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都是中國第二大菜系了!

2020-12-17 新周刊

日劇《深夜食堂》。

無論從哪個維度來看,日料都具備多樣性的特點,跨度很大,選擇很廣,能夠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各種需求。

文/丁正如意

畢業兩三年的一個傍晚,大學時代的班長發來了久違的聚會消息。

「同學聚會吃日料?」我掃了一眼屏幕,嚼著嘴裡的半根辣條嘟囔道。

當同學聚會地點不知不覺地從學校門外的黑暗料理,轉移到高端地段的日本料理,你大概也像我一樣,不自覺地發出「我的朋友中產了」的感慨。

不管你是不是美食愛好者,都會發現近來城中的日料店越來越多。據統計,2006年,日料店的數量在北京還屈指可數,十年後,北京的日料店已超過1500家。而在日料店數量最多的上海,增速也更快,從2006年到2016年,悄然增長了3倍,日料在餐飲中的佔比超過40%。與此同時,日料的花樣也更多,各式懷石料理、燒烤店、壽司店、居酒屋、放題餐廳已經遍地開花。

《深夜食堂》中的居酒屋。

「你說你low不low!現在日本料理都是中國第二大菜系了!聚會吃日本料理當然很正常啊!」班長發來了滿是感嘆號的微信。這種說法絕非空穴來風,根據《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公布的「2016年餐飲業營業額」數據來看,中國傳統的八大菜系——川魯粵蘇浙閩湘徽,能擠入營業額前10的只有川菜、粵菜、本幫江浙菜三個菜系。

而屬於「外來者」的日料,居然一路殺入前八,排在粵菜和江浙菜之前,直追川菜,一點都沒有「水土不服」的跡象,反倒化身黑馬,在「美食大國」上歡快地蹦躂,隱隱有成為中國第二大菜系的趨勢。據美團大眾點評「吃喝玩樂大數據」顯示,今年除夕全國最火的菜品居然是三文魚刺身,高居人氣排行榜榜首!

日本料理到底為什麼受歡迎?

2016年餐飲業營業額排行榜。圖/中國餐飲報告/餐飲老闆內參

口味相近,選擇多元

許多人說起日本料理就會想到刺身,然而日本料理絕不等於三文魚。對於許多日本人來說,日本料理就是日常的傳統飲食,無論是飽含日本美學的懷石料理還是街邊平價的章魚小丸子,都是日本料理。

既然日本料理包含的種類繁多,選擇自然就多元。價格上,從幾塊錢的關東煮、十多塊的壽司到幾十塊的拉麵、定食,再到幾百元的刺身拼盤、四位數的懷石料理;口味上,你不吃生冷,煎、燒、炸、煮等烹飪方式也一應俱全;無肉不歡,可以鑽進烤肉店;注重健康,「輕食」清新地向你招手……無論是工作餐還是朋友聚會,基本都能夠在日本料理中找到合適的餐廳。

可以說,無論從哪個維度來看,日料都具備多樣性的特點,跨度很大,選擇很廣,能夠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各種需求。

《深夜食堂》中的部分料理。

此外,日本與我國一衣帶水,日本人與我國沿海地區的飲食習慣相差無幾——好清淡,喜海鮮。更有意思的是,江南有「拼死吃河豚」的傳統,日本江戶時代則有「偷人家妻子/驚心動魄又美味/有如嘗河豚」以及小林一茶「不吃河豚人/絕對不能讓他看/富士山之美」的俳句;中國人每到秋天對「大閘蟹」前赴後繼,日本人對蟹亦是情有獨鍾。

據餐飲O2O聯合零點數據發布的《日本料理消費洞察報告》,日料消費者平時飲食偏向鮮味較多,佔到56%,「香」和「甜」的口味習慣佔52.8%和45.3%。而鮮、香、甜的口味本就與中國沿海地區的偏好不謀而合。

同時,海洋氣候孕育的日本人,善用四季的新鮮食材,講求「旬」的概念,隨著時令節氣的變化有相應的食材。正是對時令食物的重視,以及追求食材的原汁原味,日本料理更能凸顯食材的新鮮感。這讓日本料理經營者對食材往往不敢怠慢,而這一點恰恰符合當下中國人對健康飲食和食品安全的訴求。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捏的鮪魚刺身。圖/newcity film

