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地鐵開通時間的臨近,塵封三年的東街口商圈能否重生,又將以何種方式重現在市民眼前?這個話題引起越來越多人關注。
經過近一周時間的採訪,日前,媒體獲悉,隨著重點街區改造和地鐵1號線推進,嶄新的東街口商圈雛形已現——津泰路樣板區改造基本就緒,津泰潮街年內重啟。三坊七巷安民巷旁,一處「民國風」商業綜合體正建設,將與東街口地下接駁。
福州市鼓樓區商貿局有關人士透露,關於東街口商圈新一輪業態調整正醞釀中,新商圈「2.0時代」近兩年內會被激活。另有專家透露,隨著重點街區改造深入,東街口商圈兩年內將甦醒,若能讓商業傳承福州歷史文化,未來三五十年不落後。
除了津泰潮街和三坊七巷連通外,安泰水街享受「慢生活」,老牌百貨擴大升級並向地下延伸,這樣的東街口你會來逛嗎?
津泰街區
格局定位
用潮勢力和小資氛圍吸聚年輕人
安泰夜市關停,安泰中心啟動改造。津泰路歷經半年時間景觀改造,日前進入關鍵階段。
福州東街口作為市民心中最傳統最熱鬧的商圈「老大哥」,未來隨著地鐵1號線建成運行,東街口商圈必將再次激活。「而現在,我們對津泰路附近街區的升級改造,就是要與激活後的東街口商圈進行匹配。」福州津泰路景觀改造總工程師全文強如是說。
按照全文強的設計初衷,為凸顯業態定位在東街口商圈內的差異化,曾代表福州潮流標誌的津泰街區,年內重生後,仍將找回當年的感覺,這裡依然會成為福州時尚潮流的「風向標」。
不同的是,「潮勢力」在版圖上的範圍明顯擴展,東西方向從安泰中心延至津泰路全段(至五一路口),南北縱深從安泰中心單點向南拓展至安泰河北側。
津泰街區的升級改造,設計師們充分借鑑了日本有名潮街「表參(sen)道」。在全文強的印象裡,作為日本潮流文化的代表街區之一,表參道街區的建築風格處處體現時尚感,街區商鋪中國際大牌名品和日本當地潮牌相互穿插,卻又渾然一體,加之餐飲休閒場所的點綴布局,使得整條街區從「冬眠」中甦醒。
「借鑑的只是街區環境和給購物者的休閒體驗,而津泰路的商業定位,並非走奢侈路線,優勢不是體現在價格上,而是更加注重氣質上的時髦和小資,用個性化的『潮』吸聚城市年輕人。」全文強解釋。
改造中,津泰路的「前哨」安泰中心,其室內步行街的商業定位,則是對津泰路業態往東街口方向的一個延展。
設計風格
商鋪騎樓設計打造步行休閒購物模式
在設計過程中,關於配套設施建設也曾被設計師們重點考慮,不過,津泰路在地下空間的使用上先天不足,加之地面高樓密集,若重新開拓街區地下空間,無論在成本和安全性上,有著太大限制。
不過,與津泰路僅一路之隔的三坊七巷地下空間,已經開拓,這給津泰街區的停車配套找到了突破口。因此,津泰街區未來將不會打造成純粹的商業步行街道。
另據全文強介紹,津泰路兩側沿街商鋪的騎樓設計,不僅讓津泰路更加具有時尚感,且騎樓下2.9米寬的步行長廊,也形成了步行休閒的購物模式。
騎樓的作用還不止於此,它將一家家獨立商鋪進行整體串聯,結束了津泰路原有商業「各自為戰」的弊端,在統一的商業定位基礎上,它們將發揮各自品牌時尚特色,營造出「潮街」氛圍。
全文強還預期,未來,隨著福州地鐵1號線的開通,以東街口地鐵站為核心,將會出現南門兜和東街口兩處進出通道,而津泰路正好處於兩個通道的中間位置,經過一段時間的業態培育,10分鐘步行優勢將更能凸顯津泰路的存在感。營造休閒長廊
時光交錯中享受「慢生活」
全文強生活在杭州,但在全文強的印象中,儘管福州和杭州的城市格局並不一樣,風格卻有著多處默契,最明顯的就是生活節奏上的「慢」。
津泰路街區在東街口商圈中的作用,除業態的差異化定位,在文化功能上也把東街口兩大歷史街區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如此一來,僅僅有時尚潮流遠遠不夠。
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在津泰街區旁的安泰河畔,營造一個集咖啡、甜品、輕酒吧等為主的休閒長廊。
「年輕人要觸摸福州最潮流的商業,去逛逛津泰街區,逛累了還可以在水街坐一坐,喝杯咖啡聽聽音樂,享受『慢生活』。」
在設計師眼中,安泰河的特殊,莫過於承載著三坊七巷和朱紫坊的歷史記憶。長期以來,安泰河北側(津泰路段)在空間利用上多是津泰路商家倉庫,髒亂成習。
升級改造以老福州傳統建築風格騎樓、民國青磚牌樓和現代風格建築混合,設計風格上的時光交錯,讓歷史、文化和休閒商業進行融合,打造「慢生活」氛圍。目前,12號、13號樓樣板區改造已經基本完成,今年將與津泰街區同時崛起。
設計和商業定位,與朱紫坊隔河呼應,形成「一河兩街」的全新面貌。
據三坊七巷保護開發公司有關人士透露,正在修復改造中的朱紫坊,存在著一批歷史名人故居,為同三坊七巷有所區別,商業空間利用上會突出文化創意類產業。「未來或將引入一批文化創意者和工作室,營造朱紫坊的文化商業氛圍。」
