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過中秋節,準備8種美食拜月娘,熱鬧又講究,祈求團圓幸福

2020-12-17 唐小姐美食記

追溯到古代,中國就有祭月的習俗,隨著時間推移,這樣祭拜儀式逐漸被淡化,現如今家家戶戶仍然保留這樣傳統儀式,應該是閩南和潮汕兩個地區。

泉州人稱月亮為「月亮媽」,拜月娘又跟敬天公、拜地基主和七娘媽不一樣,主要是準備一些時令瓜果和月餅。拜月娘的時間一般是八月十五凌晨就開始了,時間快到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先將桌子擺在門口中間,然後擺上準備好的月餅和瓜果。等過了凌晨就開始進行拜月娘儀式。

點香—祈福——燒金——拜拜,這是閩南人操辦每一場傳統習俗都要的流程。

今天就來分享一下,閩南人拜月娘必備幾種傳統美食。

第一:月餅

中秋節拜月娘月餅肯定少不了,作為中國中秋節必備的傳統美食,月餅寓意著團團圓圓。所以一到中秋節,送禮就必備月餅,來表達祝福心意。

第二:柚子

逢年過節拜天公、拜佛祖還是地拜基主等等都喜歡準備柚子,拜月娘也是。用柚子拜月娘是有一定含義的,因為柚子讀音和保佑平安,兩個音一樣,擺上柚子寓意保佑子孫平安健康。

第三:火龍果

除了柚子之外,像火龍果也是很受歡迎,因為火龍果外表紅色,寓意著日子紅紅火火。閩南人就很喜歡紅色,逢年過節老一輩人連衣服都要穿紅色看起來很喜慶。

第四:桂圓/葡萄

中秋節前後桂圓也是正當季,拜月娘擺上桂圓也有美好寓意。因為桂圓中桂和富貴中貴讀音一樣,所以就有富貴圓滿的含義。在閩南地區,結婚風俗中,也要準備桂圓、紅棗、花生等等,表示對新婚夫妻的祝福,寓意著早生貴子。

第五:炸棗

泉州一帶,燒金拜拜炸棗是少不了的。炸棗是用紅薯蒸熟以後,搗成泥,再加入適量糯米粉和白砂糖,用手揉成團,再搓成小長條狀。再放入油鍋炸制,炸制表面成金黃色即可。炸棗一定要趁熱吃,咬一口酥脆香甜,滿嘴留香。但是就是比較上火,不宜吃多。

第六:綠豆餅/肉餅

泉州地區有自己獨特本地餅,好比綠豆餅和正肉餅,一種是甜的,一種是鹹。價格實惠,一般一盒5塊錢。相比綠豆餅,我更喜歡吃正肉餅,正肉餅在泉州有上百年歷史,不僅僅是逢年過節供奉美食,也是泉州人日常的茶點,可以說是伴隨著泉州人長大古早味美食。

第七:雞卷

雞卷又稱五香卷,是閩南特色小吃之一,雞卷用料非常豐富,比如有五花肉,荸薺,地瓜粉,香蔥、雞蛋等作為餡料,加入調料鹽、五香粉、雞精等等攪拌充分混合入味,接下來用很薄的豆皮將餡料包裹成長條狀。最後上鍋炸制表面金黃,再切塊,蘸點甜辣醬,吃一次念念不忘。

第八:芋頭餅

芋頭餅也是泉州古早味美食,每次過中秋節,家裡都要買一些拜月娘。芋頭餅跟月餅一樣,外觀圓形,有著團圓寓意,同時裡面包著芋頭餡料,芋頭又有「芋子芋孫、多子多孫、護子護孫」的美好寓意。

這就是跟大家分享福建泉州人過中秋節拜月娘的傳統習俗,閩南過中秋節習俗遠遠不止這些、還有聽香、敬田頭、偷蔥、燒塔仔等等,真是熱鬧又講究。你們過中秋節有什麼不一樣的傳統習俗呢,不妨一起交流一下~~~

