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美國的STEM教育,給孩子帶來的是這3個核心能力

2020-08-28 辣媽生存日記

提到美國幼兒園的教育,一定會有STEM教育的一席之地,早在2016年歐巴馬就明確了STEM是幼兒園教學重點,在此之後STEM教育就火遍了美國。

不過,不要以為STEM教育與中國孩子就沒關係了,2017年1月出臺的《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就明確了中國版的STEM教育。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STEM」具體的意義:

「STEM 」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四門學科的首字母縮寫。

針對STEM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具體做了怎麼樣的調整呢?

  • 1、將科學課的起始時間從3年級提前至1年級;
  • 2、增設技術與工程學;
  • 3、新增了科學技術對倫理、環境、生活影響的思考。



從課標的改變中就能看出,教育方面對於科學、技術與工程方面更加重視,也正在探索STEM教育方式。

那麼從STEM課程中,孩子能獲得什麼好處呢?

教給孩子的是這3個核心能力

1、獨立思考的能力

一直以來美國教育都有——「快樂教育」的稱號,還有不少美國孩子在幼兒園就是玩的說法。

但實際上,美國幼兒園每周都會有專門的科學課,並且由老師根據相關的主題設計教學內容,所以「快不快樂」不知道,但一定不是在「傻玩」。



而且,課堂上並非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更多的時候是採用:老師提問、孩子們思考、討論的互動式教學,有很大一部分的知識是由孩子們自己思考出來的。

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美國孩子獨立思考能力會更強,在完成跨學科知識的運用、團隊協作等挑戰時會更遊刃有餘一些。



2、跨學科知識應用能力

STEM教育結合了4種學科的內容,所以對孩子跨學科知識應用能力是個不小的挑戰。

比如科學中需要用到數學知識對數據進行分析、需要技術來實踐,而工程又需要數學、技術與科學作為理論支撐。

而在STEM課程的一些小實驗、團隊協作時,孩子的這種跨學科知識應用能力將會在一次次的頭腦風暴中不斷進化。



3、在現實中運用知識的能力

這次對於STEM教育的探索,從一定程度上也證明了課標要求越來越偏向於實踐。以前的孩子只要記住沸水是100℃就可以了,但現在孩子需要親自試驗、親自測量,並且將結論運用在生活中。



這方面,美國的STEM教育就做的很好,像學到「化石」的時候,老師會帶著孩子們用試驗做出簡易版的「化石」。



利用沙土、石膏和一些恐龍玩具、貝殼之類的東西,親手做一個屬於自己的「化石」。



在這樣的小實驗中,孩子不僅了解了化石的形成原理,更能鍛鍊動手能力、學會有關拓印的知識,並且激發出了對化石的興趣。


其實,想要讓孩子掌握這3種核心能力並不難,我之前分享過的一套《第一次遇見科學》就是基於STEM教育理念設計的科學啟蒙書。



在《第一次遇見科學》中,不會直接告訴孩子科學知識,而是會通過真實的圖片、簡單的語言引導和一些小問題,引導孩子自己探索、自己思考出答案。

比如這個「海洋深處」的課題,就是以潛水員的視角,向孩子分享了在海底的所見。


向孩子介紹了海底的珊瑚礁和各種魚類。

最後再通過一些小問題,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看到的內容,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第一次遇見科學》全書一共12冊,分為3輯,內容包括地球科學、物質科學、生命科學、社會科學等在內的96個主題。

孩子可以從中了解諸如:海星有幾個「腳」(腕)、浣熊臉上的毛色可以幫助它躲藏在樹上的洞洞裡、火山爆發後噴出的熔巖會變成巖石,巖石會變成土壤等包羅萬象的科學知識

《第一次遇見科學》就是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十萬個為什麼」出版中心結合了美國的科學啟蒙方法,設計了適合中國孩子的科學教學系統,由與美國國家地理學習中心達成了圖片版權的合作,專門打造的適合中國孩子的科學啟蒙書

除了書中的內容之外,這套書還有豐富的配套資源,包括一系列的線下課程和視頻課,我去年正好有時間帶孩子去參加了一期線下課,和很多家長、孩子一起在老師的引導下經過互動、做實驗、玩遊戲,感受到了濃鬱的科學學習氛圍,孩子回來之後一直說還想再去一次。

沒有機會感受線下氛圍的孩子也可以觀看視頻課,裡面的老師主要是起到一個引導思考的作用,啟發孩子的思維。

我第一次拿到這套《第一次遇見科學》的時候,也真的從書中感受到了滿滿的用心與濃濃的誠意,首先從最直觀的紙質和印刷上說,紙質真的很厚實,因為內頁都是真實高清的圖片所以一眼就可以看出沒有色差、細節豐富,印刷上沒的說。

這套書原價是360元,現價是324元,其實12冊的書,平均下來一冊也就不到30塊錢,也就相當於定了一次外賣而已,但是孩子喜歡而且能從中學到知識,所以真的很值!



