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軍公教人員福利爭議 臺灣養老金被政治綁架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為了挽救低迷的聲望,在在野黨的窮追猛打後,臺灣「行政院」前天表態要砍掉退休軍公教人員年終慰問金,只有少數弱勢人群可繼續享受這一待遇。由勞保基金傳出破產危機,而引發各界對軍公教退休金制度的聲討聲浪,能否隨著年終慰問金的刪除而平息,還很難說。事實上,島內不僅勞保遭遇資金瓶頸,農保、「國保」也都面臨相似問題,養老金進行市場化運作是長遠之計,但這一制度在臺灣卻被政治綁架,各種問題便隨之而來……

  臺灣實行養老金發放多軌制

  臺灣現行的養老金制度包括公教人員保險、軍人保險、勞工保險、農民保險、「國民年金」等幾種,它們的主管單位不同,收益也大相逕庭。

  顧名思義,公教保險的參保對象是公務員和教師,由臺當局「銓敘部」主管。「開始時,只有公立學校老師才享受這一待遇,十多年前,私立學校教師才加入進來」。臺灣老人福利協會理事長陳德光告訴導報記者,這種保險,由被保險人自負35%,政府補貼65%。公教人員服務滿25年就能申請退休,退休後可選擇一次性領或按月領,若選後者,每月領的薪水相當於工作時的95%。

  在臺灣,軍人雖然屬於公務員,但他們的養老保險卻不屬於公教系統,軍人保險由臺「國防部」主管,其保險給付包括死亡、殘廢、退伍、育嬰停薪留職等。由於軍人所享受的養老待遇和公教人士差不多,一般就把軍人、公務員、教師的養老保險合稱「軍公教險」。

  臺灣覆蓋人群最大的養老險種是勞工保險,它面向的對象主要是私營單位員工,由「勞委會」主管。陳德光說,勞保的參保人數有近千萬,所以一聽說勞保將破產以及延遲退休,這次才引發這麼大的風波。這種養老險的保費由被保險人分擔20%、企業分擔70%、政府補貼10%,退休後收入的高低,主要由平時所投保費多少決定。

  另外,臺灣還有老農保險,主要面向農民,由「勞委會」主管,老農每月繳納78元滿6個月,超過65歲每月就可領7000元(新臺幣,下同)的老農津貼。2007年,臺灣又出現一種新的險種——— 「國民年金」,享受不到軍公教險、勞工保險的人士均可參保,對老農津貼不滿意的農民,也可以退出農保,加入「國保」。這種保險,被保險人負擔四成保費(674元)、政府補貼六成,超過65歲可申領養老金。

  養老金差距大引發階層對立

  臺灣各種退休金制度幾乎將所有人「一網打盡」,與周邊國家或地區相比,臺灣的保障水平並不低。俗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臺當局早年在制度設計上的不平等,引發了不同階層之間的對立甚至仇視。

  軍公教人士50歲左右就可退休,退休金加上18%的優惠存款(俗稱「十八趴」),每月實拿的薪水,可能比在職軍公教人士還高;終其一生,不少人申領的退休金可多達兩三千萬;而勞工階層退休晚,退休後的收入或許還不到軍公教的一半。

  「退撫制度可能有不周之處,但絕非退休軍公教人員的錯,請就事論事,不要攻擊、汙名化我們。」面對近來島內對退休軍公教福利的爭議,臺北一名教師在網上疾呼。臺當局解釋優待軍公教的原因,是早些年軍公教的收入不如民間,但外界普遍認為,國民黨這樣做,也有政治上的考量,就是籠絡軍公教人士成為他們的支持基礎。

  陳德光說,軍公教的高福利,不僅成為他們的「原罪」,也淪為改革的阻力。「當臺灣財政或保險出現虧空,要加稅或增加保費時,民間總有一股聲音,讓政府先檢討軍公教的高福利。」而民進黨也常拿軍公教說事,藉此操弄政治攻擊對手。去年,蔡英文被曝邊領「十八趴」邊罵「十八趴」,就是明顯例子。前幾天,民進黨一部分人又被曝出邊領年終慰問金,邊罵年終慰問金。

  臺媒籲讓養老金回歸市場機制

  與其說軍公教保險是一種保險,不如說是一種福利;事實上,臺灣其他養老保險也都如此,只是程度問題。

  陳德光說,島內養老保險普遍存在資金緊張等問題,最主要原因還是「繳得少,領得多」,權利義務不平衡。在臺灣,漲保費不僅是個經濟問題,還是個重大的政治問題,執政黨擔心失去選票,一般不敢輕易漲。不僅不敢漲保費,有時候為了和在野黨比 「親民」,還開出大支票,老農津貼就是明顯的例子。1995年,剛開始設這個險種時,被保險人每月可領3000元;2003年,漲到4000元;兩年後,又漲到5000元;2007年,漲到6000元;去年底,又漲到7000元。保費沒漲,被保險人的收益卻連連加碼。所以,前一段時間,農保傳出危機也就不足為奇了。

