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老城區騎樓下的美味:五腳砌牛肉鋪之手打牛肉丸

2020-12-19 她行在路上

汕頭的牛肉丸遠近聞名,如果來汕頭不吃牛肉丸那就真的有點遺憾了!汕頭老字號的福合埕牛肉丸,雖然有多家分店,但其起源則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老城區的老福合埕街市,故因此而得名。這次我們也算是稍微有點遺憾,沒有吃到福合埕的牛肉丸,但幸運的是我們在飄香小食館對面的五腳砌牛肉鋪也吃到了正宗的手打牛肉丸並且目睹了牛肉丸製作的整個過程。

五腳砌牛肉鋪

五腳砌牛肉鋪處在國平路上,距離小公園亭不到100米,正對面是有幾十年歷史的飄香小食館。老城區的建築大都為潮式騎樓風格,騎樓的一樓有一條供行人通行的走廊,潮汕人俗稱為五腳砌,這就是五腳砌的由來。五腳砌牛肉鋪店面不大,店內除了對五腳砌的介紹之外,還可以看到鴕島歷史。整個店面風格古樸雅致,舊的留聲機,有年代感的鬥笠蓑衣。雖沒有飄香小食館的歷史悠久,小小的五腳砌牛肉鋪卻曾上過央視《城市一對一》,上海《覓食記》等美食節目,所以味道肯定是不錯的。

古樸裝修

五腳砌牛肉鋪主營手打牛肉丸,牛筋丸,幹粿,粿條湯。牛肉丸10元/串(3顆),幹粿20元/份,粿條湯15元/份。由於店面比較小,大多遊客會選擇品嘗牛肉丸,方便攜帶,可以邊遊邊吃,應小朋友要求我們則點了兩份幹粿(牛肉丸/牛筋丸各一份),一份粿條湯。等待美食上桌之時,店鋪師傅正好拿出幾塊新鮮牛肉要開始現場製作牛肉丸啦!以往我們吃過牛肉丸,但對於牛肉丸的製作卻是一無所知,看到師傅小朋友興奮的不行,圍住師傅各種詢問。

捶打

製作牛肉丸的工具很簡單,兩塊方形的鐵錘即可,關鍵是人力的捶打,師傅介紹一次一般耗時30~40分鐘直到肉塊被錘成肉醬,大概捶打1萬下左右。第二道工序便是加佐料,將打好的牛肉醬倒入大盆中加入鹽,魚露等佐料攪拌(順時針方向)均勻之後即可開始完成第三道工序-成型.

成型

只見師傅左手抓肉醬從虎口擠出,右手拿瓷勺接住快速放入準備好的開水中,牛肉丸即成型,顆顆均勻。成型後的牛肉丸撈出放入湯中煮待牛肉丸浮起則已熟透,美味的牛肉丸就可開吃了。

熟透的牛肉丸

跟師傅聊天的過程中我們的粿條湯,幹粿也已經上桌。幹粿由一碗拌好花生醬的幹粿條和一碗加入牛肉丸/牛筋丸以及其他配料的湯組成,乾濕搭配,分量十足。一顆牛肉丸沾上少許潮汕特色沙茶醬,輕輕咬上一口,肉質鮮嫩,牛肉丸中的湯汁爆出,非常入味,湯汁鮮美。就算是口味較重的外地人吃上一口也會愛上這種味道,一點都不違和。

幹粿

牛筋丸相較牛肉丸更筋道,Q彈,據說手工做出來的牛肉丸真的可以從地面彈起。即使早年絞肉機出現,大概這就是食客們仍然熱衷於手工牛肉丸的原因啦!食材的原汁原味來自於傳統的手工製作,也許這就是這些名小吃的生存之道吧!

