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行動支付不等於拒收現金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鼓勵行動支付不等於拒收現金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公告稱,人民幣是中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中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隨著掃碼支付、銀聯閃付、網上支付等方式的興起和銀行卡的全面普及,大多數人可以「一部手機走天下」。不過,現實中部分商家或公共服務領域拒收現金的行為,不僅剝奪了消費者支付選擇權,也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貨幣尊嚴。基於此,人民銀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發布公告,任何單位和個人拒收或排斥現金支付將被依法查處。

不可否認,使用現金的成本高,因為商家需要花費時間去清點和保管,而且使用現金有安全上的問題。消費者如果攜帶大量現金,容易帶來安全隱患。與此相比,銀行卡支付、行動支付要安全很多。不過,這並不是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的理由。即便是在某些推進「無現金社會」的國家,仍然有許多人選擇現金支付,這取決於消費者的自由選擇。從這個角度看,鼓勵支付方式創新,並不等於「無現金」,更不等於「拒現金」,不能混為一談。

換言之,應該將選擇支付方式的權利交給消費者。一方面,要肯定「非現金」支付的意義,加強對各類支付結算方式的宣傳推廣,讓更多公眾了解各種「非現金」支付結算方式的特點;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公眾支付結算習慣,包括使用現金支付的習慣,由公眾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支付結算方式。特別是銀監管理部門應對相關情況加強研究,儘早修訂完善有關法規,規範行動支付方式,促進「網際網路+消費」健康有序發展。

