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收現金不便 拒收現金違法

2020-12-13 光明時評

  作者:侯江

  如今,非現金支付已經深度普及。從超市購物到公共繳費,從外出旅行到醫院掛號,日常生活的幾乎全部領域都支持刷銀行卡或手機支付。很多人感受到了這種進步帶來的方便。可是,凡事不可走極端。如果現金支付徹底消失,也會給生活帶來不便,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

  今天,央行將發行2019年第五套人民幣的消息再次說明人民幣流通的重要性。此前兩天,央行營管部公布罰單,五家企業因拒收人民幣現金違法行為被給予警告。這五家公司分別是北京易車生活汽車服務連鎖有限公司、北京平潤信和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北京優品家商貿有限公司、北京聯東金橋置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陽光星美國際影院管理有限公司。從公司類型看,經營的主要是影院、汽車服務、房產服務、商品銷售等。現實生活中,拒收現金或者不願意收現金的,其實還有不少。

  非現金支付帶來的好處,除方便之外,還可以節約印製鈔票的成本和資源、減少疾病傳播、杜絕假幣坑人,甚至讓搶劫現金的不法分子無從下手等等。但非現金支付不等於無現金支付,前者是一種進步,是包括現金支付在內的多種支付結算方式之一。而無現金支付則是絕對的、激進的,不嚴謹、不科學,不符合國情。拒絕現金支付的行為,更是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相關規定: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自去年7月以來,央行已在全國範圍內集中整治拒收現金行為,規範旅遊、餐飲、零售、交通運輸等行業以及行政事業、公共服務等領域的現金收付行為,以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但商家拒收現金現象屢禁不止。究其原因,還是缺乏對消費者應有的尊重。

  數據安全和特殊群體的需求,是無現金支付無法迴避的問題。特殊人群、處在不發達地區的人們,可能沒有能力在銀行開戶轉帳,也可能沒有智慧型手機或者不會使用手機支付。不少老人點餐、叫車、預約掛號,多半由子女替代行事。說白了,拒絕現金支付,就是強行剝奪部分人群的消費權利。此外,在信息安全沒有絕對保障的情況下,手機損壞或丟失、程序出錯或崩潰,都會對支付產生極大的威脅。特別是,一旦有災害發生,光纖和終端設施遭到破壞,或者受到黑客攻擊,電子支付可能瞬時癱瘓,讓消費和支付無法實時進行。這些潛在的短板,都需要來未雨綢繆,必須用「現金」築牢支付的安全大壩。

  在當下,非現金支付是大勢所趨,值得推廣,需要完善。但是,無現金支付的概念不宜過度強化。任何拒絕現金支付行為,都不合理,也不合法。所有人能安全、從容地選擇自己的支付和生活方式,才是一種更值得依賴、更有助於發展的和諧狀態。(侯江)

[ 責編:李海晗 ]

