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到古代,中國就有祭月的習俗,隨著時間推移,這樣祭拜儀式逐漸被淡化,現如今家家戶戶仍然保留這樣傳統儀式,應該是閩南和潮汕兩個地區。
泉州人稱月亮為「月亮媽」,拜月娘又跟敬天公、拜地基主和七娘媽不一樣,主要是準備一些時令瓜果和月餅。拜月娘的時間一般是八月十五凌晨就開始了,時間快到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先將桌子擺在門口中間,然後擺上準備好的月餅和瓜果。等過了凌晨就開始進行拜月娘儀式。
點香—祈福——燒金——拜拜,這是閩南人操辦每一場傳統習俗都要的流程。
今天就來分享一下,閩南人拜月娘必備幾種傳統美食。
第一:月餅
中秋節拜月娘月餅肯定少不了,作為中國中秋節必備的傳統美食,月餅寓意著團團圓圓。所以一到中秋節,送禮就必備月餅,來表達祝福心意。
第二:柚子
逢年過節拜天公、拜佛祖還是地拜基主等等都喜歡準備柚子,拜月娘也是。用柚子拜月娘是有一定含義的,因為柚子讀音和保佑平安,兩個音一樣,擺上柚子寓意保佑子孫平安健康。
第三:火龍果
除了柚子之外,像火龍果也是很受歡迎,因為火龍果外表紅色,寓意著日子紅紅火火。閩南人就很喜歡紅色,逢年過節老一輩人連衣服都要穿紅色看起來很喜慶。
第四:桂圓/葡萄
中秋節前後桂圓也是正當季,拜月娘擺上桂圓也有美好寓意。因為桂圓中桂和富貴中貴讀音一樣,所以就有富貴圓滿的含義。在閩南地區,結婚風俗中,也要準備桂圓、紅棗、花生等等,表示對新婚夫妻的祝福,寓意著早生貴子。
第五:炸棗
泉州一帶,燒金拜拜炸棗是少不了的。炸棗是用紅薯蒸熟以後,搗成泥,再加入適量糯米粉和白砂糖,用手揉成團,再搓成小長條狀。再放入油鍋炸制,炸制表面成金黃色即可。炸棗一定要趁熱吃,咬一口酥脆香甜,滿嘴留香。但是就是比較上火,不宜吃多。
第六:綠豆餅/正肉餅
泉州地區有自己獨特本地餅,好比綠豆餅和正肉餅,一種是甜的,一種是鹹。價格實惠,一般一盒5塊錢。相比綠豆餅,我更喜歡吃正肉餅,正肉餅在泉州有上百年歷史,不僅僅是逢年過節供奉美食,也是泉州人日常的茶點,可以說是伴隨著泉州人長大古早味美食。
第七:雞卷
雞卷又稱五香卷,是閩南特色小吃之一,雞卷用料非常豐富,比如有五花肉,荸薺,地瓜粉,香蔥、雞蛋等作為餡料,加入調料鹽、五香粉、雞精等等攪拌充分混合入味,接下來用很薄的豆皮將餡料包裹成長條狀。最後上鍋炸制表面金黃,再切塊,蘸點甜辣醬,吃一次念念不忘。
第八:芋頭餅
芋頭餅也是泉州古早味美食,每次過中秋節,家裡都要買一些拜月娘。芋頭餅跟月餅一樣,外觀圓形,有著團圓寓意,同時裡面包著芋頭餡料,芋頭又有「芋子芋孫、多子多孫、護子護孫」的美好寓意。
這就是跟大家分享福建泉州人過中秋節拜月娘的傳統習俗,閩南過中秋節習俗遠遠不止這些、還有聽香、敬田頭、偷蔥、燒塔仔等等,真是熱鬧又講究。你們過中秋節有什麼不一樣的傳統習俗呢,不妨一起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