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進口貿易 培育進口市場 義烏在「世界超市」中興會築城

2020-12-19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10月14日訊 假如你見過40多年前的義烏,一定會被如今的義烏所驚豔。每天,數不清的商人和商品從全球各地匯聚於此,又從這裡流向全球各地。義烏早已坐穩我國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的寶座,「包羅萬象、物美價廉」成為全國乃至全球聞名的義烏印象。

義烏國際商貿城全景圖

  作為義甬舟十大標誌性工程之一,義甬舟「世界超市」以「一會一城一鎮一中心」為主要抓手和著力點。支持義烏做大做強中國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和義烏中國進口商品城;建設寧波進口商品小鎮;依託中澳現代產業園和舟山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建設舟山國際農產品貿易中心……義甬舟三地,都正以進口貿易為支點,撬動城市產業發生蝶變,以更高更新的站位、更強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推動浙江開放型經濟向縱深發展。而其中,向來以出口聞名的義烏顯得尤為突出。

  「小商品出口王國」的盛名下,義烏為何選擇騰籠換鳥、加快向進口市場轉型?又將怎樣再現「莫名其妙、無中生有、點石成金」的發展傳奇?

  創新載體

  構築「買全球賣全球」聚寶盆

  把進口市場作為戰略性產業,並非莫名其妙的決斷,而是蘊含著義烏人對貿易發展潮流的天生敏銳感和義烏市政府的大局觀。作為把「中國製造」賣向全球的重要平臺,義烏的出口產業經歷了30多年的蓬勃發展,去年出口總額達到380億美元,佔全國出口總額的1/62,浙江的1/8。與此同時,在市場紅利已充分釋放、潛力已基本挖掘的情況下,產業發展也觸碰到了「天花板」,再實現跨越式發展很困難。

  如何在日益錯綜複雜的國內外貿易形勢中逆流而上、逆勢增長?發展進口貿易、培育進口市場成為重點突破對象。而其中,大型展會無疑是境外企業發現義烏、認識義烏、走進義烏的窗口和載體。

  時間倒回到2018年5月,第七屆中國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上,捷克國家館內聚滿了採購商和消費者。玲瓏剔透、造型別致的水晶製品,總統也喜歡吃的黃金焦糖蜂蜜蛋糕,爽口甘甜的捷克啤酒……一個展區濃縮了捷克非凡的地域文化和風土人情,也揭開了中國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強大的「朋友圈」一角。

  創辦於2012年,2015年升格,歷經四年的培育發展,中國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在展會規模、參展國別、展品類別、配套活動等多方面指標均已名列全國同類進口日用消費品展會前茅。到今年,展會分設5個主題館,共設國際標準展位2012個,參展商來自85個國家和地區,參展企業近1000家,展覽面積達5萬平方米以上。此外,展會還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臺,分別舉辦了馬來西亞國家館日、澳大利亞國家館日、捷克文化周等活動,達成了義烏-龜尾締結友好城市、義烏-喬治亞工商會戰略合作等實際成果。

  差異化,是中國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敞開大門的「金鑰匙」。義烏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以前賣『中國製造』,優勢就是小商品;現在賣『全球製造』,優勢仍然是小商品。」與參展行業內容廣泛的國家進口商品博覽會錯位發展,中國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以進口消費品為主題,明確定位為「二三線日用品進入中國的橋頭堡」,為境外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全球性展覽、貿易平臺。2016年,中國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成功通過國際展覽聯盟UFI認證,成為全國首個通過國際認證的進口消費品類主題展會。

  為更好地承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集聚效應、溢出效應,義烏於去年開始舉辦中國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秋季展,讓意猶未盡的進博會參展商和未入圍進博會但有志於開拓中國市場的境外中小企業可以繼續掃貨、銷貨。2018年的秋季展共吸引68萬人次的參觀者、採購商,達成各類合作意向2000餘項,實現成交額2.7億元。至此,加上原有的義烏進口商品購物節,富有義烏特色的「兩展一節」逐漸形成,強有力地打響了義烏進口市場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而爭相入駐的企業和產品也將不斷為展會的擴容提質注入源頭活水。

2019年中國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

  壯大平臺

  培育多業態多功能孵化區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和義烏「兩展一節」的召開,都會帶來大量境外經銷商資源的集聚和對展後貿易對接的需求。目前,義烏已形成以義烏進口商品館(2017年更名為義烏中國進口商品城)為首,篁園市場進口韓國服裝城、進口副食品市場為輔的進口商品分銷體系。但在義烏乃至中國進口產業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仍需進一步探索集展示、銷售、洽談於一體,功能更齊全、覆蓋面更廣的展銷平臺。

