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下你該「怎麼吃」?食育課趕緊補起來

2020-12-13 活力內蒙古

隨著疫情的緩和,國內已逐漸復工復產。但國外疫情嚴峻,輸入性病例仍有發生,大家仍不可放鬆警惕。

對普通人來說,健康是件頭等大事。「吃」的要求也從溫飽提升到營養健康。近期,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直播中建議,平時要多吃營養食物,才能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

然而現實是,很多人真的不會吃。

探其根源,這是國民普遍缺乏「食育」(飲食教育)的表現。不少媒體、專家呼籲,儘快將食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如何科學認知營養,提升「吃」的能力,是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的「人生大考」。

民間「營養說」,

揭露了真實的食育水平

食育,顧名思義是指「飲食教育」,通過讓大眾了解和掌握有關「食」的知識,從而提高「食」的能力。

其中,營養素養作為「食育」基礎課題之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民的真實食育水平。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不同年齡段的國民都有一套自己的「營養觀」,可謂是「千奇百態」。

但可惜的是,處處是誤區……

特別是以下這三大營養誤區,千萬別踩!

1 偏聽偏信、轉了再說的玄學養生

不少人都收到過爸媽發來的「養生文」,標題是千篇一律的震驚體。打開一看,基本都是網上常見的營養謠言。

很多中老年人缺乏基礎營養知識,根據國家衛健委2018年健康素養監測數據顯示,60歲-69歲老年人健康素養水平僅有6.95%。由於無法辨別信息真假,這些謠言竟成了指導生活飲食的「聖典」。

2 節制派和挑剔派的營養缺失

很多年輕人盲目迷信網紅餐譜,誤入營養陷阱。比如近年來火爆的素食主義,就存在不容忽視的健康隱患。

長期保持純素食,而不注重營養搭配或額外補充營養素,容易導致鐵、鋅、鈣、維生素D、維生素B12等關鍵營養素缺乏。這類問題,在挑食人群中同樣容易出現。

3 誤認為營養=多吃!

有人營養缺乏,有人卻營養過剩。根據2015年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中國居民脂肪攝入過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過30%。

孕婦和青少年群體都成為營養過剩的重災區,如孕期體重增長過快、兒童超重和肥胖等問題日益顯著,很大程度都和過度補養、飲食不當有關。

而疫情之下,營養誤區可能帶來更惡劣的影響:

大爺大媽們轉發的「養生」文章讓人倒吸一口氣,「喝茶抗新冠病毒」、「生薑抑制病毒」、「納豆防肺炎」;年輕人信奉自欺欺人的「飲食哲學」,堅信報復性吃喝後再餓上一頓就能減肥;孩子們在家長的要求下,執行「吃得多營養才能跟得上」的飲食計劃……

這都是食育缺失惹的禍,值得我們每個人重新審視自己的營養觀。

如何提升自己營養管理的能力?

那麼到底該如何掌握營養這門人生必修課?那些年學校沒教、父母不懂的營養課,現在補也還來得及!

想要提升營養管理能力,一是學習,從被動健康到主動健康,提升自我的營養素養;二是實操,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和積累經驗,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首先可以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作為我們日常飲食的指導。這本指南對於不同人群如何合理選擇食物、科學搭配食物等,都給出了科學的參考建議;其次要儘量從信息源可靠的平臺獲取知識,比如衛健委、中國營養學會等權威機構,以及專業營養師們所發布的訊息等。

在實操方面,千萬不能盲目跟風,要學會思考和規劃,根據自身情況量身定做營養健康方案。

單靠日常飲食也許不夠,

合理使用VDS「外援」為自己加分

一般人要達到「營養均衡」的理想狀態,可以結合自身需求、生活狀態和飲食習慣等,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養膳食方案。↓↓

部分特殊群體或被條件、環境等所限制的群體,單靠日常飲食很難達到營養均衡的目的。比如孕婦、乳母、嬰幼兒、老年人等對某些營養素需求較高的特殊人群;還有工作強度大、工作環境特殊的特定職業人群等。

這些人群可使用營養強化食品或者膳食營養補充劑,來進行營養調理。比如我們常見的維生素、蛋白粉、鈣鐵鋅等。對缺乏某些關鍵營養素的個體來說,選擇膳食營養補充劑(簡稱VDS)作為日常飲食的「營養外援」尤為重要。

