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手打牛肉丸,一種街頭美食,風味特別,製作過程很考驗體力
丸子這種東西,我們見過很多,也吃過很多,蘿蔔丸子、紅燒丸子、四喜丸子、糖醋丸子、,豆腐丸子,、紅醬肉丸子等等,丸子的做法又蒸煮炸紅燒等等,味道也是各式各樣!但是今天我們要是的是廣東汕頭地區特有的一種丸子。汕頭牛肉丸,說到這種丸子,在廣東待過的,吃過廣式火鍋的,基本都知道這種丸子。汕頭牛肉丸分為牛肉丸和牛筋丸兩種,口味各有不同但是又同樣是出名!牛肉丸突出口感細膩嫩滑!牛筋丸則更加有嚼勁和彈性!牛肉丸以其手打牛肉的過程出名,話說捶打牛肉的過程,可謂是一種技藝的傳承,只有手打牛肉丸,才有牛肉的細膩感、彈牙感和嫩滑感,其它方式做出的牛肉丸,沒有這樣的口感!
隨著現在工業量化生產的牛肉丸越來越多,口感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牛肉丸口感較柴較澀,就是因為用機器加工的牛肉丸,沒有經過手工千錘萬打,沒有那種特有的手打牛肉丸味道!
牛肉丸的吃法也很多,但是因為大多數廣東人喜歡湯丸,所以我們常見到的丸子就是一碗湯丸!加適量調味料,加點香菜蔥花,就可以食用,也有丸子單獨蘸沙茶醬或者甜辣椒醬吃的,風味各有不同,但是味道確實挺好的!燒烤丸子也是近些年,流行的路邊攤吃法。
牛肉丸歷史
作為潮汕地區最知名吃的人最多的小吃美食,可以作為一道主菜。也可以作為一道小吃,更是一道筵席風味湯菜,但要追溯根源,就要追溯到客家人了,話說以前山區的客家人,都會養牛,一來幫助耕地,二來提供牛肉食物,而作為食物的牛肉,往往不容易保存,因為那個年代沒有保存設備,所以客家人就想著各種方法吃牛肉,現在客家聚集的贛南地區,梅州地區,牛肉吃法都特別多,比如炒牛肉,很多其它地方的人,炒不出這樣嫩滑不老的牛肉,做丸子也是客家人想出來的一種吃法,最原始的吃法是,將牛肉剁碎,加鹽等調料,擠成丸子煮熟,就可以吃了。真正讓牛肉丸發揚光大的是潮汕做法了,潮汕地區改進了牛肉的處理方法,做工也要相對精細講究,味道就已經地方化了!
牛肉丸做法
1、選料,正宗手打風味汕頭牛肉丸的選料很講究,必須是要牛後腿包肉或者前胸等部位的大塊肉,牛肉買回來後去筋後留肉。
2、傳統做法是將新鮮牛肉,擺在一個大砧板,用兩根特製方形鐵棒(每根重1.5公斤),捶打直至呈肉漿狀。
3、將肉漿加入準備好的調料(食鹽、味精、雞精、幹蒜頭油、特製的鰈魚乾、乾貝粉、五香粉等)。
4、加入調料後,繼續捶打肉漿,直至肉漿裡的調料均勻,並且肉漿粘手不掉為止
5、最後一步是做丸子,一手握肉漿一手拿勺子,手擠成丸子,勺子舀放入溫水中(不能開水),再慢火煮熟。即可食用!
地道的牛肉丸,擲地可彈1米多高,彈力十足,結實飽滿,吃起來更是口感爽脆,美香汁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