相關焦點

  • 火遍美國的STEM教育,教給孩子的是這3個核心內容
    提到美國幼兒園的教育,一定會有STEM教育的一席之地,早在2016年歐巴馬就明確了STEM是幼兒園教學重點,在此之後STEM教育就火遍了美國。教給孩子的是這3個核心內容1、獨立思考的能力一直以來美國教育都有——「快樂教育」的稱號,還有不少美國孩子在幼兒園就是玩的說法。
  • 科普教育設計_學生該選steam教育還是STEM教育?
    1、概念區別:「STEAM」,S是指science(科學)、T是指technology(技術)、E是指engineering(工程)、A是指arts(藝術)、M是指math(數學),這是是源於美國的一種先進教育理念,它融合了五大學科知識,致力於在跨學科教育當中培養孩子的系統行的思維能力,讓兒童在實踐中習得知識
  • 你不可不知的美國留學STEM專業
    2015年11月,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ee發布《2015美國門戶開放報告》,指出美國非常強調stem學科的發展和人才培養,其中44%的國際留學生選擇了stem專業,這意味著從事理工領域學習的國際學生超過40萬 。1. 什麼是stem?
  •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_睿誠教育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睿誠教育,2018年獲得亞太機器人競賽全球總決賽總冠軍(雙冠軍)。上海少兒樂高培訓以樂高器材為核心,以不同主題為活動主線,不僅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向孩子教授未來所需要的重要技能。到歲是兒童成長的關鍵時期,這時候兒童對自我和世界的好奇心最強烈。
  • 家長們對於steam教育、stem教育的解惑都在這裡了
    ,它融合了五大學科知識,致力於在跨學科教育當中培養孩子的系統性的思維能力,讓兒童在實踐中習得知識,在實踐中培養動手能力,並形成科學思維,讓孩子從小建立起對世界的認知,通過對動手能力的培養,幫助孩子提高在日後解決問題的能力。
  • 火遍全球的STEM教育,你竟然還不知道?
    作者:劉老師近幾年的國內教育引進了許多外國方法,其中STEM 很受推崇,那麼STEM到底是個什麼呢?今天這篇文章就來給各位家長介紹介紹,揭開它神秘的面紗。早在1986年的時候,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報告就提出了SEM,4年後Technology(技術)被納入其中,變成了SMET。2001年,STEM教育這一術語首次被美官方使用。
  • 上升到戰略高度的「STEM教育」是啥?如何教給孩子?我先教你
    有很多寶媽問我:STEM教育到底是個啥?很高大上的樣子。一點兒都不高大上,只是來了個英文名字而已。親們,有沒有聽過這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說白了,就是數理化很重要。美國覺得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是提高國家科技發展的重要競爭力,所以出重金大力推行STEM教育。(stem就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縮寫。)咱們在這方面並不落後,咱們中國父母在孩子教育方面是無比拼的。國內也有很多輔導機構,教什麼stem教育。
  • stem教育案例
    近幾年,stem教育教學已經被家長熟悉,學生接受。STEM課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種重實踐、跨學科,區別於傳統注重書本知識的單一學科教學的教育概念。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
  • 幼兒園stem教育課程模式如何
    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提倡stem教育應該從幼兒時期開始,真正貫穿孩子成長始終,讓孩子越早接觸到全面的stem教育,對將來孩子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借鑑國外的STEM教育的課程模式是目前對我國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比較好的方式。國外常見的STEM課程教學模式有四種,分別是項目學習、問題學習、設計學習、5E教學模式。基於項目的學習,圍繞充滿挑戰的、需要解決的、源於現實的驅動性問題,通過師生合作彼此學習,使用技術表達想法。基於問題的學習,以問題為核心,針對真實情境,突出學習者的中心地位。
  • stem教育是什麼性質的教育形式
    STEM教育是中性的,是既可以為應試教育又可以為素質教育服務的工具和武器。用素質教育去引爆STEM教育,才能產生良性的的核裂變。格物斯坦小坦克來研究下stem教育究竟是什麼性質。科學教育有一個不大不小的誤區:以為「科學」教育就是教科學知識,而不是培養科學的三要素。
  • 美國超火的STEM教育,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教育體系?
    美國教育部網站關於STEM的介紹中,是用這樣一句話開頭的:科學不只是一個學校實驗、或元素周期表、或波的屬性。它是世界運行的方法,是一種重要的了解、探索以及參與世界的方式,通過科學,我們可以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巴拉克歐巴馬。
  • 幼兒園的stem教育有哪些引導思路?