  叮叮咚咚的裝修聲,聽在義烏進口商戶的耳中仿佛天籟之音。「聽說進口商品展貿孵化區建成後,入駐主體可以免收3年租金,還免收物業費、空調費,配套倉儲的價格也很優惠。」許多商戶實時關注孵化區建設的進展。而對義烏當地和周邊地區的市民來說,孵化區的建成,意味著他們可以輕鬆便捷地買到全球各地的特色產品。「以前想買法國的紅酒還要找代購,沒想到今後在家門口就能買到了。」一位市民欣喜地說。

  建設新型進口市場,是義烏打造第六代市場的核心標誌。義烏市委、市政府將國際生產資料市場一層3區至10區,約12萬平方米作為義烏新型進口市場孵化培育場地。孵化區於今年5月20日啟動招商工作,目前已引進經營主體185戶,其中國家館35戶(涉及31個國別),紅酒食品類59戶,日化用品、工藝品、其他類49戶,家居生活用品及建材類42戶。計劃於10月21日試營業,11月13日與2019中國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秋季展同期開業。

  為形成有別於傳統進口市場和港口報稅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勇擔使命,積極開展「保稅+」業態功能研究,在孵化區內應用「保稅+轉口」「保稅+跨境」 「保稅+展示」三種業態模式。

  「保稅+展示」模式,即孵化區內經營主體通過繳納關稅保證保險,可以先從保稅物流中心拿出少量的貨物樣品用於展示,在達成銷售後,再從保稅物流中心通過分送集報的方式清關出貨,延緩關稅、增值稅、消費稅等繳納時間,減少經營主體資金佔用;「保稅+跨境」模式,即利用電商的傳播力,把保稅倉的商品用郵購的方式直接銷售給消費者;「保稅+轉口」模式,即依託義烏常駐的1.5萬外商和年均55萬人次的入境外商資源,在開展市場採購貿易的同時把進口商品也拼入貨櫃出口,這種模式充分運用了義烏的集貨優勢和物流優勢,出口商可以同款、同步、同價在中國完成海外工廠不肯經營的小批貿易,真正讓中小微企業自由而充分地參與到國際貿易中。

  「未來的進口商品展貿孵化區,將是一個融貿易、展覽、文化、餐飲、旅遊等多種功能,集綜保區、大型倉儲冷鏈區、進口產業專區等若干配套區塊為一體的進口產業發展園區。」在義烏市委、市政府的規劃下,孵化區將源源不斷地為義烏新型進口市場集聚優質進口商人、進口商品,形成千億級進口市場規模,為把義烏建設成為以日用小商品為核心的進口商品全球集散中心、全球採購中心、物流分撥中心、供應鏈管理中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優化環境 種好招企業引主體梧桐樹

  義烏進口市場的高速增長有目共睹。今年1~8月,以義烏企業抬頭報關的進口總額為61.62億元,同比增長214.98%。進口商品來源國不斷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西亞北非國家溝通日益頻繁,義烏中國進口商品城經營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9萬種產品,包括食品、紅酒、保健品、日用百貨、化妝品等優勢行業;副食品市場的進口乾果如桂圓乾、山核桃等,已經在一定區域形成集聚和輻射效應。

  「金鷓鴣,銀鷓鴣,飛來飛去飛義烏。」來自世界各地的採購商、分銷商和投資創業者,之所以樂於選擇義烏甚至留在義烏,很多招商落地企業之所以把義烏當做物流分撥中心,除了大型展會和大型平臺的吸引,還離不開義烏多年來傾力打造的優質營商環境。

  「一帶一路」物流樞紐是義烏的重要定位,也是核心競爭力之一。向西對接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義新歐」中歐班列共開行11條線路,輻射37個國家,目標成為我國運營效益最好、市場化程度最高、競爭力最強的中歐班列;向東對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義甬舟大通道,通過全球最大的港口之一——寧波舟山港,將進口貿易進一步推向全球。

  此外,義烏物流覆蓋了全國321個大中城市及1502個縣級以上網點,是全省主要的內陸港口和全國最大的零擔貨物配載中心。對內對外物流網絡體系全覆蓋,不僅解決了如何將貨物「引進來」的問題,更解決了如何快捷地將貨物分銷出去的後顧之憂。

