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的五臟 到底有什麼區別?

2020-12-11 環球網

中醫的五臟不是定位性的,中醫說的「腎」不是長在腰部的那個負責泌尿的器官,其他臟腑不能和西醫解剖學上的器官劃等號。中醫的五臟,強調的不是結構,而是功能。既不是定位的,又不是結構的,雖然稱謂上和西醫的五臟一樣,但中醫的五臟更確切一點說,是對一系列器官功能的總稱。

中醫的五臟之間有相互平行的關係,比如心氣虛和脾氣虛,描述的是不同器官組織的功能的減弱,心氣虛側重於循環系統,脾氣虛側重於消化系統,這些器官組織之間的關係是平行的,各司其職,誰也不比誰高。

但是,在這個平行關係的同時,還有程度上的差異,就是縱向關係,這個縱向關係主要體現在中醫「腎」的概念上,中醫的「腎」與心肝脾肺相比,是更深了一層,如果從病情上說,到了「腎」這個程度,病情往往比較晚期,或者嚴重,這就是中醫說的「久病及腎」的意義所在。

如果把人體比作一棵大樹,中醫說的「腎」就是大樹的根子,其他四髒則是樹幹樹葉,到了「腎虛」的這一步,類似於大樹傷到樹根了,不管什麼原因傷到了樹根,都會反過來影響樹葉樹幹的狀態。

這個人只要「腎虛」了,不管是因為衰老而導致的自然的「腎虛」,還是疾病外傷導致的未老先衰的「腎虛」,這個人的身體機能都會全面下降,樹葉和樹幹的狀態都不會好,可以出現呼吸功能的下降,消化功能的下降,當然也可以有性功能的下降,因為它們都是身體機能的一部分,所以,「腎虛」絕對不等於性功能下降,而這是民間最容易誤會的,如果這樣理解,對中醫的理解就太狹隘化了。

