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萬榮:生態循環賦能鄉村發展

2020-12-18 山西廣播電視臺融媒體

蘋果廢枝可變香菇菌棒,廢棄菌棒又變生物肥料

山西萬榮:生態循環賦能鄉村發展

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蘋果年產7億公斤,全縣耕地面積有一半用來種植蘋果。規模上來了,質量也不含糊,萬榮建立了38萬畝高標準蘋果園,研究了清園、拉枝等18道「工藝」,給蘋果種植賦予了標準化流程。

在張李馮村見到王春義、賈慧琴夫婦時,二人正在果園裡給蘋果貼字。所謂貼字,是在套袋的基礎上將印有「萬榮」的字帖貼在蘋果膜上,「大概半個多月,青蘋果變紅後,貼的字撕掉,字就『刻』到蘋果上了。」王春義今年60歲,這片13畝地的蘋果樹,是他在上世紀80年代種下的。靠著這13畝蘋果樹,王春義把孩子們撫養成人。

緊挨著的是張李馮村村主任賈應澤家的果園,果園面積不大,卻別出一格,搞起了「智慧果園」和認養銷售。每棵樹的認養牌上,都能看到認養者名字和認養日期。果園的最中心,是遠程蟲情監測點和物聯網環境監測系統。

萬榮把蘋果研究到入木三分。在科技創新推廣示範基地,記者看到矮化蘋果樹,和在王春義果園看到的傘蓋狀果樹全然不同。萬榮縣果業局技術推廣員丁欣欣說:「光『拉枝』這個動作,講究『一推二拉三揉四固定』,因為頂端優勢,枝條都是往上、向陽躥,為了讓營養均衡,要把枝條的開展角度拉伸到一定位置,強化枝條的中部。僅這個動作,我們每年培訓都要專門講。」

可是種植蘋果也有「煩惱」的時候。在萬榮,每年僅修剪掉的蘋果樹樹枝,以及淘汰掉的果樹,就多達2.5億公斤。「隨著環保意識提升,以前一燒了之的辦法行不通了。」萬榮縣農副產品加工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謝建鵬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

「我們經過調研,發現這些廢枝可以做另一種農產品的原料——菌棒。」在萬榮縣香菇種植示範園區,記者看到了大片已經過粉碎的樹枝,抓一把在手,果木香濃鬱。在生產線前,麩皮、石膏粉即將成為碎枝的「伴侶」。

「按照一定的比例,碎枝和麩皮等攪拌均勻,控制含水量,再進行裝袋定型。再通過滅菌、接種、打眼、養菌等步驟,一根香菇菌棒就生產出來了。」謝建鵬說,通過初期的菌棒補貼和後續的大棚栽植補貼,目前萬榮的香菇產業年產值1億元,從業人員達到3000多人。

王春義兩口子去年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承包了一個香菇大棚,「7層、16排,總共7168棒,」對於自己的「錢袋子」,王春義門兒清。香菇一年能收五茬,最忙是在收菇時,但王春義早就摸清楚時間,「和果樹管護錯開時間,不耽誤!」

每年五茬長完,菌棒就不能再用了。但「菌棒有專門的人來收,去年這個棚的廢棄菌棒賣了幾百塊錢。」王春義不知道的是,這些廢菌棒又去了園區的生物肥加工廠,來年又可能去到他家的果園裡,生態循環農業在這裡蓬勃發展。

