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央行持續嚴肅整治拒收現金主體;江蘇信託擬用150億購買信託...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來源:WEMONEY研究室(ID:wemoney1)

年內董事長、行長、副行長多位高管請辭 晉商銀行的挑戰不止高管變動

港股上市近一年半後,晉商銀行管理層開始大換血,涉及董事長、行長、副行長等。高管紛紛請辭背後,該行股價跌去6成,且面臨著來自重組銀行「山西銀行」的競爭。12月9日,晉商銀行董事會宣布,唐一平因工作調動原因,請辭該行執行董事、副董事長等職務,即日生效。除了行長唐一平外,2020年年初,晉商銀行原董事長閻俊生因工作調動原因請辭。晉商銀行於2019年7月18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山西省首家上市銀行。不過,上市之後,晉商銀行股價跌跌不休。截至12月15日,晉商銀行股價已由發行價3.82港元/股,跌至1.51港元/股,股價下跌逾六成,與每股3.8港元的淨資產相差甚遠。【WEMONEY研究室】

央行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 不得排斥或歧視現金支付

中國人民銀行15日發布公告〔2020〕第18號,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公告要求,尊重公眾自主選擇權,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公共服務類等收費要具備現金收付通道,將嚴肅整治拒收現金主體。此外,針對交易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相關經營主體要做好事前告知、尊重公眾選擇。【中國證券報】

江蘇信託獲股東30億財務資助 擬用150億元購買信託計劃

江蘇國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蘇國信」)12月14日發布公告稱,公司之控股子公司江蘇省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江蘇信託)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升存量資金收益,在保障日常運營資金需求的前提下,2021年1至5月擬使用自有資金購買信託計劃,額度不超過人民幣150億元,並授權公司管理層具體實施相關事宜。此外,江蘇國信擬為江蘇信託提供財務資助,總金額30億元,資金來源為江蘇國信公司本部自有資金。【澎湃新聞網】

世聯行回應小貸公司接盤方無營收:用自有資金和家庭積累付款

因近期接連轉讓資產——退出新房聯賣平臺,轉讓旗下深圳市世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於一周前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深圳世聯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世聯行」)12月15日晚間如期回復。根據公告,截至12月15日,上述兩筆總價10.61億元的交易,世聯行已收到款項逾4億元。回應中提到,卓群創展受讓信貸資產的主要資金來源為其自有資金,及其合伙人的自有資金和家庭積累、過往股權投資收益和自籌資金等。世聯小貸有權在代為收取信貸資產債務人支付至世聯小貸的款項後,暫不將該等款項支付予卓群創展,直至卓群創展支付完畢全部價款及因延期支付價款的違約金。【澎湃新聞網】

券商搶灘基金託管市場 25家已獲「入場券」

2020年以來,公募基金髮展態勢迅猛,其總規模已攀升至18.31萬億元,不少券商、銀行等金融機構都盯上了證券投資基金託管這塊「蛋糕」。近日,長江證券、財通證券均獲批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至此,2020年以來,共有8家券商獲批基金託管資格。目前,獲得基金託管資格的券商增至25家。【證券日報】

