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奶、擠奶、回奶的痛只有媽媽知道,看完想給自己點個讚!

2020-12-23 科學家庭育兒

寶寶出生後,媽媽面臨的第一件事兒就是開奶,從此,便踏上了艱苦的母乳之路。

奶少時要催奶,奶多時要儲奶,上班還要背奶······現在,想順利斷奶都要做各種鬥爭。正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啊!

科長(ID: kexueyuer2012)只想說,做一個合格的「奶牛」太不容易了!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斷奶這件事兒,用對方法能讓寶寶大人少受罪!

1、斷奶,誰說了算?

關於斷奶時機,民間有「夏天不宜斷奶,秋天最合適」這麼一說。緊接著,家長又開始糾結寶寶多大斷奶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兒科學會(AAP)以及中國營養學會都一致建議:

寶寶出生後的0-6個月內應儘量純母乳餵養。

以下是它們給出的建議:

● WHO建議純母乳餵養寶寶6個月, 6個月後添加輔食並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以上。

● 我國營養學會給出的嬰幼兒餵養指南建議,純母乳餵養6個月,7~24月齡嬰幼兒應繼續母乳餵養。

● AAP建議母乳餵養至少1年。

其實,斷奶的合適時機沒有明確的時間界定,還與很多具體情況有關。首先,家長也要想好以下問題

1. 為何斷奶?

2. 如何斷奶?

3. 斷奶後如何餵養?

4. 斷奶後誰來餵養?

5. 心理準備是否就緒?

因此,我們建議大家「因材施教」,根據寶寶和媽媽的身體和心理狀況調整寶寶的斷乳時間。

以下情況不適合斷奶

① 寶寶早產。

早產兒出生後需要媽媽的乳汁提供營養和免疫保護。

② 正值分離。

媽媽上班後寶寶不能完全適應新的生活。

③ 寶寶生病。

寶寶生病時需要好吸收的營養物質和來自媽媽乳房的安撫。

④ 家庭生活發生重大變化。

如搬家、父母離婚,都不是斷奶的好時機。

2、斷奶,不是「一刀切」

斷奶,要循序漸進,根據不同月齡找出合適的斷奶方法。

小於12月齡寶寶

首先要考慮營養替代品和進食方法。選擇安全、適合寶寶的奶粉和輔食,同時選擇適合寶寶月齡並容易被寶寶接受的餐具。

讓寶寶先學會使用奶瓶,再用杯子。第一次教寶寶使用奶瓶的時候,最好是在寶寶不太餓的時候,寶寶會比較有耐心。

如果辦得到,讓寶寶直接過渡到杯子也可以。顏色鮮豔的杯子會吸引寶寶的注意。

同時媽媽也要逐漸減少親餵次數,每2~3天減少一次親喂,通過奶粉或輔食替代。

大於12月齡寶寶

吃奶對1歲以上的寶寶來說更多的是滿足心理需求,吃奶是有效的安撫方法,增進和媽媽之間的親密關係。

斷奶時的寶寶會表現出焦躁,媽媽要做到及時安撫,告訴寶寶斷奶並不等於斷媽。

斷奶的方式可能都不盡相同,找到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① 逐漸減少親餵次數,至每日親餵1~2次再離乳。

② 定時提供食物和水,不讓寶寶饑渴。

③ 採取不提供,不拒絕的策略。

④ 改變日常作息,遠離吃奶環境。

如媽媽避免在寶寶面前換衣服,不在經常吃奶的地方玩耍,如床上。

⑤ 早於吃奶時間提供替代品。

提供替代品不限於吃食物,包括玩玩具、做遊戲等可以轉移寶寶注意力的方式。

⑥ 推遲哺乳時間,哺乳間隔逐漸拉長。

⑦ 縮短哺乳時間,讓寶寶逐漸適應。

⑧ 鼓勵爸爸在離乳過程中扮演積極角色。

在寶寶需要安撫和關注的時候由爸爸替代媽媽,歡樂的遊戲、寬闊的胸膛都能讓寶寶覺得安心。

⑨ 巧用繪本故事引導寶寶離乳。

《再見,媽媽的奶》,告訴寶寶,你現在能吃很多很多飯,可以和媽媽的奶說「再見」啦。在你悲傷和寂寞的時候,媽媽會一直抱著你,在你睡不著的時候,媽媽會一直在你身邊握著你的手。

繪本《奶精靈》也幫助了很多寶寶順利離乳。

不要破壞乳房的美好

不建議在乳房上塗辣椒水、貼創可貼等奇葩大招。

對寶寶而言,乳房是美好的回憶,何必讓寶寶經受殘忍的「酷刑」,讓寶寶身心受到傷害呢!

