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膽小怕事?家長要做好這三點,莫讓孩子成為「軟柿子」

2020-12-15 育兒房間

現如今,校園霸凌已經不再是個陌生的名詞,各種令人痛心的視頻、新聞似乎從不間斷地流出。

我們在感嘆人心不古、校園不再是象牙塔的同時,更應該注意到一個關鍵點:那些遭受霸凌的孩子,幾乎沒有一個是自身性格強勢、勇敢反抗的,而幾乎都是性格老實、膽小、自卑的。

「柿子要挑軟的捏」,這種孩子往往是被欺負了也不敢告訴老師和家長,就只有默默忍讓,這更是助長了欺凌者的囂張氣焰,使得霸凌事件愈演愈烈。

學生時代遭遇校園霸凌的孩子,又很容易因為這種經歷而變得更加懦弱自卑,往往會成為一個膽小怕事、懦弱無能的人,長大後也再難改變。

孩子總是膽小怕事?家長要做好這三點,莫讓孩子成為「軟柿子」:

1、讓孩子學會拒絕

熱心幫助別人是種美德,但更重要的是懂得什麼時候該幫助別人、什麼時候該果斷拒絕。

如果孩子不懂得拒絕,就會變成人人使喚的老好人,而又很容易轉化為任人欺負的受氣包。

作為家長,應該從小就教孩子學會拒絕,給自己的善良定好底線,決不能輕視自己的需求而去滿足他人。

2、不逼迫孩子分享

有些家長生怕孩子變成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總會要求孩子和別人分享,這種情況在二胎家庭的老大身上更是非常常見。

其實,這樣的做法是大錯特錯,家長不該在孩子不願意的情況下強行讓孩子分享,這只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不愛自己,因此失去安全感。

這樣的孩子,小部分會變得異常霸道,大部分則是會變得異常軟弱,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從不知反抗。

逼迫孩子分享,最終逼出來的不是彬彬有禮的謙謙君子,而是失去主見的「軟柿子」。

3、教會孩子勇於反抗

儘管我們不提倡用暴力解決問題,但面對暴力威脅時,也絕不能再躲避退讓,而要堅決反抗。

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勇於反抗,沒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

只要孩子是站在有道理的一方,那就要鼓勵孩子堅決抵抗,哪怕力量不夠強大,氣勢與意志也不能服軟。

沒有誰天生就是膽小鬼、軟柿子,孩子出生時只是白紙一張,是家長在上面塗上了種種色彩。

想要孩子變得堅強勇敢,獨立自主,家長就要教育好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培養孩子的抗爭精神。

親愛的家長們,如果是你家孩子被欺負了,你會怎麼做?

