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鄉愁和美味叫殺豬飯
令人難以抗拒
勾起遠在他鄉務工人士的濃厚記憶
殺豬飯是雲南廣大農村地區年尾的一道農家盛宴
眼下年關將近
距殺豬飯的日子越來越近
農村人就開始籌劃殺年豬了
殺年豬,是雲南千百年來一直保留的習俗
這可是一年中重要的事情之一!
一大群人把豬捉來綁起來,這個過程比較費勁,一般年輕力壯的四五個男人來完成,如果不注意就有可能受傷。記得小時候,村子裡一家人殺豬過年,結果豬沒有捆綁好,有個人的手就被豬咬到了!
接下來就是殺豬匠下刀了,這也是有講究的,刀子沒下好,豬半天斷不了氣,看著也是挺痛苦的!
殺死的豬開始燙毛、刮毛……也是要一番功夫呢!
燙好了,就開腸破肚了,農村人見習慣了也到不覺得什麼,如果是初次見到那樣的場景有可能會被嚇到的!清洗內臟一般是有經驗的師傅來完成的,稍不注意的話就有可能出亂子!
開腸破肚後,主刀師傅就開始分割豬肉了,把豬肉切成大塊大塊的。接下來取一部分新鮮的肉,拿去做各種美味的下酒菜了!吃不完的就醃起來,主人家慢慢吃!
雲南殺豬飯,一般在每年農曆的冬臘月操辦,這是一個「蹭飯吃」的季節,也是春節前最為喜氣的時節。因為民族習俗和地區差異,殺豬飯也就形式多樣了。作為土生土長的雲南農村人,除了每年自家的殺豬飯,也不忘到各方朋友家「蹭飯吃」,體驗鄰裡間濃濃的鄉情……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雲南最板扎的鄉村殺豬飯!
團結鄉
白族、彝族風味
過年前吃一頓「殺豬飯」,是雲南很多地方農家的傳統習俗。而每年很多昆明人都會選擇到白族、彝族聚居的團結鄉品嘗殺豬飯。
待一桌美味豐盛的「殺豬飯」上桌,鄉土美味帶來的不只是熱火朝天的「年味」,還有白、彝族好友的新年祝。
五華沙朗
殺豬飯有白族特色
五華區西翥街道辦沙朗社區的年豬飯具有白族特色。其中生肝、灌血腸、涼白肉是必備的三道菜。到當地老百姓家中,都能吃到地道的年豬飯。
當地有名的農家樂金田農莊也接受年豬飯預定,在金田農莊不僅可以吃到這些特色菜餚,還有酸菜魚、小炒肉、烤乳餅、窩窩頭等特色小吃,還可以吃到新鮮的時令蔬菜。
富民
旺子醃菜必不可少
「殺年豬、請年豬客」,在富民縣農村是一件極為普遍而又隆重的事。殺年豬這天,莊稼人的一切農活都停下來了。
富民人最愛吃的菜當數豬血醃菜,這道菜是年豬飯桌上一道最有特色的風味菜,是用油菜花醃菜燴熱豬血而成的,吃起來酸香可口、韻味獨特,是道老少都愛的地道年豬菜,而且,用旺子醃菜煮的三鮮肉,不僅脆、甜、酸、鮮,吃到口裡,還一點不覺得油膩。
東川
墩子肉滿口噴香
東川的年豬飯菜品很多,除了小炒肉、肥腸、旺子炒飯這些家常菜,墩子肉算是當地一道特色菜。
當地人介紹,墩子肉是將豬肉切成條狀(一定要肥瘦搭配),放進油鍋裡放入佐料煎炸,直到炸幹為止。放進嘴裡咬上一口,非常可口,油香味撲鼻。
祿勸
火燒生皮嫩脆不韌
祿勸殺豬飯的號召力,不僅在味道,更在氣氛;殺豬飯的過癮處,不在喝酒吃肉,在於動感熱烈。