3、斷奶後,如何科學回奶?

給寶寶斷奶後,就要面臨回奶的問題了。回奶有兩種方法,自然回奶和人工回奶。

前者耗時長但安全且健康,後者耗時短但可能影響乳房的健康。如不是特殊情況,我們建議媽媽選擇前者。

科學、循序漸進地離乳,乳房生產的乳汁越來越少,每日餵奶1~2次時斷奶就可以不漲不疼、順利離乳,無須「排殘奶」

● 如果停止哺乳後乳房脹痛,可以通過吸奶或手擠奶的方式排出部分乳汁,緩解乳房壓力、預防乳腺炎,達到不疼不漲即可。

不建議「排空」乳房,那樣只會刺激泌乳,讓乳腺組織延遲「退休」。

● 可以冰敷乳房和口服止痛藥物緩解脹痛,同時乳房脹痛時要儘量避免同房,以順利離乳。

一般循序漸進地離乳不需要特殊回奶方法。

而在臨床工作中,有時需要快速停止泌乳,醫生會建議媽媽減少液體攝入量,乳房外敷芒硝,口服溴隱亭藥物,直接抑制泌乳功能。

寶寶斷奶是一家人的事情。爸爸也要多抽時間照顧寶寶,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幫寶寶順利度過斷奶期!

科學家庭育兒團隊原創

【科學家庭育兒】國家級出版傳媒機構專業團隊,聯合百名育兒專家與萬千家庭一起,專注寶寶的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家庭親子關係處理

