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煮茶季,該如何選一把適合煮茶的壺?這裡有完整攻略

2020-12-20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韋應物曾寫過一首詩。

最後的結句,常被後人誤會成網絡杜撰。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文字簡潔而又有畫面感,有幾分類似現代詩。

一人,一馬,一夕陽。

帶著一壺酒,可以瀟瀟灑灑的走江湖。

但,從暖胃舒懷的角度看,秋冬月夜,露宿客舍,煮一壺熱茶更要貼心。

「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

一壺茶的光陰裡,時間能過得更為寧靜從容。

秋冬季節,天氣寒冷,煮茶無疑是當下茶圈的熱門。

早在剛入秋,氣溫降下來時,相信不少老茶友們已經翻出了煮茶的壺,洗刷乾淨,在咕嚕嚕的煮茶聲音裡,享受著煮茶的樂趣。

但,對於不少剛入門的新茶友來說,提到秋冬煮茶,眼下自然會有疑惑。

那便是,該如何選一把適合煮茶的壺呢?

今天,就來分享幾點個人經驗。

《2》

買一把用作煮茶的壺,建議首先看茶壺的容量大小。

市面上的茶壺類型,五花八門,大小不一。

從喝茶的角度出發,選擇大小適中的壺,會更方便些。

如果茶友們平常在喝茶過程中,大多數情況是獨自飲茶。

在喝茶人數不多時,建議選容量小一些的壺。

一次煮茶時,注水量能夠200-300ml,也就足夠了。

這樣,煮出來的茶水量,能倒滿兩三次公道杯。

一個人在喝茶時,慢慢分湯到杯子裡細品,能消磨不少時光。

這時,如果茶壺容量選太大,選了足足有600-700ml的水量的茶壺。

而在煮茶時,煮一個人喝茶的量,只需往壺內注水1/5,甚至1/6,壺內顯得空蕩蕩的,不方便加熱。

並且,更多的時候,用大茶壺煮茶時,容易注水過多。

煮出來滿滿一大壺的茶,在獨自飲茶的情況下,實在太勉強。

畢竟,秋冬季節,煮出來的茶湯易涼,而一杯接一杯不斷喝茶的情況下,容易使人變成飲水的騾子,失去了品茶的意境。

獨自喝茶,一整壺茶放在電陶爐上保溫,喝上大半天,都不一定能喝完。

更何況,對於品質好的老白茶來說,往往煮茶的次數,遠不止一道。

容量過大的茶壺,煮出來的茶湯沒法及時喝完,未免是種浪費。

通常,這種大容量的煮茶壺,一次性能煮出400-500ml茶湯的壺,更適合多人飲茶的情況。

如果茶友們家中,平常時家人都有喝茶的習慣。

又或者,三五不時的需要經常招待客人喝茶時。

用大茶壺煮一壺甘醇的老茶,最為適合,足夠5-6人分飲。

遇上逢年過節,招待親朋,當喝茶的人數較多時,煮茶待客,不失為好辦法!

要不然,按照平時用蓋碗泡茶的習慣,得一衝接一衝,不停的注水出湯,才能確保客人能舒心喝茶。

而這樣,在一旁不停泡茶的主人,會手腳忙亂,難以周全的顧及在座的全部客人。

對比來說,招待「大部隊」式的客人時,煮茶喝,要更省心。

用於煮茶的壺,容量有大有小。

具體的容量選擇,需要根據平常的喝茶需求決定!

《3》

挑選用作煮茶的壺,第二要點是看材質。

市面上,茶壺的材質有不少。

純銅的,鐵的,高硼矽玻璃的,陶瓷的,粗陶的……不一而足。

但是,從煮茶的角度出發,我們更為常用到的是玻璃壺和陶壺。

而所有金屬材質的茶壺,不建議用來直接煮茶。

畢竟,在高溫沸煮的過程當中,茶葉中含有的鞣酸物質,容易與金屬發生反應。

煮出來的茶湯,風味會受到影響。

那,煮茶的時候,老茶客們常用的玻璃壺和陶壺,分別有哪些好處呢?