美的追求,也是「和」的哲學

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人們對於吃的追求,早已不僅停留在「口味」的層面。對於許多年輕人而言,口味甚至不重要,顏值才是關鍵。即使有些網紅店「徒有其表」,卻依然無法阻擋人們前赴後繼的步伐。

想想你去過的那些日本料理店,無論價格高冷還是平民,裝潢布置卻往往都很有心,有傳統和風的榻榻米,也有走「性冷談風」的極簡設計,牆上往往還掛著「浮世繪」。當你坐定,點單,品嘗,日本料理精緻的擺盤,好看的器皿,鮮豔的色澤,無疑都給你帶來了華麗的視覺享受。

畢竟,日本料理可有著「眼睛的料理」的美譽。在日本,「盛り付け」即「擺盤」,亦是一門值得推敲鑽研的藝術。日本的「盛り付け」講求「五味五色」,使用的食具也往往頗有質感。

懷石料理。圖/塚越

當然,日本料理是「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要靠才華」,除了形式,更有內容。

日本全才藝術家、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在《料理王國》一書中就說道:「簡單地說,所謂料理,並非只用舌尖來品嘗,也不是拿來玩弄的事物。料理,是讓人以耳、以眼、以鼻等,運用各種感官來享受『美』及『味』的調和。配色、擺盤、搭配、食材優劣與否,每樣都與『美』有密切關係,並以此為考量。」

會席料理。圖/naver.jp

可見,日本料理早已跨越舌尖,加上日本特產「匠人精神」,成為了一種對美的追求,一種崇尚「和」的哲學。

除了我們熟知的「酸甜苦辣」,日本人還追求第五味,即「旨味」。「旨味」是味蕾感受每種味道的融合,一粒米飯、一醬汁、一點海鮮……搭配作用融合後達至味道平衡和諧。「旨味」講求平衡,講求「和」,而這也仿佛是大和民族性格的一個側面。

日本一般家庭的飲食。圖/naver.jp

日料承載了年輕人對於日本文化的好奇與熱情

除此之外,對於年輕一代而言,喜歡日料更多的是源於對日本文化的喜愛。

喜歡讀魯迅,自然想去魯迅故居看一看;對日影日劇日漫感興趣的,自然就喜歡在日本料理店裡體驗一下觸手可及的日本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日本料理就是日劇日漫的「周邊」。

日本料理也是一個容器,承載了年輕一代對於日本文化的好奇與熱情。涉及到美食的日劇日漫向來數不勝數,近年在國內大受歡迎的《料理仙姬》《深夜食堂》《孤獨的美食家》等美食主題的日劇,更是將人們對日本料理的喜愛推向了高潮。

日劇《孤獨的美食家》。

年輕人來到日料店,把自己想像成了日漫日劇中的人物,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吃飯前,雙手合十,對著食物輕聲道一句「いただきます」,瞬間感覺自己「敬天愛人」,元氣滿滿;一人食,把自己想像成「孤獨的美食家」,邊吃飯邊發條朋友圈,美食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得有這句「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下班後,同樣都是擼串,但和朋友在居酒屋喝喝小酒聊聊天,分分鐘感覺自己「很中產」;朋友聚會,一群人坐在榻榻米包間吃著壽喜鍋,熱氣蒸騰之下,彼此之間的感情也迅速倍增……

美食和人一樣,有故事才有溫度。年輕一代熱衷美食主題的日劇,往往也是因為其散發著濃濃人情味,同時又傳遞著「生活雖然不堪,食物依舊美味」的生活哲學。

有意思的是,在歐美,許多日本料理店都是中國人開的。當然,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相關焦點