相關焦點

  • 西醫與中醫的區別,通過此文,一目了然
    西醫和中醫各有依據,各有注重點。一,兩者各有什麼依據。1,西醫的依據是什麼?2,中醫的依據是什麼?依據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傳統哲學思想,如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等等等等。是古代哲學思想的寶貴結晶,也是擁有一套完整的系統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醫學的理論體系。二,兩者各有什麼注重點?
  • 中醫把脾歸為五臟之一,為什麼西醫把脾切掉人還能存活?
    中醫「脾」中醫把脾歸為五臟之一,為什麼西醫把脾切掉人還能存活?在中醫臟腑學說中,脾屬土,居五行核心地位;功能上主運化水谷精微,輸布全身。如果打個比方說,脾非常類似於發動機中的「化油器」,在維持正常運行中不可或缺,被稱為「後天之本」並不為過。
  • 中醫和西醫說到的脾有何不同?越來越多人出現脾虛,和什麼有關?
    最好的緩解方式是中西醫一起辯證看待,當然出發點不同,對於病症的治療也不一樣,最常見的對於臟腑器官的解釋也不一樣,以脾來說,中西醫到底有哪些不同呢?希望你能多注意。在中醫看來,脾是五臟之一,參與到身體運化過程中,也被稱作「後天之本」,通過這個部位的運化,達到統籌血液的目的,脾胃往往是聯繫在一起討論,藉助於這兩個部位可以參與到人們的消化過程中,在維持身體正常運行期間,缺乏一個都是不安全的。這個部位和其他部位相輔相成,一同維繫身體健康運行。
  • 中醫與西醫各有什麼優勢?通過這篇文章,你就清楚了
    出了事故,不管外傷內傷的,大出血的,西醫可以急救止血救命。脫水的可以馬上輸液。心臟衰竭的,快停跳的,可以心臟起搏,延長搶救時間。這個是特別重要的。這三個方面是西醫的絕對優勢,中醫比不過,這個是必須要承認的。二,那中醫有哪些優勢呢?
  • 中醫有骨科,西醫有骨科,骨傷這樣選擇,痛苦少,花費少,好的快
    中醫有骨科,而且好多中醫院都叫骨科醫院,西醫院也有骨科,這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如果骨折了,或者脫臼了,應該選擇中醫還是西醫救治呢?這篇文章教你正確選擇。 中醫骨科其實在我們國家歷史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中西醫差異是什麼?患病應該選中醫還是西醫?聽聽醫生怎麼說
    #百裡挑一#很多朋友經常問我,中西醫有什麼區別啊,看病的時候該去選擇中醫還是西醫呢?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怎麼說呢?大多數人一旦發現自己有不適感,多數會去看西醫,一方面是西醫診斷檢查是有科學實證的,而且可以運用儀器看到較為清楚的病灶,另一方面大多數人認為西醫用藥簡單快捷,往往小問題吃兩天藥或者輸輸液就好了。
  • 五臟要健康,五行先平衡!中醫為你解讀五行五臟的內在關係
    五行學說強調多邊關係要有相對動態的平衡,失去平衡則為疾病,就需要找到多邊關係中的失衡點,然後有針對性地去調理,去治療,使其歸於平衡。理順複雜的關係,就像帶兵打仗,要分析各方面的利害關係,所以中醫有「用藥如用兵」之說。把五行從關係論來討論,意義非常重大。我前兩年看過一個女性患者,滿口都起瘡,舌頭也爛得可怕,西醫診斷叫多形性紅斑。她來找我看,我根據中醫的五行學說來給她診治。
  • 西醫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與中醫整體辯證思維的區別
    西醫雖然在中國發展了近百年,但西醫理論仍然以身體的局部病毒為主,缺乏整體觀念。主要依靠光、電、磁等現代化手段,能夠更加透徹地看清人體的組織器官和結構,什麼器官有什麼異常。但就是這樣,西醫無論怎樣重視病理和解剖,人類許多疾病的病理病因仍然沒有弄明白。
  • 科普系列一|中、西醫不同醫學理念下的平衡膳食觀
    中國營養學會推出平衡膳食寶塔,共分五層,包含了人們每天應吃的主要食物種類,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應佔的比重通過其在寶塔各層位置和面積不同來區別。平衡膳食寶塔��意思是說五穀雜糧是非常有營養的,但豆類食物不能少。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五穀雜糧裡缺少賴氨酸,而恰恰是豆類食物中的賴氨酸是非常豐富的,所以古人說「失豆則不良」。我們平時可以每天都吃點豆粥、豆包以及豆莢類蔬菜,這些都是比較健康的食材。
  • 料中的各種「絨」,到底有什麼區別?
    面料中的各種「絨」到底有什麼區別?哪種面料是天鵝絨、法蘭絨......傻傻分不清楚。今天我們認識下天鵝絨、金絲絨、搖粒絨、珊瑚絨、法蘭絨...絨面絨毛濃密,毛長且略有傾斜,但不及其他絨類平整。一般用於婦女的服裝、帷幕和裝飾用品。金絲絨面料手感絲滑,有韌性,做衣服的確蠻上檔次的。雖然會掉點毛,但清洗過後柔軟、親膚。
