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走過半生,終於懂得失去也是得到

2020-12-20 如風輕似雲淡

李宗盛在《凡人歌》裡寫到: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你既然不是仙,難免有雜念,道義放兩旁,把利字擺中間……

是啊,我們都是普通人,從來不是得道高僧,更不是沒煩沒惱的神仙,我們奔波了那麼多年,不過是為了求生存,希望自己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後半生可以「有錢花,隨便花」。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為了名利而活,這是大部分人的活法。誰要是真的窮到去要飯,就算把人生看透了,也過得苦不堪言。

我們都敬佩「苦行僧」一樣的活法,但我們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得到。太苦了,想起來都害怕,就是前腳踏入了苦行僧的旅程,後腳也會退縮。

人是會變的,尤其是人到中年,日子過得越來越苦,心越來越累,於是乎理解了什麼是「無奈」,學會了認命,該放的放,該忘的忘。匆匆走過半生,終於懂得失去也是得到,得失不過「一念之間」。

你失去的一切,冥冥之中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

曾經有幸參加了一次面試活動。一家大型企業招聘中層管理人員,報名的人很多,因為待遇很誘人,工作也相對輕鬆,比起那些在流水線上工作的人,可謂是天上和地下的區別。

崗位有限,但人很多,不少人都是來自著名的高校。為了真正找到人才,面試的時候,設計了很多問題,都是 比較刁難的問題。其中一道題是這樣的:「你以後的人生目標是什麼?」這個問題,估計很多人都會回答和企業有關的答案,並且信誓旦旦表示,自己努力工作,創造價值。但是這樣的回答,面試官聽多了,也會膩煩,太模板化了。

就在面試官想要捂住耳朵的時候,有人回答,「我以後要去流浪,捨去曾經的所有,做自由自在的人。」他要去流浪,還放棄曾經得到的,太不可思議了。我們都是普通人,心中有欲望,都希望得到越多越好,而他卻逆流而行,要放棄,要自由,要活成自己。當然,他被錄用了,因為他是一個「知足的人」,凡事適可而止,不被欲望控制靈魂。

我不知道那個想要去流浪的人,現在有沒有實現願望,但他的心一定是自由的,不被物質的東西迷惑一輩子。放棄了過去的一切,才會得到「未來的自我」,這才是「大舍大得」,是冥冥之中的天意所為。

其實,我們從來不必害怕失去。失去了物質的東西,得到了輕鬆的心靈;失去了舊愛,得到了新歡;失去了父母的愛,得到了堅強的自己;失去了兒女的牽掛,得到了兒女的真正長大成人;失去了記憶,活著就沒有煩惱;失去了手機,就得到了一次認真看世界的機會;失去了一個周末的休息,就得到充實的感悟;失去了陽光早晨,得到了煙雨的朦朧之美……換一個角度看世界,所有的失去,都是「得到」。

真正智慧的人,無所謂得到,也無所謂失去,得失都隨意。

一個人,一輩子,得意什麼,失意什麼?你就是腰纏萬貫,又有什麼值得得意洋洋?錢財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人的最後,都是一堆黃土,你所有擁有的,都將失去,都是別人的。

你地位顯赫,又有什麼好驕傲?農村有句老話,「風水輪流轉」,你終有一天會退位,最後留下位置給別人。有人對你微笑,朝著你豎起大拇指,不是因為你貢獻很大,不是你很優秀,是因為別人喜歡你的位置。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為你佔著某個位置,應該做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就是賴著某個位置不走,也有徐徐老矣的那一天,連位置都爬不上了。

有錢有勢是每個人心中最大的欲望。其他的東西,都是因此而衍生出來的煩惱。聰明的人,懂得看開,看遠,看淡。得到了,是走運,需要珍惜;失去了,是倒黴,但本意是為了得到另外的東西,需要放下。

隨緣的人,愛情更加幸福;隨心的人,心態總是很好,臉色總是有笑容;隨性的人,也有脾氣,但足夠真誠,懂他的人,會一直不離不棄,會成為摯友。

做一個普通人,想法很簡單,日子很平庸,理想不夠高,願望也不多,都沒有關係。做人最高的境界,從來不是欲望纏身,也不是物質堆砌起來的,從來都是心靈輕鬆自在,簡單就是幸福,自由才是享受。