  臺媒呼籲,應讓臺灣的養老金從福利屬性回歸到保險屬性,讓其遵循市場規律,否則制度不會長久。「別再讓民粹領導專業,最後受害的還是納稅人及下一代。」(導報記者 薛洋)

相關焦點

  • 李東海:臺灣軍公教年金問題有多嚴重?
    軍公教勞、旅遊業者、勞工將輪番上街抗議,自詡「最能溝通的當局」的蔡英文在這關鍵時刻卻與民眾無法溝通。9月3日是臺灣「軍人節」,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發起「反汙名,要尊嚴」抗議活動,擬號召10萬軍公教勞上凱道。 軍公教上街頭的最關鍵原因,是不滿蔡當局研討的年金改革汙名化退休軍公教人員。
  • 臺退休金恐泡湯 引發階級對立
    68%怕領不到退休金勞保基金破產危機的爭議已釀成階級對立的氛圍,民眾想像未來臺灣破產,領不到退休金的慘狀,煩惱到睡不著。根據臺灣《中國時報》最新調查得知,有關軍公教退休慰問金設定排富條款,雖有五六%的人按贊,但有逾六成的人擔心爭議已引發階級對立且未來領不到退休金,但是,對於各種社保基金「繳多領少」的改革方案,有六一%的人無法接受。
  • 退撫金提撥率調高,臺灣軍公教人員怒轟民進黨:把我們當「肥羊」
    臺灣退休軍公教團體昨天質疑,提高軍公教的退撫基金提撥費率,政策改變前應召開公聽會溝通,否則會讓軍公教無所適從。 全臺公教軍警暨退休人員聯合總會副總會長林水吉表示,調高提撥率是對「政府」財政有利,還是剝削軍公教人員?「政府」應舉辦公聽會,說明政策的利弊影響。
  • 臺灣軍公教「年金改革」實施 33萬人受影響
    臺灣軍公教「年金改革」在爭議中於今日上路。圖為退伍軍人團體「八百壯士」上月集結在臺灣立法機構外抗議「年金改革」。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綜合中央社及中通社報導,臺灣軍公教「年金改革」7月1日上路,退休公教與退伍人員18%優惠存款利率分別在2年半及分10年歸零,共約33.3萬人受影響,引爆訴願、覆審潮,也有縣市政府聲請「釋憲」爭權益。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昨日批評,軍公教「年金改革」對退休軍公教人員影響重大,軍人「年改」7月1日就要上路(實施)過於倉促,甚至連通知函都發生缺失。
  • 臺灣年金改革爭議不斷 到底在吵什麼?
    近日,臺灣島內年金改革爭議不斷,軍公教團體為此發動了多波抗議活動,那麼,大家到底在吵什麼?臺灣《聯合報》為此進行了梳理。  為什麼要年金改革?  報導指出,島內年金改革四場分區座談,主要爭議與正反方意見如下:  一、退休軍公教人員優惠存款(18%)  背景:過去市場利率較高,軍公教人數少、薪資低,臺當局為補貼軍公教,設立1985年以前服務年資訂定優惠存款額度,現行軍公教優惠存款利率為年息18%,簡稱為18趴。
  • 臺灣「大鍋飯」福利為何難打破
    儘管很多人理性認知財政的負擔已在危險邊緣,但臺灣福利支出以「民意」為名向來只增不減,給出去的「好康」怎敢砍掉?其他財政缺口更嚴重的縣市首長,以選票考慮為先,不敢輕言跟進改革。臺灣的財政及福利政策黑洞越來越大,許多人在思考,「大鍋飯」還能吃多久?
  • 蔡英文當局將醜化軍公教內容編入教材 遭批連小學生都騙
    蔡英文當局將醜化軍公教內容編入教材,遭批連小學生都騙。(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5月1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花蓮縣長傅昆萁及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昨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傅昆萁表示,蔡當局近年稅收超收1000多億(新臺幣),說軍公教年金不改當局會破產,甚至把年金改革議題融入小學教材,簡直是全臺最大詐騙集團都不如民進黨當局,連小學生都不放過,都要騙,這樣的當局值得信賴嗎?傅昆萁及吳成典昨率全臺公教軍警暨退休人員聯合總會副總會長胡築生、吳斯懷、全臺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李來希等人舉行聯合記者會,現場也有許多軍公教及其家屬到場聲援。
  • 臺灣地區年金及健保制度對大陸地區的啟示
    本文主要介紹了臺灣地區的養老金和健康保障制度,同時結合大陸地區實際情況進行了比較,並提出了一些思考。關鍵詞:臺灣地區;年金制度;社會保障;健康保險由於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臺灣地區與我國大陸地區在退休養老金和醫療健康保險方面,分別實行的是各自不同的養老和醫療保障標準。
  • 蔡英文喜認養退役導盲犬 退將:退役軍公教的退休生活
    ­  對此,於北辰17日在facebook發文表示,蔡英文展現慈愛胸懷,開心地認養了3條退役導盲犬,更首創退役導盲犬入住臺灣地區「第一家庭」的先例,很替這3條幸運的狗狗高興,能繼「想想、阿才」等貓族之後,成為蔡英文的「寵物」,實為「狗族之光」。
  • 民進黨「年改」重傷臺灣 機關算盡終害人害己