  • 為何韓國人眼裡:中國只有「四大料理」世界有五大菜系?
    眾所周知中國有8大菜系(在日本和韓國,中國菜被稱之中國料理)即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對這點我們自然瞭然於心。世界上也只有3大菜系即中國菜系(包括,包括中餐、韓餐、日餐,等一些東南亞的菜系,以中餐為首)法國菜系和土耳其菜系。
  • 中華料理天下第一?別忘了,中華料理≠中國料理
    中國人眼中的中國菜 中國的料理稱為「中國菜」,簡稱「中餐」。中國人對中餐可以說格外地自信,甚至達到了自負的程度。中國人堅信中國菜天下第一,遠非蠻夷菜系可比。甚至很多國人對其它國家的料理都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然而持有這種傲慢的態度的人,大多並沒有親身接觸過其它國家的料理,坐井觀天罷了。
  • 關於世界三大菜系,看了才知道什麼是中國菜系,原來如此
    關於「菜」,其實世界上有三大菜系,分別是中國菜系,法國菜系,土耳其菜系。 首先,不知道大家對於「菜系」一詞的概念弄清楚沒有,簡單來說,菜系就是在不同的地方內因人們的不同的風俗習慣而形成自己特有的但是特點又有點相近的菜式集合。由於人們喜愛並且經過漫長的歷史沉澱而被大眾廣為傳頌,所以慢慢的形成所謂的世界性菜系。
  • 日本四大料理都有什麼講究?
    這種說法有一點道理,不是說窮與不窮的問題,而是說出了中國料理(日本稱「中華料理」)與日本料理(和食)的根本不同——日本料理多崇尚自然美味,而中國料理多喜歡加工美味。去年,我在東京接待了一位來自重慶的朋友,多年不見,特地約了一家日本料亭,想請他品嘗最正宗的日本懷石料理。沒吃幾口,他就跟我說「有沒有味精?」我說「一般不會有」。
  • 韓國美食節目稱:韓國料理秒殺中國料理,連日本網民都看不下去了
    自從前兩年的一部韓劇開始就已經開始貶低中國料理不如韓國料理,裡面的臺詞是這樣說的,「我們國家的料理還真是多樣化,雖然中國有很多料理,可是大部分都是炒的或炸的。」就連泡菜韓國人也稱是自己國家發明的,早在我國著名古書《齊民要術》中就有這種菜餚的製作記載,所以說韓國有人這樣說真的很令人反感。
  • 中國「第九大菜系」,黑暗的食堂料理,你吃過哪些呢?
    我們國家作為美食大國,無論是天南海北的外國友人,來到中國都會被中國的美食迷的五迷三道的,當然了,這眼花繚亂的中國美食中,也難免會有一些泥石流的,也就是所謂的黑暗料理,尤其是黑暗料理進駐大學食堂之後,道食堂阿姨總是能推出一些我們聞所未聞,非常奇葩的特色菜品。
  • 2020年中國人最偏愛的十大菜系出爐,果然不出所料
    數據來源(中國小康網)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各大菜系可謂各有特色,每一類都擁有著無數粉絲,這一點從不同年度「中國飲食小康指數」的「最受歡迎的中國菜系」排行榜上就能看出來。
  • 世界上最美味的五大菜系,日式料理墊底!第1名實至名歸!
    那麼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五個菜系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第5名日本菜日式料理是非常有名的,日本菜是世界上最健康的菜,以海鮮為主,味道鮮美但卻不油膩。但是日本的料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畢竟日式料理以生的食材為主!
  • 很多中國人都沒有吃過的日本的中華料理?!你又吃過幾種?
    中國經歷了五千年的傳統文化積澱,孕育出許多燦爛的文化,其中飲食更是享譽全球。前些日子一部《舌尖3》再次呈現了中國料理的博大精深,日語翻譯是「舌で味わう中國3」,很多日本人看到這些之後都表明非常嚮往中國料理。我們都知道,在很多國家都有唐人街,在唐人街中最耀眼的當屬「中華料理」了。
  • 日本料理大蝦壽司
    日本菜發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據考證,日本料理借鑑了一些中國菜餚傳統的製作方法並使之本土化,其後西洋菜也逐漸滲入日本,使日本料理從傳統的生、蒸、煮、炸、烤、煎等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今天的日本菜系。吃日本料理,一半是吃環境,吃氛圍,吃情調。
  • 城市數據解讀:中國市場日韓料理發展趨勢大PK!