相關焦點

  • 【以案釋法】電子支付不是拒收現金的理由
    日前,一名網友發布短視頻曝光某知名咖啡店拒收硬幣現金,引人關注。隨後該咖啡店回應稱,支持包括現金支付在內的多種支付方式,疫情期間,更鼓勵顧客使用無接觸式的電子支付方式。隨著第三方支付手段深入人心,購物、用餐、用車、買票等多個場景的現金支付已逐漸被手機掃碼所取代。
  • 拒收現金將被依法查處 央行再度發文:不得排斥現金支付
    來源:券商中國原標題:拒收現金將被依法查處!央行再度發文:不得排斥現金支付 不得宣傳無現金支付概念儘管行動支付快速發展,但社會對現金的需求依然會長期存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對現金收付環境又產生了新的影響,拒收現金問題有所反彈,公告的出臺旨在進一步普及現金收付規範要求,促成社會各界達成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的共識,共建多元化支付條件下的現金和諧流通環境。央行也呼籲公眾配合做好整治拒收現金工作,鼓勵公眾依法維權。
  • 法哥來啦丨拒收現金只能掃碼支付 違法嗎?
    視頻中,一名消費者在星巴克購買商品時使用硬幣,遭受店員拒收。一時間,相關話題被推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表示,隨著手機支付的普及,有些商家乾脆不收現金,只接受行動支付。那麼,這種行為到底有沒有違法呢?今天我們的法哥來啦情景劇,就要為大家帶來這樣一個案例。陳滿意是一家小超市的老闆。人如其名,大家對他的服務一向都是給好評點讚的。但是最近,陳滿意卻讓人有些不滿意了。
  • 一些場所明確表示不收現金 「拒收現金」合理合法嗎
    「對不起,我們不收現金,您有支付寶或微信嗎?」日前,記者在北京一家大型商場的冰淇淋店裡購買商品時,銷售人員明確表示不收現金。無獨有偶,北京多個名為「唱吧麥頌」KTV連鎖店也表示,「請刷卡或用微信、支付寶等,如果非要交現金,請準備金額正好的,因為沒法找零。」現金這個以往最受歡迎的支付方式被放棄,而拒收現金或不將現金作為首選正被越來越多的商家採用。
  • 哪些是不屬於拒收現金的場景呢?
    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隨著社會對各種支付方式的使用和普及,我們的消費支付方式從傳統的現金、銀行卡轉變成現金、銀行卡、網際網路支付和行動支付並存的多樣化支付工具體系,其中「行動支付」是目前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之一。一、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過如下情形嗎?
  • 拒收現金違法嗎?
    隨著行動支付的迅猛發展,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的情況,也越來越普及,這在方便大家的同時,也出現了新問題,就是有些商家,直接拒收人民幣。
  • 「無現金社會」之辯:拒收現金是否違法?
    一時間「拒絕現金」是否違法的問題被廣泛熱議。多方觀點認為,根據中國現行法律規定,拒收人民幣屬於違法行為。但相關法律並沒有明確表示,商家拒收現金是否違法,目前存在爭議。拒收人民幣屬於違法行為很明顯,現金在支付中的優勢正在逐漸消失。對於商家來說,採用移動收支可以避免找零等麻煩,對於消費者來說,動動手指即可實現數位化轉帳。
  • 「拒收現金被記大過」是對「現金歧視」的必要糾偏
    隨著多樣化支付方式的廣泛運用,也出現了少數商戶為圖方便只接受非現金支付、拒收人民幣硬幣甚至紙幣的現象,給部分消費者帶來困擾。眼下,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買賣交易開始步入了「無現金社會」時代。人們開始慢慢地習慣於由隨身攜帶現金轉為行動支付,「一部手機走天下」已然成了現實。
  • 只收現金不便 拒收現金違法
    如果現金支付徹底消失,也會給生活帶來不便,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  今天,央行將發行2019年第五套人民幣的消息再次說明人民幣流通的重要性。此前兩天,央行營管部公布罰單,五家企業因拒收人民幣現金違法行為被給予警告。這五家公司分別是北京易車生活汽車服務連鎖有限公司、北京平潤信和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北京優品家商貿有限公司、北京聯東金橋置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陽光星美國際影院管理有限公司。
  • 向拒收人民幣現金說「不」——中行永康市支行開展「整治拒收人民...
    為打造安全、高效、和諧的人民幣流通環境,根據人民銀行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的工作部署,中國銀行永康市支行於2020年11月16日參加了永康人行組織的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百城千家萬名現場宣傳活動。本次永康中行承辦芝英鎮宣傳點現場宣傳活動,牽頭工行、農行、建行、農商行、郵儲銀行、村鎮銀行、稠州銀行等7家機構開展宣傳,同時還組織人員參加城區大潤發宣傳點的宣傳。
  • 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 人民銀行金華市中心支行在行動
    因此,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屬於違法行為。2.拒收人民幣現金有什麼後果?答:《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在中國境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違者或將面臨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3.哪些場景可以使用非現金支付方式?
  • 拒收現金?央行:不得排斥現金支付,這些應設置人工現金收付通道
    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中國人民銀行採取多項措施,規範現金管理,提高現金流通效率,保障公眾合理、安全、順暢使用現金。(二)鼓勵支付方式和諧發展。現金在保障公眾支付權利、促進文化傳播及在極端情況下穩定公眾預期等方面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
  • 商家見現金就擺手,現金支付為何「受歧視」?
    手機成了「錢包」,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享受行動支付帶來的便捷,但少數機構和商戶為圖方便只接受行動支付、拒收現金的現象,給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群體帶來不少困擾。多位市民反映,仍有部分商戶拒絕現金結帳,計程車、停車場、小超市等成為歧視現金支付的「重災區」。現金支付為何「受歧視」?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怎樣才能變通途?
  • 醫院工作人員拒收現金「被記大過」:是必要糾偏
    時下,隨著多樣化支付方式廣泛運用,也出現了少數商戶為圖方便只接受非現金支付、拒收人民幣硬幣甚至紙幣的現象,給部分消費者帶來了困擾。眼下,伴隨行動支付的普及,買賣交易開始步入了「無現金社會」時代。人們開始慢慢習慣由隨身攜帶現金轉為行動支付,「一部手機走天下」已然成為現實。
  • 市民若遇到拒收現金 可撥打電話投訴舉報
    隨著行動支付方式覆蓋面的擴大,現在使用現金的頻率越來越低,但現金支付仍不可或缺。11月25日,記者獲悉,人民銀行蘭州中心支行組織召開2020年甘肅省持續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家銀行業金融機構主動參與當地人民幣使用管理宣教,企業商戶要依法合規經營,滿足消費者多元化支付需求。同時,人民銀行蘭州中心支行面向社會公布拒收人民幣現金舉報電話:0931-8800710。
  • 老人用現金支付屢遭拒收 是老人落伍還是工作缺失 政府這樣回應
    有網友爆料,11月23日,在湖北宜昌,一位老太太老人獨自冒雨交醫保,但工作人員現場回應告訴她:這裡不收現金,要麼告訴親戚幫忙手機支付,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只有這兩個方式。這位用了一輩子現金的老太太立即懵了,陷入無助的境地。
  • 央行公告: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鼓勵支付方式和諧發展
    中國央行15日發布第18號公告,強調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中國央行採取多項措施,規範現金管理,提高現金流通效率,保障公眾合理、安全、順暢使用現金。鼓勵支付方式和諧發展。現金在保障公眾支付權利、促進文化傳播及在極端情況下穩定公眾預期等方面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非現金支付是在現金基礎上的發展。
  • 央行規範現金收付 釐清拒收現金行為邊界
    同時,對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下稱「拒收現金」)提出具體措施。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大約有13%的居民主要是通過現金進行支付,而不是通過電子支付。「目前中國65歲以上人口達到1.76億人,部分老年人難以較快適應電子支付。智慧型手機用戶有9.5億人左右,還有一部分沒有智慧型手機。」
  • 央行出手對拒收現金行為說不
    12月15日,央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對外發布2020年第18號公告,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障公眾使用現金的權益,打造和諧現金流通環境。  央行在公告中明確了4個基本原則——  一是維護人民幣法定貨幣地位。
  • 重磅|央行:非銀機構不得宣傳無現金支付或歧視現金支付概念
    來源:金融虎據央行官網,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0〕第18號文明確,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中國人民銀行採取多項措施,規範現金管理,提高現金流通效率,保障公眾合理、安全、順暢使用現金。鼓勵支付方式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