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汕頭老城區的100張珍貴照片

2020-12-19 潮汕美食妹

小公園 坐落在汕頭 老城區 中心的中山 紀念亭,原建於1934年,也稱作公園亭,公園亭的原址為一座開放式公園,稱作「小公園」。現在的中山 紀念亭是1997年在原址重建的。

汕頭 市小公園是汕頭 老市區的中心,周邊的安平 路、昇平路、國平路等騎樓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狀分布,老市區每條大街小巷,條條通向小公園,商業活動造就了汕頭 小公園。同樣,由於商業網點的變遷,如今的小公園已消褪了昔時的氣派榮華。但每個知道汕頭 這座百年滄桑歷史的人們,對這一處令人再熟悉不過的老地方,留存著美好的記憶。因為她和生息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一同經歷了風雨歲月、離合悲歡,汕頭 人無法忘記她。尤其是年事較長的汕頭 人,面對這小小亭臺,都常常禁不住感慨低徊。

過去的繁榮——「最繁榮是1933至1937年遭日本 飛機轟炸之前,因為有這家南生公司,很美。還有布鋪,所有的綢緞鋪都在安平 路,從居平路來到小公園全部都是綢緞行,都是很大間的。那裡中央酒樓夜間唱曲,播音。小公園人流來往,納涼,夏天很熱鬧。」一位老市區居民這麼回味著小公園的過去。

時光流逝,景物依舊。小公園周邊馬路仍然店戶林立,這裡仍然是老城區 居民購物休閒的去處。夜幕降臨時分,這條昔日繁華的商業大街仍顯露出她獨特的風貌,雖破敗,但無可替代。1980年電影《紅牡丹 》(主題曲是蔣大為唱的那首《牡丹 之歌》)特地選擇這裡作為外景地,權當舊香港 市街,幾可亂真。