  • 脾-中醫藏象與西醫解剖之不同
    經常有病人拿著化驗單說:我的化驗指標都正常,為什麼說我腎虛。 對於心、肝、脾、肺、腎五臟的內涵,中醫藏象是「藏居於內,象現於外」的五臟學說,中西醫角度是不同的。
  • 癌症治療,中醫和西醫到底哪個靠譜? 中醫西醫哪個靠譜?其實各有...
    中醫西醫哪個靠譜?其實各有千秋其實,中醫與西醫互相不待見已經有些年頭了,西醫覺得中醫不嚴謹不科學,而中醫覺得西醫治標不治本。而兩者也都在各自的領域當中僵持不下。其實兩者各有千秋,並且細心的人可以發現,其實兩者的特點是可以互補的。
  • 什麼病看中醫,什麼病看西醫?這裡都總結好了
    關於中醫和西醫之間的爭議一直都有,但大部分人對於醫學還是秉持著嚴謹推崇的態度,網上有人對中西醫之間的區別做了一個總結。1、中醫給人找健康,西醫給人找疾病。2、中醫以調理為主,西醫以對抗為主。3、中醫讓人稀裡糊塗的活;西醫讓人明明白白的死。
  • 隔離和防曬到底有什麼區別?
    有這種想法的小姐妹不能說錯,相比夏季,陽光雖然小了,但陽光中的UVA和UVB卻不會減少。秋季的防護和夏季並無區別,無非是隔離和防曬,但隔離和防曬的區別是什麼,很多小姐妹傻傻分不清。今天就有拉羅莎專業護理小媄來給各位媄家人做個分享。防曬霜和隔離霜的區別是什麼?很多小姐妹分不清情況,甚至當做同一樣護膚品使用。
  • 講講四季的動物到底有什麼區別
    作者:寶寶知道 安安的寶貝媽媽一個問號代表著一份疑問,這次我們要講講四季的動物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對此其實我也很好奇,大家和我一起來看看吧平時我們有沒有觀察過四季的變化呢?每個季節到底有什麼區別?翻翻書的內容很簡單,但它不但讓寶寶對事物充滿好奇,也認識了四季的不同性,每個季節都有不同代表它的色彩,有不同的動物它們喜歡不同的季節。這就是奇妙的生物世界!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
  • 生粉和澱粉到底有什麼區別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世間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負,說到美食,對於我這種愛下廚的人可以說是一種享受,每天發表美食視頻,今天說用澱粉,明天說用生粉,這下大家糊塗了,「澱粉」和「生粉」的區別是什麼?有人留言說是一回事,有人則說是兩種東西,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麼,這二者究竟有啥區別?做菜時到底怎麼用?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嘮嘮這裡面的小秘密……
  • 黃成義:五臟五腑的運作——西醫搞不清楚的理論
    接上文:黃成義:氣血論,血液循環論是西醫最大的敗筆!    胃納五穀以養五臟氣。動物受傷後舔傷口,而傷口癒合得很快,就是明證,豈是西醫所說的「好髒哦?會使細菌感染」。故腎氣足,則人強健而不易生病。
  • 留學文書中的CV和Resume到底有什麼區別?
    相信大家在申請美國研究生的時候都會碰到這樣一個情況,有的研究生項目在留學文書材料中讓我們提交的簡歷材料是CV,但是有的項目又讓我們提交Resume。這種困惑在PS和SOP上也有出現過,去網上查也有很多不同的說法,甚至有些人覺得Resume和CV其實差不多這個說法其實是不正確的。
  • 護理學碩與專碩到底有什麼區別?
    很多朋友在考研的時候都會猶豫,到底是選專碩還是學碩呢?下面我來給大家簡單說說兩者異同。先說不同點。一、專業課考試科目不同學碩考試科目根據不同學校而異,有的學校考西醫綜合,有的學校考生理病理。專碩大部分學校都考護理綜合308,很多學校都是自主命題,在官網上還可以搜到前幾年的真題,有的話一定要下載練習。二、招生人數不同大部分學校學碩招生人數低於專碩,周七七關注到的學校大多一年招收學碩1~5個,專碩15~40個。各個院校的招生情況,錄取分數參考目標院校官網。
  • 什麼病看中醫,什麼病看西醫?
    中醫推拿理療是治療該病種的一大特色,配合中藥調養,更有優勢。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推拿不當易造成危險,一定要選正規的中醫醫院,不能隨便去不明底細的小診所看病。    腰椎間盤突出:中西醫皆可。更多情況下中藥配合理療效果較好,西醫主要在手術治療方面有優勢。    面癱恢復:首選中醫。西醫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中醫針灸配合理療效果比較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