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方略答疑-銷售研發下腳料收入如何衝減研發費用

2020-12-27 大成方略

會員:

我公司在研發過程中產生了一些下腳料收入,按規定扣減本年度研發費用後仍有餘額,是否應結轉到下一年度繼續扣減下一年度研發費用?

大成方略: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第二條第(四)項第一款規定,企業在計算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時,應扣減已按規定歸集計入研發費用,但在當期取得的研發過程中形成的下腳料、殘次品、中間試製品等特殊收入;不足扣減的,允許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按零計算。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歸集範圍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40號)第七條第(二)項規定,企業取得研發過程中形成的下腳料、殘次品、中間試製品等特殊收入,在計算確認收入當年的加計扣除研發費用時,應從已歸集研發費用中扣減該特殊收入,不足扣減的,加計扣除研發費用按零計算。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執行指引(1.0版)》第一條第(十九)項規定,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可按規定享受加計扣除政策,實務中常有已歸集計入研發費用、但在當期取得的研發過程中形成的下腳料、殘次品、中間試製品等特殊收入,此類收入均為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收入,應衝減對應的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為簡便操作,企業取得研發過程中形成的下腳料、殘次品、中間試製品等特殊收入,在計算確認收入當年的加計扣除研發費用時,應從已歸集研發費用中扣減該特殊收入,不足扣減的,加計扣除研發費用按零計算。

因此,你公司研發過程中產生的下腳料收入衝減本年度研發費用後仍有餘額的,本年度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按零計算,無需結轉到下一年度繼續扣減。