相關焦點

  • 100張照片記錄100個「抗疫」故事!一場特殊的攝影展在青島開幕
    著名攝影家錢捍把鏡頭對準了抗擊疫情的普通人,用鏡頭記錄了全民戰「疫」的民間表情和生動感人的戰「疫」故事。從1月24日(大年三十)第一張記錄「疫情」的照片開始,錢捍從幾千張照片中精心選取了100幅,為觀眾呈現100個難忘的瞬間和故事。在光影錯落間,來參展的觀眾都能尋找自己的影子,體味人間共同的感動。
  • 《汕頭日報》、「汕頭橄欖臺」:《僑批登記箔》見證汕頭僑中珍貴華僑校史
    七十年前,依靠父母寄來的僑批,汕頭僑中僑生開啟祖國求學之路——泛黃「登記簿」見證一段珍貴歷史本報記者 陳文惠 文 攝編前語僑批一封,銀元幾許,漂洋過海,輾轉歸鄉……在「望洋興嘆」的年代,海外華僑與故土的聯繫,靠的是一封封的僑批。
  • 70年,汕頭!
    著名僑鄉、粵東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 「海濱鄒魯、美食之鄉」 歷史文化悠久 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分支 也是一座常因美食上熱搜的城市 讓我們跟隨照片
  • 汕頭老城區騎樓下的美味:五腳砌牛肉鋪之手打牛肉丸
    汕頭的牛肉丸遠近聞名,如果來汕頭不吃牛肉丸那就真的有點遺憾了!汕頭老字號的福合埕牛肉丸,雖然有多家分店,但其起源則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老城區的老福合埕街市,故因此而得名。五腳砌牛肉鋪五腳砌牛肉鋪處在國平路上,距離小公園亭不到100米,正對面是有幾十年歷史的飄香小食館。
  • 《國家地理》年度100張照片,都是你沒看過的風景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靠著攝影師的努力這些照片才擁有了「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力量」最近,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公布了2019年度的100張「最佳照片」,迅速登上了攝影領域的熱門榜首位
  • 12張圓明園損毀前的珍貴照片:圖二外國人在這裡聚餐,圖六太美了
    12張圓明園損毀前的珍貴照片:圖二外國人在這裡聚餐,圖六太美了始建於1709年的圓明園,時至今日,已經歷310年的歷史。這座在中國被稱為「萬園之園」,在法國被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的皇家園林,總是命途多舛。
  • 和我家小妹汕頭、潮州之旅
    大學 老城區 小公園 海濱長廊 桂圓 媽嶼島 人民廣場 牌坊街 廣濟橋Day0 第一次自己坐火車過夜廣州火車東站找到我的車次了,很少人,很順利。他請我吃地道的腸粉,幫我叫了摩託車送我到酒店,還幫我付款,我推不掉便接受了他盡的地主之誼,算是 汕頭 之旅一個美好的開篇吧,每個人對自己善良的人都值得被記住。
  • 2400張珍貴NASA照片在線拍賣 包括史上首張太空自拍照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11月11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佳士得正在舉行一場在線拍賣會,展售2400張美國宇航局(NASA)的罕見照片,其中包括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與豎立於月球表面的美國國旗一起入鏡、奧爾德林以地球弧線為背景的史上第一張太空自拍照等珍貴影像。
  • 100張照片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這是第一次通過攝影記錄工人文化。桑德的照片注重人為主題的重要性,提升了普通人的肖像藝術。16、海牙|The Hague,埃裡克-薩洛蒙(Erich Salomon),1930羅伯特·卡帕在1936年拍下了這張關於西班牙內戰的照片,這張照片被認定為是最好的戰爭題材的照片之一,他在共和黨民兵的戰壕裡,把相機舉在頭頂,拍下了這張士兵被擊中後倒下去的畫面。
  • 三張珍貴照片見證:譚嗣同鮮為人知的經歷
    譚嗣同存世照片極少,僅有三張,分別拍攝於1896、1897、1898三年,上海、南京、長沙三地,前人多不知其照片緣起以及相關的具體細節,今聊以其三張照片作為紀念,為讀者呈現譚嗣同較少人知的經歷。
  • 拍立得照片印表機,珍貴的照片不會再遺失
    手機拍攝的照片總是找不到,朋友上次分享的旅遊合照又沒了,經常會發現手機存的照片經常莫名其妙就失蹤,而且無處尋找。所以應該將手機照片列印出來,才能更加長久的進行保存。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朋友在聊天的時候給你分享了一些照片,但是過一陣子卻怎麼也找不到了。有時候一不小心清理手機或者聊天軟體的內存,就會把一些珍貴的照片誤刪,遇到這樣的情況真的後悔不及。在以前手機拍照不流行,人們拍攝的照片都列印成相片保存,幾十年過去回憶依舊如新。
  • 汕頭老城區,老字號地道汕頭美食手冊
    這段時間汕頭新增了不少商業綜合體,吸引了無數吃貨前往,大家喝著星巴克,在海底撈排長隊,為吃喝有了新場所雀躍。可說起吃,在汕頭人心中,老市區依然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老城洗盡鉛華,早已褪去昔日的繁華,可當你深入其中,它卻總能在你不經意間給你驚喜。
  • 長沙一個女生的「畢業紀念」:用1000張食堂飯菜照片記錄大學時光
    這個用近1000張食堂飯菜照片記錄大學生活的 「寶藏」女孩,究竟是怎樣煉成的?為了給數千裡之外的父母「打卡」生活,她將食堂飯菜記錄了四年愛笑、微胖、說話慢條斯理,聽聞記者要採訪,全雪苗有些不好意思:「我只是愛好記錄而已。」這個來自新疆克拉瑪依的女孩,是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貿易專業的大四畢業生。
  • 汕頭市資訊|旅遊:令人懷舊的汕頭老城,汕頭城市發展史的一個縮影
    這裡曾是汕頭市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漫步其中,百貨大樓、永平酒樓、汕頭郵政總局大樓、老媽宮等歷史建築依然保留著原始風貌.我們到的時候正在整修,所以很多地方都沒有看到,不過覺得這個老城區已經沒有什麼味道了,像是其他建築的複製品!老城區基本都在改造維修當中,只有小公園亭那弄好了,看完後就一個感覺:老祖宗留下來的都是好東西,希望能好好保護這些歷史文化遺產。
  • 寶寶記錄神器 富士手機照片印表機instax SHARE SP-2
    這些珍貴的回憶稍縱即逝,平時用手機記錄下來的照片。然而在海量的手機照片當中,往往會忽視掉最重要的那些記錄。所以,我決定將他們列印出來,每個成長階段都為她做一本實體相冊。這樣可以更加方便地去翻看。所以我買了富士手機照片印表機instax SHARE SP-2,有了這臺印表機,我隨時隨地都可以讓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刻變成一張珍貴的照片。
  • 看到100年前的珍貴照片,才知道稀有
    看到100年前的珍貴照片,才知道它的稀有。要是有一臺時光穿梭機可以回到100年前,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很多鮮活的歷史知識,再也不用死記硬背了。在100年前,還是清朝時期,這個時候的清朝已經有了照相機了,雖然只是一些黑白照片,但是這也是非常珍貴的史料。在這些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而中華田園犬的身影也出現在了照片之中。
  • 2400張美國宇航局珍貴照片在線拍賣 包括史上首張太空自拍照
    佳士得正在舉行一場在線拍賣會,展售2400張美國宇航局的罕見照片,其中包括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與豎立於月球表面的美國國旗一起入鏡、奧爾德林以地球弧線為背景的史上第一張太空自拍照等珍貴影像。The only photograph of Neil Armstrong on the moon, taken in 1969.
  • 愛「挑刺」的花爹,5000多張照片記錄社區文明大小事
    退休後,他堅持11年用手機拍照記錄社區不文明行為,同樣也記錄下生活中的正能量故事。用花爹爹的話說就是:「我不光挑刺,還會送花。」 5000張照片記錄社區文明大小事「2009年我退休,我是個閒不住的人,正好社區裡也有一群閒不住的老同志,大夥就商量著成立了一個紅袖章志願團。」說起自己的志願團隊,花爹爹不自覺地把聲調提高了一點。
  • 100張記錄汶川地震的照片,看完已淚流滿面
    五月,悲傷常常逆流成河,十年,傷口依舊隱隱作痛……天災無情 人間有愛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個故事謹以這100張照片全國人民看到照片後無不心痛哽咽。孩子,希望你在天堂能夠好好的!21、垮塌的廢墟中找到的學生證件,他們還在嗎?
  • 萬張照片記錄上世紀80年代北京中學生:最閃光的是充滿希望
    從1979年開始,任曙林端起攝像機,用了10年時間,300個膠捲,1萬餘張照片記錄下了北京80年代中學生的模樣。近日,部分該組照片再次出現在公眾眼前,引發了一陣對80年代青蔥歲月的「回憶潮」。「我也是80年代的中學生,那些照片記錄的場景很真實,很親近,就是我們當年的生活。」「攝影是拍眼睛能看到的東西,但實際上拍出了眼睛看不到的東西,這就需要打開第三隻眼。」任曙林用食指指了指腦門說道,「這才是攝影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