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從stem教育轉換為steam教育

2020-09-04 格物斯坦機器人教育

AI新時代來臨,對人才要求不僅是理工素養的製造思維,更要求有藝術素養的創造思維。為什麼強調藝術教育的重要性,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為什麼從stem教育轉變為STEAM教育。

偉大的科技創新來自於創意,2011年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正式將STEM變成STEAM,藝術教育對AI時代孩子的重要性,更甚於工業、網際網路時代成長的孩子。

藝術教育市場的吸引力。滲透率最高,無需教育用戶, 藝術教育是低幼、幼兒園、小學人群滲透率最高的品類。3-8歲孩子家長平均報2門興趣班,基本都是藝術+體育/STEM/外語的組合。「畫畫跳舞唱歌」是家長心中最普遍的素質教育內容,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審美、氣質魅力、藝術特長,因此市場佔比和滲透率最高。

素質教育入口:家長普遍認為4-6歲孩子,適合開始學習語言和藝術,對於其他的素質教育品類,如STEM類、體育運動類、棋類、遊學類等科目,更適合7歲以後學習。因此,藝術教育是少兒素質教育的入口,最低可以從3歲開始學習。

國內提到STEAM教育,首先想到的是機器人教育、少兒編程、創客教育,裡面並不包括藝術教育;然而美國少兒素質教育體系,已經從轉移到STEAM。關鍵的轉折在於不僅是需要培養具備理工素養的人才,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國家經濟增長和競爭力的驅動取決於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因此藝術教育變成其中重要的一環。

藝術教育為什麼在人工智慧時代尤為重要。STEM教育更多是培養邏輯思維、分析能力,但藝術教育可以激發孩子的創造力、鍛鍊自信心、對不同文化的包容力,進一步養成批判性思維與文化自信;而這些綜合素質恰好是創新能力的必要組成元素。隨著人工智慧技術革命,在計算機視覺、語音技術、自然語言處理、大數據應用的領域已獲得突破,這四大方向將陸續替代既有職業,比如電話推銷員、客服、銀行職員等,都是有明確定義的任務/規則、機械化勞動的崗位。然而,更多與人交流接觸、需創造性、需個性化服務的職業,在20年內難以被人工智慧/機器人取代,比如心理諮詢師、藝術家(音樂家、畫家)、醫生、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等。

素質教育一直是國家重視和提倡的教育方向,比如對改革傳統應試教育,不再強調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

