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博士眼裡的中國:有一批「可怕的90後」,不像我們妄自尊大

2020-12-12 史來賞鑑

近鄰常比較,笑笑鬧鬧。心理學上有個理論,講的是人會羨慕大人物,嫉妒發生在熟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也是這樣,比如中國的鄰居日本、朝鮮、韓國、印度等等,即會互相幫助也會發生摩擦,我們和鄰國發生了很多故事。

中國人尚來愛好和平,我們友好地對待每一個國家,對弱小國家尤其尊重,但是其他國家對我們就不一定什麼樣了。

有些國家本著互利共贏的態度和中國結盟,有些國家本著老死不相往來的態度不建交,有些國家本著幹擾超越的態度故作敵意,而韓國怎麼看待中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韓國人眼中的中國。

韓國人眼中的中國

韓國我們並不陌生,尤其是東北人和韓國人多有往來,一方面東北距離韓國近,很多人選擇去韓國務工或者留學,另一方面東北朝鮮族多,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有一定的貫通性。

在中國人心中,韓國是個很現代、精緻的國家,有一群歌舞昇平的帥哥美女,喜歡韓國天團的人不在少數,韓國人很會製造,上學時幾乎所有人都使用過韓式文具,校門口還開有韓國文具店。

韓國文具先於韓國人抵達中國,大多數韓國人沒有到過中國,因而他們都通過網絡和書籍間接了解中國,很多韓國人認為中國窮人比較多,甚至會出現"中國電梯裡有管理員,因為中國人不會按電梯"這樣的搞笑解釋。

韓國留學生對中國的認識也不一,當他們聽說中國學生坐兩天火車回家時,驚訝地嚇掉大牙。

通常韓國學生認為中國治安沒有韓國好,中國空氣、水土都不如韓國好,而且韓國人很愛和中國人探討歷史問題。

不過並不是所有韓國人都帶著這樣的有色眼鏡,一些韓國教授和學者意識到中國的地大物博和發展潛力,經常和韓國學生講授中國的優秀之處,金博士就是這樣的韓國人。

韓國博士眼中的中國

金博士全名金蘭都,是首爾大學博士生導師,也是韓國總統辦公室和多家大型企業的專家團成員。他始終能夠以平和的眼光看待中國,用睿智引領一代韓國青年。

六年前,金博士受邀參加在上海舉辦的"中國新勢力發展年會",會上他強調"中國很大,歷史文化遺產最多,以後會有更微妙、更精緻的感覺,企業需要將此作為很好的市場機會。"

金博士看到了中國市場的無限潛力,他親自到中國體驗生活,並且鑽研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發展的速度和方式都令他感到震驚。

五年前,金博士還提出另一個觀點:中國有一群可怕的90後。這是他應邀在韓國電視節目《眼見萬裡》中發表的演講,金博士詳細地暢談了他看到的中國變化,對中國強大的行動支付能力表示讚賞。

韓國不僅在支付能力上後進一步,韓國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也逐漸萎縮,因為中國年輕一代蘊藏著無限的潛力,金博士稱之為"最可怕的一代"。

金博士此言一出,立即引發了中國人的興趣,我們也開始反思,中國90後強在哪裡?為什麼會令韓國人感到害怕?

中國90後一代

金博士此言源於一項調查,在"年輕人對未來有多樂觀"這項調查中,超過一半的中國年輕人對未來充滿希望,而韓國、日本、美國和德國等國家的青年人未達半數。

金博士在中國調研期間,隨機採訪了一些中國青年,他們的樂觀和自信給金博士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所以金博士才用"可怕"一詞來形容他的直觀感受。

中國人用十年來劃分年齡段,最初用80後來形容年輕人,因為當時80年代是中國發展和改革的一個分水嶺。後來相繼出現50後、60後、70後、90後、00後這樣的詞彙,90後常常被迫和80後對比。

現在80後開始奔四,90後到了三十而立的時代,很多90後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這也是金博士特殊關注90後的原因,90後如何代表著未來中國將如何。

青年強則國強,青年壯則國壯,當初很多人認為中國80後和90後是垮掉的一代,但是實踐證明,中國90後有其自己的三觀和能力,能夠接下前輩傳過來的接力棒,並且已經在中國各行各業建功立業。

這是讓所有人都十分欣慰的事情,中國後繼有人證明中國的教育水平正在成長,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充分結合,什麼是國家強大的信號,恐怕就是中國青年人的強大,希望中國00後也能如此。

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

金博士對韓國青年撞響警醒之鐘:中國正在崛起,中國青年人懷抱夢想,他們將創造出一個更加強大的中國。這是韓國居安思危的一面,說明韓國還是有一些睿智的人。

前幾年出現韓國與中國爭奪傳統文化事件,韓國人非說中國的傳統文化起源於韓國,一度鬧得十分不歡快,這從側面反映出部分韓國人的不開明和不真實。

韓國人有時候過於驕傲自大,這樣容易走向衰落的極端,一個人和一個國家都應該保持謙遜,這才是不斷進步的階梯。

並不是所有韓國人都在強行壓制中國,在不應該爭奪的地方與中國鬥爭,金博士曾經提及"世界上瞧不起美國的只有朝鮮,看不上中國的只有韓國",這是金博士對韓國民眾的擔憂。

任何國家都應該堅持文化自信,但是文化自信不能夠盲目自信,而應該建立在充分的自我評價基礎上,只有全面地認識自我和世界,才能從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覺,才能真正成為經濟和文化大國。