相關焦點

  • 孩子愛心泛濫,長大容易變成「軟柿子」,家長要教會孩子這五件事
    、傷害自己的利益,然而很多家長卻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忽略了這一點,在引導孩子表達善意、愛心的時候,總是以侵犯孩子的利益、讓孩子受委屈的方式來達到此般目的。例如孩子很喜歡的一個玩具,做客的小朋友看到想要帶走,一些家長就會打著「愛心」的名義在百般勸說中讓孩子親手把玩具送出去。諸如此類過度的愛心教育,在長期的積累下便會成為孩子的潛意識,左右著孩子的行為,當孩子獨自面對社會時,很多人便會在了解孩子如此性情的情況下做出欺負孩子的行為。
  • 家長的這3種行為,容易讓孩子變成「軟柿子」,在外面常被欺負
    有一類孩子非常懦弱,即使受到了他人的霸凌,也不敢伸張,更不敢反抗,於是讓霸凌者變得越來越過分。這類孩子,我們稱之為「軟柿子」,想怎麼捏就怎麼捏。很多家長擔心孩子變成「熊孩子」,欺負別人,但家長同時也要避免孩子變成「軟柿子」,受人欺負。
  • 孩子膽小怕事,很可能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家長需要避免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很多家長其實都有困惑的地方,特別是培養早教階段的孩子,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膽小怕事。其實,孩子膽小、害怕生人、看起來不自信等等,這些表現都是由於他們對於未知的「恐懼心理」。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和家庭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孩子在早教階段,由於家庭教育和父母的培養方式,他們對於周圍事物的認知能力,是很弱的。
  • 家長別給孩子灌輸這些思想,容易讓孩子變自卑,被人當「軟柿子」
    ,如果家長常給孩子灌輸這些思想,是會容易讓孩子變自卑,被人當「軟柿子」的。>2、家裡沒錢、沒地位的思想家長總是跟孩子說家裡沒錢、沒地位,孩子一般都會比較「懂事」,遇到喜歡的東西也很少主動去向家長要。但是對於一些本身就有些內向、自卑或者家長將謙讓看得過重的孩子來說,「謙讓」過勁就會變成「好欺負」的軟柿子。
  • 常給孩子灌輸以下思想,娃長大容易被當「軟柿子」捏,父母別犯傻
    正是因為父母經常告訴孩子「凡事忍耐,以和為貴」,向其灌輸遇事忍讓的思想,孩子才會慢慢變得遇事不敢冒頭、不敢抗爭,被欺負了也是忍氣吞聲,所以最容易變成被人拿捏的「軟柿子」。所以,父母不要讓孩子一味忍讓,可以讓孩子別惹事,但也要告訴孩子別怕事。遇到不公平的事,敢於維護自己的權益,被人欺負了知道打回去,打不過也要有態度,告訴別人自己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 孩子會養成「軟柿子」性格,和父母的3種行為有關,父母卻不自知
    家長會發現,孩子並不是生來會自卑、懦弱,這種「軟柿子」的性格大部分都是後天形成的,而這一切,都和父母的教導行為息息相關,只是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罷了。一些家長總是習慣性地否定孩子的長處,比如說否定孩子的智商,說「你怎麼這麼笨」、「別人可以你為什麼不可以」等等這樣的話,讓孩子從心底裡產生不自信的感覺。
  • 為啥孩子「不大氣」?父母做不到這3點,孩子只會成「軟柿子」
    家長有沒有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孩子的懦弱,是不是自己一手造成的?說孩子是「軟柿子」的同時,有沒有想過要改變這種現狀?果果是一名三年級的小朋友,平日裡活潑開朗,特別喜歡和別人交流,但是最近果果媽媽張麗卻發現自己孩子跟往常不太一樣。因為張麗和自己丈夫的性格原因,在家中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張麗夫婦決定的,果果都是聽從和服從。
  • 孩子總是不聽話?缺少安全感成為孩子叛逆主因,家長要注意這三點
    孩子總是不聽話?缺少安全感成為孩子叛逆主因,家長要注意這三點隨著生活壓力的加大,現在很多的家長都非常的忙,所以導致很多的孩子都沒有家長的陪伴,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沒有家長的陪伴,那麼對於孩子來說肯定是會缺少點什麼,生活上與感情上都會存在一定的缺失,而這種缺失,是很難去彌補的,這樣就導致孩子會非常缺少安全感。
  • 常說這三個字的媽媽,容易養出「軟柿子」,不想孩子被欺負早點改
    導讀:常說這三個字的媽媽,容易養出「軟柿子」,不想孩子被欺負早點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常說這三個字的媽媽,容易養出「軟柿子」,不想孩子被欺負早點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膽小怕事怎麼辦?家長運用這4個方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心理