  由義烏髮改局牽頭,正在開展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世界貨地」戰略研究,這是目前義烏進一步提升自身在全球、全國和區域物流中功能定位的「點睛之筆」。「世界貨地」依託義烏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高度匯聚帶來的巨大流量,率先構建以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為核心的創新型樞紐平臺和集疏運服務網絡,以高質量建設公鐵海空多式聯運的綜合交通組織、高效率發展樞紐經濟等舉措,實現國內貨物一站式通達全球主要市場,國外貨物一站式進入中國市場並同步轉運全球市場的高效集散和快速中轉,而這將使義烏進一步提高對供應鏈的組織和掌控能力,推動義烏的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今年9月,金華(義烏)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成功入選全國第一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

  國際貿易通關便利優勢同樣顯著。義烏海關踐行「最多跑一次」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九成以上辦件量實現「零跑腿」。義烏陸港已完成與寧波舟山港的整合,推行同港同策,為推進義甬舟陸海空聯動工程打下重要基礎。義烏還建成了全國縣級市首個國際郵件互換局、全省唯一鐵路口岸、航空口岸、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開放功能平臺,進口肉類、水果和冰鮮水產品指定口岸已建成,汽車整車進口口岸正在申報中。

  栽好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物流、口岸、稅收、用地等一系列、全流程的政策支持,是義烏打造國內最優營商環境的動力源泉和信心來源。政府為進口商和進口企業奉上優惠的商貿政策大禮包,如進口日用消費品(含食品)且貨物運輸到義烏的,每進口1美元貨物給予境內收貨人0.15元的獎勵;母嬰用品類、家居生活類、預包裝食品類等重點培育品類商品,每進口1美元貨物給予境內收貨人0.2元獎勵;對進口貿易企業,根據實際貿易需求,通過金融機構獲得融資的,給予基準利率一半的貼息等,資金獎勵、補貼力度在全國範圍內屈指可數,以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表達招引進口主體的「真心實意」。

  創新引領

  強機制助推市場高質量發展

  作為中國試點較多的縣級城市,從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到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義烏的先行先試與市場同樣有名,更為市場的高質量發展不斷開闢新道路。繼創立的市場採購出口貿易方式在全國複製推廣後,義烏又率先推出了市場採購進口貿易機制改革。

  「同意義烏市開展市場採購進口貿易機制創新,實施進口貿易便利化改革舉措。」2018年國家八部委下發通知,加速義烏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拓展對外貿易新空間,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腳步。

  今年4月26日,義烏市品燦商貿有限公司經辦人從義烏受理點,領取了《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電子信息憑證》。這是除浙江省局、舟山自貿區受理點外,全省第一單進口非特化妝品備案業務,也是全國縣級市首單備案業務。

  「家門口」就能辦理備案手續,減少了企業異地奔波,大大提升了企業辦事效率和質量。義烏化妝品生產企業約佔全省的1/3,2018年全市化妝品行業經營額逾40億元,僅義烏口岸進口化妝品就達167批次,貨值1162萬美元,比2017年度增長640%。在這樣一個優勢和急劇上升中的產業優先開展備案管理工作改革,無疑是為進口貿易發展安裝上又一個「助推器」。

  而在今年5月,義烏市商務局與中國人保義烏分公司聯合推出關稅履約保險,這是首份由政府部門作為公共擔保人,企業作為「受益人」的擔保業務。市商務局以「集中打包」形式統一為進口企業提供信用擔保,中國人保義烏分公司為義烏進口企業提供總額為1億元的進口關稅保證保險額度。同時,市財政給予擔保企業50%的保費補助,企業只需交納50%的保費。

  在保單擔保模式下,貨物通關時企業無需再次繳納高額保證金,擔保額度不受銀行授信額度限制,還能在海關享受進口貨物先提貨,實現「先放行後繳稅」通關便利。這直擊當下義烏進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痛點堵點,有效減少了企業通關的資金佔壓,提高了資金周轉率,加快了貨物通關速度。截至目前,全市關稅履約保險業務已辦理949票,保額累計受理近5000萬元。

  以上僅僅是義烏市場採購進口貿易機制改革創新的成果之一。浙江省首票小商品集拼轉口貨物成功出運、義烏保稅物流中心(B型)創新推出跨境臨時倉項目、實施涉企證照通辦、設立快速先行賠付制度和先行賠付基金……無數次的「推陳出新」和「無中生有」,在進口貿易產業鏈的每個環節展開,不斷刷新著義烏進口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面貌和未來。

  從一座「雞毛換糖」的小縣城走來,義烏這片土地上從來不缺少夢想和發展奇蹟。新時代新徵程,義烏市場將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不斷增強轉型升級「新動能」、深耕進口貿易「新藍海」,擴大進口市場影響力和輻射力,實現從「買全國、賣全球」到「買全球、賣全球」的華麗轉身。

