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妊高症產婦需警惕馬凡症候群

2020-12-20 人民網

  已經37歲的沈女士終於懷上了寶寶,但是,就在沈女士孕期30周時,突發胸悶、背痛、咳血、呼吸急促等症狀,到醫院進行CT檢查後,確診為主動脈夾層(Ⅱ型),主動脈瓣中重度返流,二三間瓣輕度返流症。

  主動脈夾層是最常見也是最兇險的動脈夾層。主要是指血液通過主動脈內膜裂口,進入主動脈壁並造成正常動脈壁分離的疾病,患者隨時有主動脈迸裂的危險。於是,在進行剖宮產術後,家屬們輾轉四川、雲南等多家醫院後,最終來到清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由於患者病情危重,隨時都有生命的危險,清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清玉院長親自為其實施了「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術。經歷了9個多小時漫長而複雜的手術,沈女士終於成功完成人工血管的置換,脫離了生命危險。目前,經過心臟中心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沈女士已從重症監護室轉回了普通病房,恢復良好。

  據清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臟中心外科副主任醫師張明奎博士介紹,沈女士在孕期不僅患有「妊娠合併高血壓症候群」(簡稱「妊高症」),同時還患有馬凡症候群。

  張明奎博士說,馬凡症候群在心血管方面表現為大動脈中層彈力纖維發育不全,主動脈或腹總主動脈擴張,形成主動脈瘤或腹總主動脈瘤。當主動脈擴張到一定程度以後,將會造成主動脈大破裂死亡。通常有家族病史,但有些患者早期未能發現有明顯病症,一經發病,便有猝死的危險,所以要早發現、早確認、早治療。

  「預防主動脈疾病,控制好血壓非常重要。」張明奎博士表示,高血壓的控制對於主動脈夾層的預防、治療、預後有著全面影響,是最基本和最不能忽視的治療和預防手段。他建議準媽媽們不僅要進行嚴格的圍產期檢查,一旦發現胸悶、背痛以及呼吸急促等症狀時,及時到心血管專科醫院做彩超診斷,以免發生不可控制的危險。□ 王豔敏 張曉萍