相關焦點

  • 汕頭特色美食牛肉丸,新鮮的牛肉手錘的肉丸,口感好到爆!
    比如小吳就是如此,身為吃貨的小吳,很喜歡品嘗不一樣的美味,最好是那種小吳從來都沒有吃過的美味,這樣才能帶來驚喜,甚至還能發掘到不一樣的美食。前段時間,小吳就去到了汕頭那邊,大家沒吃過,肯定也聽說過朝山那邊的美食是非常好吃的。特別是有一種美食是非常有名氣,那就是潮汕的牛肉火鍋。
  • 汕頭手打牛肉丸,一種街頭美食,風味特別,製作過程很考驗體力
    汕頭手打牛肉丸,一種街頭美食,風味特別,製作過程很考驗體力丸子這種東西,我們見過很多,也吃過很多,蘿蔔丸子、紅燒丸子、四喜丸子、糖醋丸子、,豆腐丸子,、紅醬肉丸子等等,丸子的做法又蒸煮炸紅燒等等,味道也是各式各樣!
  • 厲害了我的牛肉丸 汕頭牛肉丸首次出口香港
    近日,經汕頭海關檢驗檢疫合格,汕頭市潮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汕頭牛肉丸出口香港,目前該批牛肉丸已通過香港官方檢驗,順利進入香港市場銷售。這是汕頭牛肉丸首次出口香港,大大促進了潮汕美食名揚海內外。潮庭牛肉丸出口香港汕頭牛肉丸作為汕頭乃至整個潮汕地區最知名、最大眾化的小吃,被評為「中華名小吃」,其在汕頭已有近百年歷史。
  • 比涮牛肉火鍋更紅,清湯寡水伴手打牛肉丸
    以肉做丸,細膩彈牙的牛肉丸,清湯寡水,卻佔據了潮汕人的味蕾長達一百多年,作為一座被美食家評美食孤島的潮汕地區,這裡固守著太多的傳統味道,牛肉丸只是其中一例。  牛肉丸在潮汕分為牛肉丸、牛筋丸兩種,牛肉丸肉質較為細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裡加進了一些嫩筋,很是有點嚼頭。
  • 中華名小吃,非遺好吃貨,汕頭牛肉丸非你莫屬
    如果還是心情憂悶,不妨看看今天分享的這款潮汕特色中華名小吃,獲得汕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好嘢:汕頭牛肉丸。不管你平時來汕頭,還是明年汕頭亞青會來,你千萬一定要吃汕頭牛肉火鍋,點上牛肉丸,吃時配上潮汕特製的沙茶醬,堪稱人間美味絕配啊。邊寫邊流口水的感覺。
  • 汕頭美食攻略,除了牛肉丸還有很多,沒吃這些等於白去!
    很多人提起汕頭美食脫口而出的是「牛肉丸」,其實汕頭除了名揚四海的牛肉丸還有這些好吃到飛起的美食~~手打牛筋丸牛肉丸是潮汕有名小食,早期由客家人挑擔沿街叫賣,已有近百年歷史。牛肉丸可分為牛肉丸和牛筋丸兩種,牛肉丸肉質較為細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裡加進了一些嫩筋,很是有點嚼頭。上好的手打牛肉丸扔在地上能彈起老高。個人感覺福合埕真心不錯啊女士們鄉親們!
  • 千百年工藝傳承,這是一顆正宗的潮汕手打牛肉丸!
    手打牛肉丸歷代傳承的古法製作工藝,在潮汕匠人手中發揮到極致,以去除筋膜油脂的黃牛後腿肉為原料,經過方形鐵棒成千上萬次的捶打,最終製成獨具「爽、彈、脆」特色的潮汕牛肉丸 。不過如今市場上的手打牛肉丸良莠不齊,怎樣才能找到一顆正宗的潮汕手打牛肉丸?
  • 汕頭牛肉丸標準引熱議 牛肉丸怎麼做好吃
    標準頒布後,「牛肉含量超九成的牛肉丸才能稱為汕頭牛肉丸」的規定也引起了企業、消費者和網友的熱議。  網友擔心牛肉丸漲價  網絡調查顯示,不少網友也有所疑慮:「該怎麼測算進貨的牛肉丸中的牛肉含量呢?」網友radishcai還表示了擔憂:「雖然有標準,但其實很難監管吧?再說現在牛肉價格那麼貴,以後牛肉丸價格會再漲嗎?」