  (圖片由義烏髮改局和商城集團提供)

相關焦點

  • 溫州全球商品貿易港開業三個月 甌海「世界超市」初見成效
    「世界超市」落戶甌海溫州全球商品貿易港位於甌海中心區甌海大道與高昂路交會處,項目佔地面積66.6畝,總建築面積27.4萬平方米,包含3幢25層商業大樓、3幢2層沿街商用副樓,以及1955個地下停車位。近年來,周邊上海、寧波、義烏、青田等地都在推進進口貿易的發展,其進口貿易領域的操盤手、龍頭企業主不少都是溫商。然而,溫州缺乏承接的進口貿易平臺,進口消費品商家也以自由發展為主,布局分散,未形成集聚效應與品牌效應。不少溫州人經常前往青田、上海等地,或依託國外親友購買進口商品,消費外流嚴重。
  • 觀察|義烏打造第六代市場 底氣從何而來?
    資料圖今年8月26日,義烏召開市委十四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市政府第五次全體會議,首次官宣義烏將發展以新型進口市場為標誌核心、線上線下數位化聯動、全球化布局、貨通天下的第六代市場,讓全球商人依託義烏自貿特區平臺,便利自由開展全球貿易。
  • 義烏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
    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義烏搶抓「一帶一路」機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市場創新提升,積極培育商貿新業態,實體市場穩中有進,實現了義烏專業市場群的經營主體總量、商位出租率、市場成交量持續上升。2016年,義烏中國小商城引進新經營主體1672戶,經營戶達70089個,比2015年增長了0.46%;商位出租率達96.31%,比2015年提高了2.37個百分點。
  • 展訊|2018中國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 義烏經濟圈 」 雲集中外商人,誠邀您「掘金」!
    2015 年,為進一步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推進義新歐及義甬舟大通道的建設,努力打造義烏「中國進口商品城」,進口展升級為中國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由中國國際商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中國商業聯合會主辦,浙江省人民政府支持,辦展規格逐年提升,參展企業及產品不斷豐富,展會品牌效應日益凸顯,已成為國外日用消費品進入中國的市場首選展貿平臺之一,先後榮獲「中國十佳優秀特色展會」、「浙江省十大品牌博覽會
  • 義烏加入自貿區「朋友圈」 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中進(浙江)供應鏈有限公司總經理葛堅強曾坦言,對於一個有進出口業務的企業來說,「如果義烏加入自貿區,企業可以在本地開展更多業務,更好發揮義烏市場和物流優勢,降低企業成本。」市場的紅利在哪裡?「根據方案,國際商貿城將被列入自貿區內,這勢必給義烏市場主體帶來巨大發展契機。」
  • 義烏傳奇:義烏小商品市場改革發展紀事
    2014年11月18日,中歐班列(義烏—馬德裡)首發。 王建明攝一名前來採購的外商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世界超市裡比出「贊」的手勢。 劉士斌攝義烏商貿新區航拍。 吳獻華攝1977年,從事「雞毛換糖」的義烏農民。
  • 義烏政協委員關注什麼?請看政協委員的高「言」值大會發言摘要
    如何推進小微企業園高質量發展?朱丹溪文化如何更好地弘揚?如何快速發展跨境電商保稅進口貿易?如何讓好學義烏滿書香?打造足球之城應該怎麼做?如何推進「標準城市」建設?七位政協委員立足本職崗位,圍繞老百姓關注的話題,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讓我們一起聆聽,看政協委員如何破題。
  • 讓進口貨物湧向「世界超市」,青田這樣破難點
    今年以來,我縣依託「僑資源」優勢,緊緊圍繞營商環境、通關服務、金融扶持等重點環節,找準行業發展支點、解決商戶經營難點、打通貨物流通堵點,大力助推特色進口商貿業發展。  支持新型貨物質押貸款  同時針對進口貿易不同的流程,金融機構還創新推出適合進口商貿業的各類信貸產品,為商戶打通轉貸資金難、轉貸成本高等堵點、難點。  緩解外貿企業資金壓力
  • 中國-中東歐進口貿易指數研究報告
    進口市場佔有率是中國從中東歐地區進口的貨物總額佔中國從世界進口貨物總額之比,它是反映中東歐地區出口貨物在中國市場競爭力最直接的指標。由中國-中東歐進口市場佔有率柱形圖(圖3)可知,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中東歐地區生產的貨物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普遍不高,最低為0.14%,最高也僅為0.90%,不到1%。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發布首屆進博會主賓國進口貿易指數