玻璃茶壺,材質為現代工藝的耐熱高硼矽玻璃壺,實用美觀。

玻璃質地緊密,可以完整的展現茶香和茶味。

質感光潔的玻璃壺,內外通透,不容易沾染茶漬,清洗要更方便。

煮茶時,透過透明的玻璃壺,可以更好的根據茶湯顏色變化,調整煮茶時間。

從而避免煮茶時間過長,導致煮出來的茶湯滋味太過重口。

方便觀察湯色變化的玻璃壺,對於煮茶新手來說,更為適合。

而陶壺煮茶,則要顯得更具意境。

像是古樸的粗陶類茶壺,本身沒有經過徹底燒結,並且沒有上釉。

所以,粗陶材質的茶壺,內部分布著不少毛孔,往往摸起來,手感比較粗糙。

在煮茶時,粗陶壺可以起到修飾茶湯的作用。

從而讓煮出來的茶,湯感更柔順,更綿滑,更溫柔。

再加上,用粗陶壺煮茶,保溫性好。

冬天的時候,溫上一壺老茶,是不錯的消遣!

《4》

選一把適合煮茶的壺,不論是玻璃壺也好,還是粗陶壺也罷。

在壺型的選擇上,選擇側把壺,煮茶實用性要比提梁壺,來得更好。

原因在於,茶壺一側在有較長的把手時,煮茶過程不容易燙手。

而提梁式的茶壺煮茶,在煮茶揭蓋,或者提壺出湯的時候,手部容易被不斷上湧的水汽燻傷、燙傷。

前個禮拜,村姑陳用了那把老式的玻璃壺,煮荒野冬片。

往壺內注入純淨水後,摁下加熱,等壺內的水燒沸後,再投入幹茶進去煮。

然而,在水燒沸的時候,壺底不斷湧起大水泡。

由於壺口較大,相對寬敞,在用茶夾揭蓋時,源源不斷的高溫水蒸氣跑出。

這時,雖說用了茶夾,但難免還是會燙手。

針對茶壺揭蓋通有毛病,建議茶友們在用其來煮茶時,不妨用上專門的壺叉。

有了壺叉的存在,隔燙隔熱,是煮茶揭蓋時,最為適合的小工具。

通常,一壺茶煮好之後,需要從電陶爐上起出來,放置一旁待涼止沸。

再然後,提起茶壺,將茶湯倒入公道杯內。

提起茶壺時,側把壺的好處,尤為凸顯。

由於提梁壺的提手位置,恰好位於茶壺上方,容易被水蒸氣燻得極熱。

一壺茶剛煮好時,得用茶巾隔熱,才能安全不燙手的提壺。

從防燙手的角度看,側把壺的煮茶優勢,要更明顯。

《5》

最後,一把適合煮茶的壺,需要有內膽嗎?

