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哥來啦丨拒收現金只能掃碼支付 違法嗎?

2020-09-05 湯包TV3

《法哥來啦》

主辦:武漢市司法局 武漢市普法辦

承辦:武漢廣播電視臺科技生活頻道 情景普法劇《法哥來啦》以來自現實中的真實案例故事,採用演繹情景劇的方式,利用卡通形象「法哥」深入淺出地提出事例中的法律盲點,進而給出清晰的法律解釋。

8月25日(周二)晚上八點至八點半,

武漢廣播電視臺科技生活頻道

《生活全報導》欄目《法哥來啦》專欄將播出

​《法哥來啦》

「拒收現金只能掃碼支付 違法嗎?」

敬請關注!

武漢廣電網及掌上武漢APP

都可以觀看直播和回放!

最近,有一段視頻在網絡上引起很多人的熱議。視頻中,一名消費者在星巴克購買商品時使用硬幣,遭受店員拒收。一時間,相關話題被推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表示,隨著手機支付的普及,有些商家乾脆不收現金,只接受行動支付。那麼,這種行為到底有沒有違法呢?今天我們的法哥來啦情景劇,就要為大家帶來這樣一個案例。

陳滿意是一家小超市的老闆。人如其名,大家對他的服務一向都是給好評點讚的。但是最近,陳滿意卻讓人有些不滿意了。原因就是,顧客在結帳時,陳滿意不接受現金支付,只讓掃碼付款。

說起不收現金的理由,陳滿意是頭頭是道。他覺得,掃碼支付,不用擔心收假鈔,交易有記錄,每天算帳也方便。是一件幫消費者省力,自己也省心的事。

但是,消費者李樂樂卻不這麼認為。

李樂樂:「你曉不曉得,不收現金的行為是違法的。」

陳滿意:「我一不偷,二不搶,違什麼法了?」

看著陳滿意毫無悔改之意,李樂樂撥打了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熱線電話12363,對其進行了舉報。很快,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營業管理部的執法人員趕到了現場。

專家解讀:「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拒收現金是違法行為,我們要求你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立即進行整改,停止違法行為。」

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營業管理部的工作人員明確告訴陳滿意,在消費者交付現金時,商家有義務接受。商家可以鼓勵消費者使用第三方平臺消費,但不能強迫。

現在陳滿意悔不當初。同時,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營業管理部的工作人員也提醒大家,只要遇到商家拒收現金的情況,就可以撥打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熱線電話12363進行投訴。

法哥有話說

行動支付的便捷性不僅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商家的結算方式,一些商家乾脆掛出了「不收現金」的牌子。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不收現金」的做法從法律上看卻是一種違法行為。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另一方面,從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角度來看,拒收現金也侵犯了消費者有選擇採用合法正當的方式來支付的權利。法哥在此奉勸那些「拒收現金」的商家,不要只從自己的好惡出發拒絕現金支付,必須採取現金支付與行動支付相結合的方式,讓消費者自由選擇。


