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煮水的壺與最適合煮的茶是什麼?

2020-12-20 盛銀家族

說到煮茶,我想很多人都很頭疼。因為市面上適合煮茶的煮茶器不多,實用性上都較差,容易破碎等等。朋友們一般會採用玻璃壺、或者陶壺(耐高溫)來煮茶。

玻璃壺煮出的茶湯不佳,味道平平,並不像陶壺那樣可以優化茶湯,煮出茶的「韻味」。而陶壺雖可以煮出茶的韻味,優化茶湯,但是弊端是,如果使用不當,就容易出現炸裂現象。一不小心由於」熱脹冷縮「,你的陶壺就裂了。

銀壺在這點上就不會這樣,銀是一種很好的煮茶器,既不會出現炸裂現象,又可以優化水質,將水質軟化,口感更甘甜。

在水溫上,銀器雖然不能提高水的沸點,但是相對於其他器皿,更容易使茶湯達到沸騰,並且在煮茶過程中由於銀壺外表溫度較高,可將壺內氣溫提升的更高,讓茶香更容易揮發出來,煮出茶香,煮出茶味。

所以銀壺是最適合用來煮水的壺,那最適合用來的煮的茶葉是什麼呢?

對的,是白茶!

白茶屬於微發酵茶,適宜水溫為90-100℃。產地主要集中於福鼎、政和、雲南等地,以福鼎最為有名。它與普洱茶有所類似,可泡可煮。因有等級區分,對於衝泡的方法也就有些不同。

由低到高分為:壽眉、白牡丹、白毫銀針。

適宜衝泡的為:白牡丹與白毫銀針,因帶有芽,煮的話茶湯滋味可能會扣分。

一般拿去用煮茶器煮泡的是壽眉,要是老茶的話那就更好了,如果泡的話,泡不出太多的茶滋味,所以就以煮居多。常言道「白茶是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所以越老的白茶越好。