更多育兒難題,關注【微信公眾號:科學家庭育兒】

相關焦點

  • 斷奶、擠奶、回奶的痛只有當過媽媽才知道,看完真想給自己點讚!
    餵養孩子的媽媽們都知道,奶水並不總是處於十分理想的狀態的,會有時候多有時候少,少的時候需要通過一些方法來催奶,太多了又會導致漲奶疼的不行需要抓緊回奶,而上班了之後也要時刻準備好儲奶袋把奶水及時擠出拿回家給孩子喝,真的是想想都覺得很辛苦。所以說,想當一個合格的「奶牛媽媽」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 心中之痛胸前之痛:斷奶後如何回奶?
    作者:寶寶知道 筆墨初心630斷奶的時候媽媽不僅要承受和寶寶二次分離的痛苦,還要承受漲奶之痛。傳統用紗布裹胸的回奶方法實際上是折磨小孩也折磨媽是笨法子,聰明科學的回奶方法才是王道。斷奶後如何回奶能減少媽媽胸前之痛呢?
  • 離乳回奶全攻略:何時給寶寶斷奶?怎樣斷奶?怎樣回奶?
    「孩子10個月了,必須斷奶」「春天來了,該斷奶了」「孩子吃飯了,奶越來越沒有營養,要斷奶了」「男孩子吃奶太久,小心娘娘腔哦。」「XX家孩子都那麼大了,還沒斷奶」或是工作忙,或是迫於輿論壓力,或是有這樣那樣的原因,有不少媽媽都在諮詢關於斷奶,以及回奶的方法。
  • 回奶有多痛?想回奶的媽媽,做好這4件事,輕鬆科學回奶
    如果生孩子是這個世界上第一痛的事情,那麼回奶肯定是排名第二痛的事情。準備要回奶、斷奶的時候,媽媽會經歷堵奶、漲奶、紅腫等情況,每當出現這些情況的時候,媽媽都是非常難受的。媽媽既然經歷身體上的折磨,還要解決孩子斷奶的時候,不適應奶嘴,哭鬧等問題,這是一件身體與精神雙重折磨的事情。這時候,作為家人,作為媽媽本人,要多學會一些技巧或辦法,解決媽媽回奶、孩子斷奶的問題。
  • 如何科學斷奶和回奶?
    斷奶,一個讓所有媽媽惆悵而又隱隱期待的話題。 惆悵的是,斷奶等於斷了自己和孩子之間最天然的親密紐帶。斷奶沒有絕對嚴格的時間標準,但愛馨源建議至少堅持母乳餵養到寶寶滿 6 個月;如果條件允許,堅持到孩子 2 歲最好不過。
  • 斷奶常見6問題 媽媽都要看明白
    >斷奶常見6問題 媽媽都要看明白2017-07-14 11:32: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一般循序漸進地離乳不需要特殊回奶方法,而在臨床工作中,有時需要快速停止泌乳,醫生會建議媽媽減少液體攝入量,乳房外敷芒硝,口服溴隱亭藥物,直接抑制泌乳功能。  3、假如斷奶時,不小心憋的脹痛,怎麼辦?  如果停止哺乳後乳房脹痛,可以通過吸奶或手擠奶的方式排出部分乳汁,緩解乳房壓力、預防乳腺炎,達到不疼不脹即可。  4、打針回奶,可以嗎?
  • 教大家回奶的方法
    準備給寶寶斷奶,可回奶這幾天乳房脹痛,看什麼都不順眼好煩好煩,寶媽們你們使用了什麼方法回奶啊?有個寶媽細心把回奶方法都整理出來給大家啦!   剛生完寶寶的時候,婆婆挖空心思給做容易下奶的飯吃,現在要給孩子斷奶了,回奶又是頭疼的事情,回奶有很多方法,如自然回奶、食療回奶以及藥物回奶,想知道回奶方法的姐妹們要仔細看看哦。
  • 斷奶這樣回奶,媽媽不受罪,寶寶不哭鬧!
    隨著寶寶的成長,母乳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攝取了,媽媽準備斷奶的同時要做好回奶的準備,因為回奶不當會輕者會引起乳房脹痛,嚴重會導致乳腺增生。回奶是一個循循漸進的過程,不可盲目採取快速斷奶的方法,一定要遵循科學的方法。
  • 廠家大揭秘:生完孩子多久才回奶
    生完孩子多久才回奶  斷奶奶漲得停特別厲害的時候,是可以擠出來適量的母乳。但一定不能把乳房裡的母乳排空,一定要控制好量。還有一種是傳統的做法,是儘管奶漲了也不能擠奶,老一輩的人說,漲著漲著就可以回奶了。但是呢,這樣讓乳房不斷的漲奶而不去解決,對媽媽的乳房是有很大危險的,如果乳腺管堵住了,就很有可能會患乳腺炎。
  • 硬憋回奶?打回奶針?都不如科學回奶!
    斷奶成了媽媽和寶寶要面對的事情,同時媽媽也要做好回奶準備。回奶主要有自然回奶和人工回奶兩種方法。回奶時,媽媽要避免刺激乳房,避免泌乳素的分泌產生泌乳反射。如果哺乳時間已經達到10個月以上,而且能夠正常斷奶,一般來說,選擇自然回奶是最好的,而且成功率也很高。
  • 婆婆告訴我,斷奶時孩子見不到我就好了,結果我漲奶痛到崩潰!