如此一來,水街兩岸必將成為城市白領、文藝青年們的聚集區。
據知情者介紹,朱紫坊前「慢生活」氛圍,從三坊七巷沿安泰河一路延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南后街尾的安泰河畔,多家甜品、咖啡館扎堆出現,沿安泰河兩岸開放營業,經過半年多時間培育,這一休閒業態最終形成穿越時空的「慢生活」。
三坊七巷綜合體
業態升級調整
民國風建築接駁東街口商圈
東街口新商圈不容忽略的另一重要角色,三坊七巷街區,本周仍在繼續開街以來最大規模業態升級調整。
據了解,三坊七巷中安民巷連通南街附近約3萬平米區域,一處小型商業綜合體即將誕生。它與南街西側民國風格商鋪群「連體」,並擁有配套的地下空間,這一地下空間將貫通東百地下空間、東街口地鐵站,實現傳統街區與現代商圈的無縫接駁。
這預示著,東街口商圈未來的輻射範圍將通過這處小商業綜合體,向西延伸至三坊七巷。
另據知情人士推測,這處綜合體地下空間,一部分將成為商業營業面積,同時與八一七路的地下商業相連接,形成一體化商業效果。另一部分則規劃為配套車庫等,可容納至少150輛車停泊,用以緩解商圈停車壓力。
按照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的說法,這一小型商業綜合體的業態定位還在進一步探討中。
規劃主題客棧
坊巷客棧將成商圈住宿配套
三坊七巷街區在「留住人」方面也有新動作。
根據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營銷部負責人齊敏介紹,三坊七巷此次業態升級還推出2萬平方米的住宿空間。與南街連通的安民巷內,6處院落規劃臺灣特色體驗民宿,黃巷將開設滿足背包客的國際青年旅社。此外,還有一系列藝術主題客棧也將出現。
齊敏表示,「把住宿的項目引進來,把能夠吸引人流的業態籠絡到三坊七巷的各個坊巷之中。讓大家能夠真正走坊串巷,不僅可以遊覽,還可以住在裡頭感受獨有的坊巷文化。」
這正是東街口新商圈在配套上的另一重磅措施。
另有城市規劃人士建議,三坊七巷與津泰路僅一路之隔,坊巷旁狹窄的吉庇路或許可以嘗試改造成步行街區,打造貫通東街口商圈的步行休閒通道。對於這個建議,三坊七巷保護開發公司有關人士透露,此前曾對這一設想進行考察,至於是否可行還需交管等部門表態。老牌百貨
定位中高端
商業延伸至地下提升配套服務
昔日東街口,大洋、東百是商圈中重量級。隨著東街口改造大刀闊斧,經歷「陣痛」的兩個老牌百貨依然樂觀和從容,坐等東街口「2.0時代」。
自2002年進駐東街口商圈,存在12餘年的大洋百貨,或將在年底迎來首次大面積升級。相關人士透露,百貨大樓將整體外觀翻新,風格中融入更多現代元素,同時,場館內部也將逐層裝修升級。
隨著東街口新商圈崛起,目前,這家百貨正對百貨品牌進行相應調整。區別於東街口商圈邊緣的大洋晶典,其商業定位將集中在中、高端水平,在客戶分類上重點針對具有購買力的30歲以上群體。
相關人士表示,「場館內366餘百貨專櫃,品牌已相對完善,大的業態調整不會出現,但會對各品牌的創新性提高要求,品牌業績表現不太理想,我們將進行替換。同時,擴大餐飲、停車等配套所佔比重,這對老商圈裡的傳統百貨,是必選項。」
另一老牌東百,業態調整也在醞釀。相關人士稱,商圈激活前,將在百貨品牌定位上,也將擴大休閒娛樂等多元化配套,並在現有黃金、珠寶、女裝等優勢基礎上,引進更多一線大牌。
此外,東百B樓(毗鄰南街)將在近一兩個月內啟動重建。據了解,新建商廈總樓層設計為地下三層,地面十層,其中負三層為配套停車場,其餘全部規劃為商場,負二層與東街口地鐵出入口直接連通。專家觀點
傳承福州歷史文化未來三五十年不落後
自2011年福州地鐵1號線東街口段建設啟動,曾經「300米路段就有300旺鋪」的東街口人氣一落千丈。而隨著萬寶商圈、萬達廣場等一批「年輕」商圈相繼崛起,在外界看來,東街口商圈從此結束「一家獨大」的局面。
但廈門大學管理學院MBA兼職教授陳清福,更願意將此理解為東街口商圈重生前的「冬眠期」。
有關東街口商圈的明天,福州市鼓樓區商貿局有關人士日前透露,隨著東街口地鐵建設漸入尾聲,商圈新一輪業態調整也正醞釀中,新商圈「2.0時代」近兩年內會被激活。
儘管調整細節尚未明確,但陳清福認為,隨著上述幾大重要區域改造升級,區別於其他純商業綜合體,東街口商圈崛起更需要厚重內涵。
不僅要有現代化配套,更應注重商圈文化中如何植入福州兩千多年文化、符號和功能等,而這並非商業公司或裝修公司能做到的,整個商圈的規劃必須籌劃一個頂層設計方案,避免各個街區出現「各自為政」局面。
如果決策者能做到這一點,形成一個商業和歷史文化優勢互補的全新東街口,此處堪稱福州「孤本」的商圈必定重新崛起,「未來三五十年不落後」。
本文轉載來自:東南快報,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