與其它地方不一樣的是,祿勸的殺豬飯,採用火燒豬的技法,先用稻草燒燎豬皮並用火灰焐透,然後衝洗乾淨才開膛,其特色菜火燒生皮嫩脆不韌,散發一股稻草特有的香味,吃法是直接蘸以特製調料即可,是當地最受歡迎的頭道菜。
宣威
古樸噴香的滇味年飯
滇東北宣威的殺豬飯可謂是雲南殺豬飯的典型代表。位於烏蒙山中的宣威,是一個極有名的地方,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與國酒同獲金獎的宣威火腿,也和殺豬飯有著極深的淵源關係。
宣威的豬之所以有名,之所以成為火腿的最佳原料,原因在於一是放山豬,二是餵青飼料(菜葉、瓜果、野菜等),三是餵洋芋、紅薯、包穀等雜糧,豬肉味道極為純正,是真正的綠色原生態食品。
保山
酸醃菜拌生肉
每逢冬至前後,保山村村寨寨家家戶戶就紛紛宰殺自家精心飼養的年豬,只要有人來到就會熱情接待。
保山殺豬飯,更是一場親朋好友的聚會,在一起除了吃肉喝酒,更多的是娛樂,如砸石頭、降血壓、炸金花等民間遊戲。邊吃肉、邊喝酒、邊玩遊戲,不亦樂乎。
大理
土八碗沒齒難忘
如果你正好在十冬臘月到大理蒼山洱海間的白族村莊旅遊或者走親戚,那麼做幾臺殺豬客、吃幾臺地道的殺豬飯,也並非難事。只要碰上了,熱情好客的白族農家一定會盛情邀請、熱情款待,讓你如願以償地一飽口福:
早飯款待涼拌(醃)生皮、醃菜炒豬肉、豬血青菜芋頭湯等等這些令人饞涎欲滴、胃口大開的鮮香美味;晚飯則是用新鮮豬肉做成的酥肉、粉蒸肉等原汁原味的正宗「土八碗」,必定會吃得你心滿意足、沒齒難忘。
紅河
五花肉蘸豬血
滇南紅河哈尼人一旦磨刀霍霍向年豬,頭道猛菜就有了。這頭道猛菜,漢語叫做血旺或者白旺,也不排除其他民族活學活用的情況。
大碗喝著醇香的自烤酒,大口嚼著噴香的土豬肉,大聲豪氣地划拳勸酒,大大咧咧地敞開胸懷,痛痛快快地分享著相聚的喜悅,酣暢淋漓地品嘗著新鮮的農家菜,一頓飯可以吃到日落西山挑燈再幹!
麗江
碳烤新豬肉
對於麗江的記憶,不是雪山古城豔遇,而是到朋友家吃殺豬飯——吃了一天烤「新豬肉」(這詞是自創的)。
有一種年味叫做麗江的殺豬宴,有一種經典是阿奶做的米灌腸,有種情誼是你請我吃殺豬飯。此時此刻麗江人不是在做殺豬客,就是在去做客的路上。每年此時胖十斤,但做殺豬客的快樂走胃又走心。
臨滄
幹了這碗回魂酒
久聞臨滄瀾滄江,不知酒水滿街香;不見不知道,見了嚇一跳。臨滄的殺豬飯,酒為主,肉為輔,飯次之,其實可以更名為「殺豬酒」。臨滄的殺豬飯,我『吃』驚了,也醉了!
在臨滄,殺豬當天,太陽剛升起,幫忙殺豬的親朋好友陸續到來,主人即為親友斟上一碗白酒,號稱『朝陽酒』,以為各位殺豬漢提提神、壯壯膽,然後開始殺豬;陽過眉梢,酒到微醺,豬收拾完工,主人再次為親友斟酒一碗,俗稱『歇工酒』,以解疲勞;然後開始吃肉,烤吃、燒吃各種吃……
夕陽西下,各方吃殺豬飯的客人陸續到來,主人再斟酒一碗,號稱『迎客酒』,亦稱『黃昏酒』,以迎接客人,送別陽光,然後,肉吃的越來越少,酒喝的越來越多,夜深了,也醉了……來日甦醒,主人再斟酒一碗,稱之為『回魂酒』!