整理:張國棟

相關焦點

  • 江蘇信託獲股東30億財務資助 擬用150億元購買信託計劃
    原標題:江蘇信託獲股東30億財務資助,擬用150億元購買信託計劃   江蘇國信
  • 這些單位必須具備現金收付通道 拒收現金主體將被嚴肅整治
    其次,中國已經慢慢進入老齡化社會,目前65歲以上人口約有1.76億人,一部分老年人難以較快適應電子支付。從智慧型手機的用戶來看,中國目前有9.5億左右用戶,還有一部分群體沒有智慧型手機,需要使用現金。人民銀行的現金使用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仍有大約13%的居民主要通過現金進行支付。
  • 央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
    12月15日,央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0〕第18號》(以下簡稱《公告》)。《公告》明確,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公告》指出,智能化服務的廣泛應用,正在深刻、持續地改變公眾的生活消費方式。
  • 信託公司信託產品信息更新-12月15日
    2、華鑫信託民安67號豐縣,剩餘額度不足1500萬 3、國元信託湖南株洲,剩餘額度不足3000萬 三、信託行業市場信息 1、央行公開市場今日進行1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操作,今日有600億元逆回購到期。
  • 「無現金」≠不能用!央行再度出手,遇到拒收現金可以這樣舉報
    近年「無現金」趨勢的發展一直伴隨不少爭議,很多不會使用電子支付的老年人出行辦事不便,疫情下拒收現金問題更有所反彈。12月15日,央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發布公告(下稱「第18號公告」),重申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
  • 「健康碼」爭取和公交卡老年卡整合、央行將嚴肅懲治拒收現金主體...
    疫情防控國家衛健委:11月25日新增確診病例21例 其中本土病例9例11月2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2例(上海5例,廣東4例,江蘇
  • 「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背後:央行已三令五申不得拒收現金
    11月24日,一則湖北宜昌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的視頻引發關注。在被爆料的視頻中,工作人員面對冒雨前來繳納醫保的老人明確表示不收現金。央行多次發文嚴查拒收現金行為辦事機構能否拒收現金?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事實上,拒收現金行為早已引起了有關部門重視。
  • WEMONEY日報:包商銀行將由新設的蒙商銀行承接;雲南信託和今日頭條...
    2017年12月,華融消費金融宣布啟動增資事宜,擬將註冊資本將由6億元增至16億元,其二股東合肥百貨大樓集團曾發布公告稱,擬出資2.3億元參與對華融消費金融的增資擴股。但在2019年12月,合肥百貨大樓集團發布公告稱,放棄華融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增資優先認購權,本次增資完成後,合肥百貨大樓集團仍持有消費金融公司股份1.38億股,持股比例將調整至 15.33%。
  • 全年或增4000億 基建信託持續火爆
    中國信託業協會近日發布的三季度數據顯示,基礎產業信託規模持續擴大,三季度末基礎產業信託資產餘額將近1.4萬億元,今年以來新增3700多億元。  三季度資金信託投向基礎產業規模達到1391.8億元,相比二季度末的1191.8億元,環比增長16.76%,同比增長42.4%。今年以來,資金信託投向基礎產業增加3700多億。
  • WEMONEY朝聞:央行問責涉賭持牌支付服務主體責任;中信信託董事長...
    央行嚴肅問責涉賭持牌支付服務主體責任6月11日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顯示,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在京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打擊治理跨境賭博資金鍊工作。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範一飛強調,繼續按照「誰開戶(卡)誰負責」「誰的用戶(商戶)誰負責」「誰的合作客戶誰負責」原則,嚴肅問責持牌支付服務主體責任。
  • 央行:央行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_銀行業...
    經過近幾年的宣傳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以下稱拒收現金)問題總體得到緩解,但仍有一些商戶、機構等主體對自身在現金收付中的責任和義務存在不同程度的認識誤區和偏差,或者基於成本控制、用戶體驗等原因,存在不願意收取現金等現象。
  • 拒收現金將被依法查處 央行再度發文:不得排斥現金支付
