。事實上,一些現代西方國家依然殘留有立憲君主制度,並存在在司法獨立性的掩飾下非民選法官可以終身任職的情形,而各種黨派之間私下的政治交易與職業官僚集團的暗箱操作等現象更是普遍存在。顯然,這些政治活動並不是被民主全面覆蓋的。那麼,這種制度的缺失無疑會形成漏洞,造成社會中各種特殊利益在民主的掩蓋下以整體利益的形式加以實現,進而侵害整體利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民主則是對政治活動全面覆蓋的民主。它通過各種制度設計,確保立法、決策、執行與司法監督的任何政治領域和政治過程都是以追求全體國民的整體利益為目標,具有充分正當性,也是經得起各種審視與歷史考驗的真正的民主。

  第三,真正的民主應該是能夠形成公意的實質民主。

  真正的民主當然不是簡單計數式的形式性民主,而是應該能夠形成公意的實質性民主。正如集體並非個人的簡單相加,公意也並非總意:前者是基於質的規定性,而後者只是基於量的規定性。不論是古代雅典的公民大會投票處死了蘇格拉底,法國大革命中後期暴露出來的大眾民主的暴政,還是國家社會主義黨通過選舉上臺讓魏瑪共和國崩潰,英國脫歐公投導致的政治危機等都說明了簡單計數式的民主是存在嚴重缺陷的。這種缺陷在特殊時期只會將部分國民的臨時的、特殊的和非理性的情緒放大,而無益於保障和實現作為整體的社會的重要和長遠利益。

  因此,真正的民主並不是通過簡單投票計數所決定的,而是包含有各種複雜的建制設計與糾正措施的,它可以通過將社會中的各種特殊集團的利益和部分國民的臨時的、特殊的和非理性的情緒加以過濾以得出公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民主是不「唯選票論」的。我們在充分尊重群眾意見的同時,也超越於群眾的那些暫時的、特殊和非理性的情緒,從而具有全局意識和長遠意識,真正作出民主與科學的決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民主是全過程的民主,也是真正的民主。可以說,全過程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我們必須要加以注意的是,全過程的民主並不能以一個靜態的、形上學的角度來加以把握,而必須認識到其所具有的不斷深化發展和自我更張完善的能力。箇中原因正在於,全過程的民主保障、鼓勵和充分實現了全體國民的實際參與。如果套用一個計算機軟體的術語,全過程的民主是具有「迭代性」的。換言之,全過程民主具有繼往開來的特徵,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民主的產生、發展與不斷完善的歷程正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中國將各國的經驗與教訓結合自身特殊情況而發展出來的全過程的民主,不僅已經通過自身具體生動的實踐向世人充分證明了它的成功之處,也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而且還會繼續帶領中國人民穩步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徵程,並通過為民主理論樹立全面超越舊典範的新典範,而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貢獻一份重要力量。

  (本文系2020年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特別委託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中國『全過程民主』的實踐研究」(2020MYB015)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相關焦點