相關焦點

  • 中秋節你只能想到月餅和團圓?快來見識一下別人是怎麼過中秋的
    提到中秋節,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月餅,什麼廣式、蘇式、滇式、京式等等,還有五仁、蛋黃、冰皮、蓮蓉、雲腿、鮮花餅,花樣是挺多的,但是從小吃到大,真吃夠了,花樣再多,都會吃膩。除了月餅,就是團圓了,和家人在一起吃飯。
  • 明日中秋節,2種傳統美食記得吃,團圓過佳節,應順時節寓意好
    明日中秋節,2種傳統美食記得吃,應順時節寓意好,歡樂過中秋。明天就是中秋節了,中秋節是團圓節,許多出門在外的遊子,不管離家多遠,都會趁著中秋節放假期間,回家跟家人團圓,一家人團團圓圓,歡聚一堂一起過團圓節。
  • 中秋節拜「月娘」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中國傳統的三大(春節、端陽節、中秋節)之一,除了吃月餅,還有一個中秋節拜「月娘」的習俗。在鄂西北十堰山區,有這樣幾種拜「月娘」習俗:  慶團圓:就是中秋節這天晚飯後不久,圓月初升,婦女們設桌於門前或大埕中,有聯戶合拜的,有自家自拜的。
  • 中秋節如何許願增加姻緣運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秋:當有情人相守共度佳節的時候。這天單身的會祭拜月老祈求姻緣,花好月圓之時,求月老賜一段良緣。 一、拜月祈福 中秋節是「月下老人」聖誕日,民間八月十五晚上拜月娘,誠心敬拜月老,則能感應神靈,心想事成,趨吉開運。晚上8時後是祈福的最好時間,可準備鮮花水果來拜月老。催旺姻緣運。
  • 這裡過中秋最有氛圍,看看他們是如何過節的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因恰逢秋季的中間,故稱為中秋節,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更是客居他鄉遊子寄託思親情懷,寄託美好願望。農曆八月十五日潮汕地區的婦人從早上就要開始忙碌準備各種祭品了。
  • 中秋節拜了月娘,為何還得拜土地公?
    拜月娘傳說中,月娘是兒童的守護神。所以,每年在這個時候,有小孩的家裡在中秋節都會準備供品來祭祀月神。祈求月神保佑孩子身體健康、平安快樂!而祭祀月神的供品都要是圓形的。供品祭祀完畢後,再依照家中人數等比例分吃,不可以零零落落、忽大忽小,這是象徵「全家團圓」的意思。
  • 中秋節將至,這5種傳統美食記得吃,順應時節,美味寓意好
    今年中秋節和國慶節剛好在一起,足足有8天長假,這樣出門在外工作遊子就有了更多時間回家陪家人過中秋節。中秋節作為傳統重要節日之一,人們對它重視程度不亞於春節。中秋團圓除了要吃一家人吃團圓飯之外,還有吃一些傳統美食,來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今天就來聊聊中秋節要吃的什麼傳統美食。
  • 中秋節吃月餅含有什麼意思 有著幸福美滿團圓的象徵
    中秋節吃月餅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不變的習俗,到現在人們在中秋節的餐桌上依然會擺上月餅,這是一種傳統,一種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   在大唐那個萬國朝拜的時代,月餅這種食物就已經產生了,不過那時候可不叫月餅,而是叫胡餅,後來玄宗和楊玉環一起賞月,貴妃便把它改為了月餅。
  • 中秋節是幸福團圓的節日,背後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中秋節,也叫祭月節,月光誕等,是我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表達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以月圓喻人之團圓,以及祈盼豐收,幸福,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由此可見,中秋節是源於古人對天體崇拜的傳統的祭月習俗,但是祭拜的只是月亮嗎?中秋節背後還有哪些故事?
  • 賞月娘吃柚子烤肉 臺灣的中秋節這麼過
    又是一年月圓時。在臺灣,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每逢中秋,臺灣民眾大多要「拜月娘」,在香案上擺上月餅、柚子、柿子,祈求闔家平安。   每逢中秋節,夜幕降臨,臺灣千家萬戶大都在庭院、樓臺、地坪擺起月餅,水果等禮品供月,對空朝拜月娘,乞求家庭和睦、團圓。祭月之後,舉家便在清澈月光下賞月敘談,分享供品,共享團圓之樂。也有的人帶著香茗、月餅,到廣場、海濱去歡度良宵,思念親友。
  • 中秋節:中國人的團圓情結和月亮崇拜