相關焦點

  • 「無現金社會」之辯:拒收現金是否違法?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線下商鋪接入多種多樣的掃碼支付和刷卡支付設備,甚至,拒絕接受現金支付的方式。一時間「拒絕現金」是否違法的問題被廣泛熱議。多方觀點認為,根據中國現行法律規定,拒收人民幣屬於違法行為。但相關法律並沒有明確表示,商家拒收現金是否違法,目前存在爭議。拒收人民幣屬於違法行為很明顯,現金在支付中的優勢正在逐漸消失。
  • 不收現金要被罰?全國首張拒收現金罰單出爐!為什麼?
    隨著網絡支付的普及,人們很多消費都不需要現金支付,一個手機便可以便捷地享受衣食住行。但是日前,在西安出現了全國首張拒收現金的罰單,對商家作出了行政警告處罰。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現在就由找法網小編來告訴你吧。
  • 一些場所明確表示不收現金 「拒收現金」合理合法嗎
    「對不起,我們不收現金,您有支付寶或微信嗎?」日前,記者在北京一家大型商場的冰淇淋店裡購買商品時,銷售人員明確表示不收現金。無獨有偶,北京多個名為「唱吧麥頌」KTV連鎖店也表示,「請刷卡或用微信、支付寶等,如果非要交現金,請準備金額正好的,因為沒法找零。」現金這個以往最受歡迎的支付方式被放棄,而拒收現金或不將現金作為首選正被越來越多的商家採用。
  • 法哥來啦丨拒收現金只能掃碼支付 違法嗎?
    視頻中,一名消費者在星巴克購買商品時使用硬幣,遭受店員拒收。一時間,相關話題被推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表示,隨著手機支付的普及,有些商家乾脆不收現金,只接受行動支付。那麼,這種行為到底有沒有違法呢?今天我們的法哥來啦情景劇,就要為大家帶來這樣一個案例。陳滿意是一家小超市的老闆。人如其名,大家對他的服務一向都是給好評點讚的。但是最近,陳滿意卻讓人有些不滿意了。
  • 「拒收現金被記大過」是對「現金歧視」的必要糾偏
    隨著多樣化支付方式的廣泛運用,也出現了少數商戶為圖方便只接受非現金支付、拒收人民幣硬幣甚至紙幣的現象,給部分消費者帶來困擾。眼下,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買賣交易開始步入了「無現金社會」時代。人們開始慢慢地習慣於由隨身攜帶現金轉為行動支付,「一部手機走天下」已然成了現實。
  • 拒收現金違法嗎?
    在相關部門調查的2萬多個受訪商中,近4成表示其在過去1年中曾「拒收現金」;在受訪的3萬多名消費者中,超3成反映其在過去1年內經歷過「拒收現金」。   一些消費者在旅遊景區、餐飲、零售等行業商戶消費時被拒收人民幣現金,既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也損害了消費者對支付方式的選擇權。   去年7月至12月是人民銀行整治拒收現金工作的集中整治期,自該工作開展以來,全國共處理拒收現金行為602起。
  • 「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背後:央行已三令五申不得拒收現金
    play向前向後文/林羽視頻來源自網絡「不收現金,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11月24日,一則湖北宜昌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的視頻引發關注。在被爆料的視頻中,工作人員面對冒雨前來繳納醫保的老人明確表示不收現金。
  • 【以案釋法】電子支付不是拒收現金的理由
    日前,一名網友發布短視頻曝光某知名咖啡店拒收硬幣現金,引人關注。隨後該咖啡店回應稱,支持包括現金支付在內的多種支付方式,疫情期間,更鼓勵顧客使用無接觸式的電子支付方式。隨著第三方支付手段深入人心,購物、用餐、用車、買票等多個場景的現金支付已逐漸被手機掃碼所取代。
  • 哪些是不屬於拒收現金的場景呢?
    如在路邊買點水果吃,卻被告知只能掃碼支付;如在停車場繳納停車費時只可以使用手機支付;如某餐廳更是打出「無現金餐廳」的廣告製造話題;如在旅遊景區內消費被拒收現金;還有調查發現,對於「無現金」支付,老年人更是直喊不方便
  • 拒收現金將被依法查處 央行再度發文:不得排斥現金支付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對現金收付環境又產生了新的影響,拒收現金問題有所反彈,公告的出臺旨在進一步普及現金收付規範要求,促成社會各界達成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的共識,共建多元化支付條件下的現金和諧流通環境。央行也呼籲公眾配合做好整治拒收現金工作,鼓勵公眾依法維權。
  • 老人用現金支付屢遭拒收 是老人落伍還是工作缺失 政府這樣回應
    最近,只會用現金的老人在買票或繳費時被要求用手機支付,屢屢陷入困境,引起了網友關注和吐槽,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11月24日下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到,強化支付市場監管,加大對拒收現金、拒絕銀行卡支付等歧視行為的整改整治力度。