    4個方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心理1、去磨練孩子在家長看到孩子膽小怕事的一面時,就會忍不住指責孩子一番,但任憑說幾次都沒有效果,所以有時候家長不要插手管太多孩子的事,該讓孩子面對的事,就該讓他們面對。孩子在害怕時,安全感是他們最想得到的,這時需要家長安慰、理解、體諒孩子,這一點家長要知道。有些孩子在晚上時不敢睡覺,就是因為怕黑,家長可以多陪孩子一會。孩子害怕打雷家長可以跟孩子科普一下知識,總是家長對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多理解包容孩子。
  • 校園欺凌中,這3類孩子最容易被當「軟柿子」,跟成績沒有關係
    校園生活並不比社會生活要簡單,孩子校園裡的人際交往,不僅影響學習成績,更影響身心健康。校園欺凌中,欺凌者多是面孔單一的「惡霸」,被欺凌者是特色比較鮮明的「軟柿子」。孩子成績突出,卻也遭校園霸凌,家長和老師皆始料未及曾在育兒群注意到一位寶媽傾訴的煩惱,關於孩子遭遇校園欺凌的事情。
  • 這三種父母,容易把孩子培養成「軟柿子」,孩子日後會過的艱辛
    導讀:這三種父母,容易把孩子培養成「軟柿子」,孩子日後會過的艱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三種父母,容易把孩子培養成「軟柿子」,孩子日後會過的艱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膽小怕事?家長可以了解「馬太效應」,讓孩子自信茁壯地成長
    孩子膽小怕事?家長可以了解「馬太效應」,讓孩子自信茁壯地成長很多家長都對如何教育好孩子比較發愁,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大多從小嬌慣,說重了話孩子聽不進去,但是說輕了孩子又聽不進去。在還沒上小學前,孩子在家裡的脾氣還是比較橫的,而且也比較外向,敢於在外人面前表現自己。誰知孩子上了小學後,這幾年性格慢慢地變得更加內向,甚至上課老師點名都不敢說話,回家和家長說話也聲音小得像蚊子。
  • 父母的幾種行為,容易把孩子養成「軟柿子」,將來在社會上很吃虧
    父母的這幾種行為,容易把孩子養成「軟柿子」一般來說,孩子的性格形成的關鍵詞是在3~6歲,對其影響最大的人就是父母家人,軟弱的性格也多半與家長的教育有關,尤其是以下幾種方式:1、經常強勢打壓孩子有些家長喜歡打著「都是為你好」的名號,時刻對孩子進行打壓,比如,要求他們考試必須考滿分,凡事都要達到最理想的狀態,只能無條件接受而且不能反抗。
  • 孩子被同學當「軟柿子」捏?請告訴孩子:你的善良需要帶點鋒芒
    ,和同學建立團結友愛的關係,最後竟然讓桃桃成為了一些壞孩子眼中的「軟柿子」,這可把桃桃媽媽氣壞了。「寶貝,媽媽雖然和你說要成為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但這並不代表你要接受所有人的求助之道嗎?媽媽知道桃桃是個善良的孩子,但是媽媽希望桃桃的善良能夠帶點鋒芒,這樣就不會有一些不懷好意的人來消費你的善良了。
  • 孩子膽小怕事,怎樣讓孩子越挫越勇?這3點家長該知道了
    孩子膽小怕事,怎樣讓孩子越挫越勇?這3點家長該知道了接納孩子的不勇敢是孩子變得勇敢的第一步,也就說無論孩子勇不勇敢,父母都-樣愛孩子,這樣孩子才會在心裡認為父母對自己的愛是無條件的,這樣他就會有更多與人交往的信心和勇氣。
  • 孩子膽小怕事?如何釋放孩子的狼性?運用"狼性法則"更有效
    要想解決問題,首先就要了解問題出現的原因,孩子膽小怕事,可能是以下因素造成的:1.家長對孩子過於嚴格有家長對此就不是理解,為什麼家長的嚴格管教還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怕事了?有的家長認為,有壓力才有動力,這個說法也不能說是錯誤的,但有的家長過分的使用激將法,總是在孩子面前誇讚別人,卻吝嗇的不給予孩子肯定。
  • 「軟柿子」性格的孩子,都是家長親手捏出來的,在哪裡都會被欺負
    從小母親就告訴她:不管是誰都要對人家好,不可以和同學吵架,別人招惹你不要理她。如果在學習吃虧了就吃點虧吧,畢竟你吃了虧人家就不會找你麻煩了。從小被灌輸這種教育理念的珊珊,也養成了一副好性子。家長總想把孩子教育得彬彬有禮,懂事謙讓的好孩子,可是太過謙讓的孩子並不被大家所喜歡,反而被大家當成「軟柿子」一樣,隨意欺凌。
  • 孩子變成「軟柿子」,在外面經常挨欺負,和家長3種行為有關係
    有人把那些好欺負的人稱為「軟柿子」,這樣的人很懦弱,即使受到了委屈,也不敢說出來,更不敢反抗,導致對方變本加厲,會一直被別人欺負。很多家長都擔心自己的孩子變成「軟柿子」,在家長身邊的時候,家長可以保護孩子,但是孩子不能永遠在家裡生活,總有一天要去上幼兒園、上小學,將來還要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如果是這樣的性格,肯定會經常挨欺負。
  • 孩子性格懦弱?背後跟父母的不負責有關,容易被人當「軟柿子」
    其實不然,過於軟弱的孩子往往在生活中會被別人當成「軟柿子」,受盡欺負。正所謂人善被人欺。我們認同善良,但絕不認同這樣失去底線和原則的所謂善良,那些性格軟弱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會成為別人欺負的對象。為了孩子健康成長,為了不讓她們的人生留下陰影,請不要給孩子培養出軟弱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