    Stem教育一詞,十分火熱,這引起從業教育行業的我深度好奇。對於很多孩子即將踏入幼兒園大門的小朋友媽媽們來說,對幼兒園的stem教育更為關注。格物斯坦小坦克也是查看了大量書籍和網絡上很多文章,總結歸納了幾點幼兒園stem教育的引導思路,僅代表個人的想法和觀點,希望能給幼兒園教育從業者和媽媽們帶來一點參考價值。
  • stem教育課程是如何發展的
    STEM教育本身的定義就是跨學科的整合式教育。科創教育近幾年一直是教育領域的重頭戲,由機器人和3D列印引發的創新科技教育熱潮一直引領著創新教育行業,細分歸屬STEM教育的範疇。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課程的發展。
  • 美國百萬牛娃熱捧幼兒英語練習冊:跨學科綜合練習冊Smart Start STEM,動手能力,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一起培養
    2、融入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和地球科學三大主題,為學齡前的孩子打好科學知識基礎。3、在閱讀中提升英語能力、積累學科詞彙,以點帶面,趣味性極強。、進行創造性思考以及邏輯分析的能力。下面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套書的內容:這三本書,每本書的開頭都有Evan-Moor出版社寫給孩子的一封信,信的內容包含了出版社對孩子們想說一些話,並且希望孩子們能通過這本書,可以學到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方面的知識,
  • 美國超級火的STEM教育,它帶給孩子的好處超出你的想像
    接下來,老師告訴孩子們,要把材料包的零件組合成一輛汽車——這只是汽車內部部分——還得手工為汽車製造一個外殼,是法拉利風格還是特斯拉風格,或者你自己創造出來的任何風格都隨意,你自己感覺好就OK。我不由得想,這不就是跟元宵節做個燈籠、萬聖節扮鬼小怪物一樣嗎?孩子好玩是好玩,高興是高興,但真正學習到東西有多少?數學、工程、科學、技術究竟運用了多少呢?更不要說融合起來用了。
  • 思維對stem教育有什麼影響
    隨著近年來stem教育熱度熱起來,人們都已經熟知了stem教育即科學、數學、技術和工程,是學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本文格物斯坦小坦克將思維和stem教育放在一起探討,思維和stem教育究竟有什麼用的關係。美國最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之一杜威,他認為思想和思維是可以互換的。他通過對理性思維、科學探究、歸納演繹推理過程和師生關係等問題的分析,為教師提供哲學指導。他對作為反思的雙重運動的歸納和演繹思維進行了細緻分析,並以此顯示出邏輯推理的重要特點,這種邏輯推理可適用於科學實驗和醫生診斷等多種場合。與設計思維類似,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在教育中都受到高度重視,被認為是21世紀學生的重要認知能力。
  • 為什麼從stem教育轉換為steam教育
    為什麼強調藝術教育的重要性,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為什麼從stem教育轉變為STEAM教育。偉大的科技創新來自於創意,2011年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正式將STEM變成STEAM,藝術教育對AI時代孩子的重要性
  • stem教育幫助學前兒童鍛鍊自主能力
    屋裡突然靜悄悄,孩子必定在「作妖」。在家裡,家長還能控制住場面。可一旦孩子進入一個相對自由的陌生環境,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孩子不僅要面對一個新的學習環境,還有無數的挑戰在等著他們。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可以幫助學前兒童鍛鍊哪些能力。
  • stem教育給我們什麼啟示
    而家長們的觀念一旦改變,最直接體現在孩子教育上,這和中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中國人都崇尚有錢用在刀刃上,在家長們眼裡,孩子的教育就是刀刃。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給我們的啟示。STEAM教育的流行帶給教育領域一些新的啟示,可以通過動手操作來學習理解相關的知識點,通過做來學。在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和邏輯理解能力同時讓孩子學到知識,STEAM成為了一種新的教育形式。STEAM教育的快速躥紅主要原因還是他本身的教育形式 ,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是STEAM的優勢所在。將需要學習的知識融入到實操的內容中,通過動手來完成學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完成學習。
  • stem教育其實我們什麼
    而家長們的觀念一旦改變,最直接體現在孩子教育上,這和中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中國人都崇尚有錢用在刀刃上,在家長們眼裡,孩子的教育就是刀刃。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給我們的啟示。隨著少兒編程的火爆 ,更多的家長也開始注意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