文/李清宇

相關焦點

  • 韓國教授稱90後是「最可怕的一代」 醫學生實力驗證
    90後曾一直被冠上各種標籤:叛逆、乖張、冷漠,甚至是「垮掉的一代」。然而,近日一位韓國教授的調查,卻讓人對90後們刮目相看。韓國教授在演講中強調,現在中國的90後眼裡已經沒有韓國了,他們追求的是怎樣和美國看齊,韓國的三星、LG等大品牌在這群年輕人的口中已經很難聽到了,常常掛在他們口中的是「成為下一個比爾蓋茨」「打造下一個亞馬遜」。
  • 第一批90後,博士畢業的你,現在年薪多少了?
    第一批90後現在已經三十歲了,有人已經創業成功有人已經一夜暴富,有人還是拿著幾千塊的工資吃著泡麵。那麼博士畢業的你現在年薪多少了呢? 近日,有一位優秀青年吸引起了網友的關注,他就是左鵬飛——在2019年秋招時拿到華為年薪200萬的Offer。
  • 韓國人眼中的中國:可怕的未來
    中國,這兩個字正在成為世界舞臺上不可忽視的兩個字。曾幾何時,我們擁有最廣闊的疆土,擁有最先進的文明,擁有最繁榮的經濟,我們曾經位居這個世界前列,而後又走向岔路,在我們終於回歸徵途時,已經有太多的人遺忘了中國曾經的輝煌,只記得近代以來中國的落後與艱難。
  • 第一批90後已經爬上胡潤富豪榜了,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
    說實話,我現在還是有點懵的,不知不覺,我們這一代人好像忽然之間就長大了,沒有變得很圓滑世故,沒有變得很油膩猥瑣,但我們就不知不覺之間就成為了社會的中堅力量。第一批90後已經爬上胡潤富豪榜了,第一批90後已經成為某市市長了,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
  • 妄自尊大OR 妄自菲薄?
    先是某科技報紙的主編「振聾發聵」的發言驚醒國人,後有某大學院長在畢業生典禮上的「年度最深刻演講」。兩者的共同點是批判國人的妄自尊大傾向,以「事實和數據」駁斥了部分國人所謂盲目的愛國熱情。身在朋友圈,阿幹也拜讀了兩篇雄文(嚴格來說是兩次演講)。拋開立論不談,就內容本身而言,數據和邏輯的硬傷比比皆是。
  • 韓國博士說:來到中國後,徹底擊碎了我的自豪感,我很慚愧
    近日,一位常年在歐洲國家留學的韓國年輕博士談起了他最近的中國之行,他的言辭懇切,表明自己之前所有看法的錯誤性。他說自己之前對於中國有了很多錯誤的認知,但是在他中國一行後,徹底改變了他的觀念。韓國博士說:來到中國後,徹底擊碎了我的自豪感,我很慚愧究竟是怎麼回事?
  • 韓國教授:全世界只有韓國看不起中國,而中國人眼裡根本沒有韓國
    一位韓國教授曾說過這樣的話:「去世界只有韓國看不起中國,而中國人眼裡根本沒有韓國」,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這位教授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在他看來,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的飛速發展,並沒有被韓國民眾看見眼裡,他們甚至認為中國還是比較落後的,這也就是「韓國看不起中國」。而自古以來,中國都不曾把韓國當做一個假想敵,這也就是「中國人眼裡根本沒有韓國」。
  • 在00後眼裡,90後這8種行為簡直low到爆
    後眼裡你們...一直就是中年人啊90後朋友圈日常:一張磨皮81層的45度角自拍配上「寶寶胖了,寶寶不開心」的文字00後請問:這和曉慶奶奶被小自己21歲的弟弟喊「丫頭」相比有啥區別?每到周末遊戲世界就會混進一批豬隊友不堪其煩的老玩家會罵「是誰把這群00後小學生放出來的!」「拜託我們00後想打遊戲逃課翻牆一天25小時隨時可以打好嗎」真正周末被放出來的……是不用上班的90後啊喂!到底誰才是小學生?
  • 韓國大學變成中國「博士學歷工廠」?
    媒體援引韓國首都圈某大學研究生院負責招生的工作人員李某的話稱,某一天一位自稱負責中國大學留學業務的男性(中介)找到研究生院招生處表示,目前中國有許多想拿博士學位的教師,他一次可給該校輸送數十名留學生生源,希望研究生院針對中國的「博士生」專門開設短期博士課程。
  • 第一批年薪百萬的90後註冊會計師
    最近,大家都在朋友圈轉發「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脫髮了」、「第一批90後的胃已經垮了」、「第一批90後已經離婚了」,以及「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被00後氣死了」等等之類的非常「喪文化」的文章。然而,當大多數90後沉浸在喪文化中不遺餘力的相互調侃的時候,有一批90後已經開始年薪百萬了,他們雖然也脫髮,也胃疼,但更多時候是在職場中不停奔波,為了一個項目通宵熬夜,也為了考一本證書曾經睡過圖書館,他們就是第一批年薪百萬的90後註冊會計師。1、有目的的職業選擇,更容易接近成功。
  • 在歐美男人的眼裡,中國、日本和韓國的女孩子哪裡不同?
    原來的時候,其他國家都不了解中國,因此很少有人會到中國旅遊。但隨著網絡通訊的發達,越來越多的外國網友開始慢慢了解中國,被中國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景觀所吸引,紛紛來到中國旅遊。現在在國內的好多城市都可以看到金髮藍眼的外國人,不管是來旅遊或是出差來工作的,外國人都非常多,外國人對中國的印象也很好。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家,不少的歐美遊客紛紛來到中國遊玩。