9月22日,農民豐收節即將在運城召開,萬榮是主會場。而再有半月,蘋果也即將紅透上市,香菇又即將長出新的一茬,王春義在忙碌的同時,豐收的喜悅掛在眉梢。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山西萬榮:物產豐富百果園
    被譽為中國現代蘋果產業10強縣的山西萬榮縣,一片片果林鬱鬱蔥蔥,一棵棵大樹碩果纍纍。近日,「情系革命老區·助力脫貧攻堅」萬榮縣招商引資(北京)宣介會在京召開,萬榮以其優美的環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獨具特色的產品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吸引了社會各界投資26.5億元。
  • 生態莊園經濟:鄉村振興戰略的「山西路徑」
    在山西,面對山多地少、生態環境脆弱、農業發展相對落後的現狀,鄉村振興的任務十分艱巨。山西鄉村振興的「路徑」在哪裡?實際上,和鄉村振興戰略主題內容相一致的實踐探索早已在路上,源於晉中進而影響全省、輻射國內的生態莊園經濟,經過十二年的發展壯大,已經在現代高效農業、綠色美麗經濟、帶動農民共同富裕等多方面產生了實際的成果和積極的現實意義,得到了國內眾多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積極肯定。
  • 山西萬榮做了一桌蘋果宴,色香味俱全
    小蘋果成為大產業萬榮縣地處黃土高原峨嵋嶺臺地,縣域丘陵、溝塬齊全,光照充足,雨量適中,農業生態條件優越,發展水果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世界上優質蘋果生產最適宜栽培帶中的最佳生態區之一。今年以來,萬榮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立足萬榮蘋果優勢,在鞏固傳統銷售、電商銷售和果企加工「多條腿走路」的基礎上,另闢蘋果銷售新途徑。該縣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邀請專家出主意,想辦法,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為蘋果銷售尋找新門路。
  • 文旅業,為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賦能
    如今,山西省文旅業在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的實踐中,各地注重頂層設計,在業態創新、資源保護、文化闡釋、旅遊活化、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不斷創新與實踐,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可以說,山西文旅業正在為促進鄉村振興、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
  • 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原標題: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紅薯長在哪裡?紅薯怎麼挖?怎樣的紅薯才好吃?」三興鎮恆暉大農業的紅薯地裡,傳來孩子們的陣陣提問聲。
  • 山西:萬榮蘋果樹枝種香菇 果味菇香產品供不應求
    山西萬榮這個以蘋果敲開美國市場大門的縣城,又使出渾身解數推介當地另外「二寶」——三白瓜和「果味」香菇。   「萬榮縣有50萬畝果樹,每年果樹間伐產生的廢棄果木枝約2.5億公斤,以前,這些果木大部分被當做木柴燒掉,如今,果木枝成為當地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香菇菌棒原材料。」
  • 【鄉村振興】家庭農場種養結合 生態循環增收致富
    【鄉村振興】家庭農場種養結合 生態循環增收致富 2020-12-18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下一站,甘南 | 民宿集群賦能全域旅遊鄉村振興
    12月18日,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與借宿籤訂了「甘南州民宿產業一站式解決方案」戰略框架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中國西北新一代文化度假精品,以高端民宿集群為切入口,帶動全域旅遊的發展,賦能鄉村振興,並用集群高端聲量為甘南吸引全國新中產用戶的聚焦。
  • 【科技園專題】打造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樣板空間
    中農富通視頻中心出品 — 北京國際都市農業科技園北京國際都市農業科技園實踐表明,發展現代循環農業,有助於鄉村產業綠色振興。現代循環農業,與傳統農業相比,其差別與優勢何在? 我們本期專題採訪了北京國際都市農業科技園試驗生產部經理毛世強。記者:現代循環農業是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代循環農業該如何發展一直是探討的話題。
  • 萬榮實施后土祠景區文旅綜合開發項目
    助推黃河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萬榮實施后土祠景區文旅綜合開發項目近日,在萬榮縣后土祠景區文化旅遊綜合開發項目工程現場,機械轟鳴、車來車往,一派繁忙施工景象。后土祠景區文化旅遊綜合開發項目是萬榮縣貫徹落實黃河流域(運城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雙十工程」推進會暨汾河流域(運城段)生態保護與修復現場會精神的重大舉措。該項目總投資8.1億元,建設內容包括后土祠環境整治工程和后土祠綜合服務區、后土文化展示區、后土文化核心區等。