鳴謝

湖北我們律師事務所

湖北酬信律師事務所

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營業管理部

吳學江 飾演 陳滿意

孫 藝 飾演 李樂樂

杜惠國 邱春生 飾演 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營業管理部工作人員

相關焦點

  • 「無現金社會」之辯:拒收現金是否違法?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近日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我國使用網上支付的用戶規模達到5.11億,其中,手機支付用戶規模增長迅速,達到5.02億。手機支付的便捷性不僅大大提升了消費者的用戶體驗,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商家的結算方式。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線下商鋪接入多種多樣的掃碼支付和刷卡支付設備,甚至,拒絕接受現金支付的方式。
  • 【以案釋法】電子支付不是拒收現金的理由
    日前,一名網友發布短視頻曝光某知名咖啡店拒收硬幣現金,引人關注。隨後該咖啡店回應稱,支持包括現金支付在內的多種支付方式,疫情期間,更鼓勵顧客使用無接觸式的電子支付方式。隨著第三方支付手段深入人心,購物、用餐、用車、買票等多個場景的現金支付已逐漸被手機掃碼所取代。
  • 掃碼風行,你還花「錢」嗎?現金仍不可被完全替代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製圖:郭 祥電子支付在生活中越來越普遍,但現金仍不可被完全替代掃碼風行,你還花「錢」嗎?(熱點聚焦)現金與非現金支付各有利弊行動支付迅速發展,使用紙幣的頻率越來越低。但現金看得見、摸得著,不依賴於任何介質,簡單便捷「有現金的可以這邊結帳。」12月13日下午,在北京市朝陽區建國路附近一家便利店,收銀員不停招呼著排隊結帳的顧客。張明工作的單位離便利店不遠,經常到這裡買東西。他說,每天到了飯點,顧客就特別多,結帳的隊排得很長。「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用手機支付,需要收銀員挨個掃碼,人多了反而比用現金還慢。
  • 哪些是不屬於拒收現金的場景呢?
    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隨著社會對各種支付方式的使用和普及,我們的消費支付方式從傳統的現金、銀行卡轉變成現金、銀行卡、網際網路支付和行動支付並存的多樣化支付工具體系,其中「行動支付」是目前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之一。一、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過如下情形嗎?
  • 「關注央行『不得歧視現金令』」系列報導之一 探訪:掃碼支付居多...
    』」系列報導之一  探訪:掃碼支付居多 現金支付佔比較少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黃虹  近年來,由於智慧型手機和行動支付的普及,掃碼支付成為一種趨勢,許多年輕人身上幾乎不攜帶現金。12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2020〕年第18號公告,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明確要求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那麼,在我市現金支付環境如何?市民有沒有遇到拒收現金的情況呢?記者就此進行了實地探訪。  日常消費:掃碼、現金不設限 沒有商家拒收現金  12月22日,在秦州區民主東路一家水果店,店長小雷正在為前來購買水果的顧客結帳。
  • 拒收現金違法嗎?
    隨著行動支付的迅猛發展,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的情況,也越來越普及,這在方便大家的同時,也出現了新問題,就是有些商家,直接拒收人民幣。
  • 鼓勵行動支付不等於拒收現金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鼓勵行動支付不等於拒收現金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公告稱,人民幣是中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中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隨著掃碼支付、銀聯閃付、網上支付等方式的興起和銀行卡的全面普及,大多數人可以「一部手機走天下」。不過,現實中部分商家或公共服務領域拒收現金的行為,不僅剝奪了消費者支付選擇權,也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貨幣尊嚴。基於此,人民銀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發布公告,任何單位和個人拒收或排斥現金支付將被依法查處。
  • 法哥來啦丨公積金的套路
    《法哥來啦》主辦:武漢市司法局 武漢市普法辦承辦:武漢廣播電視臺科技生活頻道 情景普法劇《法哥來啦》以來自現實中的真實案例故事,採用演繹情景劇的方式,利用卡通形象「法哥」深入淺出地提出事例中的法律盲點,進而給出清晰的法律解釋。
  • 老人用現金支付屢遭拒收 是老人落伍還是工作缺失 政府這樣回應