    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要求或誘導其他單位、個人拒收現金或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不得通過各種形式宣傳無現金支付或歧視現金支付概念等。央行有關負責人稱,社會對現金的需求將長期存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對現金收付環境又產生了新的影響,拒收現金問題有所反彈,公告的出臺旨在進一步普及現金收付規範要求,促成社會各界達成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的共識,共建多元化支付條件下的現金和諧流通環境。央行也呼籲公眾配合做好整治拒收現金工作,鼓勵公眾依法維權。
  • 央行發文規範現金收付行為,後續還將採取暗訪、巡查等方式強化日常...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日的吹風會上,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強化日常監管,通過暗訪巡查等多種方式摸底排查;建立違法主體名錄庫,重點跟蹤、持續整治;同時深入研究人民幣流通環境發展的規律,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針對性,提升整治的效果。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將現金服務作為基礎性業務央行表示,公告出臺的原因在於,經過近幾年的宣傳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問題總體得到緩解。
  • 央行規範現金收付 釐清拒收現金行為邊界
    同時,對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下稱「拒收現金」)提出具體措施。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大約有13%的居民主要是通過現金進行支付,而不是通過電子支付。「目前中國65歲以上人口達到1.76億人,部分老年人難以較快適應電子支付。智慧型手機用戶有9.5億人左右,還有一部分沒有智慧型手機。」
  • 地產信託最嚴監管:穿透核查資金用途
    緊接著,廣東、北京、廈門、江蘇等多個地區的信託公司內部人士亦向記者證實,其所在公司也已經收到了當地銀保監局的窗口指導。「大概半個月前,我們公司就接到了銀保監局口頭傳達的指導。」同時,在2017年資產規模突破24萬億元的關口之時,信託業通道業務也迎來了疾風驟雨般的監管,2018年信託業規模下降3萬多億元。上海嚴防「鼓肚子」此前,銀保監會要求各地銀保監局信託監管處室「強化責任擔當,做到精於監管、敢於監管」。
  • 用益-信託市場簡報:多個信託產品兌付成疑?
    近幾年來,武漢金凰珠寶通過信託融資非常頻繁,不完全統計,和武漢金凰相關的信託產品如下:ZX693、439金凰珠寶貸款,規模合計約20億;北方信託-金凰珠寶流動資金貸款,規模約6億;長安信託-金凰3號貸款信託計劃,規模約10億;東莞信託泰信及鼎信系列金凰項目,規模約16億等,還有其它信託公司就不一一列舉了,上面這些信託產品有的已經兌付,有的已經延期了。
  • 拒收現金問題有所反彈!央行發布公告: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
    經過近幾年的宣傳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以下稱拒收現金)問題總體得到緩解,但仍有一些商戶、機構等主體對自身在現金收付中的責任和義務存在不同程度的認識誤區和偏差,或者基於成本控制、用戶體驗等原因,存在不願意收取現金等現象。
  • 中信信託穩坐龍頭 江蘇信託人均利潤最高
    68家信託公司在多重挑戰下保持增長態勢,人均利潤超500萬元的公司多達12家,人均年薪超50萬的公司也比比皆是。而眾所皆知的是,一度高速狂飆的信託業已放緩步伐,這種創富神話還能持續多久呢?  截至4月底,信託業68家信託公司2013年報披露工作已正式收官。
  • 消金、信託機構殺入「現金貸」, 中信、渤海信託野蠻擴張引爭議
    另一方面,隨著信託公司與個人借貸之間司法訴訟和消費金融技術服務商「被調查」等事件曝光,消費金融信託業務的合規風控風險也逐漸顯現出來。涉入現金貸引發爭議其通常的做法是,信託公司成立「個人消費信貸類」集合信託計劃後,消費金融服務機構推薦合格借款人,由信託公司審核後直接與個人籤訂消費金融信託貸款合同並發款,借款人直接向信託公司還款。助貸平臺不再直接向借款人收取任何費用,而是由信託支付給助貸機構服務費。此外,也有行業人士提出質疑,信託公司直接向個人發放消費現金貸,是否可能涉嫌「現金貸」?
  • 「海航系」險企渤海人壽去年虧近14億 預付3.07億擬控股渤海信託
    去年虧近14億 現金淨流出近8億公開資料顯示,渤海人壽成立於2014年12月,是首家總部落戶天津自貿區的壽險公司。近八成股份遭質押 擬控股渤海信託渤海人壽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該公司目前股東有17家,其中,13家股東所持渤海人壽86%股份被質押,質押股份佔渤海人壽總股本的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