相關焦點

  • 科普教育設計_學生該選steam教育還是STEM教育?
    STEM教育,即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的首字母,而且這四個學科互相結合在一起,打破常規了學科界限,注重鼓勵學生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發展和提高,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要求在中小學從教的老師們必須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突破傳統的過於強調以學科知識教學為核心的教育模式
  • 家長們對於steam教育、stem教育的解惑都在這裡了
    STEM教育,即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的首字母,而且這四個學科互相結合在一起,打破常規了學科界限,注重鼓勵學生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發展和提高,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要求在中小學從教的老師們必須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突破傳統的過於強調以學科知識教學為核心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教會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
  • STEAM教育乾貨大分享
    steam教育是最近比較流行的一個詞彙,大家對它了解多少呢?傳說中的steam教育到底是什麼呢?
  • STEAM專題┃STEM 教育的「四個切忌」
    以下是上海市世界外國語小學陳鈾、凌寅威老師在第二屆全國STEM教育發展大會上的發言節選。stem組成第一,切忌教師預設結果,「按圖索驥式」的過程傳授。如「能量轉換( Energy Conversion) 」「勢能轉化為動能」 和「生態系統( Biodomes) 」,可以用多米諾骨牌, PVC,木板,摺紙,樂高等。因此, STEM 教育目標達成度主要取決於理念的轉換和行動的落實而不是材料裝備配置上攀比。第三,切忌主次不分,牽強聯結所有學科。
  • Steam教育和素質教育有什麼區別?教育機構為何增設steam教育課程
    今年是線下教育行業的一個難關,很多教育機構面臨了巨大挑戰。然而線上教育今年可以說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會。而素質教育作為非剛需性產品,如何儘快開展線上課程成為了很多機構的難題,然而在steam教育這個細分領域裡,卻出現了很多線下機構的大量引進。這又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中小學教育要融入stem教育
    STEM教育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STEM教育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批判性思維、信息技術能力等適應未來的關鍵能力,並有可能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持續發揮作用。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在中小學課程中融入stem教育是不可迴避的問題。
  • stem教育案例
    近幾年,stem教育教學已經被家長熟悉,學生接受。STEM課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種重實踐、跨學科,區別於傳統注重書本知識的單一學科教學的教育概念。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
  •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_睿誠教育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睿誠教育,2018年獲得亞太機器人競賽全球總決賽總冠軍(雙冠軍)。上海少兒樂高培訓以樂高器材為核心,以不同主題為活動主線,不僅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向孩子教授未來所需要的重要技能。到歲是兒童成長的關鍵時期,這時候兒童對自我和世界的好奇心最強烈。
  • steam教育課程
    追尋stem教育的本質,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就是實施素質教育。只有真正實施了素質教育,STEM教育的門窗才會通透光亮,照進萬丈光芒。
  • 為什麼學前接受stem教育
    在中小學教育領域,STEM教育搞得如火如荼,而學前教育領域內卻還平靜如水,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下文格物斯坦小坦克就來說說學前stem教育的一些問題。不少人認為,STEM教育的內涵與學前教育的價值重疊度不大,即便幼兒教育中也有科學教育和數學教育,但是都屬於前科學和前數學的範疇,而工程、技術離開幼兒教育則更遠。他們也許會更偏向於強調兒童自然狀態下的遊戲,強調圍繞兒童自己經驗而展開的學習,而不要早早地涉足STEM教育的內核。
  • STEM教育,創客教育,和傳統教育有什麼區別
    我們都知道傳統教育方式是「聽」「說」「讀」「寫」,STEM教育區別於傳統教育就是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及思維能力。 :創客一詞來源於英文單詞「Maker」,本義是指出於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
  • 幼兒園的stem教育有哪些引導思路?
    Stem教育一詞,十分火熱,這引起從業教育行業的我深度好奇。對於很多孩子即將踏入幼兒園大門的小朋友媽媽們來說,對幼兒園的stem教育更為關注。格物斯坦小坦克也是查看了大量書籍和網絡上很多文章,總結歸納了幾點幼兒園stem教育的引導思路,僅代表個人的想法和觀點,希望能給幼兒園教育從業者和媽媽們帶來一點參考價值。
  • 為什麼 STEM 後來成了 STEAM ?藝術教育的真正內涵是什麼?
    為什麼 STEM 後來成了 STEAM ?藝術教育的真正內涵是什麼?為什麼會多出一個「A」?這一期的看TED 探教育,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學校在窗外,他人即老師,世界是教材。社會化學習的理念不僅僅是喊在嘴上,更是從作為教育者的自己開始實踐。在這一期的文章裡,來自群島的教育創業團隊呢,還給出了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討論。歡迎和我們一起看,一起聊。
  • 思維對stem教育有什麼影響
    隨著近年來stem教育熱度熱起來,人們都已經熟知了stem教育即科學、數學、技術和工程,是學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本文格物斯坦小坦克將思維和stem教育放在一起探討,思維和stem教育究竟有什麼用的關係。他通過對理性思維、科學探究、歸納演繹推理過程和師生關係等問題的分析,為教師提供哲學指導。他對作為反思的雙重運動的歸納和演繹思維進行了細緻分析,並以此顯示出邏輯推理的重要特點,這種邏輯推理可適用於科學實驗和醫生診斷等多種場合。與設計思維類似,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在教育中都受到高度重視,被認為是21世紀學生的重要認知能力。
  • 幼兒stem教育學習
    現在社會正處於科技發展飛速發展的階段,幼兒教育人一生最快樂純正的一個時間段,但隨著國內職場競爭內捲化的日趨嚴重化,格物斯坦表示孩子在幼兒期間也應掌握一些stem教育模式,為以後成長路上的學業打下紮實的基礎。
  • stem教育是什麼性質的教育形式
    STEM教育是中性的,是既可以為應試教育又可以為素質教育服務的工具和武器。用素質教育去引爆STEM教育,才能產生良性的的核裂變。格物斯坦小坦克來研究下stem教育究竟是什麼性質。科學教育有一個不大不小的誤區:以為「科學」教育就是教科學知識,而不是培養科學的三要素。
  • 孩子stem教育認證
    中國傳統的教育是應試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應試教育的弊端逐漸顯現,素質教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主流提倡,格物斯坦表示:STEM教育的發展,除了是教育思想指導下的手腦結合,同時也是對應試教育的變通,融合通用課程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在內的跨學科知識,成為一種新的知識體系。
  • 中小學教育如何融入stem教育
    STEM教育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STEM教育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批判性思維、信息技術能力等適應未來的關鍵能力,並有可能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持續發揮作用。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在中小學課程中融入stem教育是不可迴避的問題。
  • STEAM教育是什麼,與STEM教育的區別
    STEAM教育是什麼,與STEM教育的區別優勢什麼呢?格物斯坦機器人的小坦克今天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兩者的區別。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領域融合的綜合教育。STEAM教育有別於傳統的單學科、重書本知識的教育方式。STEAM是一種重實踐的超學科教育概念。那麼,什麼又是STEM教育呢?來跟小坦克一起了解一下。
  • STEM教育,還是STEAM教育?
    ,STEM教育是以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為導向,運用多學科或多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展開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於STEM教育稱謂,中外學者亦有稱之為STEAM教育,也有學者將其再擴展為STREAM(其中R指「wRiting」,即「寫作」,按理應加W,但是加上後沒辦法拼讀),還有學者認為,「STEM+X」(簡稱STEM+或STEM+)更符合實際情況,其理由是STEM教育是以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為核心,間或輔以其它學科(不一定是Art)的實踐性創新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