答案是,有內膽的壺,更適合新手煮茶。

因為沒有內膽的茶壺,直腸直肚。

煮茶時,茶葉完全泡在湯中,與沸水直接接觸,並被全方位360度沸騰。

受到大力煮茶浸泡下,煮出來的茶湯,自然會釋放更多的茶味物質。

這時,如果沒有嚴格把握茶水比例,以及煮茶時間,煮出來的茶湯滋味就會偏重。

而有內膽的壺,相當於多了層緩衝。

煮茶時,茶葉不會完全泡在沸水裡。

安穩的待在內膽裡的茶,頂多被沸騰上湧的滾水,多次衝刷。

這樣衝刷式的煮茶過程下,茶味物質釋放速度相對較慢。

於是,煮出來的茶湯滋味就要更清新靈動。

有了內膽存在,煮茶時間有了更多的迴旋餘地。

用帶內膽的茶壺煮茶,只要茶不要投太多,煮茶時間可以更好把握。

不至於出現,茶味釋放失控,煮出來的茶味失衡的情況。

這點,對於新手茶友來說,更為友好。

最後,帶內膽的茶壺,是懶人煮茶的福音。

煮茶結束後,不會出現煮泡開的葉片,沾滿茶壺內壁,不好收拾的場面。

安穩待在內膽裡的葉底,簡單收拾,就能將茶壺洗刷乾淨。

《6》

眼見著,天氣一天天轉冷。

煮上一壺茶,暖身又暖胃。

在外邊,頂著西風滲來的寒意。

回到屋內,煮上一壺茶,待涼後,趁熱喝上一大碗,最能驅寒。

對於預防感冒來說,很有效果。

閒暇無事時,也可以煮上一壺茶。

伴著咕嚕嚕的煮茶聲,可以寫字,可以看書,還能侍弄花草。

且聽風吟,煮來一壺茶,風雅的意境,也就出來了。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茶,適合煮著喝?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還是巖茶!
    翻箱倒櫃,把春天使用過的煮茶壺重新清洗一遍,開始新一輪的煮茶季。因有了之前的煮茶經驗,駕輕就熟,輕鬆拿出珍藏多年的老白茶,簡單洗茶,水煮沸後,投茶,咕嚕咕嚕煮上一壺,極好。然,在朋友圈中,仍然有許多新茶友存在。
  • 煮茶工具不會挑?養生壺、玻璃壺、粗陶壺,哪個是煮茶的一把好手
    畢竟每一款茶的香氣都不同,每一次煮茶都會留有氣息在壺上,這樣一來,便會導致煮出的茶湯滋味不完全,會受到影響。所以,養生壺其實不太適合煮茶。再來說到粗陶壺。粗陶壺用來煮茶倒是個不錯的選擇。粗陶壺搭配上風爐煮茶,很有意境,有種古人煮茶的風雅的模樣。迎著秋風煮茶,也是很好的選擇。除了以上幾類茶壺外,玻璃煮茶壺的出鏡次數也不少。玻璃煮茶壺,透明質地,可以直接觀察到內部的情況,更加適合新手。
  • 最適合煮水的壺與最適合煮的茶是什麼?
    說到煮茶,我想很多人都很頭疼。因為市面上適合煮茶的煮茶器不多,實用性上都較差,容易破碎等等。朋友們一般會採用玻璃壺、或者陶壺(耐高溫)來煮茶。玻璃壺煮出的茶湯不佳,味道平平,並不像陶壺那樣可以優化茶湯,煮出茶的「韻味」。
  • 什麼茶適合煮,該怎麼煮才會好喝?
    此外,煮茶的時候,茶葉中的高沸點物質才會釋放,這時候的茶湯會變得更加香醇,茶壺煮茶可以讓茶葉釋放出更多的內含物質,效果更好。煮茶還可以使茶葉中的茶多酚、咖啡因、茶色素等物質充分釋放出來,提神、消脂、預防疾病等功效都能得到更大的發揮,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那麼在這麼多茶葉中,有哪些茶葉是適合煮著喝的呢?
  • 冬天適合煮什麼茶?看了就會操作的實用「煮茶攻略」→
    在越來越多人追求「慢生活」的今天,煮茶已經變成一種新的時尚。那麼,冬天適合煮什麼茶?又該如何煮茶呢?今天就來分享給大家。煮茶前的準備容器首先要選擇一個合適的煮茶工具,常用的有玻璃壺、陶壺、銅壺、銀壺等。我們推薦使用玻璃壺來煮茶。首先,玻璃壺平價好用;其次,玻璃壺也方便觀察欣賞湯色的變化,有利於判斷出湯時間,從而更好地保證茶湯口感。對煮茶的新手朋友特別友好。