  • 老人獨自冒雨交醫保卻被拒收現金,網友怒了
    近日,有網友拍下心酸的一幕:一位老人獨自冒雨來交醫保,因為櫃檯拒收現金而滿臉無助。視頻中,工作人員告訴老人:「不收現金,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秀衎衎 :就算單位有規定,有良心的人,也應該收了現金幫老人網絡支付一下嘛。
  • 醫院工作人員拒收現金「被記大過」:是必要糾偏
    時下,隨著多樣化支付方式廣泛運用,也出現了少數商戶為圖方便只接受非現金支付、拒收人民幣硬幣甚至紙幣的現象,給部分消費者帶來了困擾。眼下,伴隨行動支付的普及,買賣交易開始步入了「無現金社會」時代。人們開始慢慢習慣由隨身攜帶現金轉為行動支付,「一部手機走天下」已然成為現實。
  • 這些單位必須具備現金收付通道 拒收現金主體將被嚴肅整治
    近年來,非現金支付工具、特別是行動支付快速發展,電子支付範圍越來越廣。特別是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現金收付環境也產生了新的影響,拒收現金問題有所反彈。其中,對於經營主體和客戶面對面進行交易或提供服務的,應支持現金支付;對於線上、線下混合經營且支持線下付款的,在線下收款環節應支持現金支付;對於全部交易、支付和服務均在網絡完成的,可以不收現金;對於在線下採取無人銷售方式經營的,也可以不收現金,但應以適當方式滿足消費者在特殊情況,如手機電量不足、網絡故障等情況下的現金支付需求。
  • 央行規範現金收付 釐清拒收現金行為邊界
    同時,對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下稱「拒收現金」)提出具體措施。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大約有13%的居民主要是通過現金進行支付,而不是通過電子支付。「目前中國65歲以上人口達到1.76億人,部分老年人難以較快適應電子支付。智慧型手機用戶有9.5億人左右,還有一部分沒有智慧型手機。」
  • 公然拒收?老人冒雨交醫保櫃檯拒收現金,櫃檯前低頭無助讓人心疼
    導讀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很多東西商品都偏向智能化,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現在人們的身上是不是很少裝現金了,基本上都是手機支付,不管是在線下還是在線上,手機就能滿足人們的想法!但是我們或許是不是已經忘記有一類人跟不上社會的發展了,沒錯,就是那些白髮蒼蒼的老人,在他們手上只有現金!也根本不會用智慧型手機!他們沒有任何的錯誤!事情描述11月23日,湖北宜昌,有網友拍下令人心酸的一幕:獨自冒雨來交醫保的老人因為拒收現金滿臉無助。
  • 中國銀行邢臺市冶金路支行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宣傳活動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集中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邢臺市冶金路支行高度重視,積極傳導人行工作要求,認真學習人民銀行《關於持續做好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工作的通知》內容,切實將現金收支服務工作落實落細,規範一線服務人員業務操作流程,為客戶提供有效便捷的兌換服務,確保現金供應順暢,收兌合規。
  • 「無現金」≠不能用!央行再度出手,遇到拒收現金可以這樣舉報
    近年「無現金」趨勢的發展一直伴隨不少爭議,很多不會使用電子支付的老年人出行辦事不便,疫情下拒收現金問題更有所反彈。12月15日,央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發布公告(下稱「第18號公告」),重申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
  • 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 人民銀行金華市中心支行在行動
    針對廣大市民朋友關於拒收現金的疑惑以下十個快問快答請大家多多了解1.拒收人民幣現金是否屬於違法行為?答: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包括紙幣和硬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 遊樂園回應遊樂項目拒收現金
    可是事與願違,在安徽合肥一個遊樂園中,遊客付先生情緒激動大聲質問工作人員為什麼拒收現金。「我不要人家付,我手機裡有的是錢。我就問你,你們憑什麼不收現金?」「你有用沒有你找你們家領導啊!」「你當不了家你就不要來助理!」原來,付先生帶女兒遊玩某一項目時,工作人員拒收現金。付先生表示,他手機都拿出來了,不知道怎麼一句話就被激到了,他今天就要付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