好茶需好器,更需好方法,無論是哪種器,沒用上正確的方法去衝泡,都泡不出好茶。

喝茶是一種講究,也是一種意境,

只有你真的將「心閒下來」了,

才能喝到好喝的茶,會去講究。

因為心到了,舒適度就到了,好生活也就到了。

相關焦點

  • 什麼茶適合煮,該怎麼煮才會好喝?
    煮茶有什麼好處?煮茶在明清前是中國最為普遍的飲茶方式,直到散茶的出現,飲茶方式才漸漸以衝泡為主。茶聖陸羽的《茶經》中的「五之煮」裡,描述的就是煮茶的詳細過程。煮茶法雖然傳統,但還是具備諸多優勢,如冬天禦寒,北方地區就更合適了。
  • 冬天適合煮什麼茶?看了就會操作的實用「煮茶攻略」
    煮茶和泡茶有什麼區別 泡茶時,一般的不鏽鋼水壺燒水衝泡,水溫只能達到98-99°,不能很好的把一些茶的茶香和茶韻激發出來。 而通過銀壺、陶壺、玻璃壺直接煮茶,水溫可超過100°,這樣的高溫水衝泡出來的茶湯, 口感更加的醇和厚重、香氣會更加濃鬱、甜度也會更高。
  • 茶語書院 | 冬天適合煮什麼茶?看了就會操作的實用「煮茶攻略」
    煮茶和泡茶有什麼區別 泡茶時,一般的不鏽鋼水壺燒水衝泡,水溫只能達到98-99°,不能很好的把一些茶的茶香和茶韻激發出來。 而通過銀壺、陶壺、玻璃壺直接煮茶,水溫可超過100°,這樣的高溫水衝泡出來的茶湯,口感更加的醇和厚重、香氣會更加濃鬱、甜度也會更高。
  • 冬天適合煮什麼茶?看了就會操作的實用「煮茶攻略」→
    在越來越多人追求「慢生活」的今天,煮茶已經變成一種新的時尚。那麼,冬天適合煮什麼茶?又該如何煮茶呢?今天就來分享給大家。煮茶前的準備容器首先要選擇一個合適的煮茶工具,常用的有玻璃壺、陶壺、銅壺、銀壺等。我們推薦使用玻璃壺來煮茶。首先,玻璃壺平價好用;其次,玻璃壺也方便觀察欣賞湯色的變化,有利於判斷出湯時間,從而更好地保證茶湯口感。對煮茶的新手朋友特別友好。
  • 秋冬煮茶季,該如何選一把適合煮茶的壺?這裡有完整攻略
    但,對於不少剛入門的新茶友來說,提到秋冬煮茶,眼下自然會有疑惑。那便是,該如何選一把適合煮茶的壺呢?今天,就來分享幾點個人經驗。《2》買一把用作煮茶的壺,建議首先看茶壺的容量大小。前個禮拜,村姑陳用了那把老式的玻璃壺,煮荒野冬片。往壺內注入純淨水後,摁下加熱,等壺內的水燒沸後,再投入幹茶進去煮。然而,在水燒沸的時候,壺底不斷湧起大水泡。由於壺口較大,相對寬敞,在用茶夾揭蓋時,源源不斷的高溫水蒸氣跑出。
  • 煮一壺茶,溫暖整個冬天!
    適合煮飲的茶葉,大多是些粗老的茶葉。煮飲的方式比衝泡更加深入,更加容易使茶葉內含物質析出。所以,一些粗老的茶葉,可能衝泡的方式不太容易出味,反而比較適合煮飲。比如,一些陳年老白茶,就比較適合煮飲。煮飲的方式更加能發揮老白茶的藥香、陳香。黑茶類的一些品種,都比較適合煮飲。
  • 煮老白茶,煮黑茶,煮紅茶,煮茶的說法這麼多,那茶都適合煮嗎?
    聽一壺咕嚕咕嚕的水聲,喝到的不僅是茶,更有一份閒適與溫情。話說,六大茶類裡有這麼多的茶,究竟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2》傳統的茶類裡,哪些茶適合煮?煮茶,茶入水烹煮得飲。藉助持續的加溫、高溫,促使茶味的不斷浸出。煮茶的過程,有兩大特點。一是水溫比較高,高溫沸煮。二是茶葉和水的接觸時間相對較長。故而適合用來煮的茶葉,它們擁有共性。
  • 有種「想哭」,叫煮了綠茶,六大茶類中,究竟哪些茶適合煮茶呢?
    煮茶,是一件風雅之事,是喝茶的一種方式。 但是,煮茶是水和茶處於一個不斷接觸的過程,如此一來,茶葉的內含物質會不斷釋放。 所以,用來煮的茶葉,若是苦澀味物質含量較高的話,就很容易煮出的茶湯苦澀難耐。
  • 酸奶、煮茶、燉火鍋? 這個電煮壺不簡單!
    米家多功能電煮壺的優勢在於智能控制,可選擇內置程序或APP端對應食譜實現電水壺、電燉盅、電茶壺的功能,只要將原料一股腦的扔進壺內,其餘的都交給程序完成,不管是煮花果茶、做酸奶、還是湯羹粥、燉燕窩,真正做到了養生烹飪自動化。
  • 歲暮天寒,宜煮茶,簡單幾招,教你煮出一壺好喝的白茶!
    大致劃分下來,從古到今,煮茶壺的材質最常用的是粗陶、紫砂、玻璃、金屬。 不過要說到煮白茶上,建議大家使用粗陶壺和玻璃壺煮茶。 為了避免影響茶湯的風味,不適合用紫砂和金屬材質的壺,直接煮茶。 紫砂,材質比較特別。
  • 冬飲攻略:這些茶適合冬天煮著喝!