  • 探訪廣東省汕頭最著名的傳統美食之一,遠近聞名的潮汕牛肉丸
    潮汕牛肉丸是廣東汕頭最著名的傳統美食之一,汕頭牛肉丸又稱手捶牛肉丸,是廣東省潮汕地區最著名的傳統小食之一,起源於潮菜,在汕頭已有近百年歷史,它以柔、潤、鮮、爽而馳名,其製作技藝源自2000多年的官廷菜餚「搗珍」,這種製作技藝在潮汕地區流傳也有近百年歷史,今天就帶大家探訪廣東省汕頭最著名美食之一潮汕牛肉丸
  • 不是所有牛肉丸都叫「潮汕牛肉丸」
    在商品經濟不是很發達的時候,生牛肉太多,過剩沒法長期保存,所以客家人就把牛肉剁碎加鹽擠成丸子狀煮熟,方便保存,這種方法慢慢地演變成為當地的一種小吃。到了十九世紀末,隨著汕頭的開埠,汕頭港急劇繁榮,許多客家人都匯集到汕頭從事商業活動,如中國第一條民建鐵路「潮汕鐵路」的建設者,有「萬金油大王」之稱的胡文虎都是客家人。
  • 物言非遺|不是所有牛肉丸都是「中華名小吃」——潮汕牛肉丸
    牛肉丸·印象潮汕牛肉丸即汕頭牛肉丸,是潮汕小食中的一種。潮汕牛肉丸的製作原料主要有牛肉、澱粉等,也是廣東有名的小食,講究手工製作,口感爽脆,可分為牛肉丸、牛筋丸兩種,其中牛肉丸肉質較為細嫩,牛筋丸則是在牛肉丸裡加進一些嫩筋以提升嚼勁。
  • 汕頭牛肉丸被規定牛肉含量必須達到90%以上
    南方日報訊(記者/許曉婷)近日,廣東省衛計委發布了《汕頭牛肉丸》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這是新《食品安全法》頒布後廣東省發布的第一個食品安全地方標準,也是廣東省第一個以地方命名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該標準將於今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屆時汕頭牛肉丸的生產、銷售將有「標」可依。數據顯示,汕頭牛肉丸每日外銷40噸以上,全年外銷達一萬多噸,加上本地農貿市場、牛肉火鍋店、餐飲店等的銷售,已形成較大規模的產、銷網絡。  此前,國家尚未有牛肉丸的食品安全衛生標準,汕頭牛肉丸生產處於無「標」狀態。
  • 潮汕手打牛肉丸,爽口彈牙鮮香,口感嫩滑有嚼勁
    潮汕手打牛肉丸之所以能成為潮汕美食的經典,是與人工手打牛肉,一把一捶,通過細緻的工藝,辛勤的汗水,精煉而成,合格的潮汕牛肉丸,需嚴格選出食材及認真經過每一道工序,它恪守時間、溫度、力度的法則,飽含著製作者的獨具「匠心」精神。
  • 「牛」氣沖天,「丸」福同享,牛肉最好的「歸宿」——汕頭牛肉丸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汕頭潮南區沿海,而當地特產——沙隴魚丸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製作食品。不過,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可不是魚丸,而是潮汕地區著名的地方小吃——汕頭牛肉丸。汕頭牛肉丸以柔、潤、鮮、爽馳名,分為牛肉丸和牛筋丸兩種,牛肉丸表面光滑彈性較好,肉質鮮嫩,肉感厚實,口感比較嫩滑,建議給老人或者比較小的小孩兒吃的話選擇牛肉丸。牛筋丸則是在牛肉裡加了一些嫩筋,雖然表面粗糙,但是裡面汁多,咬一口嘴裡爆汁,口感比牛肉丸更有嚼勁,比較更適合年輕人。
  • 自製牛肉丸,無需手打,做法是關鍵,肉質鮮美,口感Q彈嚼勁十足