  • 綠茶、白茶、紅茶、黑茶,六大茶類都能煮茶嗎?這裡有個完整解釋
    4.有一定的存茶年份加持。經多重條件篩選下,適合煮並且能煮出獨特風味的茶,來之不易。先天生長產區環境優渥,良好的原生家庭背景下,茶青鮮葉內質積累方才豐沛。茶樹的生長,喜陰喜溼。適宜的氣溫,通透的土壤,潔淨的空氣,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好茶生長的起點。當一款茶的先天產區平平,不論是泡茶還是煮茶,後期都自然難有好滋味。
  • 冬日煮茶,綠茶、紅茶、黑茶、白茶、武夷巖茶該怎麼選?
    浸著茶香的光陰是美妙的,但將一壺茶煮好,卻沒有那麼容易。將茶煮著喝,茶有六大類,綠茶、黃茶、紅茶、黑茶、白茶、烏龍茶,這些茶中,該怎麼選呢?冬日煮茶,弄清楚六大茶類中哪些茶適合煮,是最為首要的。《2》茶有六大類,拿來煮有什麼要求?
  • 冬至福至:煮茶一壺,溫暖過冬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冬季,煮茶季。陳皮、陳皮普洱、老茶等都可以烹煮,「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茶煙嫋嫋中,故人相見,書香茶香情濃,清趣同享。煮茶要注意不要煮得過濃,濃茶既不好喝也不利於身體健康。一般都是將茶葉衝泡幾次之後再將茶渣烹煮,物盡其用。如果是一開始就將茶葉放進去煮,那麼茶湯顏色紅濃之時就應該倒出來飲用,不要等到濃至發黑時才飲用;然後再續水再煮,越往後煮的時間越長,直至煮茶滋味變淡就可以停止了。
  • 有種「想哭」,叫煮了綠茶,六大茶類中,究竟哪些茶適合煮茶呢?
    此外,煮茶,茶葉的內含物質要豐富,才可以煮出香滑,清香的茶湯。 從煮茶的要求上看,適宜煮的茶葉,需要一定的年份或是發酵程度較高的。 若是隨意煮茶的話,就極有可能煮出一壺苦澀難當的茶湯來。
  • 深秋第一壺茶你煮了嗎?老茶客心水推薦3種茶,滿足你的百變口味
    煮一壺茶,方方面面都有極嚴苛的要求。單是「擇水」這處細節, 就已流傳出無數佳話。按陸羽《茶經》裡提的說法,煮茶的水分為三六九等。分別是山水、江水、 井水。其中,以乳泉、石池漫流的山水為上。然而,在現代生活裡,煮茶取水就簡單多了。選純淨水煮茶, 便足夠發揮出一款好茶的本色。現如今想要煮好一壺茶,大家更關注的內容在於——什麼茶適合煮,選什麼茶煮才好喝?就事論事,以實際的煮茶經驗看,茶友們可以嘗試煮下面提到的這幾種茶。
  • 冬天適合煮什麼茶?看了就會操作的實用「煮茶攻略」
    煮茶和泡茶有什麼區別 泡茶時,一般的不鏽鋼水壺燒水衝泡,水溫只能達到98-99°,不能很好的把一些茶的茶香和茶韻激發出來。 而通過銀壺、陶壺、玻璃壺直接煮茶,水溫可超過100°,這樣的高溫水衝泡出來的茶湯, 口感更加的醇和厚重、香氣會更加濃鬱、甜度也會更高。
  • 致女性:如何給自己挑選一把適合的紫砂壺?
    說了很多關於挑壺的方法,但是從未寫過,女生應該怎麼挑一把紫砂壺。欣兒也曾為挑選紫砂而困擾,看過眾多的紫砂壺,閱讀過不少鑑賞書記,想要下定決心買的時刻還真是少之又少,因為怕,怕不值,怕被說不好,怕是假的....
  • 世人都道煮茶好,那你知道煮茶該選哪種爐子嗎?
    在這時節,凡是老茶都可以拿出來煮一煮。老茶的種類有很多,主要分為3種。老白茶、陳年黑茶、陳年巖茶。不管是哪一種茶,燒一壺水,把茶投入其中,讓茶葉和水一起沸騰幾分鐘,待茶葉中的內含物質融入水中,茶就可以喝了。煮茶為什麼適合冬天呢?最簡單的一點,煮茶,能保證隨時有茶可以喝。