  • 「三晉佳果 一路順豐」推介會召開 順豐助山西水果產業升級
    近幾年來,我國水果產業發展迅猛,《2017-2023年中國水果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水果總產量達3.01億噸,同比增長4.2%。山西作為我國水果大省,9月6日,以「三晉佳果 一路順豐」為主題的順豐速運常溫水果行業解決方案+推介會在山西太原舉辦。
  • 發展循環農業,助力鄉村振興!寶山羅店這樣做……
    發展循環農業,助力鄉村振興!近日,羅店鎮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基地全面建成,寶山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取得重要進展。示範基地以片區化打造為理念,結合區域內天平村、光明村、毛家弄村、束裡橋村等4個村的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科技、旅遊、文創等要素,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抓手,推進片區內循環農業發展。
  • 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攜手捷信 啟動農村幹部金融知識賦能培訓計劃
    4月15日,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與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稱「捷信」)聯合舉辦的「金融教育助力鄉村振興——暨領導幹部賦能培訓計劃」項目在江西省九江市正式啟動。然而,由於缺乏足夠的金融教育,農村地區居民的金融素養普遍較低,對金融風險缺乏防範能力,農村金融知識水平和金融生態環境亟需改善。2019-2021年,由基金會和捷信聯手打造的「金融教育助力鄉村振興——暨領導幹部賦能培訓計劃」將在江西、福建和湖北三省59個縣的892個鄉鎮陸續推行,這是對「金惠工程」的持續推動,也是對金融教育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探索。
  • 鄉村未來社區是什麼?浙江衢州攜手鄉伴文旅打造「為鄉村賦能」的新...
    對於衢州市來說,受到聯合國等機構關注的國際未來社區試點創建工作,成功實現了第一隻靴子的落地;而對於鄉伴文旅而言,則是解鎖了活化鄉村、為鄉村賦能的又一條創新之路。鄉伴文旅浙江區負責人董天姝表示,鄉村版未來社區的建設規劃尚處於摸索階段,溪口項目將繼續突出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融」的社區內部品質循環,為浙江省乃至全國其他鄉村未來社區的打造提供參考經驗。
  • 招募中||西部鄉村財商賦能計劃
    成立8年多以來,服務已經累計覆蓋67個城市,服務了近300萬名的兒童及青少年,我們希望到2020年,能服務1000萬兒童和青少年。 百特教育的使命:經濟賦能兒童及青少年,提升他們經濟自立自理的能力,促進社會公平。
  • 萬榮團縣委組織開展「青春興晉·家燕歸巢·築夢萬榮」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近日,共青團萬榮縣委帶領「青春興晉」暑期社會實踐的大學生開展了「喜看家鄉新貌 展望家鄉未來」實踐活動,在一系列的參觀活動中,青年學子們感受到了家鄉近些年的發展變化,激發了更多優秀學子回鄉創業的熱情,在萬榮高質量發展的新路上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下面讓萬小團帶著大家看一看精彩的實踐之旅吧!
  • 探源山西生態莊園經濟
    而在山西晉中,一種被稱為生態莊園的新型農村經濟發展組織模式,歷經十餘年探索實踐,累計吸引社會資本70多億元,安排勞動力就業3.5萬人次,發展生態林和經濟林25.5萬畝,凸顯出顯著的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高度契合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在要求。
  • 萬榮笑話:「中國式幽默」開出新花
    新華社太原8月28日電 題:萬榮笑話:「中國式幽默」開出新花  新華社記者王菲菲、王勁玉  在山西省萬榮縣榮河鎮北火上村,萬榮蒲劇團的演員們正在表演蒲劇《麥田風波》,臺下的觀眾被逗得哈哈大笑。  看蒲劇還能這麼逗樂?那是因為這齣戲是由萬榮笑話改編的。
  • 【鄉村振興】山南鎮:產權改革賦能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山南鎮:產權改革賦能鄉村振興 2020-12-17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式幽默」——萬榮笑話
    笑話是一種智慧,逗樂自己,還能逗樂別人,讓生活在快快樂樂中有滋有味,這是萬榮人的」內在文化「,萬榮笑話是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榮河鎮土生土長的地方民間口頭文學,它生動有趣,機智幽默,來源於人們生活中的諧趣言行,是萬榮及河東地區群眾的口頭創作,廣泛地流傳於山西及全國的許多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