    明清時期,歲時節俗中的情趣愈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已經減弱,而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和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祭月、拜月的風習更加普遍。人化與物化:團圓節的民俗心理中秋是團圓的節日,團圓是中秋節最主要的民俗信仰,幾乎貫穿於各種節物和各項節俗活動之中。
  • 中秋節祝福語,願您合家團圓幸福萬年長
    中秋節祝福語,願您合家團圓幸福萬年長時間:2019-09-13 11: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祝福語,願您合家團圓幸福萬年長 一、中秋來了,思念月濃了,團圓的心情月急切了,也月想著吃月餅了。祝你在中秋節也月來月幸福,月來月快樂!
  • 中秋節除了月餅,還有6種美食適合家人分享,象徵團圓美滿寓意好
    中秋節有許多的別稱,諸如「祭月節」「月誕節」「仲秋節」「女兒節」「團圓節」等。其中「團圓節」一稱最是貼近節日的特點,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文學作品。《西湖遊覽志餘》中寫道:「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
  • 過中秋,臺灣人為啥青睞吃烤肉?
    觀點碰撞  特邀嘉賓:  閩臺傳統文化研究會會長、研究員 林蔚文  臺灣自由撰稿人 張順益  高雄傳媒行業從業者 張昱珍  換種方式過中秋 圍爐烤肉成習俗  聽濤君:中秋節臨近,廈門、泉州、漳州等閩南地區開啟了博餅模式,而這一風俗也逐漸傳至島內。
  • 中秋除了月餅,這5種傳統美食也要記得吃,營養美味寓意團圓幸福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了,是全家團圓的好日子,這一天當然不能沒有美食的陪伴。中秋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自然有非常多的節日傳統美食,除了大家熟知的月餅之外,這5種中秋傳統美食同樣不容錯過,好吃營養寓意好,大家要記得吃哦。
  • 萬戶享團圓 各地慶祝中秋節
    記者 陳曦 攝 9月12日,北京民俗博物館以「月圓京城,情系中華」為主題舉辦中秋節系列文化活動,包括祭拜月神、兔兒爺「出山」、猜燈謎、做月餅、中秋主題館藏精品展等,讓市民在節日中走進博物館,體驗經典民俗,感悟團圓和諧、愛國思鄉的文化理念。 月圓中秋,花開華夏。千百年來,文化深厚、民俗豐富的中秋節深深寄託著國人對團圓的眷戀、對家國的情懷。
  • 中秋節 明月滿 家團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南京人說的「八月節」 也就是代表團圓的中秋佳節如約而至」走漏被元兵知曉,朝廷調兵遣將,準備八月十五一早挨家挨戶搜查。
  • 中秋節巧遇國慶節,雙節同慶,月圓人團圓,佳節共合歡
    又是一年中秋節,恰巧遇到國慶節,雙節同慶,度過這美好的時光。秋風送爽,豐收在望,一年一度佳節至,天涯海角共此時。中秋月圓盼團圓,舉國上下合家歡。每個人都嚮往團圓,嚮往節日和最親最近的人一起度過。後來長大讀書,一個人遠離家鄉去求學,第一次在他鄉過中秋節,儘管學校給我們都發了月餅吃,可這月餅吃著吃著就傷心了,天上月圓,地上人孤單。想家,想父母,想母親做的早已吃習慣的節日的飯菜……不爭氣的我,因為想家上火,嗓子都沙啞得說不出話。終於盼到國慶節放假,歸心似箭,乘車冒雨回家!
  • 潮汕中秋月,朥餅伴團圓
    中秋佳節,一個代表著「團圓」的節日,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說到中秋,大家腦子裡第一個浮現的必定是中秋節的代表食物——月餅。月餅只是一個統稱,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月餅,同個地域有不同口味的月餅。
  • 中秋節將至,這6種食物別忘吃,和諧美滿寓意好,和家人幸福過節
    中秋節將至,這6種食物別忘吃,和諧美滿寓意好,和家人幸福過節。「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中秋將至,時間過得飛快啊,2020年的中秋節還有些不一樣,恰逢巧遇了國慶節,國慶和中秋在同一天,可以說是家國同慶,許多人趁這個時間正好回家探親,與家人團圓相聚在一起。在我國的傳統裡大多數節日都離不開吃,特別是中秋佳節,一家人邊賞月邊許願,吃吃聊聊,好不愜意,但這些吃的食物也頗有講究,因為在咱們豐富的飲食文化裡,食物也飽含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