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新規:無效民間借貸合同出借人涉嫌犯罪

2020-09-10 劉高鋒律師

民間借貸新規:無效民間借貸合同出借人涉嫌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2020修正)》(法釋[2020]6號,以下簡稱《民間借貸新規定》)第十四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

(一)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的;(二)以向其他營利法人借貸、向本單位職工集資,或者以向公眾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資金轉貸的;(三)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六)違背公序良俗的。

民間借貸合同成立並成效才會對借貸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如果無效則根本不能約束合同當事人,其中關於利息、逾期利息以及手續費等約定是不能約束當事人的,當然法院也不會支持相應的訴求。

根據《民間借貸新規定》對於民間借貸合同效力的規定,可以得知,被認定無效的情形中,不僅僅是合同無效的問題,甚至存在出借人要不要承擔刑事責任的問題。

涉嫌高利轉貸罪

如果行為人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這種情況可能會被認定為高利轉貸罪,出借人實質上為了套取高利而申請貸款的行為本身涉嫌刑事犯罪,根據現行《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行為人的行為屬於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當認定無效。

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或集資詐騙罪

行為人以向其他營利法人借貸、向本單位職工集資,或者以向公眾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資金轉貸的,則行為人涉嫌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或者集資詐騙罪。

涉嫌非法經營罪

行為人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發《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法發[2019]24號)的規定,行為人涉嫌構成非法經營罪。

涉嫌構成相應犯罪之共犯

如果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則可能構成共犯。比如行為人明知他人借款用於開設賭場而出借的,則構成共犯。

在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在訴訟過程中,如果涉嫌犯罪,民事案件通常會中止審理或者判決駁回起訴,並將案件移送跟偵查機關。若行為人的行為構成犯罪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出借人構成犯罪,借款人是否需要繼續償還借款?

實踐中,很多人諮詢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單獨寫一個小文章說明一下。簡單來說,借款人可能不需要償還出借人,但也是並非可以將借款佔為己有。有時間,我們單獨來講一講。


