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0月1日,周六,男女老少擠滿了長沙街頭。他們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街頭那臺14吋大小的北京牌電視機。
這一天,「長沙電視臺」五個大字第一次出現在了電視屏幕上,宣告湖南電視臺(時稱長沙電視臺)第一次開播,湖南人從此看上了自己的電視節目。
當看到第一期節目成功播出,徐南坤和電視臺同事們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他們付出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
憑藉著層出不窮的創意與越來越聚集的頭部內容資源,近20年,湖南電視臺始終是全國最具品牌影響力的省級電視臺之一,在行業內外均享有極高的聲譽。8月20日,德雅路湖南電視臺老臺大院裡,看著如今湖南電視取得的閃耀成就,曾參與湖南電視臺——時稱「長沙電視臺」創建,現已86歲高齡的徐南坤老人百感交集。
1958年,毛主席親口囑咐要「加緊去搞」電視臺。一年之後,在湖南省廣播局局長王力的主持下,「長沙電視臺」的創辦正式提上了日程。
湖南人民廣播電臺的十餘名骨幹以及廣播技校的十多位優秀畢業生組成了「長沙電視臺」的首批班底。此前在廣播電臺工作的徐南坤也身在其中。
一沒有經驗,二沒有設備,電視臺的工作人員決定另闢蹊徑——學習哈爾濱辦「土電視」。
什麼是「土電視」呢?徐南坤告訴記者:「就是所有的設備都自己安裝自己搞,自己設計自己裝。」電視臺派人去哈爾濱學習了一個月,又從北京電視臺拿到了一份電視設備的設計圖紙,大家按圖索驥折騰了大半年,終於在1960年製作出了除攝像機以外的所有設備。在從廣州電視臺得到了一臺工業攝像機後,「長沙電視臺」這才算是能做節目了。
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流淌的美好時光》《加油,你是最棒的》《中餐廳》《聲入人心》等一大撥節目從各個維度撩撥著電視觀眾的心。所以,要是知道六十年前的節目是什麼樣的,你可能會感到不可思議。
「電視只在每周六播出,節目就是圖片。圖片放完就放電影,電影完了就結束了。」徐南坤笑著說。
原來,「長沙電視臺」最初使用的攝像機性能有限,工作人員們拍不了視頻,只能四處拍一些照片,拍好後拿回臺裡自己衝洗,並且當時還不具備加字幕的技術條件,工作人員們還得提前用筆把新聞內容寫在照片上。
儘管工作條件艱苦,但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始終保持著十足的幹勁。當時家裡有電視的人少,他們就在每期節目播出之前將臺裡的十幾臺電視搬到大街上給老百姓看。
節目播出時,即使是沒有任務的員工也會守在臺裡看節目播得好不好。正是因為他們的不懈努力,湖南的電視事業才能順利起步。
1961年底,在全國經濟遭受巨大打擊的情況下,剛辦了一年的「長沙電視臺」被迫停播。電視臺的設備全都被封存了起來,這一封,就是整整八年。
1969年,湖南再度將創辦電視臺提上日程。而毛主席也表示自己到長沙時一定要看一次電視。電視臺前前後後準備了半個月。那一天,毛主席看了整整四個小時節目,在這四個小時的時間裡,電視臺的轉播工作一直有條不紊,這讓毛主席非常滿意。
毛主席的肯定進一步激起了湖南電視人的創業熱情,自那以後,湖南電視人遇山開路,涉水架橋,勇於擔當,主動作為,逐漸從一個設備都只能自己造的「土電視」,成長為了今天的行業標杆。
作為湖南電視臺的前身,回首再看,「長沙電視臺」的成功創辦,堪稱湖南省電視事業的光輝起點,同時也是一場不畏艱難、勇攀高峰的偉大壯舉。
湖南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指導 新湖南客戶端出品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王銘俊 視頻 周林熙 視覺 陳青青
實習生 張兆麟 文雨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