人啊,上半生過得「有欲望」,也就算了,別計較了,人非完人,總無法做到真正灑脫。下半生,就別計較「恩恩怨怨」了,不必活得那麼累。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既然遲早要捨去,無法完美,不如退而求其次,退一步海闊天空,心態安然,真正所得。

匆匆的時光裡,最好的活法,無非就是得失隨意,愛恨隨緣。每個人都生而平凡,無需妄自菲薄,不抱怨人生,不虧待自己,活到就是賺到。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十首詩詞,走過半生,才讀懂其中真意!
    不為名利所困,不為外物所擾,沒有期待,不擔心失去,最是自在。對酒當歌,及時行樂《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宋·朱敦儒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雲。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何不天天開心。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要學會尋找快樂,發現美好,來的時候是哭的,走的時候,一定要笑。
  • 《失孤》原型仍在尋子:走過半生,才懂得世間最美的光景
    這些,是我聽過最揪心的告白,它來自那些失去孩子的母親,也道盡了天下父母的心聲:人世間最美好的事,莫過於在每一個尋常的清晨說的那句再見,都會在遲暮的黃昏,等來一句「我回來啦!」這是世上最溫暖最安心的話語,因為等待必定有結果,所有短暫分離最終都指向團聚。
  • 走過半生,終於懂得:學會和解,就是獻給自己的最好禮物
    和解就是之前想著必須完成的,此刻都作廢,而內心不會有不甘:本來就無法擁有,何來失去的憂愁? 不執著、不強求就是和解的內核所在。生活不可能總是如你所願,反而經常與你期望的背道而馳,學會迎難而上,就是成年人的必修課。 人這一輩子,就像一場旅行,路,越走越遠,心,越走越明。每個活得通透的人,都善於和解。
  • 40歲人生感悟:走過前半生,方知人生不過3個字
    我是你的情感解憂人,但你要懂得放過你自己!年少的時候,希望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得到稱讚,天真的以為這些所謂的稱讚都是實至名歸;後來,不斷學習不斷長大,長大的過程中漸漸成熟,漸漸對周遭發生的一切在日月更替中,有著不同的體會。直到40歲才感悟到人生的真諦:半生已過,觀眾很多貴人很少。
  • 走過半生你會發現,當你做到這5句話的時候,生活定會因你而美好
    人往往會在錯過了之後才懂得珍惜,比如錯過的人,錯過的事和虛度的光陰。走過半生才終於能想明白一些事、讀懂一些話、看清一些人。下面總結了5句話,深感,當我們能真正做到的時候,便會讓我們的生活因此變得不一樣。
  • 走過半生,才知天命不可違!
    走過半生走過半生,才知道,今生你遇見誰,其實早就命中注定了。人這一輩子,你見過的人,註定是要見的;你所做的事,都是註定要做的事。
  • 走過半生,我才讀懂了端午
    每年端午,祖母都會帶上少年蘇童,挎著竹籃走過田間陌頭,到五裡外的白羊湖採青粽葉。回家後再把雪白的糯米盛在四張粽葉裡,窩成一隻小腳的形狀塞緊包好,然後紮上紅紅綠綠的花線,掛到小蘇童的脖子上。屋前屋後那股涼涼的清香味,和一年一度脖子上的那支小腳粽,就是蘇童關於端午最深的記憶。
  • 而我們終於匆匆錯過,最後一次再見的是我們初次相遇的地方
    而我們終於匆匆錯過,最後一次再見的是我們初次相遇的地方1:希望世界安靜,讓所有情緒都見鬼。真正的見解,只會讓人更加親近這個世界,而不是讓人去挑剔、疏遠和憤懣這個世界。得到, 不一定能長久。 失去, 不一定不再擁有。不要因為寂寞而錯愛, 不要因為錯愛而寂寞一生。11:人與人關係脆弱又敏感最難受的感覺,莫過於很多關於我的事我自己都不知道,你聽別人說完了我的所有,卻從沒有當面問過我半句。12:情自是有真假之別。但,真情也是可能變化。懂得感情的人珍惜以往一切愛的經歷。
  • 因為有失去,才更懂得珍惜的意義
    一個作家曾經說過,人生的痛苦,一是得到,二是失去,人生很多時候,只有看淡生活中的得失,才能夠生活得更快樂了和幸福,很多往往以為可以觸手可及的,卻不一定能夠輕易的得到,所以,人生才更應該學會珍惜,珍惜身邊的一切。
  • 眨眼一年,轉身半生,時間總是太匆匆!