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民間借貸新規已實施,大量借款合同可能被認定無效!
    早在《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簡稱九民紀要)中就明確規定,「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以民間借貸為業的法人,以及以民間借貸為業的非法人組織或者自然人從事的民間借貸行為,應當依法認定無效。」本次修訂後的新規定在人民法院認定借貸合同無效的五種情形中增加一種,即增加「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無效。
  • 民間借貸新規已實施,大量借款合同可能被認定無效
    早在《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簡稱九民紀要)中就明確規定,「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以民間借貸為業的法人,以及以民間借貸為業的非法人組織或者自然人從事的民間借貸行為,應當依法認定無效。」本次修訂後的新規定在人民法院認定借貸合同無效的五種情形中增加一種,即增加「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無效。
  • 民間借貸新規實施:哪些借貸合同將被認定無效?3種無效情形詳解
    本文導讀:民間借貸新規——最高法《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下簡稱「新規」)已於2020年8月20日開始實施。那麼,按照新的規則,哪些借貸合同將被認定無效了呢?……大家好,我是胖乎律師。
  • 民間借貸新規實施:哪些借貸合同將被認定無效?3種無效情形詳解
    本文導讀:民間借貸新規——最高法《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下簡稱「新規」)已於2020年8月20日開始實施。那麼,按照新的規則,哪些借貸合同將被認定無效了呢?……大家好,我是胖乎律師。民間借貸新規已經開始實施。「新規」中,對於民間借貸合同認定無效的情形,也作出了具體規定。
  • 北京刑事辯護劉高鋒律師:無效民間借貸合同出借人涉嫌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2020修正)》(法釋[2020]6號,以下簡稱《民間借貸新規定》)第十四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一)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的;(二)以向其他營利法人借貸、向本單位職工集資,或者以向公眾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資金轉貸的;(三)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
  • 新的民間借貸規定,對於出借人、借款人有哪些影響?
    新的民間借貸規定,對於出借人、借款人有哪些影響?新規的出臺可以有效遏制實踐中常見的亂象。第一,無效合同。新規明確規定了無效合同的幾種情形,如果合同無效,從民事角度而言,合同無效後,依據合同約定計算的違法利息法院不再支持,出借人獲取高利的目的無法實現。
  • 民間借貸出借人自保指南,這四條紅線不能踩
    借貸新規為民間借貸設置了諸多紅線,出借人稍有不慎就可能踩雷,導致借款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自己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小編先把法律依據援引如下,再做詳細分解。借貸新規第14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一)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的;(二)以向其他營利法人借貸、向本單位職工集資,或者以向公眾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資金轉貸的;(三)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五)違反法律
  • 民間借貸新規對民營企業家借貸的影響
    一、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下降《民間借貸新規》第二十六條: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根據該條規定,《民間借貸新規》屬於有條件的「溯及既往」。即便民間借貸合同在新規實施之前籤訂,只要是在新規實施後一審法院新受理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均適用新規中規定的利率上限。目前尚存爭議的是,在新規實施之日後,法院正在審理的民間借貸糾紛一審、二審案件,利息按什麼標準計算,《民間借貸新規》是否可以溯及既往?
  • 民間借貸新司法解釋(2020年民間借貸新規)
    四、將第五條修改為: 「人民法院立案後,發現民間借貸行為本身涉嫌非法集資等犯罪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並將涉嫌非法集資等犯罪的線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檢察機關。 九、將第十三條修改為: 「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貸行為涉嫌犯罪,或者已經生效的裁判認定構成犯罪,當事人提起民事訴訟的,民間借貸合同並不當然無效。
  • 民間借貸新規:這類民間借貸合同無效,不懂吃大虧
    現在民間借貸的相關規定有了新的調整,有一類民間借貸無效合同被添加在其中,它不會受到法律法規的保護。新規發布並使用前,民間借貸是按照2015年發布的相關規定執行的,2015年的規定裡面一共有五種情況下的民間借貸合同是沒有法律效益的:
  • 《民間借貸新規》的規則解讀及實務影響
    根據《民間借貸新規》第二十六條:「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由此可知,民間借貸新規以一條「紅線」即「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四倍」取代了原有規定中「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的利率規定,自此新規施行以後借貸雙方約定超過一年期LPR的四倍的利息部分,將一律不受司法保護。
  • 民間借貸與高利貸的區別,民間借貸與非法集資的區別
    一、民間借貸與高利貸的區別(一)民間借貸利率不能超過法定最高利率,超過即為高利貸,屬於無效利率。舊規:利率不能超過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4倍。新規:將利率分為「兩線三界」。(二)年利率36%以上視為無效,借入方即便已經支付,也可以訴至法院要求返還超過的部分。(三)24%到36%之間的合同視為自然債務,產生爭議時,法院既不保護也不反對。
  • 民間借貸新規發布後,出借人的權利還有保障嗎?
    民間借貸新規發布後,出借人的權利還有保障嗎?民間借貸新規發布後,出借人的權利還有保障嗎?在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後,關於打擊民間借貸、追究出借人刑事責任以及民間借貸合同無效等聲音不絕於耳。那麼,最新頒布的關於民間借貸的規定真的是要藉機追究出借人民事、行政或者刑事責任嗎?
  • 正確認識民間借貸合同的效力
    作者就民間借貸合同的效力問題撰寫如下文字,供公眾與法律人士參考。民法典在借款合同一章增加了一條,其內容為: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人民法院認定民間借貸合同是否無效,並沒有用具體的比例或者數額為標準,而是以借貸行為是否可能構成違法犯罪為標準。刑法規定了高利轉貸罪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民間借貸合同可能涉及該兩種行為無效,但附有「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的條件。
  • 綺惠說法 | 民間借貸新規的解讀
    》(對2020年該司法解釋,以下簡稱「《民間借貸新規》」),修訂後的《民間借貸新規》不僅對民間借貸合同的利率作了重大調整,還有許多其他重要內容,為正確理解與適用,簡要分析如下。二、貫徹落實《民法典》的相關規定《民間借貸新規》關於借款合同的主體、成立、效力等內容均按照《民法典》的內容進行了修改和完善,主要內容如下:把自然人之間的民間借貸合同中「出借人實際提供借款的時間」為合同成立時間而非生效時間
  • 這些民間借貸合同無效,收了利息要返還!
    根據最高院2020年8月18修訂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下稱「借貸規定」),以下幾種情形的民間借貸合同無效:一、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的。只要出借人的資金來源於銀行貸款,則無論出借人是否謀取利差,無論借款人是否知情,該類借款合同一律無效。
  • 《民間借貸新規》的重要變化及影響
    (以下簡稱「《答記者問》」),《民間借貸新規》的重要變化概括如下:1.新增並修訂民間借貸合同無效的情形(1)「職業放貸人」的民間借貸合同無效《民間借貸新規》第十四條第三項新增規定,「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
  • 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已實施,可能會有大量的借款合同被認定無效!
    意味著今後,可能更多的民間借貸合同將賠判決無效! 本次,新增的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條款,對於前面半句,大家應該都可以理解: 「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相信幾乎所有的民間借貸的出借人,都無放貸資格...
  • 民間借貸新規已實施,之前的債務怎麼處理?
    借貸新規第14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一)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的;(二)以向其他營利法人借貸、向本單位職工集資,或者以向公眾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資金轉貸的;(三)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 民間借貸新規已實施,之前的債務怎麼處理?
    借貸新規第14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一)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的;(二)以向其他營利法人借貸、向本單位職工集資,或者以向公眾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資金轉貸的;(三)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