  • 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
    實踐證明,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決策都是依照程序、經過民主醞釀,通過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產生的,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全過程的民主意味著民主的所有環節一個都不能少全過程的民主包括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過程。
  • 論「全過程民主」的人民民主特質
    這一「全過程的民主」的重要闡述,言簡意賅地揭示出我國「人民民主」的性質,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理論和政治發展的民主闡釋。  「全過程民主」是對人民民主特質的準確描述  「人民民主」是民主共和制的本質要求。
  • 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壇「全過程民主與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民主...
    邢雲文指出,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全過程民主對於深化馬克思主義人民民主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當前西方民主遭遇困境、當代中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馬克思主義人民民主思想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實踐探索提供廣闊的理論視野和堅實的理論指導。
  • 《人民民主專政: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 2 )正確掌握我國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的表現。( 3 )理解我國民主職能和專政職能關係(即民主與專政的辨證統一關係)。( 4 )識記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內容。2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通過對我國國家性質和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的學習,學生能夠分析如何正確看待我國人權問題。
  • 延安精神與人民民主政治
    正是延安精神培育出「三三制」的民主政治,孕育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制度。陝甘寧邊區時期的人民民主政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陝甘寧邊區全面進行了新民主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尤其是進行了三次普遍、平等、直接、自由的民主選舉,為建設新中國,積累了局部執政成功的經驗。
  • 社會主義民主就是人民當家作主
    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實質,在於將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有機統一於民主政治建設的整個過程,使各方面制度和國家治理更好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利、激發人民創造,確保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進而將民主的價值、民主的過程、民主的績效以及民主的發展道路有機統一於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歷史進程之中。
  • 光明日報對話丁偉:全過程民主是人民城市建設的應有之義
    光明日報對話丁偉:全過程民主是人民城市建設的應有之義 顏維琦/光明日報 2020-10-31 07:23
  • 貫徹落實「全過程民主」重要理念 市人大召開座談會
    據悉,一年來,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有力指導下,在市委堅強領導下,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制定出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基層立法聯繫點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充分發揮人大在推進全過程民主探索實踐中的作用的意見》,從提高認識、深化探索、制度保障三個方面作出規定;加強理論研究,不斷深化對「全過程民主」是人民民主重要特點和優勢的認識;加強工作實踐,通過進一步發揮基層立法聯繫點的民意直通車作用、
  •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人民當家作主》原創教學設計及隨堂練習
    以下認識正確的是(   )①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②當人民群眾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就以嶄新的姿態,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③我國全體社會成員共同管理國家事務,迸發出極大的歷史主動性和創造精神④民主共和制為現代大多數國家所採用,人民因此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 人民民主彰顯中國制度顯著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權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選舉時有投票的權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續參與的權利;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選舉的權利,也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而西方民主是以「投票」為標誌的「一次性」民主、「消費性」民主,一旦投票完成,就相當於商品已經售出,民主成為只是在議會中、政府裡討價還價的籌碼。
  • 人民、民主、「民主理論」、「民主理論的實踐」與區塊鏈共識機制的陷阱
    「人民的一份子」或「站在人民的一邊」;也因其集合模糊,在政治語境中,就全看有權使用它的人當時的需要。在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眾多關懷勞苦大眾的知識精英積極拓展下,「民主」是「人民參政議政當家作主」、「人民主權」、「一切權力要來自人民」的含義得到了社會中佔人口絕大多數的普通民眾所認可所接受。 「人民」與「民主」也就自然地關聯了起來,並且當然地成為了「民主」的主體,也當然地成為了「民主理論」中分析闡述的主體。
  • 「有事好商量」 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在解放戰爭進入尾聲的時候,中共中央適時發布了「五一口號」,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社會賢達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在協商建國、民主建政的原則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順利召開,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和政黨制度建設邁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 《論人民民主專政》中的三個基本問題
    摘 要: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有三個基本問題值得深入探討。首先,人民民主專政具有怎樣的理論與實踐內涵?其次,為什麼我國選擇了實行人民民主專政這一國體?最後,新的歷史條件下應該如何鞏固人民民主專政並推動其進一步發展?
  • 人民民主專政
    【多選】中國現階段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是無產階級專政,這主要表現在人民民主專政與無產階級專政()A、性質相同B、作用,職能相同C、歷史使命相同D、政體相同【考點回顧】1、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國體。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規定表明:人民民主專政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對人民實行民主和對敵人實行專政的國家政權,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 4.1課稿 |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
    4.1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人民當家作主。 師:結合初中學習的知識和你的生活經歷,談一談什麼是民主? 學生回答。 探究:什麼是真正的民主? 師:播放音頻。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 生動講述「中國之治」,上海實踐豐富全過程民主時代內涵
    基層立法聯繫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一個創新形式和實現路徑,也是全過程民主在立法工作中的具體體現。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繫點考察時關於「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的重要講話精神,市人大常委會昨天(23日)下午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基層立法聯繫點重要講話精神一周年座談會,為打造全過程民主「上海樣本」開展更多有益探索,創造更多實現形式。
  • 長寧人大牢記囑託,積極踐行全過程民主重要理念
    長寧人大牢記囑託,積極踐行全過程民主重要理念 2020-11-12 2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正義的事業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內在地包含著完善和發展人民民主專政的制度。這是我們的國體,是最高層次的制度。然而,一個時期以來,一些人對人民民主專政一詞,或不以為然,或譏諷嘲弄,似乎人民民主專政已經是過時的陳年古董。這是對全面把握和理解人民民主專政的誤導,如果不是出於胡塗無知,那就是別有用心。
  • 資本主義民主的缺陷與社會主義民主的優勢
    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特點與缺陷  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形成於資本主義產生發展過程中的社會矛盾和政治鬥爭,是一種在法律上承認和保護公民權利、實行權力制衡與多數決定原則的處理社會矛盾的政治解決方案。權勢集團通過複雜的社會過程、政治程序,將其掌控的經濟社會資源轉換為政治權力,其基本方式是:利用金錢控制選舉、操縱輿論、影響政策制定。  2.集團政治。鄧小平曾明確指出,西方民主制度的突出問題是「三足鼎立」的權力體系中的相互掣肘,並認為這是西方民主制度的主要弊端之一。
  • 人民民主專政不可須臾離開
    (《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502頁)在新的歷史時期,鄧小平也指出,運用人民民主專政的力量,鞏固人民的政權,是正義的事情,沒有什麼輸理的地方。雖然他們針對的情況有別,但講的是同一個思想,同一個道理。之所以如此強調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性,是因為它是人民共和國的國體,是人民當家作主這一歷史地位變化的標誌和保證,所以它「是正義的事情,沒有什麼輸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