    不久前在市民之家的稅務櫃檯上稅時,櫃檯工作人員說不收現金,也不能用微信和支付寶付款,只能用儲蓄卡刷卡支付。我沒有帶儲蓄卡,只帶了現金和手機,卻不能支付。我立即問到:1、什麼時候規定上稅不能用現金了?人民幣現金不是合法的貨幣嗎?2、誰給了你們拒收人民幣的權利?
  • 一些場所明確表示不收現金 「拒收現金」合理合法嗎
    「對不起,我們不收現金,您有支付寶或微信嗎?」日前,記者在北京一家大型商場的冰淇淋店裡購買商品時,銷售人員明確表示不收現金。無獨有偶,北京多個名為「唱吧麥頌」KTV連鎖店也表示,「請刷卡或用微信、支付寶等,如果非要交現金,請準備金額正好的,因為沒法找零。」現金這個以往最受歡迎的支付方式被放棄,而拒收現金或不將現金作為首選正被越來越多的商家採用。
  • 只收現金不便 拒收現金違法
    如果現金支付徹底消失,也會給生活帶來不便,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  今天,央行將發行2019年第五套人民幣的消息再次說明人民幣流通的重要性。此前兩天,央行營管部公布罰單,五家企業因拒收人民幣現金違法行為被給予警告。這五家公司分別是北京易車生活汽車服務連鎖有限公司、北京平潤信和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北京優品家商貿有限公司、北京聯東金橋置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陽光星美國際影院管理有限公司。
  • 醫院看病拒收現金,必須用手機支付,網友:醫院還能認識鈔票嗎?
    「你出門帶現金嗎?」「我帶啊」,這是一個很平常不過的問題,在過去可能你出門都會被家人朋友提醒一下,以便不時之需。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你要是這樣關心式的提示你朋友,你的朋友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你,他甚至會覺得你有點木訥。
  • 高小微:便利老年人,國辦發文了丨不得拒收現金、不得將「健康碼...
    來看梳理→應急保障1.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除機場、鐵路車站、長途客運站、碼頭和出入境口岸等特殊場所外,一般不用查驗「健康碼」;2.對需查驗「健康碼」的情形,通過技術手段將疫情防控相關信息自動整合到「健康碼」,簡化操作以適合老年人使用;3.優化代辦代查等服務;
  • 海口商家現金和智能掃碼付款「兩條腿走路」-海口新聞網-南海網
    海口商家現金和智能掃碼付款「兩條腿走路」數字鴻溝上搭起「連心橋」■海南日報記者 張期望「收您200元,找零47元,您慢走!」12月7日下午,在海口海秀路明珠廣場內,今年72歲的符文妹順暢地用現金購買了一件上衣。
  • 商家見現金就擺手,現金支付為何「受歧視」?
    手機成了「錢包」,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享受行動支付帶來的便捷,但少數機構和商戶為圖方便只接受行動支付、拒收現金的現象,給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群體帶來不少困擾。多位市民反映,仍有部分商戶拒絕現金結帳,計程車、停車場、小超市等成為歧視現金支付的「重災區」。現金支付為何「受歧視」?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怎樣才能變通途?
  • 中國人為何很喜歡掃碼支付?而外國人卻依然使用現金和刷卡
    因為現在最流行的支付方式就是掃碼支付,只要掃描二維碼就能進行支付,所以現在出門已經非常方便,也不用帶著一大堆現金出門。即使是出國也是一樣,不過出國的時候你會發現,外國人還是喜歡刷卡支付,或者是用現金支付,對於中國人的掃碼支付他們並不了解,看到的時候反而會覺得很好奇。不過雖然外國人很好奇,可是除了中國之外,很多國家都是無人問津,也無人去嘗試做這樣的事情。
  • 不會手機掃碼,老人會被「丟下」嗎?
    公共運輸在推行行動支付、電子客票、掃碼乘車的同時,保留使用現金、紙質票據、憑證、證件等乘車的方式。推進交通一卡通全國互通與便捷應用,支持具備條件的社保卡增加交通出行功能,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推行老年人憑身份證、社保卡、老年卡等證件乘坐城市公共運輸。
  • 不收現金要被罰?全國首張拒收現金罰單出爐!為什麼?
    隨著網絡支付的普及,人們很多消費都不需要現金支付,一個手機便可以便捷地享受衣食住行。但是日前,在西安出現了全國首張拒收現金的罰單,對商家作出了行政警告處罰。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現在就由找法網小編來告訴你吧。
  • 拒收現金將被依法查處 央行再度發文:不得排斥現金支付
    來源:券商中國原標題:拒收現金將被依法查處!央行再度發文:不得排斥現金支付 不得宣傳無現金支付概念儘管行動支付快速發展,但社會對現金的需求依然會長期存在。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要求或誘導其他單位、個人拒收現金或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不得通過各種形式宣傳無現金支付或歧視現金支付概念等。央行有關負責人稱,社會對現金的需求將長期存在。
  • 法哥來啦丨一場意外引發承攬還是僱傭爭議
    《法哥來啦》主辦:武漢市司法局 武漢市普法辦承辦:武漢廣播電視臺科技生活頻道情景普法劇《法哥來啦》以來自現實中的真實案例故事,採用演繹情景劇的方式,利用卡通形象「法哥」深入淺出地提出事例中的法律盲點,進而給出清晰的法律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