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自動播放
play
向前向後
文/林羽
視頻來源自網絡
「不收現金,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
11月24日,一則湖北宜昌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的視頻引發關注。在被爆料的視頻中,工作人員面對冒雨前來繳納醫保的老人明確表示不收現金。
老人冒雨繳納現金被拒
網友評論:沒有一點兒人情味
「老人冒雨繳納現金被拒」事件持續發酵,宜昌市醫保局對此作出回應稱,事發地點在秭歸縣茅坪鎮西楚社區,「這反映了我們當地最基層的村一級社區工作人員辦事不夠靈活,圖簡單。」
中共秭歸縣委宣傳部官方微博也發布通報稱,事情發生後,秭歸縣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上門為老人辦理了居民醫保。
拒收人民幣不是違法的嗎?針對老人繳納現金被拒事件,網友也紛紛加入吐槽,「一點沒有人情味兒,隨便來個工作人員收了老人的錢,幫她手機支付一下不就行了,也不是什麼大事兒,能費多少工夫?」
此外,也有一些網友對此表示無奈,並質疑稱「這就是為人民服務?」
央行多次發文嚴查拒收現金行為
辦事機構能否拒收現金?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事實上,拒收現金行為早已引起了有關部門重視。早在2018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便發布公告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包括紙幣和硬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
央行表示,近年來,非現金支付方式的廣泛應用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積極、深遠的影響。但是,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地域差異大、城鄉發展不平衡,消費者支付需求多種多樣,現金支付習慣和偏好仍然廣泛存在。近年來,流通領域人民幣現金使用出現了一些新問題,群眾反映強烈。如一些消費者在旅遊景區、餐飲、零售等行業商戶消費時被拒收人民幣現金,既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也損害了消費者對支付方式的選擇權。
為此,人民銀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出臺整治拒收現金公告,進一步規範社會經濟主體對支付方式的選擇和應用。
今年9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再次發文強調,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貨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中國人民銀行一貫鼓勵現金、非現金等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諧發展,並採取多項措施,保障公眾安全、乾淨使用現金。請各收付主體尊重公眾的支付選擇權,共同維護人民幣的法定地位。
2月15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回籠的現金,將採取紫外線或者高溫等消毒,存放14天以上再投放市場。對於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現金消毒以後,要求存放7天以上再投放市場。範一飛介紹,人民銀行要求商業銀行對外付出現金儘可能以新鈔為主。
近年來,我國非現金支付快速發展,但現金需求有增無減。為推動大額現金管理工作,探索大額現金管理實現路徑,2019年11月5日,央行發布關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在河北省、浙江省、深圳市試點開展大額現金管理的通知(公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根據試點方案,2020年7月先在河北省開展試點。2020年10月起浙江省、深圳市開展試點。
此次試點總體的目標是加強大額現金流通使用情況分析和信息共享,規範大額現金使用,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大額現金交易監測系統,優化現金流通環境,節約社會資源,遏制利用大額現金進行違法犯罪,維護經濟金融秩序。
小貼士
遇到拒收現金,如何舉報?
如果遇到拒收現金行為,可向所在地人民銀行投訴、舉報。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人民幣流通管理投訴電話:67677612;投訴郵箱:jsxjts@163.com;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投訴電話:12363;支付服務管理投訴電話:67677800。
以下情形不屬於拒收現金:
1.商戶是因為臨時缺少現金找零而未能達成交易的;
2.商場設置統一的現金收款櫃檯,各商戶檔口用現金購買商品需到收款櫃檯使用現金交款的;
3.園區、校園內使用內部卡消費,內部卡充值時可以使用現金的。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