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高尿酸血症的發病率也不斷升高,成為了人群中的常見病之一。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血液中的尿酸約有三分之一通過腸道排出,三分之二通過腎臟排出,當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洩減少時,就容易導致高尿酸血症,患者若不積極治療,尿酸就會在腎臟沉積,造成腎損害,形成尿酸性腎病。
另外,尿酸除了在腎臟沉積,還會在關節處沉積,這也是痛風的本質原因,因此尿酸性腎病常伴有痛風,也被稱為痛風性腎病。
男性正常尿酸水平通常在150~350μmo/L,女性在100~300μmo/L。一般來說,男性血尿酸水平>420μmo/L,女性>380μmo/L就會被診斷為高尿酸血症。
患有尿酸性腎病的患者不僅有腎臟病的常見表現,如: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還會有痛風、關節炎等。若腎臟內已產生結石,則還會有腰痛、血尿、尿痛等症狀。
痛風常見於肥胖、喜食肉類及酗酒的人群,且男性明顯高於女性。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炸雞配啤酒」、「火鍋配啤酒」等飲食搭配,酒足飯飽之後雖然心滿意足,但疼痛卻悄悄逼近,因為火鍋、啤酒、白酒等食物中含有大量嘌呤,長期或大量食用後就容易使血尿酸升高,造成痛風,損害腎臟。
有些患者會依靠服用止痛藥來緩解關節疼痛,卻只是治標不治本,經常是好了傷疤忘了痛,讓病情越來越惡化,最終發展成腎病,嚴重者甚至會患尿毒症,需要進行腎臟替代治療。
因此,想要預防尿酸性腎病就要先從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做起。
1. 低嘌呤飲食:嘌呤含量較低的食物有牛奶、雞蛋、水果以及大部分的蔬菜等,肉類、動物內臟等高嘌呤食物必須少吃,另外,由於嘌呤具有親水性,所以肉湯裡的嘌呤含量會更高,應該少喝或不喝。
2. 多飲水:多喝水可以幫助尿酸隨尿液排出,減輕尿酸對腎臟的損害。
3. 禁用刺激性食品:禁用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戒菸酒,尤其是啤酒和白酒,更要少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