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隨著我國老齡化日益加劇,老年人口越來越多,養老這個話題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近幾年興起的新型養老方式更是受到眾多老人的追捧。
什麼是新型養老?
網上所說的的新型養老主要有以下四種:
1、抱團養老:簡單說就是幾對老人,找一個地方,一起生活,吃飯、看書、聊天、鍛鍊等等;
2、旅居養老:一幫老人開上車或租車,一邊旅遊、一邊玩,玩累了原地休息,休息好了,繼續上路玩;
3、社區養老:社區提供場所,午餐,娛樂設施,老年人白天在裡面玩,晚上回家;
4、保姆養老:幾個老人共同出錢,找一個或者幾個保姆負責照顧老人日常起居。
這些「新型養老」的模式各有各的好處,但我認為,這些「新型養老」頂多算是一種老年人「群居」找樂的方式。
為什麼這麼說呢?
有網友就對這些「新型養老」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1、既然還能走動,就不能算養老。
我國現在人均壽命76歲,如果沒有什麼疾病的老人,70歲時,大部分依然是可以自理的,如果疾病纏身,喪失自理能力。這些「新型養老」的模式一個都用不著。
2、養老主要還是靠兒女,沒辦法再去養老院
養兒防老,是大多數中國人的觀念,養老還是相信自己的兒女,別人對你再好,你也找不到那種親人陪伴的感覺。
花錢找保姆,找護工是不得已的辦法,始終親生的還是親生的,在很多時候,你的一個眼神和一句話,兒女就知道你想要什麼,想吃什麼,那些保姆和護工只是為了賺錢,完成工作,給不了你親人的關懷和體驗。
3、沒錢,過不上這種有錢人的日子
有個農村的大爺看了這些「新型養老」的模式後,感概道:「農村老人想都別想...那是有錢人一族的生活。"
說一千道一萬,這些「新型養老」的模式真離不開錢,不管抱團、旅居、請保姆等等都要花錢,不是一般老人和家庭可以承受的。
所以這些「新型養老」的方式雖然不錯,但還是有很多老年人不贊成,原因就是錢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我總結了一下,給準備養老和即將步入老年人的中年人一些建議:
1、活到老,學到老
老年人也要持續學習,不與社會脫軌,這樣不管你選擇什麼養老方式,都可以儘快融入環境,和別人良好溝通,不至於因為太大的代溝而被孤立。
2、鍛鍊身體,定期體檢
想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離不開一個健康的身體。經常鍛鍊,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定期體檢,少給兒女增加負擔,也可以讓自己多活幾年。
3、定期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錢是一個大問題,直接關係到你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數,不管你選擇什麼方式養老,經濟是基礎,沒有錢說什麼都是白搭。
4、養老還是在自己家好
老年人很感性,一輩子生活的地方,沒有人願意輕易離開,如果條件允許,養老還是選在自己熟悉的地方。
5、早做準備,不要臨時抱佛腳
養老的問題不是你老了再做準備,而要提前規劃,尤其是中年人,已經快要步入老年階段,自己心裡得有個打算,不要等到真的老了,還在糾結是去養老院還是和兒女一起住。
寄語
老年人,年輕的時候覺得這個詞語離自己很遠,未曾想他說到就到了。忙於工作,忙於敬老扶幼,沒有規劃,沒有準備,這是沒有智慧的行為。
既然無法逃避和拒絕,現在的你不管是老年,還是中年,對照一下,看看是否做到了以上五點,如果沒有該準備了,不要等到臥床不起,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欣賞更多精彩文章,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