相關焦點

  • 不可小覷的妊高症(下)
    不可小覷的妊高症 上期節目,我們為您介紹了妊娠高血壓的治療和孕期管理。在妊高症中,有一種情況不得不引起重視,就是子癇。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呢? 本期節目就來為您介紹。
  • 妊高症產婦突發心跳驟停 海南三院成功救回兩命
    沒想到一場妊高症差點奪去母子二人的生命。 初識妊高症 心有餘悸 張先生回憶,愛人十年前懷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曾經查出有妊高症,因為當時胎兒已經足月就接受了醫生的建議進行了剖宮產手術,一切都非常順利。沒想到這次懷孕32周產檢的時候又查出了妊高症,血壓升高,尿蛋白,並且有輕微的宮縮。近日,張先生帶著愛人來到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婦產科住院治療。
  • 糖友妊娠期間,要小心出現妊高症
    案例:糖友王大姐今年35,去年和丈夫商量要個二胎,今年四月終於如願懷孕,然而前一陣子,王大姐發現自己眼花、胸悶,因為自己本身就有糖尿病,王大姐害怕是血糖造成的不良影響,去往醫院檢查後,醫生告訴王大姐,她是出現了妊娠期高血壓症候群,需要立即住院檢查。什麼是妊高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與血壓升高並存的一組疾病,發生率5%~12%。
  • 妊高症會給孕婦帶來什麼危害
    在眾多的孕期疾病中,妊高症是一種最常見的疾病,發病率很高,也是危害比較大的一種,不僅會對母體造成傷害,也會危及腹中胎兒,危害極大,令孕婦心驚膽顫,寢食難安。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妊高症會給孕婦帶來什麼危害。
  • 高齡孕婦妊高症引發腦出血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記者 張貞林 特約記者 王慧 通訊員 鍾澤宇 季豔梅妊娠高血壓是目前我國孕產死亡四大罪魁禍首之一,近日,太和醫院成功救治一名妊娠高血壓合併「四症」(腦出血、Hellp症候群、腹水、高脂血症)患者。婦產科專家提醒:妊娠期高血壓可奪命,定期產檢並在孕初期做好初始血壓等指標的登記,是對自己和胎兒生命負責的關鍵。
  • 妊高症,高齡產婦的警世鐘,僅次於羊水栓塞
    管床醫生建議立即進行剖宮產手術,保證母嬰安全,還說之前有個也是31周妊高症的孕婦,最後等待的結果是胎兒胎死腹中,非常可惜,聽後我更害怕了,但是理性告訴我,這時讓孩子出世意味著會有更多的併發症,而且這兩天
  • 「生二胎」也有黃金年齡,提前影響生活,推後加速衰老
    3:妊娠期高血壓及其併發症高齡產婦懷孕後激素水平有變化,血容量上升,加上抵抗力減弱,容易導致妊高症,特別是40歲以上產婦,妊高症不僅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嚴重時孕婦會有生命危險。2:其他致病率升高高齡產婦總與另一個關鍵詞同時出現:唐氏症候群,寶寶智力落後、面容特殊、發育遲緩。
  • 醫生挑明說:這8類女性如果懷孕,就容易患上妊高症
    妊高症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種疾病,妊高症患者孕前可能並沒有高血壓的症狀,往往在孕20周後出現高血壓,妊娠終止病情又會有一定好轉並逐漸痊癒。目前,妊高症的發病率為5%-12%,患者發病後身體多處器官都會被累及,嚴重時可導致抽搐、昏迷甚至母嬰死亡。子癇,是妊高症發展到最嚴重的階段。
  • 一胎有妊高症,二胎還會有嗎?
    沒有懷孕的時候根本就不會了解這麼多懷孕的知識,特別是妊高症這種,總是以為懷孕了只要安安心心度過十個月就能順順利利生下寶寶,想的最多的就是電視上演的----難產,不過現在醫學這麼昌明,很多狀況幾乎都是可以避免的。
  • 「小媽媽」也有妊高症風險
    記者昨日從南京鼓樓醫院產科了解到,該院產科在對去年入院的4000多名產婦生育年齡的調查中發現,孕婦年齡「兩極分化」越來越明顯——90後的「小媽媽」和75後的「高齡產婦」,數量都有所增加。專家指出,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在25歲左右,低於18歲或者高於35歲懷孕,其實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懷孕的風險。  「最近我們明顯的感覺,年輕的產婦越來越多。」
  • 妊高症該如何治療?
    本病嚴重影響母嬰健康,是孕產婦和圍生兒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4.降壓:妊高症最主要的就是把血壓降下來,可以服用以下藥物: (1)肼苯噠嗪:可阻斷-受體,使外周血管擴張而血壓下降。優點是使心排出量增加,腎、腦血流增加。其不良反應為心率加快,面部潮紅,伴有噁心、心悸等不適。 (2)柳胺苄心啶:水楊酸氨衍生物,對、腎上腺素能受體有競爭性拮抗作用。
  • 重度子癇前期+HELLP症候群,高齡二胎母子的艱險重生路
    考慮到孕期可能會出現的健康風險問題,文女士多方勘察後最終選擇了範玲教授領銜的產科團隊技術過硬的北京新世紀婦兒醫院。重度子癇前期並HELLP症候群,產婦情況急轉直下範玲主任一直掛念著文女士的特殊病情,入院後第四天,文女士的肝臟、腎臟和凝血功能就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害,且胎兒也出現了宮內缺氧的表現。
  • 孕期妊高症 你要留個心眼_孕婦保健_懷孕_太平洋親子網
    怎麼才算是妊高症?  高血壓:血壓升高達≥140/90mmHg,或血壓較孕前或孕早期血壓升高≥25/15mmHg,至少二次,間隔6小時。  蛋白尿:單次尿蛋 白檢查≥30mg,至少二次,間隔6小時,或24小時尿蛋白定量≥0.3克。  水腫:體重增加>0.5kg/周為隱性水腫。
  • 產婦大出血需切除子宮,家人不同意:還怎麼生男孩?
    文丨悠悠產婦分娩後,不幸產後大出血,為保住性命需要切除子宮,婆家人的態度太傷人。寶媽鄭女士留言講,順產7斤女寶寶,不料子宮收縮乏力,發生了產後大出血,搶救小組嘗試保留子宮,但醫生用盡了止血辦法,仍無法有效控制子宮出血。
  • 產婦突發HELLP症候群 市婦幼保健院展開生死營救
    一名產婦因產後突發HELLP症候群命懸一線,市婦幼保健院重症監護室醫護團隊依靠豐富救治經驗、細心觀察,提前發現病徵苗頭,迅速開啟綠色通道,多科室積極協作,全力救治患者。經過醫護人員的悉心救治,產婦終於成功脫險。
  • 產婦坐月子時吃了這個東西沒補成身體反而大出血!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患妊高症和高血壓的產婦不要服用人參,這是為什麼呢?1.高血壓產婦吃了人參將加重高血壓的病情;2.有高血脂、動脈硬化的產婦將出現反應遲鈍、體重增加等症狀;3.舌苔黃厚的產婦也不能吃,這是因為將使得產婦食欲不振,便秘。4.發燒的產婦也不能盲目進補,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才是正確的。
  • 妊娠高血壓不同程度的症狀_孕媽要健康 預防妊高症三原則_孕婦保健...
    >孕媽要健康 預防妊高症三原則2012-07-31 17:25:02出處:PCbaby作者:晴晴圖片來源:PCbaby  一、妊娠高血壓不同程度的症狀  1、輕度妊高症  這個階段,  2、中度妊高症  這一階段,孕媽的血壓已明顯高於150/100mmHg,但不超過160/110mmHg;尿蛋白(+)表明24小時尿液中蛋白量>0.5g;無自覺症狀或有輕度頭暈。
  • 濟南最輕「袖珍兒」提前仨月出生 因母親妊高症致早產
    「雖然醫生說孩子不需母乳餵養,也有護士給照顧著,但總放心不下,想離孩子更近些,給孩子加油。」雖然剛出生不久,但嬰兒的嘴裡和身上就已插滿管子,呼吸機至今無法撤下,這讓生子後只見過三次孩子的年輕母親心疼得忍不住落淚。  正常足月的新生兒胎齡在37周-42周之間,而「袖珍男嬰」在26周時便在山大二院「蹦出」娘胎,提早3個月出生。
  • 妊高症讓我經歷了艱辛的孕期,可是我卻痛並快樂著
    高齡產婦一直是個讓人覺得危險的人群,畢竟年齡大了,孕期承受的痛苦要比年輕的產婦要大很多,這其中的苦,也許只有經歷過了的人才會懂。千盼萬盼熬過了保胎期,好不容易平靜下來了,新的問題出現了,孕四個月的時候,我又被檢查出妊高症。說真的,聽到醫生說的話,我的心撲通撲通的跳個不停,不知道這個妊高症意味著什麼,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自從被檢查出妊高症,我就開始了醫院住幾天,家裡住幾天,就這樣兩點一線。
  • 產後中藥進補需辨明體質 過早催乳不利產婦健康
    產後中藥進補需辨明體質 過早催乳不利產婦健康 2012年11月13日07:54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