尤其在特殊時期下,以下幾種生命必需的關鍵營養素,可能需要額外補充。歡迎大家對號入坐,拿走你的VDS使用說明。

01 蔬菜水果攝入低,維生素C支援你

維生素C不僅能維持皮膚、骨骼和牙齦健康,還能增強人體抵抗力。社畜們常常三餐不規律且蔬果攝入量不足,容易缺乏維生素C,從而導致免疫力下降,可以通過膳食營養補充劑來保證維生素C的足量攝入。

02 阿宅們不能曬太陽,多補充維生素D

受疫情影響,許多人戶外活動時間大幅降低。要知道90%以上的維生素D是靠人體皮膚在紫外線下「光合作用」生成。它具有調節鈣、磷代謝,促進腸道鈣磷吸收及骨質鈣化,促進骨骼生長等重要功能。因此,日曬不足時,最好針對性地補充維生素D!

此外,根據國外文獻綜述顯示,科學家們基於過往的維生素D 的研究,推測補充維生素D很可能降低COVID-19的感染率和死亡率[1]。目前西班牙的研究團隊也正在開展相關的臨床研究驗證維生素D對COVID-19的防治作用[2]。

03 不能大口吃肉,蛋白粉是一個選擇

為了減肥而吃草的白領,面臨缺乏蛋白質的風險。只有體內蛋白質充足,我們的身體在關鍵時刻才能合成更多的免疫蛋白去抵禦「外敵」。

一般來說,蛋白質可以通過肉、乳製品、豆製品等食物攝入。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攝入量》,成年女性一天推薦攝入蛋白質65g(約等於8杯牛奶),而一般成年男性推薦攝入75g。如果無法通過日常飲食足量攝入,可以針對性補充蛋白粉。

04 腸胃不好,讓腸道微生態平衡「益」起來

看看這屆年輕人復工後,火鍋、麻辣燙、螺螄粉輪番上陣,你就知道他們為何復工心切了。報復性飲食容易造成腸道微生態紊亂,此時益生菌就是不錯的外援之選。相關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幫助重建腸道微生態系統,恢復和保持腸道的微生態平衡,同時有助於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提升機體免疫力[3] [4]。

歷史上每一次人類「大考」,都會促使時代與文明「向前一大步」。突如其來的疫情,也讓大家重新思考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許多人2020的人生目標,已經從漲工資、脫單、買車買房等變成了:健康。

現在開始,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丟棄那些「野生」養生法門,把食育課好好補起來,吃得健康又營養。