相關焦點

  • 大成方略名師免費直播,助力企業破解財務難題
    5月28日晚,大成方略推出了一次廣受關注的免費名師直播活動!當天,北京財稅研究院研究員,清華、北大、浙大等總裁班及EMBA特聘講師徐京老師為大家帶來《併購中的控制權問題》,來自全國各地的40餘萬財務人員收看了此次直播課程。
  • 不同口徑的研發費用,要如何區分?
    01三種不同口徑的研發費用我們經常會很疑惑,為什麼審計報告中的研發費用和所得稅彙算清繳中的研發費用,金額不一致?高新技術企業評審過程中的研發費用金額,和符合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有時候也不一致,這要如何區分呢?
  • A股疫苗企業尷尬現實:低調的研發投入 超高銷售費用
    數據顯示,上述納入統計的上市疫苗企業今年一季度平均銷售費用超6000萬元,雖然從絕對數值來看起來並不高。但如果觀察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可以發現,疫苗生產企業的銷售費用水平顯著高於A股平均水平。數據顯示,上述納入統計的疫苗上市企業今年一季度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值為21.01%,略低於同期醫藥行業(22.79%),但顯著高於同期A股市場的整體平均水平,同期A股市場一季度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值則僅為8.15%。
  • 大成方略答疑-以股權進行公益性捐贈所得稅如何處理
    會員:我公司擬以股權向公益性社會團體進行公益性捐贈(非扶貧捐贈),假設持有股權的歷史成本為200萬元,股權公允價值為260萬元,請問我公司是否確定股權轉讓所得,公益性捐贈金額如何確定?如何進行稅前扣除?
  • 西麥食品銷售費用上億 研發投入僅幾百萬
    此外,記者注意到,西麥食品每年的銷售費用上億元,研發投入不過幾百萬元。1月22日,西麥食品財務部一位張姓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桂格被百事兼併之後,可能在各方面的推廣投入比較多,先把市場做大,但是在投入產出方面肯定沒有西麥那麼穩。
  • 博雅生物:2020年一季度主要是銷售費用、研發費用等期間費用有所...
    見博雅2020年一季度銷售費用為1.75億(2019一季度2.02億),華蘭2020年一季度銷售費用為0.3523億(2019一季度0.7866億),萊士2020年一季度銷售費用為0.3746億(2019一季度0.5049億),天壇2020年一季度銷售費用為0.5483億(2019一季度0.5122億)。請問董秘,博雅賣出的血製品淨利潤增長速度趕不上銷售速度,還賣個啥?
  • IPO企業研發費用案例及問詢
    在立項會上,銷售部門會公布已經識別出的正在研發產品的潛在客戶,並了解客戶的需求,估算市場規模,以及潛在客戶帶來的銷售量,證明公司通過研發該項目,有出售獲取經濟利益的意圖。(3)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產生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發行人研發的項目本身就是國外已成功研發並在國內存在銷售的產品或者公司先前已經成功開發並實現銷售的產品的優化升級。
  • 100塊疫苗50塊銷售費用5塊投研發,為何大筆砸...
    相較之下,美國上市藥企中,僅諾華製藥一家,2017年就投入研發費用89.72億元,佔營收的17.9%,默克集團更投入超百億美元的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25.44%。>5、《藥神》中的製藥企業——諾華製藥2017年研發費用89.72億美元,佔營業收入的17.9%;默克集團研發費用102.08億美元,佔營業收入的25.44%;6、A股藥企2017年的研發支出,合計佔諾華製藥的45.74%,佔默克集團的40.20%
  • 樂普醫療參股公司,研發投入僅有銷售費用的11.55%
    一家子公司的貢獻據了解,聖諾生物是一家擁有多肽合成和修飾核心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具有先進、高效的多肽藥物工藝研發和規模化生產能力,其主營業務為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市場容量及較強競爭力的多肽原料藥和製劑產品,同時公司依託在多肽藥物研發和規模化生產領域的技術優勢,為國內外醫藥企業提供多肽創新藥藥學研究服務
  • 學日語的董事長作核心研發 人均研發費用僅25萬 梅思泰克壞帳餘額...
    數據改善背後的真實情況如何,《華夏時報》記者研究發現,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改善或許僅是公司為美化財務數據的步驟。  但是在短期內,梅思泰克依然看好經營環境,並稱公司經營和募投項目收入預期具有論證性的市場前景。  計劃投資1.92億元的大氣汙染治理環保設備建設項目, 梅思泰克認為,項目完全達產後,公司將新增年產180套VOCs廢氣治理設備、50套煙氣治理設備的能力,公司現有產品的產能將得到進一步拓展,每年可新增銷售收入3.7億元,新增淨利潤4810.38萬元。
  • 上市藥企研發費用披露 廣生堂、普利製藥佔比超10%
    和訊網消息 醫藥製造業作為高科技行業,其研發創新近年來受到國家的重視。近期隨著年報的披露,部分上市藥企過去一年的研發費用也被公之於眾。  截至4月19日,A股生物醫藥行業總計有15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7年研發費用數據。其中51家企業研發費用超億元。此外,14家企業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超10%。
  • 西麥食品重營銷輕研發成短板:銷售人員超千人,研發人員僅8人
    另外,西麥食品的銷售費用也一直居高不下,2015年至2017年銷售費用分別為2.17億元、2.22億元和2.51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比例在35%上下,同期扣非淨利潤則分別為0.58億元、0.82億元和1.14億元。
  • 大成集團落戶安徽固鎮:加快研發機制創新 推進產業化管理
    大成食品據了解,臺灣大成集團於2005年10月在固鎮經濟開發區投資註冊成立大成分公司,2007年10月與母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大成集團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雞肉特許供貨商,也是國內肯德基、德克士等快餐連鎖店的最大雞肉供貨商之一,產品出口到日本、韓國、新加坡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與經濟效益。2018年3月,鳳凰網安徽走進入駐於固鎮經開區的大成集團,與大成集團相關負責人範雪芹了解臺灣大成集團的發展模式。
  •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中的人工費用如何界定?
    近期,有不少納稅人諮詢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中的人工費用相關問題,為此,本報特邀深圳市地稅局有關業務負責人進行詳細介紹,敬請關注。 1.哪些人工費用可以扣除? 答:人工費用指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
  • 獨角獸優必選IPO疑雲 超常規發展的銷售收入 研發力度有待提高
    超常規發展的銷售收入企查查數據顯示,2018 年初,優必選完成了 8.2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估值達到 50 億美金,一度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 AI創業公司。而在 2019 年3月份,優必選完成了C+ 輪融資,投後估值不詳,沒有披露。資本之所以青睞優必選,也是有原因的。
  • 漢迪移動重銷售輕研發 財務真實性待考
    漢迪移動如何在短短三年報告期內實現華麗逆轉?  據招股書顯示,公司自成立以來,面向全球市場從事移動應用的開發和商業運營,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  2008 -2015年,公司長期以工作室形式小規模研發iOS生活小工具系列產品,進行商業變現探索;2016年,開始拓展Android產品線,研發並推出多款Android系統工具類產品。
  • 從營收與研發費用上看,國內外頂尖半導體公司之間的差距在哪?
    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避開研發費用這個詞。晶片製造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行業,作為具有高技術含量的重資產業務,其需要投入的資金量巨大。很多時候,研發費用投入多少往往就能看出一家公司追逐先進技術的決心有多大。此前,清華大學微納電子學系主任魏少軍曾在演講中指出,中國是一個晶片進口大國,使用的晶片70%要靠進口,尤其是各類型CPU、存儲器等高端晶片。
  • 首家連續虧損上市公司定價樣本:澤璟生物為何選取「市值/研發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澤璟製藥是第一家選擇標準五的科創板醫藥公司,選取「市值/研發費用」作為可比估值,也是第一家業績虧損的科創板醫藥公司。由於澤璟製藥所有產品均處於研發階段,尚未開展商業化生產銷售,公司產品尚未實現銷售收入且尚未盈利,所以如何給連續虧損上市公司定價,是市場最為關心的話題。
  • 【答疑】銷售預付卡是否繳納增值稅及如何開具發票
    2020-12-30 22:01:03 來源: 大成方略 舉報
  • 吉利汽車研發費用與利潤之謎
    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汽車」)日前發布的2018年財報稱,吉利汽車全年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人民幣(1066億元),同比增長15%,淨利潤達到12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財報發布後,各大證券金融機構紛紛調高了吉利汽車的評級,股市更是應聲大漲,但另一方面,研發投入與利潤數額的謎團再次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