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11月23日,網曝湖北宜昌一位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工作人員稱"不收現金,要麼叫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
24日,秭歸發布通報:事發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上門為老人辦理了居民醫保。
登上熱搜:科技在快速發展,不要讓老年人掉了隊
老人用現金交醫保被拒一事引發眾多網友熱議,迅速登上了熱搜榜。
有網友表示,在如今電子信息化的時代,給大部分人帶來了便利,但也有部分人(中老年人和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是被隔離在網際網路資訊時代之外的。社會應該對考慮老人們和其他不方便、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電腦和電子網絡信息的人們,對他們進行特殊關照,給予專業系統的培訓,提供傳統的支付、檢查方式,設置予當面指導和幫助崗位等。
這個社會,應該多一些人情味,多一些善意,在有特殊情況時候,應該給予老年人群體幫助和支持,幫助他們也能享受科技發展的福利,別讓他們被網際網路時代遺忘和拋棄,時代在快速發展,不要讓老年人掉了隊。
也有網友感慨:這個事讓人有點心酸。當社會走得太快時,我們也要停下來等一等那些走得慢的人,尤其是跟不上步伐的老年人。中國是一個整體,不是一個只有新潮年輕人的社會。
破除"智能鴻溝"解決方案
為破除老年人的智能鴻溝,國家隨即出臺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
以下為部分實施方案:
1.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要改善服務人員的面對面服務,零售、餐飲、商場、公園等老年人高頻消費場所,水電氣費等基本公共服務費用、行政事業性費用繳納,應支持現金和銀行卡支付。
2.完善"健康碼"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除機場、鐵路車站、長途客運站、碼頭和出入境口岸等特殊場所外,一般不用查驗"健康碼"。對需查驗"健康碼"的情形,通過技術手段將疫情防控相關信息自動整合到"健康碼",簡化操作以適合老年人使用,優化代辦代查等服務,繼續推行"健康碼"全國互通互認,便利老年人跨省通行。
3.便利老年人乘坐公共運輸。推進交通一卡通全國互通與便捷應用,支持具備條件的社保卡增加交通出行功能,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推行老年人憑身份證、社保卡、老年卡等證件乘坐城市公共運輸。
4.醫院要保證一定現場號源和人工服務窗口;提供多渠道掛號等就診服務。醫療機構、相關企業要完善電話、網絡、現場等多種預約掛號方式,暢通家人、親友、家庭籤約醫生等代老年人預約掛號的渠道。醫療機構應提供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保留掛號、繳費、列印檢驗報告等人工服務窗口。
5.優化老年人網上辦理就醫服務。簡化網上辦理就醫服務流程,為老年人提供語音引導、人工諮詢等服務,逐步實現網上就醫服務與醫療機構自助掛號、取號叫號、繳費、列印檢驗報告、取藥等智能終端設備的信息聯通,促進線上線下服務結合。
6.優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應用。各級政務服務平臺應具備授權代理、親友代辦等功能,讓老年人辦事少跑腿。
7.設置必要的線下辦事渠道。醫療、社保、民政、金融、電信、郵政、信訪、出入境、生活繳費等高頻服務事項,應保留線下辦理渠道,並向基層延伸,為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務。
8.擴大適老化智能終端產品供給。推動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適老化改造,使其具備大屏幕、大字體、大音量、大電池容量、操作簡單等更多方便老年人使用的特點。積極開發智能輔具、智能家居和健康監測、養老照護等智能化終端產品。
事實上,國家快速出手破除老年人智能鴻溝的解決方案得到了一致點讚。
不少人表示,很欣喜看到國辦發文推動解決"智能鴻溝"問題,切實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社會對老人關心程度,可以反映出社會的發展趨勢。
友善的對待今天的老人,就是為了明天我們自己不會受到社會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