    很多寶媽說,給寶寶斷奶時,寶寶哭鬧還有辦法哄一哄,可是自己漲奶是真的痛苦難忍。尤其是聽從老一輩的經驗,將孩子給爺爺奶奶帶,孩子見不到自己,這樣斷奶最有效,而結果就是自己漲奶漲到崩潰。那麼斷奶後出現漲奶的情況,應該怎麼處理呢?
  • 斷奶、回奶很難?一文 get 6個斷奶方法+3個回奶方法!
    世界衛生組織(WHO)倡議嬰幼兒出生後純母乳餵養至少6個月,並建議堅持哺乳24個月以上。如果條件有限,例如媽媽確實存在一些特殊因素,比如個人工作的考慮、醫學原因,或者某些不可控因素等,提前斷奶也是完全可以的,媽媽們千萬不要因此而有太大壓力。
  • 回奶沒回好,憋成乳腺炎!做好2事,助你輕鬆回奶
    之前聽一位寶媽小蕙哭訴自己的回奶經歷,真的讓人十分心疼:小蕙說,她前幾天開始給寶寶斷奶,聽人說回奶只要不給孩子吃就行了,脹奶的時候疼也沒怎麼管,結果昨天突然發燒了,而且乳房有嚴重硬塊,典型的乳腺炎症狀。經歷過哺乳期乳腺炎,沒想到回奶也會得乳腺炎了,又腫又痛,難受的不行,又不知道該怎麼解決?
  • 有一種痛叫「回奶之痛」,學會斷母乳的5個技巧,或能輕鬆回奶
    現在都提倡母乳餵養,所以沒有母乳時千方百計去想辦法催乳,但當母乳充足,想斷奶時,又發現斷奶也是一件痛苦的事,不單單要面對寶寶的哭鬧,而且還容易漲奶,出現乳房脹痛不適,甚至有的會導致乳腺炎的發生。所以對於進行母乳餵養寶寶的準媽媽們,到底要如何科學斷母乳,才能減少這些問題呢?學會斷母乳的5個技巧,或能輕鬆回奶1.
  • 斷奶需要吃回奶藥嗎?你斷奶的時候是怎麼斷的呢?
    由於我妹妹出車禍了我想回去看看我妹妹想帶寶寶回去呢自己一個人又帶不了在車上多麻煩。老公和公公也不放心,我帶寶寶去,還在車上和路上出什麼意外?所以都不然我一個人帶著寶寶去,好吧,不帶就不帶,我說人在家裡給他們帶,他們又說他們不會帶。這件事真的讓我很苦惱。真的很擔心我的妹妹,不想看看他現在情況怎麼樣呢? 寶寶,其實挺乖的,只要你餓了給他喝點奶粉。
  • 斷奶不當影響大,避開4個誤區,「奶牛」媽媽也能做到一滴不剩
    這個方法是不建議採用的,因為斷奶針是激素,這種斷奶方法並不可行,主要是容易導致人體內分泌紊亂失調,甚至有些媽媽會感到頭暈、四肢乏力、噁心想嘔吐的等症狀,並且,是藥三分毒,不建議擅自使用,建議遵循醫生的建議比較好。3、斷奶後,要不要做胸部清空按摩?
  • 避免「回奶痛」「乳房鬆弛下垂」,請媽媽們遵循科學的回奶步驟!
    對於「回奶」這個名詞大家並不陌生,有許多注重身體養生的媽媽們其實也不知道還有科學回奶這麼一回事。很多時候會聽從家裡的媽媽們或者周邊的姐妹們的說法來做,而這些說法很多時候都是大同小異,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們現在聽到的「回奶痛」「會回奶後乳房變松變下垂,甚至變的乾癟」這不應該是一個正常現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您斷奶方式的錯誤。
  • 寶寶幾個月斷奶最好 斷奶奶漲痛怎麼辦
    斷奶起價出現奶脹痛的情況是媽媽們的普遍都會出現的精力。有的媽媽能夠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乳房在不斷的發熱而且變重。就好像胸口錘了大石頭一樣,非常的難受。那麼,媽媽們漲奶痛該怎麼辦呢?   寶寶幾個月斷奶最好   寶寶幾個月斷奶最好?
  • 斷奶後,奶水能自己回去嗎?正確回奶的2個方法與3個注意事項
    斷奶後,忍忍忍外加漲漲漲,奶就回去了?實際上這也是真的!不過,這樣回奶方式不科學!容易引起乳腺炎等,科學回奶才是正道!1、自然回奶適用人群:一般來講,因哺乳的時間已達10個月至1年而正常斷奶者,常常可使用自然回奶方法。2、人工回奶適用人群:而因各種疾病或特殊原因在哺乳時間尚不足10個月時斷奶者,則多採用人工回奶方法。
  • 奶牛媽媽無痛回奶攻略,全是乾貨哦!
    當了媽之後,感覺自己一直都在挑戰極限。忍完了生產的痛,繼續忍餵奶、催奶、堵奶、通奶,現在有要開始繼續「搞事業」——回奶。 胸前硬的像一塊大石頭,分分鐘想割乳…… 先說一下我的哺乳期,一直都屬於奶牛級別的,這次斷奶硬憋了兩天發現完全痛的不行,婆婆還讓我遠離寶寶,更好斷奶,但是我捨不得。還好最後找到了無痛回奶的方法,希望給和我同一情況的寶媽們分享,記得收藏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