兩區紅土地
每一樣菜品都要留一點祭祖
和中國大部分農村一樣,每年12月殺年豬也是兩區(倘甸產業園區轎子山旅遊開發區)鎮馬店村委會則八村老百姓的傳統年俗。
則八村的年豬飯講究八大碗。其主要菜品:小炒肉、水煮肉蹬、紅燒肉、油炸面腸、水煮豬血、回鍋肉、蒸豬肚、炒豬肝。「自家養的豬,不餵袋裝飼料,是吃糧食長大的,肉香不說,絕對放心。」村民艾金培說。
盤龍雙龍
豬心血炒肉
在盤龍區雙龍街道辦朱家山村,豬心血炒肉是年豬飯最地道的一道菜品。味道正宗的豬心血炒肉,火候至關重要,急火、辣油,將還未凝固的新鮮豬血和肉片同時放入鍋裡翻炒,讓每一塊肉片都能均勻受熱煎炒,既保持了肉片的嫩滑,高溫下的豬血也迅速成型並保持鮮嫩。
豬心血炒肉的特點就是兩個字——鮮嫩,特別受老人和小孩喜歡,舀一勺放進碗裡,一大碗飯沒幾分鐘就進了肚。
嵩明
「豬八碗」高麗肉回味無窮
「豬八碗」在很多「70後」的兒時記憶裡,印象非常深刻。過去的農村由於物資匱乏,人們在平日裡很少能吃到肉類,殺豬飯便成了一年到頭的大餐。
在嵩明「豬八碗」中,又數「高麗肉」最具特色。這需要選用豬肥膘肉脊背上肉質緊緻晶瑩雪白的那層肥肉,在水鍋中煮至五成熟時撈出。待肉稍涼後,把大塊的肥肉切成長5釐米、寬、厚1釐米左右的肉塊。
陽宗海
牛羊雞魚「輔菜」道道美味
陽宗海當地居民的年飯,極具當地特色。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說是「殺豬飯」,因為除了頭刀菜、紅油血旺、千張肉這些殺豬飯的經典菜品以外,牛、羊、雞、魚肉,以及湯池老醬和七甸滷腐也是必不可少的。
陽宗海的黃燜羊肉、牛乾巴、花椒雞,個個名頭響噹噹,好吃得能把你的舌頭鮮酥掉。黃燜羊肉,用新鮮的放養羊肉炒制,訣竅是在炒制過程中加上一點兒湯池老醬,出鍋的時候香且不羶,辣而不刺喉。
石林
大白肉搭配彝家苦蕎酒可謂絕配
石林是「阿詩瑪」的故鄉,也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地,主要居住著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民族。從下月開始,石林圭山長湖西街口等彝家村寨將陸續宰殺年豬,宴請親朋,慶祝新年。殺年豬的傳統在圭山長湖西街口等彝家村寨已經延續了千百年
大白肉是石林年豬飯桌上最受歡迎的一道菜。用土豬的五花肉煮熟,切成1釐米厚的肉片平鋪在大碗裡,配著煳辣椒蘸水,大塊下肚,肥而不膩。
楚雄
彝族殺豬飯
在楚雄,所殺年豬的選擇是有講究的,如:不帶任何殘疾和缺陷,不用老母豬,不要尾巴短小……總之要形象完美無缺,沒有其他異兆。一個村宰殺年豬在時間上要有一定的秩序,輩分高者先殺豬,輩分低者後殺豬。
殺年豬時,要先喝「殺豬酒」,每個參加殺年豬的壯漢都得喝上一口。然後用燒紅了的石塊、金絲竹、清水同放一木瓢或木缽中,以純潔的蒸氣進行淨化,以除去年豬身上的所有邪氣,這表示對祖先神靈的誠心敬奉。
其實殺豬飯的魅力
不在滋味,而在氣氛
在那種其樂融融的環境中
有家人、親朋
就是最幸福的樣子
就快過年了
回家吃頓殺豬飯吧!
編輯:阿耐
來源:雲南印象、楚雄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