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近期的各項政策中已經了解到,高校和公立醫院即將取消編制,高校的教師和醫院裡的醫生將通過單位的自主招聘進入單位。這也造成了原先想考教師編的考生們出現了猶豫的心態。但其實,教師專業還有許多的出路,讓我們來看看吧。
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教育學】-教師與學生-教師及教師職業素養-教師專業發展的概念與途徑。
從總體、宏觀的角度,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主要有:
第一,師範教育:即通常說的教師職前教育,是教師個體專業發展的起點和基礎。
第二,新教師的入職輔導:由有經驗的教師進行現場指導,短期的系統培訓。目的是使之儘快轉變角色、適應環境。
第三,在職培訓:在職培訓有很多方式,如校本培訓、校本教研、建立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等。
第四,自我教育:即專業化的自我建構。這是教師個體專業化發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徑。自我教育的方式有經常性的系統的自我反思、主動收集教改信息、研究教育教學中的各種關鍵事件、自學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積極感受教學的成功與失敗。教師自我教育是專業理想、專業情感、專業技能、專業風格形成的關鍵。
教師專業自我發展的策略
【教育學】-教師與學生-教師及教師職業素養-教師專業自我發展的策略
1.確立良好的專業自我意識
2.制定專業發展的自我規劃
3.以日常教育生活為資源,實現教師專業的發展與完善
教師自我發展的具體途徑與策略有:
(1)日常教學反思
(2)個人行動研究
(3)個人閱讀和反思性寫作
(4)同伴交流與合作
(5)跳出教育謀發展
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
【教育心理學】-教師心理與專業成長-教師的專業成長
1.系統的理論學習
2.完善的技能訓練
(1)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
(2)開展微格教學
(3)進行專門訓練
3.科學的教學反思
4.科學的教育研究
5.有效的校本教研
那麼以上三個知識點區別在哪了?第一個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側重於教師從那些"途徑"發展;第二個教師專業自我發展的策略,側重於教師"自我專業發展的方法";第三個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側重於教師成長的"途徑與方法"。總的來看,第三個比第一個、第二個包括的範圍會更大,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