    導讀:牛肉丸怎麼做好?教你自製牛肉丸,無需手打,肉質鮮美,口感Q彈、嚼勁十足,學會在家做,取吃隨取。牛肉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富含大量適合人體需要的胺基酸和蛋白質,並且脂肪的含量非常低,經常食用能補氣血、健脾胃,提高人體免疫力。
  • 達標汕頭牛肉丸是這樣「出爐」的
    牛肉丸達標汕頭牛肉丸使用真空包裝,保證食材衛生。文/廣州日報記者曾繁瑩 圖/廣州日報記者王維宣隨著「汕頭牛肉丸」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出臺,牛肉含量少於90%的牛肉丸沒資格稱「汕頭牛肉丸」。本報就此做了詳細解讀,馬上有吃貨粉絲在「食在廣東」微信公眾號上拋出問題:符合標準的汕頭牛肉丸啥模樣,什麼味道?
  • 記錄汕頭老城區的100張珍貴照片
    小公園 坐落在汕頭 老城區 中心的中山 紀念亭,原建於1934年,也稱作公園亭,公園亭的原址為一座開放式公園,稱作「小公園」。現在的中山 紀念亭是1997年在原址重建的。汕頭 市小公園是汕頭 老市區的中心,周邊的安平 路、昇平路、國平路等騎樓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狀分布,老市區每條大街小巷,條條通向小公園,商業活動造就了汕頭 小公園。同樣,由於商業網點的變遷,如今的小公園已消褪了昔時的氣派榮華。但每個知道汕頭 這座百年滄桑歷史的人們,對這一處令人再熟悉不過的老地方,留存著美好的記憶。
  • 大家對潮汕手打牛肉丸,可能有些誤解?
    △紀錄片《風味原產地·潮汕》劇照Q:你的牛肉丸是傳說中的「手打牛丸」嗎?陳小淮:大家對「手打牛丸」有很大的誤解。捶打只是製作牛肉丸的一個基礎步驟,要保證牛肉丸的品質,還有很多重要的環節要注意。鉸肉機是靠鋒利的刀片和擠壓把肉切碎,而做肉丸的打漿機器,則是用鈍刀加上離心力,去打成既粘連又細膩的肉漿,和手捶效果是一樣的。全程在空調房裡操作,機器周圍還要加大量冰塊,每打四五秒就停下冷卻。因為機器高速運轉也會發熱,所以要隨時留意肉漿的溫度。如此反覆幾次,可把肉漿打得細膩光滑,還能聞到新鮮牛肉的清香。打好肉漿後,還要用手反覆拍打幾百次。
  • 真 潮汕牛肉丸,連潮汕都找不到了?
    將牛肉順著肉紋切成條,放在砧板上,然後手執兩把大鐵棒,頗有秦瓊大將軍之勢,左右開弓,反覆捶打,直至把牛肉打成肉漿。 所以,如果你見到「牛筋丸」,那基本上可以確定,你吃了「假·潮汕牛肉丸」。(ps.牛筋丸其實是為了迎合外地人口味而開發的產品。) 其實,根據目前潮汕一帶的行家介紹,對正宗的潮汕牛肉丸的定義還是有模糊之處的。
  • 陳皮牛肉和廣式牛肉丸還有粉蒸牛肉,營養又好吃的美味的製作方法
    陳皮牛肉和廣式牛肉丸還有粉蒸牛肉,營養又好吃的美味的製作方法廣式牛肉丸美味的製作方法首先需要將牛肉放到料理機裡面打成肉糜。接著大家再把荸薺的皮去掉。然後在把它剁碎。然後大家準備好陳皮把它用清水把它泡軟之後剁碎,然後大家再準備上一些薑末把它剁碎了之後,把它放到牛肉裡面。把它攪拌均勻之後,大家再把荸薺放入牛肉裡面。把他們也攪拌均勻之後,大家就可以往裡面加入陳皮,再一次的攪拌均勻,然後大家往裡面倒入胡椒粉,還有水澱粉,還有生抽,還有料酒。再加入一些已經剁碎的香菜。把它們攪拌均勻之後,大家就可以把。胡蘿蔔片放入蒸籠裡面。然後再把已經攪拌均勻的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