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 由胡可、沙溢、主演的社會話題劇《孩奴》已於昨晚收官。該劇以敏銳的視角捕捉到家長們面臨的子女教育問題。電視劇雖已結束,但由「孩奴」引發的各種討論還在繼續:「孩奴」究竟是不是一種符合當下社會發展規律的現象,為了孩子是否應該義無反顧當孩奴,不同的人給出截然不同的答案。
《孩奴》話題引深思 被稱「深度話題劇」
該劇展現了「虎媽戰歌」、「學區房」、「升學難」、「課業壓力沉重」這些現實社會的熱點話題,還牽引出以蘆葦為代表的年輕一代對孩子的教育,盧麗同學唐紅一家的攀比性教育以及海歸女楊洋代表的西洋派的思想都與中國傳統的模式不同。 「《孩奴》從怎麼教導孩子說起,但故事核心仍然是婚姻家庭的種種,其中有『閃婚閃離』、『非誠勿擾』、『隔代孩奴』、『虎媽』、『學區房』等社會熱點,也會有段子,更少不了犀利的臺詞。」葛衛東坦言,「『孩奴』表面是各種家庭問題,其根本上是社會問題,折射出的是中國經濟社會下,逐漸凸顯的異形化的教育,教育的背後還有人性深層面的思考。」
劇中對各式各樣的社會問題進行巧妙的關注,通過育兒的表面觀察生活的內裡,不但讓觀眾容易產生共鳴,也讓劇集有了獨一無二的深度,堪稱「深度話題劇」。
胡可完美演繹「虎媽戰歌」 入戲太深受「孩奴」之苦
胡可演繹的「虎媽」盧麗這一角色,深入人心,更有網友調侃其為新版「咆哮帝」「大眾後媽」等等,其角色塑造的相當成功:賣掉房子只為讓孩子進所好中學,為了俗稱的「推優」絞盡腦汁甚至違背原則等。更有觀眾表示「盧麗是個歇斯底裡的癲狂母親」,「僅僅因為成績不好,就以愛之名讓身邊人壓抑,這真的是愛嗎?」 然而由於拍攝時入戲很深,胡可很長一段時間走不出盧麗的影子:「這段時間的拍攝讓人有點摸不清現實與戲劇,甚至在拍完這部戲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走出劇中角色。拍完戲回去也不知道該用哪個自己面對家人。」讓老公沙溢也十分堪憂。但據悉,胡可在最近成功走出「虎媽」一角,並髮長微博說明:「拍《孩奴》就是為了反『孩奴,盧麗就像面鏡子,照著現實的我們。如果看了《孩奴》,有觀眾決定擺脫當『孩奴』,盧麗就成功了!」。
拍《孩奴》就是為了「反孩奴」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溝通很重要,千萬不要以愛的名義傷害你愛的人。這也是在觀劇之後感觸最深的一點。而在現代教育中,很多父母總是將孩子看成了孩子,孩子又將孩子看為孩子。這也是孩奴產生的一大原因。物極必反,凡事過分終會產生負面效果。在教育孩子上,個人希望父母給予的愛適度就好,同時給予孩子一定自由成長的空間,慢慢的將「孩子」不再看作「孩子」.
拍《孩奴》就是為了「反孩奴」,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孩奴的存在有其肥沃的土壤,許多中國家長還是習慣為兒女「鞠躬盡瘁」。「反孩奴」還是「做孩奴」的話題,仍將是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關注的話題。
據悉,胡可近來有多部影視劇正在籌備當中,加之之前拍攝的《聊齋之連鎖》等備播大戲,2014年的螢屏熒幕上將再次上演一場「胡式豐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