  • 發40篇SCI,90後博士受聘985教授
    從三年前引發輿論熱議的學霸博導楊樹、劉明偵,到前幾天的劉琬璐……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高校和科研單位至少有10位「90後」教授。從學科領域來看,他們大多屬於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等基礎學科。近日,又有一位90後青年學者獲聘為985高校特聘教授,不過他的學科是礦業工程領域。他就是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的特聘教授——齊衝衝。
  • 為何韓國人眼裡:中國只有「四大料理」世界有五大菜系?
    眾所周知中國有8大菜系(在日本和韓國,中國菜被稱之中國料理)即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對這點我們自然瞭然於心。世界上也只有3大菜系即中國菜系(包括,包括中餐、韓餐、日餐,等一些東南亞的菜系,以中餐為首)法國菜系和土耳其菜系。
  • 第一批90後碩博生的脫髮危機……
    看著他們一個個不解的樣子,我就知道,他們應該都是學文的,畢竟我們理工男真的很容易從一群人中分辨出自己的同類。因為,我們的同類都有著差不多的髮型……前幾天看了一篇文章《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讀完全文,我摸著自己稀疏的頭髮進行思考,我們90後的碩博生應該給這個禿頂比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才有了這麼可貴的數據。
  • 南開有個韓國美女博士 十年奮鬥只為紮根津城
    來中國為追《還珠格格》  李貞玉與中國結緣是因為《還珠格格》在韓國的熱播,她瘋狂迷戀上了漢語,並自學通過了HSK漢語水平考試,還想來華進一步深造。「父母並不支持我來中國,但拗不過我的堅持。」李貞玉打趣的說,「本科期間,我每次交學費,家裡都要殺一頭牛,四年下來,我們家的牛為我的學業犧牲了很多。」
  • 妄自尊大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夜郎自大、目空一切,反義詞有:自輕自賤、自暴自棄,妄自尊大是貶義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貶義,不把別人放眼裡。妄自尊大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妄自尊大(wàng zì zūn dà)成語釋義:過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妄:過分地;尊:高貴。
  • 中國大學教師赴韓貼金 韓國淪為中國「博士學歷工廠」?
    媒體援引韓國首都圈某大學研究生院負責招生的工作人員李某的話稱,某一天一位自稱負責中國大學留學業務的男性(中介)找到研究生院招生處表示,目前中國有許多想拿博士學位的教師,他一次可給該校輸送數十名留學生生源,希望研究生院針對中國的「博士生」專門開設短期博士課程。
  • 中國教育部可認證的韓國中文博士項目
    如果你還不了解韓國的中文博士項目,那麼你可能真的out了。以前一提到去韓國讀博,首先我們要考慮的就是要再學一門小語種,覺得很麻煩,也很浪費時間。但是現在以中文授課的博士項目就在眼前,如果不僅僅抓住的話,那就真的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 美國學者:中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這個文化對外國人吸引太大
    中國近年來不斷在科技領域刷新人類的上限,嫦娥五號、空中造樓機、平板車技術、華為5G,我們的科技水平已經增長到外國人也要羨慕的程度了,當然,中國復興的任務任重而道遠,我們不能驕傲。話雖如此,有一個方面,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是藏也藏不住的,那就是我們的文化。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從亞洲大陸的東南角一直輻射到全世界,像我們周邊的國家,其實就處於「漢語文化圈」中,雖然這些年他們極力地去中國化,也無法否認中國對他們的影響。就像韓國,學過文言文的中國初中生都能看懂韓國的古文,而現在的韓國人自己卻看不懂了,何等可笑。
  • 微博熱議:90後博士,80後博導,國內研究生培養質量逐步上升
    (文字表達不出那種不屑的表情)。@清華大學陸遊遊也指出了不好的一面:主要從本科生說起。最近跟推研學生有些接觸,學生變得更為急功近利(內卷?)。不少同學參與了各式各樣的科研或實習,發表了xx論文(不知道有什麼用)。學校課程設置也開始卷了:一些看上去沒太大作用或者短期內看不到效果的課被砍了,換了一些熱門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