    眨眼一年,轉身半生,時間總是太匆匆!年底了,清空自己,讓心歸零,忘記煩惱,丟掉憂愁!年底了,該做個總結了,把糟粕的東西,狠心扔掉;和過去的煩惱,說聲再見。該放的,要學會放;該忘的,要學會忘。心不大,不要裝太多煩惱;人很累,不要去胡思亂想。
  • 人生的得失心——得到即失去
    人生的故事有很多,多到想忘不能忘,任回憶去泛濫流失,任明天淡忘,任歲月如歌,人生海海,走過一段路,忘記一件故事,這很正常,除非這是特別的故事與特別的人。我們會記得很多人,有從小就一起玩的夥伴,有中途進來的,然後又退出去的,有一直陪伴左右的,我們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愉快,一邊傷心,一邊憧憬,一邊接受。
  • 人生就是一次旅途,有得到,就會有失去
    人生就像坐地鐵,開始總是滿滿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帶著希望前行,總有人離開,也有人進來,每一站都有得失,但收穫的總比失去多;困難就像過隧道,一開進去就不能調頭,堅持下去,陽光就在前方。
  • 一素年華一素春,半生波瀾半生平
    妄想摘一片記憶永久封存,卻來不及鎖住韶華如水;欲要逐一份清影相伴不離,卻追不上匆匆光陰長河。不如趁花開正好,採幾株春色滿園,煮一壺舊事陳年。花香絲絲入鼻,清甜便隨之入了心;酒醇冽冽下喉,灼燒喉嚨的痛感,反倒是一種快意。山川有意,保留了青靈秀翠,蘊藏了幽幽仙氣。於半山腰,或於山頂,搭建一個小木屋,作自己的桃源之境,作來人的棲息之所。
  • 《我的前半生》:女人徹底不愛了,會很明顯
    亦舒寫的小說《我的前半生》中,子君結婚後,成為一名全職太太。她將所有的精力與希望,都寄托在丈夫的身上。然而,丈夫卻突然向她宣告,他變心了。後來,她終於在離婚後,從悲傷的泥潭中站了起來。亦舒寫的《我的前半生》被拍成電視劇,劇中,羅子君在離婚後,努力成為了更好的自己,而她的丈夫也終於後悔了,然而,她卻已經徹底不愛他了。女人愛一個男人時,她會將全部身心都放在他的世界裡,放在他的心裡。
  • 任時光匆匆流逝 美文解讀鄧麗君
    在日本發展的幾年,鄧麗君又一次的登上了新的輝煌,那是一段匆匆而過,被歌迷鮮花和掌聲所包圍的日子,從84男到89年,鄧麗君的歌曲得到了廣大日本歌迷的喜愛,她的《任時光匆匆流逝》《空港》成為日本的暢銷唱片,在歌迷們的熱烈呼應下,鄧麗君在日本舉行了唯一的一場演唱會,演唱會的名字叫做「One
  • 亦舒《喜寶》拜金女的悲哀:得到了全世界,卻失去了自己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樣都沒有,我還有健康。」——喜寶這段話出自亦舒小說《喜寶》女主人公姜喜寶口中,曾被許多人奉為金句,甚至影響了一代人的愛情觀。從小被浪子父親拋棄的喜寶和母親相依為命,13歲的她就已經懂得如何通過討好男人來追求自己想要的物質,當物質尚未得到滿足的喜寶,如果這時有很多很多的愛,她也是不要的,愛對於貧困的她來說沒有任何意義,錢才是最迫切的需求。
  • 勵志:要成就一件大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得到與失去也是如此
    從我們出生開始就遇到很多大小事情,而得到與失去也是一樣分大小之分,而在成就自己事業的同時也是事無大小需要細小之分,很多時候我們在面對得到與失去的時候都沒有想到事後會怎樣乃至事情是否分大小之分,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
  • 願爾出走半生,歸來依舊少年!
    這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句話:「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勵志:在得到與失去面前,所有堅忍不拔的努力遲早會取得報酬的
    老人曾說「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虛度一生,那就要學習一輩子,人的一生本就是在學習中度過,生而為人誰都是第一次不要過多去相信別人什麼都懂,慢慢學習你也是一樣厲害的」而在得到與失去面前,你的堅忍不拔的努力遲早會取得報酬的。
  • 半生已過,學會放過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