來源:生命時報

相關焦點

  • 中國兒童中心2020秋季食育課來襲!
    中國兒童中心2020秋季食育課來襲!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嗨,吃了嗎
  • 種植、收穫、自主午餐 幼兒園這樣帶孩子「玩」食育課
    孩子們吃飯最大的問題不是不夠吃,而是「不會吃」。很多新入園的孩子們進餐習慣和能力都有待培養。在一日活動皆課程理念指導下,「食育」活動的「美好餐桌」計劃應運而生。小班的早餐是個小小的自助餐桌,並和區域遊戲打通。每天孩子們似乎是在娃娃家,玩著早餐遊戲。
  • 小學生們上起食育課
    小學生們上起食育課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12.13 星期二     目前,麥島小學四至六年級學生每周上一節食育課,學習中國各地美食、中華飲食禮儀以及各國美食,由劉健執教。此外,學校食育社團的學生也在劉健的指導下,學習更深層次的飲食文化,研習菜品的製作、均衡的營養搭配以及有趣的創意裝盤等。    這是劉健正在指導學生做水煎蛋。
  • 迎江區六一幼兒園:玩轉「食育課」 喜迎「豐收節」
    蓮藕、紅薯、秋葵、板慄、玉米、南瓜......9月22日,迎江區六一幼兒園瓜果飄香,該園正在利用豐收節,玩轉「食育課」。記者看到,該園就像一個小型糧倉,近十種農作物一一展示,豐富的蔬菜展示區、多彩的水果展示區、金色的穀類展示區,瓜果蔬菜香味四溢,孩子們禁不住地用手去摸、用鼻子去聞、用眼睛去觀察,感受豐收的喜悅。
  • 懷孕後,該吃啥補啥,我們全都幫你整理好了!
    很多孕期和備孕的媽媽,都有這樣一個問題:懷孕之後,到底該怎麼吃?備孕需不需要吃 DHA?怎麼吃才好?懷孕前 3 個月除了吃葉酸,還需要吃什麼?孕吐嚴重,常常吃不下東西該怎麼辦?孕婦應該補哪些營養,怎麼補?作為有著 10 年營養學經驗的註冊營養師,也是兩個男孩的媽媽,我很願意把自己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分享給大家。
  • 食育課來咯|食物隱藏著什麼小秘密?等著小朋友來發現~
    爸爸媽媽們好~前三期咱們陸續介紹了泰姆船幼兒園主體課程這一期,我們來說說看超有意思的食育課準備好了麼~一起來探索小小食物的超能量吧食育課的定義食育課,顧名思義是關於食物的課程把食物當做教育工具在兒童與食物的接觸過程中
  • 食育課來咯|食物隱藏著什麼小秘密?等著小朋友來發現
    爸爸媽媽們好~前三期咱們陸續介紹了泰姆船幼兒園主體課程這一期,我們來說說看超有意思的食育課食育課的定義食育課簡而言之,泰姆船幼兒園的食育課可以用3個W,1個H來概括:where(知食力)、when(獲食力)、what(感食力)、how(組食力)。
  • 崇文實驗學校 所有學生都要上食育課
    崇文實驗學校 所有學生都要上食育課 2018年01月12日 10:11:58來源:都市快報低年級主要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比如飯桌上如何給客人倒飲料、吃飯時不能說話、吃完後有禮貌地跟人打個招呼「大家慢吃,我吃完了」等;到高年級時,課程內容會更加專業,比如了解各種食物的熱量和營養價值,學會搭配一份餐點。  校長俞國娣說:「這是學校國際理解課程的一部分,很多國家的學校都開設食育課,我們希望學生能夠通過這個課程認識食物、食品的生產發展過程。
  • 疫情期間,孕婦在家該怎麼吃?
    這段時間由於疫情,孕媽媽都宅在家裡,看著直播美食教學,家裡人也都絞盡腦汁做各種美食,廚藝大長,很多孕媽都成了吃貨,各種好吃的各種吃。 那麼,就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孕期該吃點啥,一個是啥孕期不能吃。之所以大家對吃搖擺不定,是因為網上流傳著,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的注意事項。
  • 文華這樣帶孩子玩「食育課」!上演大劇「翡翠白玉餃」……
    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吃的是習俗,吃的是祈願。吃了冬至的餃子,便會有一個溫暖的冬天!文華小學第一次食育課受到了孩子和家長們廣泛的好評和喜愛,這一次鄭校長又想出來金點子,將食育課程與中國傳統習俗——冬至相結合,既能讓棒小孩們知曉食物的來源,體會勞動的快樂,又能了解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高三該怎麼吃,家長趕緊為考生們準備起來吧!