    12個主賓國中,德國、越南和巴西是中國主要進口來源國,2017年中國從這三國的進口總額約為875.39億美元、503.74億美元和474.88億美元。為了全方位描繪中國從12個主賓國進口貿易發展的全貌,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一帶一路」經貿指數研究院編制了進博會關注度指數、中國自12個主賓國的進口貿易競爭力指數、進口貿易活力指數、進口貿易效率指數等一系列指數。
  • 進博會主賓國進口貿易指數發布
    人民網上海11月14日電 為了全方位、定量地描繪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2個主賓國進口貿易發展的全貌,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一帶一路」經貿指數研究院編制了進口博覽會關注度指數、中國自12個主賓國的進口貿易競爭力指數、進口貿易活力指數、進口貿易效率指數和進口貿易潛力指數等一系列指數。
  • 「世界超市」準備好了——義烏小商品市場新春開市首日走訪
    2月18日,義烏國際商貿城工作人員站在紅外測溫儀旁查看進入市場中的商戶和客商的體溫。當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義烏國際商貿城新春後首日開市。通過健康審核的市場商戶已經做好準備,迎接全球客商的到來。
  • 義烏電商的「走出去」與「引進來」
    2018-11-09 08:08 | 浙江新聞客戶端義烏市場豐富的網貨引人注目義烏用電商模式改造了傳統市場,也改變了傳統「走出去」與「引進來」的模式和渠道。用國際視野觀察,打開國際市場,這是義烏近年來發展的經驗之一。
  • 義烏國際化採購軍團,借進博會試水中國進口
    由於出口的國家相對分散,阿茲茲近兩年的出口生意不算太糟,「對美國市場的出口下降,就會多面向一些歐洲和中東市場出口,整體影響不大。」不過,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出口額大約減少了三分之一。「希望明年的出口業務會好起來,因為『一帶一路』倡議很好。」阿茲茲說,明年開始,面向中國的進口市場也會逐漸打開。而印度商人尼羅斯(Nirose)同樣是在義烏成長起來的「中國通」。
  • 北師大教授魏浩:中國進口是世界各國共享中國市場的重要渠道
    也就是說,中國市場體量、需求規模將越來越大,這就為世界各國進一步共享「中國市場」打下了基礎。從現實來看,中國有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十三五」以來,中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在60%以上,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消費市場規模居全球前列。2019年中國城鎮化率超過60%,已有近8.5億人在城鎮工作和生活。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潛力為世界各國提供了發展機遇。
  • 義烏經濟發生了大事:深圳電子產品要通過這裡走出去
    盛秋平介紹,義烏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經營面積550餘萬平方米,經營180多萬種商品,小商品出口到世界21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製造」走向世界、世界商品進入中國的重要平臺。另一方面,便宜的物流成本也是商家願意把產品從義烏出口的原因。
  • 「世界超市」義烏加速轉型「闖關」
    外貿轉向內銷,尋覓疫情新商機,開拓電商平臺……疫情影響下,被譽為「世界超市」的義烏正在加速轉型。「向內」謀生10月的最後一周,記者走訪發現,就算是最為熱鬧的國際商貿城一區、二區,也只能偶爾看到幾個膚色迥異的外國客商。
  • 義烏進口商品購物節開幕 100多個國家8萬種商品打折賣
    在義烏,這不只是一句口號。  近年來,義烏市把發展進口貿易當作推動市場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產業來抓,採取了制定政策、培育主體、搭建平臺等一系列措施,著力推動義烏成為全球日用消費品進入中國的橋頭堡。  其中,最具特色的進口展銷平臺就是「一展一節」,即6月初開幕的進口展,12月底開幕的進口節。
  • 《2019中國進口發展報告》發布,七大亮點為世界經濟注入中國動力
    《報告》指出,進口在經濟發展中具有特殊作用,積極擴大進口,不僅是貿易政策表現形式的簡單變化,更反映出中國對外開放理念、路徑、制度的深刻變化。各類產品進口規模的擴大,不僅有利於促進中國國內經濟發展,提高國內消費者福利水平,還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為復甦乏力的當今世界經濟注入中國信心和中國動力。
  • 義烏推出「義烏好貨」戰略,從兩百萬單品中千裡挑一選好貨
    義烏擁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2011年獲批成為國家級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目前出口產品輻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義烏商城集團」),成立於1993年,是一家國有控股,負責經營開發、管理、服務義烏中國小商品市場的公司。