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臺媒最新民調:唉!68%怕領不到退休金
勞保基金破產危機的爭議已釀成階級對立的氛圍,民眾想像未來臺灣破產,領不到退休金的慘狀,煩惱到睡不著。根據臺灣《中國時報》最新調查得知,有關軍公教退休慰問金設定排富條款,雖有五六%的人按贊,但有逾六成的人擔心爭議已引發階級對立且未來領不到退休金,但是,對於各種社保基金「繳多領少」的改革方案,有六一%的人無法接受。
由旺旺中時民調中心針對臺灣地區八百位以上成人的電話調查得知,有關「行政院」所提出的軍公教退休年終慰問金設定排富條款的改革方案,有五六%的人表示支持,持反對意見者,佔二一%。
交叉分析得知,具勞保身分的受訪者,有六一%表示支持,二○%反對;具軍公教保險身分者,有五三%認同,三三%不支持。此外,泛藍及泛綠受訪者,支持改革者,均在六成以上。
對於「行政院長」陳衝處理此事的表現,有四一%的人不滿意,三六%的人表示認同。統計分析顯示,具軍公教保險身分者,四八%滿意「陳揆」,四二%不滿,一○%不知道;具勞保身分者,三八%給掌聲,四二%給噓聲,二○%不知道。
有關勞保和軍公教保險福利的比較,調查反應,有六二%的人覺得軍公教保險的福利較優厚,一一%的人認為勞保的福利比較好。
而近日一連串爭議,有六三%的人覺得會引發勞工及軍公教社會階級的對立,認為不會發生者,佔二三%。
由於各種社會保險都將面臨破產危機,未來不外乎以調高保費、降低所得替代率及拉長採計年限等辦法進行變革,只是多數民眾對這種「繳多領少」的方案,並不領情。調查指出,有六一%的人投下反對票,二五%的人力挺變革。
民眾對「政府」解決各種退休基金破產危機沒有太大信心。調查顯示,有六九%的人對「政府」解決能力沒有信心,六一%的人擔心「國庫」破產,六八%的人煩惱領不到退休金。
養老是馬英九執政之刺
臺灣三成退休者靠退休金養老 靠兒女不到10%
根據臺灣統計部門調查,45歲以上的中高齡受訪者中,超過七成已規劃退休,預計工作生涯年數平均為35年,大約62歲退休。
他們認可的退休後的經濟來源,靠「自己或配偶的退休金」的佔比最高,近三成,約二成八認為費用來自「勞保老年給付」,約兩成靠「儲蓄」,「子女奉養」則不到一成,約9.81%。教育程度愈高,倚賴「子女奉養」的程度就愈低。教育程度在大專以上者,高達五成的養老費來自「自己或配偶的退休金」。
臺灣人口老化速度為世界之最,但穩妥照顧老人卻比大幅落後於國際社會。在臺需照顧的老年人口13年來增加了3倍,但在照顧老人的能力上相較先進國家社會還很落後。臺灣需照顧老人僅有近4%能獲得妥善照顧,超過60萬老人只能在家。
臺灣實行養老金發放多軌制
臺灣現行的養老金制度包括公教人員保險、軍人保險、勞工保險、農民保險、「國民年金」等幾種,它們的主管單位不同,收益也大相逕庭。
顧名思義,公教保險的參保對象是公務員和教師,由臺當局「銓敘部」主管。「開始時,只有公立學校老師才享受這一待遇,十多年前,私立學校教師才加入進來」。臺灣老人福利協會理事長陳德光告訴導報記者,這種保險,由被保險人自負35%,政府補貼65%。公教人員服務滿25年就能申請退休,退休後可選擇一次性領或按月領,若選後者,每月領的薪水相當於工作時的95%。
在臺灣,軍人雖然屬於公務員,但他們的養老保險卻不屬於公教系統,軍人保險由臺「國防部」主管,其保險給付包括死亡、殘廢、退伍、育嬰停薪留職等。由於軍人所享受的養老待遇和公教人士差不多,一般就把軍人、公務員、教師的養老保險合稱「軍公教險」。
臺灣覆蓋人群最大的養老險種是勞工保險,它面向的對象主要是私營單位員工,由「勞委會」主管。陳德光說,勞保的參保人數有近千萬,所以一聽說勞保將破產以及延遲退休,這次才引發這麼大的風波。這種養老險的保費由被保險人分擔20%、企業分擔70%、政府補貼10%,退休後收入的高低,主要由平時所投保費多少決定。
另外,臺灣還有老農保險,主要面向農民,由「勞委會」主管,老農每月繳納78元滿6個月,超過65歲每月就可領7000元(新臺幣,下同)的老農津貼。2007年,臺灣又出現一種新的險種——— 「國民年金」,享受不到軍公教險、勞工保險的人士均可參保,對老農津貼不滿意的農民,也可以退出農保,加入「國保」。這種保險,被保險人負擔四成保費(674元)、政府補貼六成,超過65歲可申領養老金。
相關連結:臺灣養老金預計在2027年崩潰
綜合《臺海網》、《聯合報》、中新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