    今天給大家準備健腦食譜大全,家長趕緊為考生們準備起來吧!午餐:吃飽,重在補充能量原則:吃飽,補能量,可吃些肉類、雞蛋等含能量較高的食品,要有糧食、有肉、有菜、有豆製品,有幹有稀。晚餐:早吃、少吃、素吃原則:要早吃,最好安排在睡前5小時左右,而且要少吃、素吃、少吃肥厚油膩的食物,切勿過飽、過撐。產氣的食物,如玉米、麵包、馬鈴薯、紅薯、芋頭、豆類、大白菜、洋蔥、綠花椰菜、青椒、茄子、香蕉、柑橘類水果等,在小腸中不被消化,到大腸中被腸菌分解利用會產生大量的氣體,從而產生腹脹感,妨礙考生正常的睡眠。色氨酸、鈣鎂、B族維生素被稱為天然的安眠藥。
  • 蘋果的「危機」:疫情持續下,該如何挽回局面?
    在工作模式上,奧布萊恩更像她的老闆蒂姆•庫克,她認為,在疫情結束後,蘋果門店仍將是人們愛去的休閒之地。「人們仍然非常喜歡我們的門店,」她說。事實上,目前大部分中國蘋果門店又開始熱鬧起來。但在接下來的幾周裡,隨著新冠感染人數的增加,美國和歐洲的蘋果客戶可能會看到更多的門店快速窗口,以及更多的門店關閉。
  • 孩子餐食要「三減」,麓小麓幼「網紅食堂」給家長上了一堂食育課
    但是,不少孩子卻出現了微量營養素缺乏,例如維生素a、d、鈣、鐵、鋅等不足,同時,超重、肥胖的檢出率在持續上升,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越來越低齡化,不健康的飲食行為常見,例如不吃早餐或早餐簡單,愛吃零食、愛喝含糖飲料等。
  • 維C日常該怎麼補?橙子僅排第10
    維C日常該怎麼補?疫情期間該不該補充維生素C?真相維生素C本身也沒有額外『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但可以適當補充。但對於平時很少吃蔬菜,可能缺乏維C的人來說,補充維C可以『維持』機體正常的免疫功能。所以疫情期間,可適當補充。4. 每天要補充多少維C?
  • 【食育課】"食光美味,育見美好」之美味餃子--仙塘美加幼兒園食育課堂精彩瞬間
    食育課對於孩子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孩子們在學習製作的過程中,可以一起交流,學習。從認識食材,到簡單學會操作,讓孩子們學會感受生活。透過觀察食物的階段變化,增加孩子的耐心與專注力。在參與的過程中去體驗生活,熱愛生活。讓我們期待孩子們下一次食育課的精彩表現吧!     對於教育而言,每一次的食育課,我們都期待能給孩子帶來最有價值的感受。
  • 立秋小補,白露大補!今兒白露,吃什麼美味又大補?
    巨大的溫差條件下,飲食進補顯得尤為重要,而白露節氣,吃什麼和怎麼吃,那是有很多講究的。前陣子立秋「貼秋膘兒」,各種燉肉、烤肉、涮肉吃起,還吃得理直氣壯,不過您也要考慮「入夏無病三分虛」這句老話,立秋吃得太過油膩,脾胃容易扛不住。所以當時沒補夠的,可以留到白露節氣找補,所謂「立秋小補,白露大補」,就讓雞、鴨、魚、肉,今天刷爆您的朋友圈和抖音短視頻吧!
  • 貧血應該怎麼補?終於找到那麼多的補血食譜大全啦趕緊學起來
    貧血是大多數人都存在的,貧血表現在生活中很多方面,比如久蹲後站立起來頭昏、比如有時候沒有力氣等等,貧血是一種血液疾病,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只需要稍加注意飲食和運動就可以避免貧血的發生,對於女性來說補血顯得尤為重要,也許大家只知道紅棗可以補血,但是補血的方法是很多的,比如食補,今天給大家講解幾款補血的湯
  • 婆婆:兒媳,你妹妹肚子餓了,趕緊起來給她準備吃的
    婆婆:兒媳,你妹妹肚子餓了,趕緊起來給她準備吃的。兒子:你可以領回家天天給她做自從小姑子住到家裡來,秦雪就沒睡過安穩覺,每天一大早就被老家的婆婆電話叫醒,不是給小姑子做這個就是做那個。有一天早上6點多,秦雪接到婆婆的電話,婆婆在電話裡說:「秦雪啊,小梅(小姑子)說餓了,你起來給她準備早飯唄。也不用多豐盛,有個油條豆漿就行。儘量自己做,外面買的不衛生。」秦雪早起給小姑子準備了一個多星期的早餐,這天身體不舒服,實在是起不來,跟老公說了,讓小姑子自己去外面吃。
  • 蓬江小歌手演唱《防疫拍手歌》,疫情爆發高危期趕緊學起來!
    蓬江小歌手演唱《防疫拍手歌》,疫情爆發高危期趕緊學起來!「你拍五我拍五,洗手消毒兩不誤;你拍六我拍六,見面點頭不久留……」當前,正值疫情潛伏爆發的高危階段,又臨近開學,為了加強學生群體防疫保護宣傳,近日,蓬江音協主席孔雷和女兒孔穎一起創作了這首有趣的《防疫拍手歌》。據悉,這首兒歌原本是一首拍手誦讀童謠,由黃國營老師創作。
  • 孕期鈣、鐵、葉酸該不該補、怎麼補?|聽聽房山中醫院的大夫怎麼說
    那麼微量元素鈣、鐵、葉酸該不該補呢?答案是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應該補,必須補!那麼,為什麼要補充鈣、鐵、葉酸呢?應該補多少?請大家聽我一一道來。鈣是骨骼形成的重要元素,在妊娠期,胎兒骨骼發育所需要的鈣來自於母親的鈣儲備。現代研究表明,補充鈣劑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