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有8大菜系(在日本和韓國,中國菜被稱之中國料理)即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對這點我們自然瞭然於心。世界上也只有3大菜系即中國菜系(包括,包括中餐、韓餐、日餐,等一些東南亞的菜系,以中餐為首)法國菜系和土耳其菜系。
但是你們知道嗎?在韓國,一些韓國人喜歡將我們八大菜系大而化之簡單稱為「四大料理」,同時在韓國也沒有世界三大菜系一說,他們更相信「世界五大菜系」。
為什麼將中國八大菜系說成「中國四大料理」?我們先來看一下在韓國人眼裡的中國「四大料理」。韓國人是這樣一本正經的介紹道:中國不僅幅員遼闊,個地方的氣候、風土、產品等都各有特色,再加之經濟,地理,文化,習俗等眾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四大料理」。在黃河以北以北京菜為代表;在揚子江下遊以上海菜為代表,在揚子江中上遊則是四川菜為代表,珠江流域以廣東菜為首。
細心的人已經發現,韓國人為我們規劃的「四大料理」完全是以河流為界,根本是不專業,不合理的說法,無端之中減少了我們四個大類菜系。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要問:八大菜系和四大料理不就是一個稱呼嗎?又有什麼關係?無端少了4個菜系,這是簡化了我們多少菜啊,特別是在現如今飲食文化已經成為國際上大賣的軟實力,像美國這樣只有短短200多年歷史也將自己的飲食文化分成了6大菜系,可見飲食文化在如今的重要性。
我們再看韓國人相信的「世界五大菜系」,這一點和剛才他們相信中國只有四大料理的觀點恰恰相反。他們在世界有多少大類菜系上是寧多也不會少,對中國有多少菜系他們是寧少也不會多,我們就能看出在數字大小上的重要性。
換句話說,原本世界有三大菜系,成了五大菜系,是不是分散了三大菜系的權重?同時在三大菜系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名額也增加了上榜的機會。我們再看韓國人在為了擴大韓餐在世界上影響力做的事。比如前期韓國人在紐約時報上為韓國拌飯花費巨資做廣告的這件事,它的標題就是「今天吃拌飯如何?」還有韓日兩方為了泡菜和鹹菜誰是鼻祖,雙方網名口水戰這件事。
我們都知道韓國將泡菜申遺成功這件事,對我們來說:一說到申遺這件事,我們對韓國就有一種狼來了的感覺,如韓國人想將筷子申遺這件事還有端午節申遺這件事,也就不在用介紹韓國人說:朱元璋是韓國人這件事了。可見一些韓國人總是在不留餘力的在豐富和宣傳自己的文化。
所以不管他們認為中國只有「四大料理」,還是世界有「五大菜系」,一方面是不承認我們豐富的飲食文化,另一方面是在大力宣傳自己的飲食文化,爭取能上世界五大菜系的榜單。所以對我們來說中國美食八大菜系還是四大料理就格外重要了,他們這種心思也是昭然若揭。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