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一種主要與機體內部嘌呤代謝紊亂有關的高尿酸血症疾病,為組織器官的急性或慢性的炎症損傷。隨著現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上追求高蛋白、精細化,導致肥胖、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病率逐漸升高。
其中,肥胖、動脈硬化、高血壓、糖脂代謝紊亂等因素就與痛風的發病密切相關。所以,痛風病人一定要注意個人日常膳食,避免高嘌呤飲食,而且要保持理想體重,避免過度肥胖。
那麼,哪些食物痛風患者要少吃或者儘量不吃?下面就列舉出幾種「嘌呤大戶」。
第一、動物內臟、魚子、沙丁魚、蟹黃等高嘌呤食物
動物內臟、蟹黃、魚子還有沙丁魚的嘌呤含量極高,痛風患者急性期一定不可以吃這些食物。慢性痛風患者血尿酸水平控制良好,也不建議食用這類食物。因為高嘌呤飲食會升高血尿酸水平,加重關節、腎臟等器官的損害,也極容易導致痛風急性發作。
第二、鯉魚、鱸魚、牛肉、羊肉、扁豆等嘌呤含量略高的食物
牛羊肉、鯉魚和鱈魚等魚類、鴨肉、豬肉、扁豆等食物,含有的嘌呤成分略高,屬於臨床痛風治療指南中,限制痛風患者進食的一類食物。這些食物可以偶爾適量少食,但不能長期使用,否則也會影響血尿酸水平。
第三、蔬菜、水果、低脂肪食物嘌呤含量極少或不含嘌呤
蔬菜、低脂或者脫脂牛奶、水果類食物是推薦痛風患者食用的。這些食物能夠有利於機體尿液鹼化,促進尿酸的排洩清除,而且能夠改善各器官的營養代謝,有緩解痛風病情的效果。
上述簡單介紹了痛風患者的飲食防治,除此之外,中老年人經常喝湯滋補身體,但是痛風患者喝湯時也要注意這「三原則」。
一、少喝肉湯
由於豬肉、牛肉等中的嘌呤含量很高,所以不宜用這些食材進行煲湯。一般建議選擇豆腐、新鮮蔬菜等低嘌呤的食物進行煲湯養生。
二、燉煮時間不宜過長
一般長時間的燉煮,很容易增加食物的嘌呤含量,所以熬湯的時間不要過久。應在保證營養全面、口感良好的基礎上,儘量縮短湯料的熬製時間。
三、搭配合理
痛風患者應避免高嘌呤飲食,所以日常應控制總嘌呤量的攝入量,膳食科學合理,必要時可尋求醫生的幫助。合理搭配飲食,從而達到控制高尿酸血症、防止尿酸結實對腎臟和關節造成損害的目的。
綜上所述,痛風患者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一定要科學合理,高嘌呤食物一定要少吃或者不吃,每日的飲水量應該在兩千毫升以上,肥胖者要積極鍛鍊身體、科學減肥減脂。必要時痛風患者應配合藥物治療,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痛風病人的生活治療,減少腎功能不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