    在歷史上,日本和韓國一直都是中國的藩屬國,這三個國家在地理、歷史、語言、飲食傳統和文化等方面,可以說是同種同源。   所以,日韓兩國的飲食文化在進入中國市場的過程中,普通消費者不會產生過多的心理壁壘。加之幾十年來,日韓流行文化在中國本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化上的強勢入侵所帶來的額外紅利,導致日本和韓國兩個國家的飲食文化順理成章的逐漸佔據了中國餐飲市場的相對主流位置。
  • 日本料理與匠人精神
    其實無論是日本料理,還是中華美食,都深深紮根於本土的山水之間,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離開了一方水土,飲食的質量就大打折扣了。中華飲食中的八大菜系的形成,跟當地的水土、氣候和溫度等等都有著直接的關係。現在很多菜系都匯聚在北上廣城市的中心,看似可以迎接八方來客,滿足各方口味,但對正宗的飲食也是一種貶損吧。
  • 在日本很受歡迎的「4大中國菜」,每一種都賣得很貴!
    說起中國的美食可謂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呀,僅僅看舌尖上的中國就知道我們國家的美食有多豐富多彩了,我國的飲食不僅有南北差異,更有地方差異,很多人去外地還一時適應不了當地的飲食,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誰讓我們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地方呢,我們國家的很多美食在國外也是受到了追捧,特別是中國的八大菜系,
  • 世界十大菜系,獨領風騷的法國菜,你猜中國菜排第幾?
    德國名菜:香腸,豬腿,豬肘子,啤酒,黑麥麵包 黑森林 德國人講究的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很過癮有木有!第八名【韓國菜】以辣見長,兼具中國菜肉豐味美與日本料理魚多汁鮮飲食特點的菜餚。韓國菜中的 泡菜和五色火鍋,講究天人合一,追求和大自然的平衡與和諧!將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觀念放入菜中,匯集天地之靈氣。泡菜又富含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造就了世界第二的長壽韓國人。
  • 世界八大菜系代表菜:法國是鵝肝,日本是生魚片,中國的霸氣了
    而被評選為國菜的菜品一般都是本國獨有,且極具特色又深得其人民認可的。有些國家的國菜大家應該會比較熟悉,像法國的鵝肝,韓國的泡菜,日本的生魚片等等,那麼作為擁有著上千年美食文化的我國,國菜只能是滿漢全席了。8、日本:生魚片
  • 從中華料理,我看到了日本人並不「死板」!反而善於學習
    有人問我:日本到底有多少中華料理店?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沒有具體的統計過。但是我所到之處,幾乎都可以看到「中華料理」的字樣,大大小小的城市都能夠尋找到「中華」二字,可見中華料理店在日本真的很多。中華料理是什麼?首先有一個問題我想提前說明,那就是在日本的中華料理是什麼?
  • 中國五大城市日韓料理發展大PK 店鋪與品牌數誰勝出
    日韓料理為什麼這麼火?   任何一種飲食文化的風行,都離不開根植在其背後的的文化的侵入和流行。在歷史上,日本和韓國一直都是中國的藩屬國,這三個國家在地理、歷史、語言、飲食傳統和文化等方面,可以說是同種同源。   所以,日韓兩國的飲食文化在進入中國市場的過程中,普通消費者不會產生過多的心理壁壘。
  • 「乾杯」大罐燒肉關西料理節
    日本的菜系總的分為兩大菜系,即關東料理和關西料理,關西料理相對於關東料理歷史更為悠久。關西料理的特點就是口味清淡可以吃出食材的鮮味。以精緻、細膩、天然代表了關係風味的風格和品位。京都料理、大阪的串燒、神戶的牛肉都是關西料理的典型代表。
  • 世界三大菜系優劣之比
    話說很多朋友都有一個吃遍世界美食的夢想吧!那個夢還真是美!可惜,夢想永遠是豐滿的,現實中不得不各種原因,心裡想著,先放放,忙完這個就去,就這樣,一拖再拖......。隨夢的人可真是難能可貴啊!既然吃不到,但卻可先飽眼福嗎,走,瞧著去......。
  • 傳聞中的「第九大菜系」居然是這樣的?網友:非常不幸都體驗過
    眾所周知,隨著《舌尖上的中國》,這個綜藝節目的不斷火爆。中國人沉寂了近上千年的吃貨血脈被喚醒了。中國人對於美食的追求,在絕大多數都外國人眼裡看來是不可置信的,中國的美食被劃分為八個菜系,而且不同的菜系還有屬於自己特色的本幫菜,以及每個地方的風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