  • 茶語書院 | 冬天適合煮什麼茶?看了就會操作的實用「煮茶攻略」
    煮茶和泡茶有什麼區別 泡茶時,一般的不鏽鋼水壺燒水衝泡,水溫只能達到98-99°,不能很好的把一些茶的茶香和茶韻激發出來。 煮茶前準備 # 容器 首先要選擇一個合適的煮茶工具,常用的有玻璃壺、陶壺、銅壺、銀壺等。我們推薦使用玻璃壺來煮茶。首先,玻璃壺平價好用。
  • 煮一壺茶,溫暖整個冬天!
    適合煮飲的茶葉,大多是些粗老的茶葉。煮飲的方式比衝泡更加深入,更加容易使茶葉內含物質析出。所以,一些粗老的茶葉,可能衝泡的方式不太容易出味,反而比較適合煮飲。比如,一些陳年老白茶,就比較適合煮飲。煮飲的方式更加能發揮老白茶的藥香、陳香。黑茶類的一些品種,都比較適合煮飲。
  • 煮一壺茶,赴一場冬日之約
    >心便雅了起來人們常說「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燒一壺水,泡一杯茶都是將自己從忙碌生活中暫時解放出來的一種方式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浮生若夢,煮一壺飲一旦意識這一點,我們便明白:好爐也該是一件藝術品,集實用與美學於一體。一方面,它能帶給你更好的煮水、煮茶體驗。
  • 年份短的白茶不適合煮茶?這是真的嗎?
    內質不豐富的茶,年份太短的新茶,儲存不當的老白茶,煮出來的滋味都達不到最理想的狀態。單從年份來看,煮好一壺白茶,選足夠存茶年份的茶很重要。那到底,年份短的白茶,適不適合煮茶呢?這裡要先定義清楚「年份短」,究竟是什麼樣的範圍。白茶,按照存茶年份的時間長短劃分,有新白茶、陳白茶、老白茶之分。按茶圈裡約定俗成的界定,當白茶的儲存時間不低於3年時就可以稱其為老白茶。
  • 煮老白茶,煮黑茶,煮紅茶,煮茶的說法這麼多,那茶都適合煮嗎?
    聽一壺咕嚕咕嚕的水聲,喝到的不僅是茶,更有一份閒適與溫情。話說,六大茶類裡有這麼多的茶,究竟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2》傳統的茶類裡,哪些茶適合煮?煮茶,茶入水烹煮得飲。要不然,哪怕是直接煮了,也不容易煮出好味道。傳統的六大茶類裡,按照分類的不同,有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紅茶的區分。其中,可以嘗試用來煮茶的並不多。從喝茶的經驗看,煮茶可以選以下的幾類。
  • 煮茶攻略:煮老白茶該選擇什麼茶具?如何控制火候?
    昨天給茶友們講了煮老白茶可先泡後煮以及如何控制投茶量,來了很多茶友交流經驗,今天接著給大家講講如何選擇煮老白茶的茶具以及火候控制!茶具選擇鐵壺煮白茶時,在茶具的選擇上得慎重。一般不建議使用鐵壺煮茶,鐵壺中的一些物質會與茶葉中的鞣酸發生反應,從而使茶湯變色,影響它的口感和色澤。紫砂壺有些茶友也會選用陶壺和紫砂壺煮茶,但這兩種茶的吸附和過濾作用,雖然能夠祛除一部分雜味,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發現這兩種壺其實也並不太適合用來煮白茶。
  • 冬飲攻略:這些茶適合冬天煮著喝!
    天冷的時候,三五好友,圍著一個紅泥小火爐,煮上一壺老茶,看著熱氣瀰漫,話著往日趣事,這種日子真的很愜意...在越來越多人追求「慢生活」的今天,煮茶已經慢慢變成為一種新的時尚。但是別以為煮茶是今天才有的飲茶方式。煮茶的方式已經在歷史的軌跡中存在幾百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