    然而,軍公教不但是臺灣社會穩定的中堅階層,也是消費力最充裕的階層。軍公教的收入或預期收入陡然大減,將直接影響臺灣內需市場。臺灣「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退休軍公教收入大減,消費的影響層面還包括其配偶、子女、父母,將出現「乘數效應」。退休軍公教第一年少收入400億元,島內消費市場也就可能失去400億元活水,這還沒算上「乘數效應」。
  • 退休人員注意:養老金將重新核算,補發一筆養老金差額
    養老金像是個蓄水池,儲蓄著年輕人的社保費,發放給退休老人,這一進一出,維持著社會福利的發放和分配。在我們國家,大多數人年輕時都擔著養家餬口的重任,自己賺的錢都花在了家庭和子女身上,沒有太多的養老儲蓄意識,所以臨近退休後,養老的問題就都寄托在養老金身上,等待養老金上漲,帳戶能多一筆養老金金額。物價上漲,生活成本上升,養老金也需持續上調,保障退休人員的養老生活,與此同時,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工資水平提高,隨之變化的就是養老金基數調整,基礎養老金變多。
  • 臺作家:仇恨與無知毀掉蔡英文的政治前程
    臺作家:仇恨與無知毀掉蔡英文的政治前程 2017-06-27 146月2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當局上任後,除了強推「前瞻計劃」、清算國民黨黨產外,力拼年金改革導致軍公教福利大幅縮水,反年改團體走上街頭抗議。
  • 企業退休人員除養老金外,還有別的補貼和福利嗎?
    從國家建立企業養老保險制度的目的上講,是保障企業退休人員老有所養,不再被企業所束縛住,實現社會化供養。所以,一般來講企業人員退休之後就跟企業沒有關係了,企業除了一些人性化的關懷之外,不會再給職工發放任何補貼和福利。
  • 蔡英文和抗議者「諜對諜」 臺灣街頭民怨難平
    軍公教怒了  從民進黨當局上臺至今,年金改革爭議從未間斷,大大小小抗議行動如火如荼。上月底,臺立法機構完成「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恤法」三讀,軍人、公務員、教師群體退休福利遭腰斬遂成定局。隨後,抗議團體從臺立法機構撤退,發起「如影隨形」抗議活動,全臺跟蹤蔡英文每一個公開活動。
  • 臺灣退休教授點破年改兩大謊言 稱蔡英文信用會破產
    臺灣退休教授點破年改兩大謊言 稱蔡英文信用會破產 2018年06月22日 10:1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6月22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立法院」通過軍人年改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向軍公教道歉,彰化師範大學退休教授、詩人渡也(陳啟佑)在facebook發文炮轟蔡英文,說她違反臺灣地區相關規定,「不溯及既往」、違反信賴保護原則,搶奪軍公教月退俸,「絕不接受她的道歉」。
  • 臺退休警消團體不滿「年改」,用蒼蠅拍狂打蔡英文人偶
    【環球網綜合報導】因不滿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力推的公教警消「年金改革」版本,23日,上千名島內公教警消退休人員發起抗議活動。其中,抗議人員還製作了蔡英文和「綠委」段宜康的人偶,為其穿上白衣象徵「千古罪人」,並不時用蒼蠅拍打人偶洩憤,表達抗議。
  • 臺灣多個社會團體上街「秋鬥」蔡當局
    「反汙名、要尊嚴」 臺灣軍公教「九三大遊行」 軍公教是藍營傳統鐵票區,民進黨當局的年金改革雖打著「公平正義」旗號,但政治追殺意味濃烈。【詳細】      九三大遊行!臺灣軍公教爭什麼?        臺灣退休金改革議題備受爭議,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趁「九三軍人節」,號召逾10萬退休「軍公教勞」(軍人、公務員、公立學校教師
  • 醜化軍公教文宣遭批階級鬥爭 臺灣教育部門低頭認錯
    醜化軍公教文宣遭批階級鬥爭,臺灣教育部門低頭認錯。(圖片來源:東森新聞)  中國臺灣網3月28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國民黨「立委」柯志恩等人27日下午針對醜化軍公教的「不公義年金一定要改」文宣,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對「教育部」提出譴責案。不過,在「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願內部行政檢討後,全案並未處理。
  • 軍公教砍退休金蔡英文養尊處優抗議者嗆"該不該殺"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3月30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警消聯盟等反年金改革團體29日發起軍公教遊行活動,走上臺北市街頭,以機動轉移、多點突破的方式分別前往忠烈祠春祭會場、蔡英文官邸、「行政院」、「監察院」、「立法院」、「考試院」及「內政部」等重要機關陳情抗議。過程中一度爆發推擠,導致22名執勤警察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