    天冷的時候,三五好友,圍著一個紅泥小火爐,煮上一壺老茶,看著熱氣瀰漫,話著往日趣事,這種日子真的很愜意...在越來越多人追求「慢生活」的今天,煮茶已經慢慢變成為一種新的時尚。但是別以為煮茶是今天才有的飲茶方式。煮茶的方式已經在歷史的軌跡中存在幾百年了 。
  • 為什麼用陶壺煮水泡茶是最好的?
    ⭕️之前寫過一篇各種壺煮水的文章,裡面提到了大家現在常用的壺的優劣。
  • 什麼樣的茶,適合煮著喝?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還是巖茶!
    而緯度高的地區,入秋早,氣候涼爽得多,於是有小部分茶友選擇煮茶。翻箱倒櫃,把春天使用過的煮茶壺重新清洗一遍,開始新一輪的煮茶季。因有了之前的煮茶經驗,駕輕就熟,輕鬆拿出珍藏多年的老白茶,簡單洗茶,水煮沸後,投茶,咕嚕咕嚕煮上一壺,極好。
  • 六大茶類這麼多,究竟哪些適合煮茶?一次性說完煮茶的那些事
    從飲茶的歷史看,雖說「唐煎宋點」,但煮茶的方式在歷朝歷代都很流行。宋代的米芾在一首《醉太平》,開篇就提及「風爐煮茶,霜刀剖瓜。」爐子上溫一壺茶,可供半日慢慢的消遣。發展到現代社會裡,煮一壺茶喝的方式,在茶圈裡仍舊流行。
  • 年份短的白茶不適合煮茶?這是真的嗎?
    內質不豐富的茶,年份太短的新茶,儲存不當的老白茶,煮出來的滋味都達不到最理想的狀態。單從年份來看,煮好一壺白茶,選足夠存茶年份的茶很重要。那到底,年份短的白茶,適不適合煮茶呢?等到再放幾年,白茶正式存成老白茶後,白茶內會帶來苦澀刺激的味道就更少了,它們轉變成了更多的新物質,哪怕是用於沸煮,也不容易煮出苦澀的湯感。除非是煮茶的方式出了問題,水太少而茶太多,煮茶的時間太長,才會煮出又濃又烈,苦澀難堪的茶湯。總結來看,年份短的白茶裡,新白茶不適合煮。
  • 等一蓑煙雨,煮一壺暖茶
    暮春時節,茶山做茶的工作收尾,暖茶的好天氣也開始接近「尾聲」。一方煙雨落,一盞古茶香,就是在這樣的時令,最適合喝茶。 倘若此時喝一壺老茶,頗有時過境遷,新景配舊事的心境。
  • 那些適合煮著喝的茶-小喜年
    但其實煮茶也是有講究的,不是所有的茶都適合煮,那麼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    老白茶  不是所有白茶都適合煮,如白毫銀針、福鼎雪芽等芽茶不適合煮,因為茶葉如果煮的話,容易苦澀,失去了清甜醇爽的口感。
  • 煮一壺茶,赴一場冬日之約
    >心便雅了起來人們常說「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燒一壺水,泡一杯茶都是將自己從忙碌生活中暫時解放出來的一種方式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浮生若夢,煮一壺飲350秒速熱,為您煮出「剛好」溫度的水,並且遠離電磁的輻射,煮茶更放心。以紅外垂直加熱茶湯,出湯的好處是湯色亮,茶湯不渾濁,茶也十分清香。而且它的顏值高,燒水與煮茶兩用,且不挑壺,日常需求皆能滿足。紫砂壺、玻璃壺、銅壺、陶壺……任何耐高溫材質的壺都可以直接加熱。
  • 壺中生智,煮水如何選?
    拋開產地的原因,我們先從「鐵」和「銀」在材質上的不同來探索在煮水上「鐵壺」和「銀壺」究竟有什麼不同。「喝好茶,用好壺」 是喝茶中最大的樂趣,面對款式多樣、工藝繁多、材質上又有所不同的壺,怎麼選?在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中,銀是一種特殊的存在,首飾、配飾、茶器具、茶配件都會有用到銀,其作為一種稀有金屬又製作方便得到了很多人的親睞。銀作為一種天然的抗生素,在古代便有了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 的說法。而且銀壺煮水時所釋放的銀離子,能除去水中雜質、雜味、細菌等,能使水質變軟變薄。
  • 泡茶,煮茶,蒸茶,究竟哪種白茶衝泡方式,更適合冬天呢?
    跑完步回來,煮一壺老白茶,驅趕身體的寒意,也為剛剛流失的汗液,補充了水分。入冬以後,茶友們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莫過於,「老白茶要怎么喝?」為大家分別介紹三種方式:泡茶,煮茶,蒸茶,究竟哪種更適合冬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